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方法来定义,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281]。具体案例的选择按城市和单位大院两个尺度展开,以分析单位模式和去单位模式在不同空间层次上的表现。从类型上来说,单位模式下的案例包括新建和改造两种类型,以分析单位模式对城市空间增量和存量的重塑作用。表3.1 中国城市单位模式研究的案例组成......
2023-07-22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化建设中诞生了部分新的城市,如攀枝花市、大庆市、克拉玛依市等。其中的大庆市和大庆精神在单位模式下有很强的代表性。大庆原来是黑龙江安达县的草原牧场,人烟稀少。1959年9月发现了油田,1960年年初中央批准了石油部在大庆开展大会战的报告,大量人员开始到来。在居住生活的空间设计方面曾存在争议,一种意见是在油田外建设集中的大石油城,另一种意见是在油田上建设分散的居民点。最后确定的工农结合的分散布局方式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356]首先是大量职工和家属到来,建筑房屋的红砖供应不及,而10月初就会降雪,时间紧迫,只能发动群众,尤其是家属自己动手,采取干打垒的办法过冬。其次,结合可耕地条件,同时为解决农村来的家属的粮食问题,建设工农村,亦工亦农。再次,1962年,周恩来视察大庆时概括这种做法是“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这后来成为了大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矿区的十六字方针,这也将生活区布局演变为了一个政治问题。最后还有出于防范战争和污染而分散布局的考虑。
居住区分三级布置,即工人镇、中心村和居民点。工人镇是区级政府所在地,规模控制在4—6万人,配套完善的生活、文教和卫生设施。中心村是生产指挥部一级单位所在地,规模在2 500—4 000人,配套一般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医院、中学、商店、邮局等。居民点是大队级单位所在地,人口1 000—1 500人,配套小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小学、托儿所、杂货店等(图5.11)。关于居民点和工业点结合分三种情况实施[357]。固定生产的采油单位,在生产岗位附近建设生活基地,工人做工,家属务农;生产不固定的单位,如钻井队等,在油田边缘建设基地,工人在“前方”生产,家属在“后方”种地;集中生产的工厂,根据周围的耕地条件,将单身和双职工宿舍建在厂前,家属住宅分布在厂周围不很远的几个居民点上,便于家属参加农业生产。到1978年年底,全矿区共建成了3个镇、34个中心村、110个居民点,另外还有150个采油小队等基层单位的居民点。油田的管理以总调度室为中心,形成三级(总指挥部、二级单位、大队)调度网。在财务方面,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从而保障集中力量进行生产建设⑩。
图5.11 大庆市红卫星工农村总图(左)和红卫星中心村(右)
大庆分散式布局空间结构在解决家属就业、吃饭等问题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356]。过于分散的居民点造成了设施配套的困难,诸如基础设施、学校等。同时,生产与生活的就近安置在短期内方便了生产与生活,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地上与地下的冲突与矛盾,油田开采区内部的居民点转变成了生产的障碍。
大庆市作为单位模式下完全新建的城市,从其特点来说是一座单位城市。首先,城市形成的原动力来源于国家组织的工业化建设。石油工业部组织的石油勘探与会战是其形成的最直接和重要的原因。同时,这也反映了城市的形成模式,即国家组织的工业化建设的空间化。开始阶段的石油会战就是运用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力动员[358]。在《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的报告》上报不到一个星期中央就批准了石油会战,之后不到三天就决定动员沈阳、济南、南京军区的3万退伍战士、3 000名转业干部参加会战。这背后是政府对就业安置和生产组织的绝对主导权。其次,城市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散式的、工农结合的布局中蕴含了缩小城乡差别、全员参与劳动等思想认知。再者,生产与生活关系的处理体现了生产的重要性。同时在生活需求方面,政府同样进行了多样化的统筹。最后,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是单位管理的集中体现。
有关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的文章
从研究方法来定义,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281]。具体案例的选择按城市和单位大院两个尺度展开,以分析单位模式和去单位模式在不同空间层次上的表现。从类型上来说,单位模式下的案例包括新建和改造两种类型,以分析单位模式对城市空间增量和存量的重塑作用。表3.1 中国城市单位模式研究的案例组成......
2023-07-22
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度主导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运行。因此,以单位为视角解读中国城市的发展演变以及未来趋势便构成了中国城市研究新需求的时代命题[90]。其相对于很多已有的关注中国城市转型的研究而言,具有长周期的特点。这样方能对这一阶段中国城市形成一个总体性的认知和理解。......
2023-07-22
1953年,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中有5个将布局在洛阳。在如此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不能在旧城落地的情况下,经过对城市附近四个不同区域在地形、土壤、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对比,最后选定了距离旧城以西5km的涧西方案。在未来发展上,为避免城市的空间分离,规划在中间建设行政中心,从而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的带状组团布局。图5.12 洛阳市区用地示 图洛阳涧西工业区的诞生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直接结果。......
2023-07-22
同时,单位大院也是在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空间进行的分析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对象。这里的分析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单位大院进行分析。京棉二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紧邻东四环。从京棉二厂的空间结构图中可以看出该单位大院存在明显的功能分区,即以朝阳路为界,北部为生活区,南部为生产区。京棉二厂单位大院按职住合一的形式来组织空间,基本不会增加城市尺度的交通流量。......
2023-07-22
单位的空间性是单位社会现象的载体,构成单位社会实践发生的场所。第一空间的研究针对单位的物质空间展开,包括设施、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等。第二空间主要围绕单位的空间职能及具体的长短期行为展开。实践性指单位制的合理因素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运用。该框架为中国城市发展过程的整体性反思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本书的单位模式相关研究综述将以此为框架,从单位的制度性、空间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展开梳理①。......
2023-07-22
因此,基于南京这一城市案例的具体方法在运用于其他城市案例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将本书研究方法应用于其他案例时,需要根据新案例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相应的模拟空间的调整。因此,本模型中的城市空间无法被直接运用于多中心城市结构的案例中。这一处理基于南京社会调查的具体结论和中国的土地制度。......
2023-08-10
在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构成了一张“系统网”,将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活动囊括其中,并赋予其行为规则。3)试验性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试验性主要源自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从目的性角度来说,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制度是中国通过计划经济的形式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工具。这场试验所蕴含的理论认识不足、脱离实际等的先天缺陷导致了一系列致命的非意图后果,并为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2023-07-22
具体来说,第1章提出中国城市单位模式的研究问题,第2章对单位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概括总结,第3章从理论基础、基本概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单位模式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内容首先对两种发展模式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和对比,然后在梳理中国城市发展模式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指出未来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应该从中借鉴的经验。③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2023-07-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