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远景目标是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引擘画的远景规划,因此也必然符合人的需要的基本特点。总之,2035年远景目标针对外界客观环境这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决定性因素作出部署,顺应了人的需要的客观性。......
2023-07-30
1950年代初,中国政府设想通过从1953年起大约15年的建设,基本实现工业化[288]。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指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1960年代初,国家发展目标逐渐概括为包括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在内的四个现代化。另外,“一五计划”指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②这样在基本建设投资方面,工业占58.2%,其中重工业占88.8%。而发展轻纺工业和为农业服务的中小型企业是为了满足对生活必需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
工业化目标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对工业产品而非经济效益的强调。以“一五”计划的发展目标为例,部分主要工业品在全部建成后的年产能力为:铁575万吨、钢610万吨、电406万千瓦、原煤9310万吨③。这种状况到后期更发展为“以钢为纲”和“以粮为纲”,产品的产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工业化的第三个特征是“左”的心态、急于求成的心理和赶超式的做法。这一点不仅反映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更突出地体现在“大跃进”和“文革”等经济社会的运动中。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时提出中国要在15年中赶上或超过英国。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则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同年6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中说:“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在9月2日毛泽东给刘少奇的信中说:“为五年接近美国、七年超过美国这个目标而奋斗吧!”此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等文字时常出现在报纸上,完全忽视了生产发展的基本规律。这种心理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中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以及单位生产和生活的管理。
有关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的文章
2035年远景目标是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引擘画的远景规划,因此也必然符合人的需要的基本特点。总之,2035年远景目标针对外界客观环境这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决定性因素作出部署,顺应了人的需要的客观性。......
2023-07-30
D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它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五大基本要素。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中组织的讨论活动,约有64%是在前面几排和中间几行的学生中进行的,这一区域被称之为活动带。经调整后,移向前排靠近教师的学生对课业活动的注意程度增高。......
2023-10-18
因而,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可卖出东西、赚钱、积累资本,才可能开始发展。在全球化问题上,本土市场就是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靠的恰恰是这些特点——第一是穷,第二是土,第三是落后——在发展,就是要把这些看来是劣势的东西变成优势的东西。专业化就是要获得在技能上的比较优势,这是从贸易、分工角度考虑的。......
2023-10-20
波斯湾西岸的几个小国却是伊斯兰世界中发展最为蓬勃的地区。甘英与郑和据正史记载,第一个到波斯湾的中国人是东汉时的甘英,是班超坐镇西域时的一位副将。他们人数不多,但却是近二百年来波斯湾西岸各国的统治阶层。购买现代化科威特是波斯湾西北部的战略要地,奥斯曼时代属于伊拉克的巴士拉省。目前在国王任命的内阁之外,还有一个五十人的国民议会。......
2024-01-22
德国是现代化进程最早发生转型的国家之一,这也是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德国最先被提出的重要背景。荷兰“生态现代化实践”的最为突出之处同样在于其“预防”战略的实施。[8]可以说,发达国家的生态现代化“实践”在支持生态现代化理论方向的同时,也对该理论自身提出了一些质疑。......
2024-10-31
建省以后,随着中国百余年历史发展的进程,新疆也在不断前进和发展。1949年,9月25、26日新疆军政长官陶峙岳、鲍尔汉先后通电和平起义,12月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新疆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西域两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强大发展是新疆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没有国家的强大,就没有新疆的安定;没有国家的繁荣,就没有新疆的发展。同时,新疆安定发展也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新疆的稳定发展。......
2023-10-12
课程改革强调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细化到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多元化原则高中物理教学应当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3-08-16
作为全球社会现代化典范的西方国家,现代化初期几乎都面临同样的城市化、工业化对宗法制小农经济的冲击,都面临着大致相似的、怀旧夹杂着复古之类的社会心理问题。[21]到18世纪,随着社会贫困人口剧增,社会成员流离失所现象的普遍增加,欧洲许多国家出现带有感伤主义色彩的反现代化社会文化思潮。......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