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一竹斋主人与“一竹”精神首先,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位一竹斋主人唐宇肩,其又名予坚,字若营,号无营散人,江苏常州武进人,是明末著名文学家、抗倭名臣唐顺之的裔孙,唐宇昭的族弟,和恽寿平亦同里,清初的著名学者、书法家,曾为明末孝廉(举人),入清不仕,《江南通志》中称其:性孝,善书法,家贫卖字以供甘旨,与郡中恽格画并珍于时。......
2023-11-28
蔡邕,字伯喈,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古琴演奏家,陈留圉人(今河南杞县)。他多才多艺,精于天文、数理,在洛阳俨然是文坛领袖,一代枭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蔡邕妙解音律,在音乐方面也很有造诣。桓帝时,十常侍闻蔡邕善于鼓琴,就诏他入京。当走到偃师,蔡邕称病而归,闲居玩古,不与世人交往。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音乐故事,比如,作柯亭笛、听觉不凡、蔡邕救琴等等,都妙趣横生。
(一)柯亭笛
蔡邕为人正直,性格直爽,并且敢于对汉灵帝直言相谏。汉灵帝光和年间,四十六岁的蔡邕以议部的身份向朝廷上书,批评宦官篡权,朝廷阙失。作为皇帝的首席顾问官,这本来也很正常。但是,这样直爽的性格得罪了很多宦官,那些贪官污吏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于是便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对皇上不忠,汉灵帝不待查明事情真相就开始怀疑蔡邕。他遭到了迫害,被流放朔方。不久,蔡邕幸获朝廷赦免,从充军地返回,却又横遭宦官变本加厉地陷害,不得不浪迹江湖,云游四方。约180年全家到了会稽高迁。
其时,正值江南初春,一路行来,处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盎然生机。美好的环境,营造出人愉悦的心情。蔡邕在会稽山阴寻古觅幽探亲访友,忙得不亦乐乎。一日,蔡邕雇乌篷小船到柯桥访友,故旧相见,自然话语不断,不知不觉已到日坠西山飞鸟归林之时。蔡邕见天色已晚,便应主人安排留宿柯桥高迁亭。
当天夜里,恰遇北方一股弱冷空气南下,凛冽的小北风吹得高迁亭前池塘的水面漾起粼粼细波。蔡邕睡至半夜,忽然被一阵奇妙的笛声吹醒,他以为又有故友来访,赶紧披衣起床开门相迎。然而,月朗星稀的夜空下,除了几棵在寒风中摇晃着身躯的小树,哪有什么人影。蔡邕认为是自己梦幻中产生了错觉,正欲返身上床休息,但听到门外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如歌如颂,既饱含感情,又不乏激情的笛声却又悠然响了起来。蔡邕睡不下去了,他干脆穿衣着装走出门去秉烛寻找。借着手中烛火发出的微弱光亮,蔡邕发现所谓笛声原来是高迁亭屋檐上竹椽在微风吹拂下发出的声响。这一神奇的景象深深吸引了蔡邕的注意力,便想取竹制笛以消除内心的劳累。
次日上午,蔡邕围着高迁亭足足转了半天,并特意从友人王大家搬来梯子,爬上屋檐看个究竟。他迈步踏了进去,四边瞧瞧,忽然对着屋檐下的竹子数了起来,数到第16根就停住了,睁大眼睛呆呆地看着,好似想到了什么。他马上搬来了一把梯子,爬上去对着那根竹子又看又抚摸,越看越爱,并一边喊着:“王大哥!王大哥!请把这第16根竹子给我拆下来。”王大不解地说:“亭子昨天才盖好,拆不得啊!你要竹子,后面竹林有的是,我给你去砍来”。蔡邕着急地说:“我要的并非普通的竹子,而是丝纹细密,又圆又直,不粗不细的竹子。你看这竹子光泽淡黄又有黑色的斑纹,从里到外都是一根再好不过的制笛材料,林子里的竹子我都找遍了,就没有这么好的,请你还是给我拆下来吧!”王大终于同意了。至于更换屋椽所需的人工和费用,自然全部也由他来承担。蔡邕买下这根竹椽后,仅用三天时间,便将其制成一支笛子。试着一吹,果然音韵独特,颇有“异音”。于是,就把这支笛子取名为“柯亭笛”。
【蔡邕画像】
【“柯亭笛”】
(二)听觉不凡
相传蔡邕住居陈留时候,有一次,他的朋友用酒食招待蔡邕,老朋友盛情难却,蔡邕兴致勃勃地往朋友家走去,走到大门外时,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屋里有人正在弹琴,琴声引起了蔡邕的注意,他就站在门外倾听。起初,琴声悠扬,优美动人。不一会儿,琴声变得沉重、浑浊,有一种紧迫感。蔡邕蓦地听到琴声里隐隐地透露出一股杀气。他本能地警惕起来,心想:朋友请我赴宴,为什么琴声里隐藏着杀机?想着想着,他感到害怕。再一听琴声,杀气未减,于是蔡邕转身回头就走。
正在这时,另一位应邀赴宴的客人迎面走来。他看见蔡邕回身离去,神色异样,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拦住蔡邕问其原因,蔡邕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仍急匆匆地往远处走去。蔡邕的朋友久候蔡邕不至,找来仆人相问。仆人告诉主人说: “蔡邕刚才来过,但在门后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主人得知蔡邕到了门口,未进大门就转身回去了,觉得事情不太对劲,连忙亲自追上蔡邕。蔡邕见朋友急忙来访,问道:“你不是来杀我的吧!”朋友说:“我们亲如手足,怎么可能会有杀你的念头呢?”蔡邕于是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朋友。
主客一起回到宴会的地方后,蔡邕又把刚刚听到的充满杀气的琴声向在场所有人叙述了一番。大家都感到很奇怪。这时,那位弹琴的人说:“他正在弹琴,弹着弹着,忽然看到窗外一棵树上,有一只螳螂,张牙舞爪地正爬向一只蝉的身后。螳螂正要扑过去了,千钧一发之际,弹琴的人发现那只蝉要飞走了,他担心螳螂扑不住蝉,手上情不自禁地为螳螂助威。大概就在这时,琴声里充满了杀气,正好被蔡邕听出了这琴声中隐藏的杀机。”蔡邕则笑着称赞道:“您能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在琴里,从这件事上看,您真是当之无愧的琴师啊!”
这场误会过去之后,人们对蔡邕听琴的本领、欣赏琴乐的能力惊叹不已,佩服之至。懂琴的人可以理解琴声的弦外之音,要有这种欣赏能力,还得通晓古琴的音律。蔡邕就是这种精通音律的音乐家,是真正妙解琴意之人。古诗有云:“不惜歌者苦,但悲知音稀。”操琴者需要的便是这样的知音。
(三)、蔡邕救琴
虽然生活颠沛流离,但是蔡邕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好,除了习书外,他还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将它带在身边,时时细加呵护。蔡邕常常抚琴,借用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感叹前途渺茫的惆怅。
【蔡邕救琴】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忽然,蔡邕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炉火边,蔡邕也顾不得火势伤人,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难得一见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这把琴也留传了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由于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又叫它“焦尾琴”。
后人把蔡邕的“焦尾”,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和司马相如的“绿绮”,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琴,成了传世之宝。
【齐桓公的“号钟”】
有关中国历代音乐艺术故事的文章
2.3一竹斋主人与“一竹”精神首先,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位一竹斋主人唐宇肩,其又名予坚,字若营,号无营散人,江苏常州武进人,是明末著名文学家、抗倭名臣唐顺之的裔孙,唐宇昭的族弟,和恽寿平亦同里,清初的著名学者、书法家,曾为明末孝廉(举人),入清不仕,《江南通志》中称其:性孝,善书法,家贫卖字以供甘旨,与郡中恽格画并珍于时。......
2023-11-28
蔡邕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道理出发,向女儿阐述了修养品德、净化心灵的重要性。他希望女儿能够在美化外表的同时,不忘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因此才对其提出了这一明确的要求。蔡文姬的父亲很重视对子女们的教育,在父亲蔡邕的教育和熏陶下,她在人品和文品方面都卓然有成,她的作品《胡笳十八拍》被誉为千古佳作,而她本人也被称为才女。......
2023-12-03
这种绘画手法的相似性在元末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卷中,似乎仍可以找到。图14元朱德润《秀野轩图》卷,纸本,淡设色,28.3厘米×21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15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卷,纸本,淡设色,27厘米×7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3-11-28
图6明文征明《真赏斋图》卷,纸本,设色,36厘米×107.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从画中主题性的表现手法上来看,两位画家也颇具有相似点,他们所要在画作中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基于特定具体的命题,较为真实地反映斋室的面貌,同时以象征性的标志和手段来赞颂斋室主人的品质和精神胸怀。......
2023-11-28
李顺通与林金花手牵着手,挤到庆祝甘竹滩船闸开通典礼台的左侧,与两岸几千名电站建设者以及当地群众,喜气洋洋地观看此险滩前所未有的盛事,心潮激动,兴奋异常。新建的甘竹滩船闸,就是这样周以复始地承担着过滩航船安全出入的功能。林金花自豪地说,“不枉我们水电站建设者,用了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今天,顺德水乡最大的船闸终于顺利通航,真是值得庆贺!”......
2023-11-21
消火栓系统图表明住宅楼整个的消防防御系统设计。此外,管道的连通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因为这涉及消防设备的使用情况。图13-67 整理原理图图13-68 绘制消防管线图13-69 编辑消防管线05 插入单出口系统消火栓图块。图13-73 继续绘制管线并调入消防附件图形图13-74 消防管线管径标注图13-75 绘制消防管线文字标注10 绘制图名标注。......
2023-08-22
程芬在都昌,人去世后,在入殓前,子孙后代都要为死者买水沐浴,而且一般都作兴买七口塘的水。还是那个叫彭睿的后生拿了主意:派人快马去黄河边买一瓶水来为彭祖沐浴。传说,当时那个疯癫乞丐是都昌元辰山上得道成仙的苏耽,是他把为死人买水沐浴的一套习俗传到了都昌。又因为彭祖的寿命是七个仙女赐予的,所以就在七口塘里买水。给死人买水的风俗就这样在都昌流传下来了。......
2023-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