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庆市新建单位型城市案例研究

大庆市新建单位型城市案例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化建设中诞生了部分新的城市,如攀枝花市、大庆市、克拉玛依市等。其中的大庆市和大庆精神在单位模式下有很强的代表性。1959年9月发现了油田,1960年年初中央批准了石油部在大庆开展大会战的报告,大量人员开始到来。大庆市作为单位模式下完全新建的城市,从其特点来说是一座单位城市。其次,城市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化建设中诞生了部分新的城市,如攀枝花市、大庆市、克拉玛依市等。其中的大庆市和大庆精神在单位模式下有很强的代表性。大庆原来是黑龙江安达县的草原牧场,人烟稀少。1959年9月发现了油田,1960年年初中央批准了石油部在大庆开展大会战的报告,大量人员开始到来。在居住生活的空间设计方面曾存在争议,一种意见是在油田外建设集中的大石油城,另一种意见是在油田上建设分散的居民点。最后确定的工农结合的分散布局方式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356]首先是大量职工和家属到来,建筑房屋的红砖供应不及,而10月初就会降雪,时间紧迫,只能发动群众,尤其是家属自己动手,采取干打垒的办法过冬。其次,结合可耕地条件,同时为解决农村来的家属的粮食问题,建设工农村,亦工亦农。再次,1962年,周恩来视察大庆时概括这种做法是“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这后来成为了大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矿区的十六字方针,这也将生活区布局演变为了一个政治问题。最后还有出于防范战争和污染而分散布局的考虑。

居住区分三级布置,即工人镇、中心村和居民点。工人镇是区级政府所在地,规模控制在4—6万人,配套完善的生活、文教和卫生设施。中心村是生产指挥部一级单位所在地,规模在2 500—4 000人,配套一般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医院、中学、商店、邮局等。居民点是大队级单位所在地,人口1 000—1 500人,配套小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小学、托儿所、杂货店等(图5.11)。关于居民点和工业点结合分三种情况实施[357]。固定生产的采油单位,在生产岗位附近建设生活基地,工人做工,家属务农;生产不固定的单位,如钻井队等,在油田边缘建设基地,工人在“前方”生产,家属在“后方”种地;集中生产的工厂,根据周围的耕地条件,将单身和双职工宿舍建在厂前,家属住宅分布在厂周围不很远的几个居民点上,便于家属参加农业生产。到1978年年底,全矿区共建成了3个镇、34个中心村、110个居民点,另外还有150个采油小队等基层单位的居民点。油田的管理以总调度室为中心,形成三级(总指挥部、二级单位、大队)调度网。在财务方面,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从而保障集中力量进行生产建设

图5.11 大庆市红卫星工农村总图(左)和红卫星中心村(右)

大庆分散式布局空间结构在解决家属就业、吃饭等问题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356]。过于分散的居民点造成了设施配套的困难,诸如基础设施、学校等。同时,生产与生活的就近安置在短期内方便了生产与生活,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地上与地下的冲突与矛盾,油田开采区内部的居民点转变成了生产的障碍。

大庆市作为单位模式下完全新建的城市,从其特点来说是一座单位城市。首先,城市形成的原动力来源于国家组织的工业化建设。石油工业部组织的石油勘探与会战是其形成的最直接和重要的原因。同时,这也反映了城市的形成模式,即国家组织的工业化建设的空间化。开始阶段的石油会战就是运用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力动员[358]。在《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的报告》上报不到一个星期中央就批准了石油会战,之后不到三天就决定动员沈阳、济南、南京军区的3万退伍战士、3 000名转业干部参加会战。这背后是政府对就业安置和生产组织的绝对主导权。其次,城市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散式的、工农结合的布局中蕴含了缩小城乡差别、全员参与劳动等思想认知。再者,生产与生活关系的处理体现了生产的重要性。同时在生活需求方面,政府同样进行了多样化的统筹。最后,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是单位管理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