首页 理论教育京棉二厂案例分析:部分残留型的解读与应用

京棉二厂案例分析:部分残留型的解读与应用

【摘要】:下面以京棉二厂的案例来说明。单位模式下的京棉二厂是一个职住合一、生产及生活设施齐全的典型单位大院。在京棉二厂案例中,在单位住房供给的增强阶段,单位新建和重建了很多住宅,对改善居住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图7.6 去单位模式下京棉二厂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差异变迁京棉二厂作为部分残留型的案例首先反映了空间属性从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转换。

相比调整发展型的单位空间,部分残留型的空间经历了程度更深的去单位发展。在空间变化过程中单位空间只有部分得以保留,其余则经历了功能及景观方面很大的变化。功能方面多为竞租能力更强、污染少的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替代,而景观方面的变化则与具体案例中的空间规划和设计有关。下面以京棉二厂的案例来说明。

单位模式下的京棉二厂是一个职住合一、生产及生活设施齐全的典型单位大院。在去单位模式下,京棉二厂整个空间从职能到设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随着单位社会职能剥离和城市社区建设,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相互关系日益分离(图7.5)。1997年,京棉一厂、二厂、三厂联合组建北京京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京棉集团),之后企业生产活动搬迁至顺义区。2009年,京棉集团与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了国棉文化创意发展公司,开始对京棉二厂的主厂房部分进行功能改造。依据京棉二厂所在区域的城市规划,该厂分布在北京市从CBD到定福庄的传媒走廊上。受此影响,生产区经更新开发,形成莱锦创意产业园,于2011年开园。在改造过程中,厂房大面积完整而连续的锯齿屋顶作为体现特定时代工业特征的元素而得到保留[418],内部则改造成了相互独立的庭院式工作园区(图7.6a)。原办公楼没有变化,但功能上已经调整为与园区运行相关的办公及餐饮场所。同时,原来沿朝阳路内向布局的托儿所、车库、浴室等经过整体改造成为了面向外部城市空间的餐饮、购物等商业设施。另外,南端的库房、交通等闲置土地经过京棉集团与方恒置业房地产公司的合作开发成为商品房居住区。

生活区方面,1980年代在居住区北部闲置空间新建了5栋5层和6层的住宅楼。1990年代初拆除了建厂之初的6栋3层住宅楼,并在原地新建成6层和7层的住宅楼。1990年代末期和2000年代初期,在拆除生活区中部的礼堂、职工乐园和小学等公共设施的基础上新建了4栋高层住宅。虽然生活区在建筑历史和形态等方面的混合性不断增强,但在核心功能使用方面则随着集体性公共设施的拆除和住宅的新建变得更加单一。这是单位生活区向城市居住区转变的体现。社会治理方面,2001年成立八里庄东里社区,并将北部非京棉二厂的居住区(八里庄东里北巷)纳入统一的管理范围。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警务工作站和社区菜站等逐步建立。另外,在生活区内的开敞地带地摊式的生活市场逐渐形成。同时许多餐饮及生活服务以个体经营的形式开始出现,导致生活区的商业性和城市性不断增强。

图7.5 去单位模式下的京棉二厂空间

注:1.八里庄东里北巷;2.1980年代新建住宅;3.1990年代初期重建住宅;4.1990年代后期重建住宅;5.2000年代初重建住宅;6.旧住宅楼;7.平房;8.社区菜站;9.幼儿园;10.八里庄派出所;11.苏宁电器、法宝超市;12.社区卫生服务站;13.社区居委会;14.社区警务工作站;15.废弃教室;16.外租学生宿舍、沿街商业等;17.邮局;18.宾馆;19.停车场;20.活动广场;21.中国旅游学院附中;22.沿街商业;23.莱锦创意产业园;24.东恒时代商品房居住区;25.废弃建筑。

在京棉二厂案例中,在单位住房供给的增强阶段,单位新建和重建了很多住宅,对改善居住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期,因住房制度改革和单位社会职能的退出以及国企改革和职工下岗的影响,京棉二厂生活区日益衰败(图7.6b)。而生产区则随着更新改造资本的进入重新焕发生机,凸显了资本循环对空间的选择和强大的生产作用。生产区与生活区在空间去单位化过程中不同的境遇展现了两者不同的去单位逻辑:生产区因成功嵌入资本循环而焕发生机;而生活区则随着单位社会职能的剥离和居民构成及收入的变化逐步走向衰落。

图7.6 去单位模式下京棉二厂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差异变迁

京棉二厂作为部分残留型的案例首先反映了空间属性从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转换。在交换价值的驱动下,生产职能实现了替代。同时,工业化建筑的一部分作为竞争的符号得到保留和应用。其次,地方政府制定的城市规划对该区域的定位,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去单位模式下财政激励的结果,体现了城市政府和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积极竞争。再者,该案例还反映了单位办社会的结束以及社会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在单位居住区向城市社区转换的同时,地方政府还对基层治理的空间范围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