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历史艺术故事:凤阳花鼓与朱皇帝

中国历史艺术故事:凤阳花鼓与朱皇帝

【摘要】:凤阳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一首都曾被广泛传唱。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这首凤阳花鼓正是在骂花鼓艺人们的老乡——皇帝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在南京举行登基就位的大礼。【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是一种集曲艺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两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凤阳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一首都曾被广泛传唱。随着历史的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都在不断变革。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故乡,虽然现在是安徽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首凤阳花鼓正是在骂花鼓艺人们的老乡——皇帝朱元璋。可是,这凤阳花鼓到底与朱元璋有什么联系呢?有一段传说故事,我们从头说起。

原来朱元璋一生不喜爱娱乐,却偏喜爱听花鼓。小时,他家在凤阳太平乡种地,这太平乡一带常常有人打花鼓,唱花鼓歌。朱元璋只要见了打花鼓的,就跟在后面看,放牛的时候,还时常自己唱上几句呢。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在南京举行登基就位的大礼。皇帝登基,当然要当一件大喜事来办。文武大臣都要准备礼物,前去朝贺。这件事传到了他的家乡——凤阳太平乡。家乡里出了一个皇帝,那还了得!许多人便在一起商量:“朱皇帝是咱们的老乡,他登基坐殿啦,也得备点礼物去庆贺庆贺。”一人提议,众人赞同,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

【凤阳花鼓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可是,带什么礼物去呢?有人要买些绫罗缎匹送去,有人要买些金银首饰送去,还有人要凑些芝麻花生米乡土礼品送去,但都被大伙儿否定了。大伙儿说:“人家如今做了皇帝,还少那些东西吗?绫罗缎匹、金银首饰、芝麻花生,南北土货,哪样没有?”商量来,商量去,想不出好主意来。忽然有人提议说:“朱元璋喜欢看花鼓,咱们就打花鼓去。”这一下子提醒了所有人:“对啦!从前,他自己还会唱花鼓歌咧,就打花鼓去,皇上一定很喜欢。”意见终于取得了一致。于是,便挑选了一些花鼓打得最好的鼓手,花鼓歌唱得最美的歌手,又找人新编了歌词,由出头露面的人领着,穿小路走大路,朝南京去了。于是,一群花鼓手,伴着众乡亲,一路欢欢喜喜来到南京城。

朱元璋听说家乡来了人,十分高兴,便派人先把他们接到前殿侍候,又通知左右,准备酒宴招待。不一会儿,登基大礼已毕,朱元璋便来和众乡亲见面了。朱元璋竟然做了皇帝,但还没忘掉家乡人,和大家一见面,亲热得不得了。又听说还专门给他带了花鼓手来,更是龙颜大喜,当下便满脸堆笑地说:“好得很,从我投军起事,一晃已是十多年了,都没有听过花鼓了,这回,你们可要好好地给我唱上几段子。”

朱元璋一高兴,家乡人更高兴了,一齐说:“今日皇帝登基,俺们没有别的礼物,知道皇上喜欢听花鼓,就专门给皇上带来了,趁今日大喜,我们一定好好地打,好好地唱。”说着,便准备起鼓。正在这时,忽有太监来报:“皇上万岁!饭已做好。请皇上用膳!”原来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了。打花鼓的有心想打,却怕耽误了皇上吃饭;唱花鼓的有心想唱,也怕皇上饿了肚子。领队的人看看大家的情绪,心想:还是再问问朱元璋吧,看看皇上的意见。便问朱元璋:“万岁我主,你看是先唱了再吃饭,还是饭罢了再唱呢?”朱元璋正在兴头上,哪里顾得吃饭,忙答道:“先唱后吃吧!”

【明太祖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朱元璋要先唱后吃,旨意一下,花鼓手早已槌儿落鼓,鼓响锣鸣,“咚咚呛!咚咚呛……”一阵锣鼓过后,接着便有歌手放开喉咙,唱起花鼓歌来。那歌手都是挑选得好的,歌词都是编新的,朱元璋又长没听见过了,一下子听起来,真觉得又悦耳,又入心。花鼓打了一通,歌儿唱了一气,朱元璋看得高兴,听得满意。唱罢之后,他即刻传旨说:“快给我拿银两来,每人都赏赐他们一些。”又当着大家的面说:“你们都是我的乡亲,如今我得了天下,不会忘了你们,往后,你们在家乡,有福的做我的父母官,无福的就给我看陵守墓,做田的不要你们交租税,年老的只管晕晕熙熙喝酒,一年365天,你们就唱着过吧!”说罢之后,才宣旨摆宴,让大家喝酒吃饭。

朱元璋最后一番话,本是在一高兴之下信口说的,以后何曾把它当做真事。谁知听的人却把它当做了金口玉言,以为从那以后,朱元璋真的只要我们享福,只需唱,不需做,只管吃酒玩乐,不需再身劳力作了。他们从京城回到家乡以后,便纷纷传告,一传十,十传百,没到几天,全县的人都知道了。有的人在心里怀疑,有的人却当真起来,每天花天酒地,喝了唱,唱了喝,田也不做了,地也不种了。

事情偏又凑巧,朱元璋登基的第二年,开始在凤阳大兴土木,营建都城,大批工匠云集而来。这还不算,又从江苏、浙江迁来了14万户富民定居。这样一来,土地减少了,人口增多了,收的少了,吃的多了,种田人少了,吃皇粮的人多,只吃不做,只出不进。眼看着仓空了,粮断了,凤阳人两眼睁得老大,眼巴巴盼着朱元璋送粮来。但左等等不到,右等等不到,最后只好背起花鼓去讨饭。讨到人家门口,打起花鼓小锣先唱一段,后张口要饭,真的变成了“先唱后吃”,一年365日唱着过了。

后来,他们埋怨这是朱元璋“先唱后吃”的“金口玉言”造成的,便编了花鼓歌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怨恨。

有一天,朱元璋突然问他派出去调查民情的官员:“近日来京城街头有什么情况?”那位官员回答:“小臣正待禀告圣上,如今吴越一带,花鼓极为流行。一批花鼓艺人,已经窜到南京来了!”朱元璋问:“他们是从哪里窜来的?”那官员说:“听口音,好像是从圣上的故里来的。故而未敢捉拿。”朱元璋又问:“他们唱了些什么?”那官员起初不敢讲,在朱元璋的威逼下,才吞吞吐吐地说:“有亵渎帝王圣贤之词……”那官员还没有讲完,朱元璋就已勃然大怒,他立刻传旨,搜捕花鼓艺人。许多花鼓艺人都被官府捉拿,死于酷刑之下。

朱元璋死后,明朝的历届统治者都对花鼓艺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尽管这样,花鼓艺术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这一首控诉朱元璋及其后代的花鼓调就在民间广泛传唱,从明朝一直传唱到今天,可见其艺术生命力之顽强。如今,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一直以来,凤阳县的孩子们还在节庆时跳这一地方特色的舞蹈,保持着古城的特色。

【现代“凤阳花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