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管仲曾三番五次地利用音乐的此等妙用,他曾作《黄鹄之歌》帮助自己脱离险境,又作《上山歌》和《下山歌》成功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交给使者带回齐国处置。身边的管仲心生一计:他一边令军士凿山开道,以便进车;一边作《上山歌》和《下山歌》各一首,教士兵传唱。齐桓公的知人善任、宽宏大度,使他得到了管仲这位旷世奇才。......
2023-07-21
提起“筑”这个古乐器,现代人都会感到很陌生,因为它离我们生活的年代太过久远了,而且时至今日这种古乐器已经失传。然而,提到高渐离击筑而歌,送别荆轲,以及高渐离击筑,义刺秦王的故事,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吧。
荆轲生活在战国时期,早年他到处游历,结交豪侠义士。当荆轲浪迹到燕国时,十分落魄,但却在这里遇到了他一生的知己——高渐离。那时,高渐离地位也十分低下,只是一个杀狗卖肉的屠夫。
荆轲喜豪饮,高渐离善击筑,每次荆轲一出现,高渐离则抛下案板,两人便一同至闹市中喝酒。等到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高渐离就会掏出从不离身的筑击打起来,而荆轲则和着筑声放声高歌,性情所致,俩人又会相拥而泣,旁若无人。荆轲认为自己有胆有义,却没有贵族赏识,以至于混到现在还这么落魄,自然是因不得志而哭,而高渐离的哭则复杂得多了。作为一名打击乐器高手,普天之下罕有人欣赏,而自己却还需要靠杀狗卖肉谋生,何其悲哀!庆幸的是,眼前的荆轲无疑就是自己唯一的知音,人生得一知己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此时的社会时局动荡不安,秦国愈发强大,统一天下的野心也逐渐彰显,周围许多国家都遭到了秦国的征伐,燕国也在劫难逃。秦国不仅拆散了燕、赵两国的联盟,夺取了燕国几座城池,就连燕国太子丹也被秦国掳去当了人质。燕国太子丹不堪被秦王屈辱,千方百计从秦国潜逃回了自己的燕国。太子丹看穿了秦王嬴政的狼子野心,也恨透了秦国,所以立志要夺回失去的国土,一雪前耻。但是燕太子丹报仇的办法有点“特殊”:他既不勤快操练兵马,也不同其他诸侯国一起联合起来共同抗秦,而是采取寻找刺客行刺秦王的办法。这种把国家命运寄于刺客的行为实在有点儿冒险。燕太子丹一意孤行,认为这是最上乘的办法,所以他不惜花费大量家财,用重金吸引愿意行刺秦王的人。而燕太子丹这一举动,正好成全了在燕国想要一展宏图的荆轲。经人举荐,荆轲见到了燕太子丹,并顺利成为燕太子丹的理想人选。
在成为燕太子丹理想人选之后,荆轲得到了燕太子丹极高的敬重和极厚的礼遇。燕太子丹把荆轲封为自己门下的上宾,不仅把自己的车马送给荆轲,就连日常餐饮、穿衣都和荆轲一起享用。俩人之间情同手足,毫无等级之分。此外,燕太子丹还专门为荆轲修建了一所漂亮、大气的住宅,名为荆馆。可以看出,荆轲此时的生活跟以前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豪华宅院,身边还总有美女围绕。荆轲就这样在燕太子丹的慷慨赐予下生活了一两年,期间太子丹也从没要求荆轲为他做任何事,荆轲感激万分,愈发想有所作为,报答燕太子丹的恩赐,可一时又思报无门。
【荆轲画像】
公元前230年,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并派兵北侵,一直到了燕国南边的边界。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他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看到燕太子丹眼中流露出不忍,于是自己私底下悄悄拜见了樊於期。荆轲带着虔诚的心见到樊於期,并诚恳地说:“你我都是受太子丹特殊礼遇之人,燕太子丹对我们可谓恩重如山呀!现在太子遇到难处,正是我们报答他的最好时机。我听说秦王对樊将军曾经十分野蛮无理,父母宗族都遭到秦王残酷的杀戮。现在听说秦王还对您穷追不舍,正用1000斤黄金和10000户人家的土地来换取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样应对呢?”樊於期满腔愤怒,仰天长叹道:“荆轲兄说得极是。每次一想起秦王对我家族的种种暴行,我的内心就悲痛不已,恨得我咬牙切齿,只是苦于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呀!哎!”荆轲看时机成熟,赶忙上前说:“当下我正有一良策,既可以为樊将军报仇,也可以报答太子丹的恩赐,不知将军意下如何?”樊於期忍住悲痛说:“真有这样的办法?我应该怎么做?”荆轲说:“我打算假扮特使前往秦国,借献地图的时机接近秦王然后顺势从地图里掏出匕首刺向秦王,这样就可以杀掉秦王为将军报仇,也能洗刷燕国被欺辱的历史,报恩太子丹了。但是为了不使秦王起疑心,我只有借您樊将军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才会相信我的诚意对我放下疑虑。不知将军是否明白我的苦心,是否愿意一同抗秦?”樊於期内心此时早已被报仇的热血激昂起来,他脱掉一只衣袖,握住手腕,坚定地说:“这正是我日夜思考之事,先生的指教可谓及时解救了我,愿为太子效力,死不足惜。”说完,樊於期便自杀了,荆轲被其壮举震撼,感激落泪。
万事俱备。在约定出发的日子里,太子丹为荆轲在易水边旁摆起宴酒践行。荆轲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带着藏有匕首的燕国督亢地图和勇士秦舞阳一起来到易水边,接受燕太子丹最后的礼遇。这时,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也来到易水边,为自己的知己送行。伴随着萧瑟的秋风,看着意志坚定的荆轲,高渐离边击筑边唱起那首令后人传颂的歌《易水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情此景,这歌声是如此的悲壮,以至于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哭了。荆轲告别众人,带着沉重的期望,伴随着凄凉的歌声,头也不回地奔向了秦国。
天不遂人愿,荆轲的刺杀行动失败了,秦王不但没有被刺死,反而下令处死了荆轲和秦舞阳。自此,秦王更加快了吞并诸侯国的步伐,很快就统一了天下。随着秦国的胜利,秦王开始通缉刺杀他的燕太子丹及荆轲的门客,门客们纷纷潜逃,设法保命。荆轲的知己高渐离在听说了荆轲的遭遇之后,十分悲伤,决定为其报仇。于是他隐蔽到一个叫宋子的地方,更名换姓,做起酒保的工作,以等待时机报仇。有一天,高渐离正在工作,忽然听到主人家有客人在堂屋击筑,禁不住评价说:“这筑的声调不是十分和谐,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高渐离的评价被主人家的侍从听到,并传给了主人,说:“那个酒保似乎很懂音乐,刚才评价得头头是道。”主人很惊奇就唤高渐离来堂前击筑,果然不出所料,高渐离的表演很精彩,得到了满座宾客的称赞,宾客们纷纷赏酒给他喝。
看到时机成熟,高渐离打算公开自己的身份。于是他下去改换装扮再次来到堂前,向宾客们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宾客们知晓了他的身份后都吃惊不已,并用平等的礼节待他,把他尊为上宾。高渐离受到宾客的邀请唱歌,他唱得歌是如此的悲壮,以至于宾客们都流着泪离去。从此,高渐离成了宋子城里尊贵的人,人们轮流请他到家中做客击筑。所以每当夜深人静的晚上,人们总会听到宋子城中的小酒馆里传出的击筑声,歌曲始终如一的是那首《易水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图】
高渐离在宋子城击筑而歌的事,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秦王的耳朵里。秦王嬴政于是派兵去宋子城捉拿高渐离。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秦兵把高渐离所在的小酒馆围得水泄不通,一个秦兵头目向士兵发令:“都给我仔细搜,一定要活捉高渐离。”而此时的高渐离却临危不惧,依旧击筑高歌,在喝完手中最后一碗酒后,自语道:“真是天意难违!荆兄该来的始终躲不过。”然后甩开步子,坦然地走出房门。士兵头目上前逮住高渐离,高声说:“给我老实点,别耍花招,带走。”
第二天,高渐离被带到秦王的宫殿问罪。秦王问高渐离:“听说你和荆轲是生死之交,为什么荆轲死了你还活着?”高渐离平静地回答:“荆轲只要我的一个普通朋友,他死了我是很悲伤,但是我的生活乐趣在于击筑,只有可以击筑,我就要好好活着。”秦王看到高渐离似乎并没有其他用心,又善于击筑,说:“那好,我可以让你活着。来人,把他的双眼给我挖掉,然后给他一张筑,让他去击。”
由于高渐离没有荆轲那样有利的条件,没有什么可以赢得秦王信任,只能凭借自己高超的击筑技艺接近秦王,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机会行刺。秦王嬴政也自有了荆轲行刺的教训之后,凡事更加谨慎,面对高渐离之类的危险人物心中不免更加提防起来。所以只有刺瞎高渐离的双眼,才能减少他留在宫中为自己击筑的危险性。
对于秦王这样残暴的做法,高渐离心中充满怨恨,但他心里明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自己只能忍受耻辱,伺机等候,慢慢寻找机会,才能为燕国报仇,为好友荆轲,为自己报仇。
秦始皇虽然刺瞎了高渐离的双眼让他留在宫中为自己击筑,但他毕竟是荆轲的故友,所以还需要提高警惕,每次高渐离演奏时,秦始皇都与之保持很远的距离。
但是时间一长,秦始皇的警惕心难免有所松懈,这给了高渐离可乘之机。有时击筑时,高渐离总能隐约感到秦皇离自己的距离很近,于是他心里开始琢磨起来:应该提早做准备,报仇的时机就要来了。艺术家的想象真是无法估量的,就连行刺的准备都非同一般,高渐离为刺杀秦王,决定把自己的筑装满铅块然后寻找时机刺杀秦王。于是,他用赏金委托侍卫从宫外为自己带铅块,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他已经收集了二十多斤的铅块。然后他把这些铅块全部塞入自己的筑里,封好,等待秦王再次召见时就准备实施自己的刺杀行动。
终于在一个大雪飘飞的冬日,秦始皇雅兴大发,想要赏雪听乐,于是派人宣高渐离觐见击筑。高渐离听闻召讯,心中欢喜,知道自己暗杀嬴政的机会来了。
高渐离抱着早已做好机关的筑,为秦王弹奏,今天真是上天赐给的绝好时机,秦王身边并无太严密的防范,只有几个为嬴政跳舞的舞女和在远处几个守卫士兵,他们武功并不高强。高渐离于是故意降低筑的声调,以至于快要听不见了,秦王听着声音很小便问:“高渐离,今天的筑声怎么不像平日里那么响亮了?”高渐离回答说:“大王恕罪,可能是因为这地方太空旷了,筑声被消散了,所以声音显得不宏亮。请容许我稍微走近点为您演奏!”秦皇没有让他走近,而是自己走向高渐离,就在秦皇走近高渐离,被筑声吸引的时候,高渐离突然举起灌满铅块的筑,向秦始皇重重砸去,但悲剧再次上演,由于判断失误,高渐离没有击中秦始皇,刺杀行动又宣告失败。秦始皇震怒,命令立刻斩杀高渐离。
在行刑前,高渐离恍惚中似乎又听到了熟悉的筑声,那是他和荆轲最喜欢合唱的一曲。同时他的眼前也不断回放着他和荆轲相识相知的画面:他们在闹市中纵情豪饮、高声放歌,他们不顾众人诧异的眼光,相拥而泣。高渐离心中怀着信念,尽管他已身负数刀,却仍挺直脊梁不肯屈服,他用愤怒的目光看着秦王,再次唱起那首荡气回肠、义气豪天的壮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兄我来陪你了”。
【筑,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弦下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起源于楚地,其声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时广为流传。】
从此以后,秦始皇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再也不敢接近以前六国的任何人了。
在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里,我们看到高渐离和荆轲的友情才可称为真正的生死之交。原本高渐离只是一介平头百姓,一个在闹市中靠卖肉为生的屠夫,可以说与燕国贵族扯不上半点关系,与燕国也没有任何政治、利益名誉来往。在燕、秦两国的政治斗争中,他始终是一个默默无声的旁观者,直至自己的好友荆轲刺秦身亡,才激起了他内心的义气,而他的身份也从一个普通的屠夫转变为一名刺客。他做刺客的目的似乎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刺客,他单纯干净,不图名利、财富,只有一个的就是努力替好友荆轲报仇,不管结局如何,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所以当刺杀行动失败,遭遇秦始皇的极刑,高渐离没有一丝胆怯,他大义凛然,成就了历史上光辉的壮举。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对朋友的忠诚、忠义,他是有资格做荆轲的生死之交的,他和荆轲一样都是伟大的。
什么是真正的勇士?是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是荆轲,也是高渐离。那个自称勇士的秦舞阳,在秦王殿前,在四周威严之下竟然胆怯起来,神情慌张、畏缩。当看到荆轲刺秦失败,更像一堆烂泥一样瘫软在殿前,完全没有一点勇士的气概,最终成为历史上一桩令人耻笑的事情。虽然秦舞阳曾有过13岁杀人的经历,但这种没有信念和正义做支撑的匹夫之勇,是纸老虎,是经不起事实考验的。
高渐离击筑,义刺秦王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忠肝义胆,什么是生死之交,什么是真正的勇士。他的故事感动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曾对这段历史激动不已,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诗句:“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高渐离击筑刺秦王】
有关中国历代音乐艺术故事的文章
一代名相管仲曾三番五次地利用音乐的此等妙用,他曾作《黄鹄之歌》帮助自己脱离险境,又作《上山歌》和《下山歌》成功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交给使者带回齐国处置。身边的管仲心生一计:他一边令军士凿山开道,以便进车;一边作《上山歌》和《下山歌》各一首,教士兵传唱。齐桓公的知人善任、宽宏大度,使他得到了管仲这位旷世奇才。......
2023-07-21
他的琴艺精湛、高超,特别善于弹奏悲伤的曲调。若按当时的财富、权利排名,孟尝君可以说是仅次于国君的齐国二号人物。于是,孟尝君发出命令派人邀请雍门周前来弹琴。这天,雍门周奉命前去应约。对于孟尝君的刁难,雍门周心里早有准备,他想:孟尝君一直生活得舒心愉快,也无任何不幸的悲惨经历,如此这样刁难,无非是怀疑自己的琴艺。......
2023-07-2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乘龙快婿、天籁之音、余音绕梁、滥竽充数、对牛弹琴、曲高和寡等成语故事都与音乐息息相关。但弄玉不从,她自有主张,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弄玉宁可不嫁。公主趁闲谈的机会,把有人在远处为她伴奏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秦穆公知晓弄玉的心思,龙颜大悦,遂令太史公选择一黄道吉日为两人完婚。弄玉夫妇吹箫引凤的故事也流传了一代又一代。这实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2023-07-21
桓伊,字叔夏,东晋音乐家、名士。桓伊不仅是一位战功卓著的武将,而且是一位名闻遐尔的音乐家,被誉为东晋第一。在桓伊十岁那年,父亲桓景将他送到隐居在伊山的董先生家里,接受启蒙教育。收到家书后,桓伊向董先生说明了他父亲的意思,并向其辞别。董先生深明大义,十分赞同,并摆宴为其送行。桓伊认为这是个大展宏图的机会,于是来到司马府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2023-07-21
在音乐方面,唐朝政府极其重视,唐太宗、唐玄宗都是十分喜爱音乐的君主,玄宗在宫中设置梨园,广收弟子,对唐代音乐的发展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政府的提倡下,唐代社会喜爱音乐之风盛行,民间出了很多音乐家,他们的音乐故事也广为流传。也有少量唐琴珍品保存至今,盛唐雷氏所造之“九宵环佩”琴,专家认为不仅是传世七弦琴中最古老的一件,也是唐琴最卓越的代表。......
2023-07-21
白居易的一生有着很多的音乐奇遇,也留下很多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供后人细细品读。白居易对他毫无反感,便欣然答应了。白居易欣然应允。白居易为盼盼对爱情的忠贞而感动得无以复加。白居易竟然没有想到原来关盼盼的坚守是为了维护夫名。她们两人是白居易的暮年知己,为他带来了莫大的乐趣。然而,白居易内心对关盼盼的愧疚之情这么多年来却依然萦绕心间,丝毫没有消褪。有一天,白居易正在欣赏两位爱姬的歌舞。......
2023-07-21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觅知音。不知是《高山流水》之曲点缀了“知音难觅之故事”,还是“俞伯牙子期的知音情”成就了《高山流水》的美妙动人。之后,俞伯牙创作了许多动人的曲目,其中《高山流水》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可是令他苦恼的是当时没有人能理解《高山流水》的意境,他一直在内心深处寻觅等待着自己的知音。于是,传世名曲《高山流水》便在这两位知音的心灵契合下,传为佳话。......
2023-07-21
《十面埋伏》是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也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作为琵琶演奏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时至今日,《十面埋伏》的艺术魅力依然代代传承,其影响力甚远。探究《十面埋伏》,你知道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动听、感人的故事吗?经过一番研讨,最终选定安徽九里山作为其目标,并在那里设下十面埋伏。项羽部队不知道这里早已被刘邦和韩信布好十面埋伏的陷阱,仍旧不知死活地进入九里山口处。......
2023-0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