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本特点及重要性:单位模式研究

基本特点及重要性:单位模式研究

【摘要】:单位模式作为理解中国城市发展演进以及未来趋势的视角,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点。其次,单位模式研究能够比较好地反映中国城市发展的独特性。单位模式从研究内容上涵盖了城市制度与城市空间两个基本方面,将城市发展的机制与表现进行了综合,为全面理解中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提供了框架基础。

单位模式作为理解中国城市发展演进以及未来趋势的视角,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点。首先,单位模式研究能够比较好地反映中国城市发展长周期中的连续性。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显著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由于历史惯性、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等原因,城市发展并不是进行简单的静态切变,而是处于连续变化的过程。即使在同一个大的发展阶段内,城市同样是不断调整变化的。因此,想更准确地理解中国城市就需要采取“过程”的视角。单位模式作为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概念,贯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发展的全部过程,能够比较好地体现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过程性特点,展现城市变化的谱系状况。

其次,单位模式研究能够比较好地反映中国城市发展的独特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虽然同样属于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表现,但由于中国选择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98],因而城市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表象与机理。因此,面向中国城市发展的长周期审视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概念和框架。目前,研究中国城市的视角主要有现代化视角、世界体系视角、社会主义转型视角以及行为主义方法的视角[90]等。但这些视角在反映中国城市的内生性规律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而继承了单位视角的单位模式研究则可以避免这些视角的缺陷。单位模式的概念有些类似于社会学领域提出的“实践社会学”[249],强调对市场转型的具体实践过程的研究。需要强调的是单位模式研究会积极使用但明确反对简单照搬西方概念和理论的使用,目的在于发现中国的故事,同时又能形成国际性的理论,正如在分析保加利亚社会转型时“不良公共性”的概念被提出一样[250]

最后,单位模式研究能够比较好地反映中国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城市本身是复杂的综合体,对其发展现象和规律的解读越来越需要综合的跨学科视角。中国城市发展过程的长周期审视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需求。单位模式从研究内容上涵盖了城市制度与城市空间两个基本方面,将城市发展的机制与表现进行了综合,为全面理解中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提供了框架基础。从学科来说,单位模式的具体研究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等学科,展现了比较好的综合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