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震撼故事:中国历代音乐艺术之亡国之音

震撼故事:中国历代音乐艺术之亡国之音

【摘要】:讲到亡国之音,有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曲子刚刚弹到一半,乐师师旷突然抓住师涓的手,让他停下来,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要再弹了!”灵公借鉴商纣王亡国的惨痛教训,亲临政务,发奋勤勉,很快把一个不足5000人口的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兴旺,在当时被誉为“天下之中”。这段小故事的某些情节固然有些荒唐,但琢磨一下师旷辨乐的道理和晋平公、卫灵公对待乐曲的不同态度,对我们不无启发。

从古到今,在“声音之道”方面,有许多与家国兴亡息息相关的故事。古人曾对音乐的教化功能概括道:“声音之道,与正(同政)通矣。”“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致乐以治心。”讲到亡国之音,有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晋国为新建成的皇宫举行落成典礼,晋平公为了显示国威,公然邀请卫灵公前往参观。卫灵公再三考虑,为了和邻国搞好关系,决定前去晋国祝贺。于是,卫灵公带着一队随从出发了。

有一天,他们经过濮水,因为天色已晚,便住下来休息。当时正是夏天,天气闷热,卫灵公久久不能入睡,便起身而立,欣赏起夜色来。这时,忽然听得水声之中夹杂着阵阵轻柔的琴声,卫灵公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美妙的音乐,顿时睡意全无,屏神静听。他的仆人进门来服侍,看到他站在窗边一动不动,便问:“大王,您在做什么呢?”卫灵公答道:“你听,这是多么美妙的琴声啊!”仆人却说:“大王,我什么也听不到啊。”卫灵公有些扫兴地说:“你们不懂音乐,所以才听不到,快去把师涓找来。”

师涓是卫国著名的乐师,因为卫灵公喜好音乐,所以对音乐人才颇为宠爱,每次远行总会带着师涓等名乐师一同前往。此时,师涓正在熟睡,听到卫灵公的命令,连忙起身,来到灵公房内。正巧这时琴声未断,卫灵公问:“这是什么曲子,这样美妙动听?”师涓很遗憾地表示未曾听过,也并不知晓。卫灵公让师涓把听到的琴曲记录下来,以便以后欣赏。可是,这时东方已泛白,琴声不知为什么戛然而止。卫灵公很是遗憾,师涓宽慰道:“如果能让我从头到尾听一遍,我便能谱出一模一样的曲子来。大王若是不着急,我们在此多住一日,今晚再听听有没有这种美妙琴声,如何?”卫灵公对这琴声实在太着迷了,想都没想便答应了师涓。晚饭后,灵公命仆从调好琴弦,备好纸笔,与师涓一起耐心地等待琴声的响起。半夜时分,江面上真的又一次传来了昨夜的琴声,师涓一边静静地听着,一边将琴音谱成曲调,记录下来。一曲奏完,他已经把全首曲子都记录了下来。灵公命师涓按照曲谱弹奏一遍,果真与听到的琴音一模一样。灵公大悦,对师涓的技艺拍手称赞。

卫灵公来到晋国,晋平公在新建的宫殿设宴款待灵公。酒酣之时,晋平公对卫灵公说:“听说你们卫国有位名叫师涓的乐师,琴技十分了得,今日可否一见?”灵公谦虚地说:“这次我已经带了师涓一起前来,不过他与贵国的乐师师旷相比,相差太远啦。”晋平公说:“师旷已经上了年岁了,还是请师涓前来弹奏一曲,为大家助兴吧。”灵公突然想起在路上的奇遇,说道:“在来的路上,我偶然听到了一曲十分的美妙的琴音,请让师涓弹奏一下,大家听一听。”晋平公欣然应允。

师涓摆好琴,挥手弹奏起来。此时,晋国著名的乐师师旷也在席间,专心听着师涓演奏。这首曲子实在是妙不可言,在座的听者不知不觉间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曲子刚刚弹到一半,乐师师旷突然抓住师涓的手,让他停下来,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要再弹了!”众人大惊,师涓吓得满头大汗,脸色惨白。晋平公有些扫兴地问道:“这样好听的曲子,怎么会是亡国之音呢?”师旷忙解释道:“这是昔日商纣王命令乐师师延所作的靡靡之乐。当年,商纣王残暴腐败,人民纷纷逃亡,甚至造反。为了消磨人民的意志,巩固商朝的统治,纣王便命师延作了这首曲子,来消弭人民的心智。后来,纣王自己也沉溺其中,以致亡国。武王伐讨时,商朝灭亡,师延怕人民惩罚他,便抱着乐器投入濮水而死。”灵公大惊,说道:“我们正是在濮水之上听到这首曲子的。幸亏师旷您见多识广,能分辨出这就是那首亡国之音,否则我长期沉溺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啊!”宴会上的人都称赞师旷的博学多才,认为他才算得上真正的乐师。

宴会结束后,卫灵公在晋国小住了几日,便匆匆回国处理政务。卫灵公归国之后,便令师涓将那首曲谱撕毁,再也不听那靡靡之乐,又命人今后不许在卫国弹奏。灵公借鉴商纣王亡国的惨痛教训,亲临政务,发奋勤勉,很快把一个不足5000人口的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兴旺,在当时被誉为“天下之中”。然而,晋平公却对师旷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前朝的音乐,寡人喜好音乐,弹奏什么没关系。”遂令晋国乐师为他继续弹奏。师旷忠心觐见平公说:“这是亡国之音,大王堂堂一国之君,怎能听这等靡靡之音呢?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灵,愉悦人的身心;可是亡国之音则会消磨我们的斗志,毒害我们的心灵。”晋平公大为不悦,说道:“这么好的音乐没人听,实在太可惜了。你回家安心养老吧,寡人自己的事,我自有分寸,你勿需多言啦。”之后,晋平公日渐迷醉于这类乐曲中,不听别人劝谏,终至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晋国也跟着逐渐衰落。

【师旷怒斥“亡国之音”】

这段小故事的某些情节固然有些荒唐,但琢磨一下师旷辨乐的道理和晋平公、卫灵公对待乐曲的不同态度,对我们不无启发。卫灵公尽管最先接触到那种“靡靡之乐”,并派人用心记录下来,但当师旷指点之后,随即身先远之,可谓“乐得其道”。然而,晋平公却沉迷其中,最终害人害己。原来,音乐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仍然有高雅与低级、健康与不健康的区别。那些使人委靡失志、丧节逞欲的乐曲,我们怎能提倡呢?

泊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