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钮祜禄和珅:政治家与银行巨鳄

钮祜禄和珅:政治家与银行巨鳄

【摘要】:和珅被授予钦差大臣,与大学士阿桂督师镇压。期间,和珅和阿桂意见不一,导致总兵图钦保阵亡。乾隆帝中途把和珅召回,使之兼署兵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和珅仿照宫殿式样建造自家的府第,每天要服用一颗价值白银万两的珍珠。数日后,嘉庆帝便将柄政二十余年的和珅逮捕下狱。经过会鞫,宣布了和珅二十款大罪,抄没家产。和珅的家产总共折银八万万两,相当于当时朝廷二十年的税银收入!

从清圣祖康熙帝到清高宗乾隆帝的大约一百年间,是清朝的盛期,史称“康乾盛世”。其实,从乾隆中叶开始,种种衰败迹象已开始显露出来,奸相钮祜禄和珅的青云直上和贪污腐化,便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之一。

钮祜禄和珅(公元1750~1799年),姓钮祜禄,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自幼家贫,读过一些书,人极机灵,初为文生员。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当了三等轻车都尉,不久授三等侍卫。乾隆四十年(公元1790年)的一天,他在乾清门外侍奉乾隆帝坐轿,乾隆帝正阅奏书,得知四川农民造反,愤然叹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意思是说,老虎犀牛从槛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当时随行的官员很多,可是谁也不明白这话的意思,一个个茫然相视,不知所措。和珅见是表现自己的极好机会,赶忙上前应声说:“圣上明鉴,守土的地方官是不能推卸责任的。”

乾隆帝见听懂自己话的竟是一个三等侍卫,心中大喜,立刻提拔他为御前侍卫,兼副都统。和珅从此扶摇直上,步步高升,擢授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再兼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充崇文门税务总督总理行营事务,相当于副相。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和珅赴云南查办了总督李侍尧的贪污案,朝野轰动,因此擢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御前大臣兼都统。乾隆帝还答应把最小的女儿和孝公主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这样,和珅就成了皇帝的亲家,又授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兼理藩院尚书事,“宠任冠朝列矣”。所谓“冠朝列”,就是指和珅实际上已是宰相。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甘肃爆发回民起义。和珅被授予钦差大臣,与大学士阿桂督师镇压。期间,和珅和阿桂意见不一,导致总兵图钦保阵亡。二人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乾隆帝中途把和珅召回,使之兼署兵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和珅一手管户部,一手管兵部,大肆贪污受贿,捞取了无数的钱财。可是,乾隆帝全然不察,仍然给他加官加爵:太子太保、经筵讲官、国史馆正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清字经馆总裁,赐双眼花翎,封一等男爵;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如故。

乾隆帝后期,怠于政事,追求享乐,建造宫室,南下巡游,花钱如流水一般。和珅主管户部,搜刮民脂民膏,不遗余力,尽量满足皇帝挥霍的需要。因此,乾隆帝一天也离不开和珅,视他为左膀右臂。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和珅家奴刘全建造府第,豪奢犹如宫禁。御史曹锡宝因此弹劾和珅。和珅忙命刘全拆毁府第。乾隆帝派人调查,查不出什么证据,反而把曹锡宝贬官,处以流放,再授和珅为文华殿大学士,晋封三等伯。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结婚,其花费之巨,排场之大,让人难以想象。婚后,丰绅殷德累擢都统兼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父子二人同殿称臣,狼狈为奸,除贪污巨额钱财外,还萌生了篡夺皇位的野心。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88年),和珅积极筹划,准备热烈庆贺皇帝八十岁生日。内阁学士尹壮图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各省库藏空虚,庆贺不宜铺张。和珅非常奸诈,当即奏请让尹壮图巡视各省库藏,并派亲信庆成陪同。庆成受和珅指使,每到一省,必令督抚东挪西借,先把库藏钱粮装满,然后开启。结果,尹壮图看到的库藏,钱粮山积,毫无亏空。和珅再以“妄言”的罪名,奏请把尹壮图贬黜。

史载:“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大僚恃为奥援,剥削其下以供所欲。”他主宰朝政,擅作威权,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贪婪无厌,积累的家产无法计算。一次,两广总督孙士毅回京述职,觐见乾隆帝,在宫门前遇到和珅。孙士毅手拿一只鼻烟壶,用一颗大如雀卵的明珠雕成,异常精致。和珅见了,垂涎三尺,厚着脸皮说:“哇!这真是稀世佳作,孙大人是否割爱……”孙士毅看出和珅的贪心,忙说:“昨已奏闻,这是进献给皇上的。和大人喜欢,这……这怎么办呢?”和珅脸色一沉,皮笑肉不笑地说:“我是跟你开玩笑呢!孙大人何必认真?”说罢,扭头而去。几天以后,和珅又遇见孙士毅,冷冷而又得意地说:“孙大人,昨日我也得到一只鼻烟壶,但不知比你呈献给皇上的那一只如何啊?”孙士毅近前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那只鼻烟壶正是自己进献给皇上的礼物。他挺纳闷,心想难道皇上把鼻烟壶赐给和珅了吗?事后一打听,方知那鼻烟壶是和珅买通太监从宫中偷出来的。

皇宫里的宝物,和珅都能搞到手,至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奇珍异玩,就更不在话下了。据说当时皇宫中,陈列着一只碧玉盘,径长盈尺,乃稀世之宝,价值连城。乾隆帝的儿子七阿哥不小心将玉盘打碎了,吓得要死,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人告诉他可找和珅帮忙,天下事没有和珅办不成的。和珅起初故作为难,第二天却从家中拿来一只同样的玉盘,色泽更加精美。他家何来的玉盘呢?原来四方贡献之物,必先经和珅过目,上等品送入和府,次等品才送进宫中。据估计,乾隆帝晚年的各地贡物,十分之九都进了和珅的私囊。

和珅仿照宫殿式样建造自家的府第,每天要服用一颗价值白银万两的珍珠。他可以骑马出入皇宫,坐肩舆直入神武门,而且自比曹操王莽。步军统领巡捕营的士兵,在他私宅服役的就有千余人。很多大臣揭露了和珅父子的狼子野心,可是乾隆帝稀里糊涂,从未严肃地加以过问,每次都被和珅的巧言令色、阿谀逢迎蒙混过关。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帝以在位时间不敢超过康熙帝为由,禅位于儿子颙琰,退居为太上皇,但仍掌握着大权。颙琰继位,就是清仁宗嘉庆皇帝。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帝去世。数日后,嘉庆帝便将柄政二十余年的和珅逮捕下狱。经过会鞫,宣布了和珅二十款大罪,抄没家产。抄得“所藏珍珠手串二百余,多于大内数倍,大珠大于御用冠顶”,“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于大内”,“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埋银三百余万两”。就连其家奴刘全家中,也抄得金银二十余万两,并有大量的珍珠手串。和珅的家产总共折银八万万两,相当于当时朝廷二十年的税银收入!

真相暴露,群情激愤,内外诸臣要求把和珅处以极刑。嘉庆帝考虑和珅曾任首辅,不忍加诛,乃赐自尽。那么,和珅的巨额家产到哪里去了?当然是被运入皇宫,全部充公。所谓“充公”,也就是被皇帝独吞,占为己有。故而,当时社会上流传两句顺口溜,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多么荒淫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