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吕不韦——政治投机与立主定国

吕不韦——政治投机与立主定国

【摘要】:吕不韦的投资开始收到利息,回到赵国,加倍亲近嬴异人。吕不韦有一爱妾,姓赵,天姿国色,能歌善舞,而且已怀身孕。吕不韦耍弄小计,建议嬴异人身穿楚国服装,进见华阳夫人。吕不韦的投资,得到了最大的回报。吕不韦仍任相国,而且被尊称为“仲父”,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吕不韦内通太后,外掌朝政,权力达于顶点。随着秦王嬴政年龄的增长,吕不韦发现嬴政心比天高,性格刚烈。

战国末期,秦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处于先进地位,具有了统一中国的优越条件。这时出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使统一变成了现实。统一的过程中,杰出政治家吕不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吕不韦(公元前?~前235年),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世代经商,家境豪富。他成年后由于经商,从而聚敛了巨额财富。他在赵国国都邯郸经商期间,意外结识秦国公子嬴异人,立刻产生了进行政治投机的想法,由此引发出曲折迷离的故事。

嬴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嬴柱的儿子,秦昭王的孙子。嬴柱共有二十多个儿子,嬴异人在兄弟排行中偏后,生母夏姬身份微贱,且不受宠爱。因此,嬴异人在十余岁的时候,就被送到赵国当人质。秦、赵之间,屡屡发生战争。嬴异人作为人质,饱受歧视,车马寒酸,生活得很不如意。吕不韦凭着商人的眼光,根据“人弃我取”的原则,觉得这个落魄王孙“奇货可居”,大有文章可做,因此决定弃商从政,做一桩“立主定国”的大买卖。

吕不韦曾问父亲说:“务农耕田,可获几倍利润?”其父答:“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可获几倍利润?”其父答:“百倍。”吕不韦再问:“立主定国,可获几倍利润?”其父答:“无数。”吕不韦说:“现时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饱食;而定国立君,泽可遗于后世。一本万利,何乐而不为?”于是,他去拜访嬴异人。

吕不韦开门见山地说:“我能使你飞黄腾达。”嬴异人当他是捉弄自己,笑着说:“你是商人,自顾发财尚不满足,怎会突然想到我呢?”吕不韦认真地说:“理由很简单,公子发达了,吕某可以更加发达。”接着,他向嬴异人分析秦国的形势,说:“秦王(指秦昭王)老矣,安国君已是太子。安国君宠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却没有亲生的儿子,而她最有资格确定安国君的继承人。公子兄弟二十余人,你的排行靠后,不被看重,加之长期质于赵国,没有任何政治和人缘基础。安国君日后即位,你们兄弟为太子之位,必有一番拼争。”嬴异人说:“那又怎样?”吕不韦说:“我愿西游秦国,说服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公子为嫡嗣。”这对嬴异人来说,无异是从天上掉下了馅饼,喜出望外,赶忙跪拜吕不韦,激动地说:“必如君策,我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当下给嬴异人一笔黄金,供他改善处境和结交宾客,另用一笔黄金,收买珍宝珠玩,西游秦国。他到达咸阳,首先拜访华阳夫人的姐姐,赠送厚礼,并请其将珍宝珠玩,献给华阳夫人。他说:“公子嬴异人非常贤智,人在赵国,经常日夜哭泣,无限思念父亲安国君和华阳夫人。”他请华阳夫人的姐姐转告华阳夫人,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夫人虽受宠幸,却没有生子,不如在尊崇之时,选立一位公子为嫡嗣,这样才能长久地享受荣华富贵。嬴异人诚心靠拢夫人,因此他应是最合适的人选。”华阳夫人的姐姐如实转告了吕不韦的话,华阳夫人深以为然,遂向丈夫耳边吹风,甚至涕泣着说:“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异人为嫡嗣,以托妾身。”嬴柱宠幸夫人,满口答应,而且刻了玉符作为凭证,同意立嬴异人为嫡嗣。嬴柱和华阳夫人接见吕不韦,托他捎给嬴异人很多钱物,并请他充当嬴异人的老师。

吕不韦的投资开始收到利息,回到赵国,加倍亲近嬴异人。嬴异人得到吕不韦的资助和指点,声名逐渐显于诸侯。吕不韦有一爱妾,姓赵,天姿国色,能歌善舞,而且已怀身孕。嬴异人见后,倾心羡慕,似丢魂魄。他死皮赖脸地缠着吕不韦,请求割爱,把赵姬送给自己做妻子。吕不韦毫不介意一个女人,答应了这一不近人情的请求。赵姬改嫁嬴异人,于公元前259年正月生了个儿子,先叫赵政,后改叫嬴政。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帝。

接着爆发了秦、赵长平之战。战后,秦军继续围攻邯郸。赵国很想杀掉嬴异人。关键时刻,吕不韦买通赵国的官吏,带着嬴异人逃离邯郸,逃到秦军大营,随即回到秦国。赵姬母子暂留邯郸,后来嬴异人当了太子,赵国将他们送至秦国。

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吕不韦耍弄小计,建议嬴异人身穿楚国服装,进见华阳夫人。这一小计果然有效,使得华阳夫人异常开心,确信嫡嗣没有白立,当场命嬴异人改名为子楚。

其后,秦国政局的发展完全如吕不韦所预料。公元前251年,秦昭王驾崩,嬴柱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成为王后,嬴子楚成为太子。秦孝文王在位一年即驾崩,嬴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赵姬成为王后,嬴政成为太子。秦庄襄王虽然没有分秦国与吕不韦“共之”,但是任命他为相国,封文信侯,封邑在河南洛阳,食邑高达十万户。吕不韦的投资,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就死去,十三岁的嬴政理所当然地当了秦国的国王。吕不韦仍任相国,而且被尊称为“仲父”,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年轻的赵姬成为太后,她原是吕不韦的爱妾,这时二人重归于好,再温旧梦,乐不可支。

吕不韦在秦国最引人注目的事业是养士和著书。他府中的家僮足有万人,另外还养有三千名门客。秦国原先不大重视学术文化。吕不韦为相后,秦国的学术文化界才出现了空前活跃的气氛。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出一部典籍,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二十余万字,叫做《吕氏春秋》。吕不韦的门客包罗各家各派,《吕氏春秋》自然也包含各家各派的学说,所以后来就有“杂家”的名称。所谓“杂”,其实是综合的意思,综合各家而自成一家,这是吕不韦著书的本义。

吕不韦内通太后,外掌朝政,权力达于顶点。随着秦王嬴政年龄的增长,吕不韦发现嬴政心比天高,性格刚烈。他害怕自己和太后私通的事实暴露,会遭杀身之祸,因此采用一计:私求大阴人嫪毐为门客,然后与太后合谋,将嫪毐诈作腐刑,弄进王宫,冒充宦官,专侍太后。太后年轻好淫,得到嫪毐,乐得心花怒放。嫪毐因此显贵,封长信侯,拥有多处封邑,断决内宫诸事,府中家僮亦达数千人。太后和嫪毐私通又怀身孕,为了避人耳目,他们移居雍城(今陕西凤翔)大郑宫。在那里,太后生下两个儿子,秘密抚养。太后还和嫪毐谋划,约定日后嬴政驾崩,即立他们的儿子为秦王。

吕不韦避开太后的纠缠,一心辅佐嬴政,规划秦国的发展蓝图,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推动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吕氏春秋》可以说是吕不韦为秦国设计的治国纲领,他在著作中鲜明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和中央集权的理论,指出:“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军必有将,所以一之也;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书中以车夫御马为例,说:“今御骊马者,使四人,一操一策,则不可出于门闾者,不一也。”如何统一天下?吕不韦提出“义兵”观点,指出:“义也者,治乱安危过胜之所在也。”“凡兵之用也,用于利,用于义。攻乱则服,服则攻者利;攻乱则义,义则攻者荣。”战争的目的在于“救民之死”,“除民之仇”,战争中不应烧杀掠夺,“残杀无罪之民”。《吕氏春秋》主张“公天下”,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它还主张以农为本,书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农学经验,对后世发展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吕氏春秋》中的“春秋”二字,含有“典制”的意思。也就是说,吕不韦企图用这部著作来把握秦国的发展方向。公元前239年,嬴政即将亲政。吕不韦忽然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城阙,宣布说:若能改动或增损一字者,赏千金。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影响嬴政,治国安邦,必须遵循书中所阐述的各项方略。此举大大惹怒了嬴政。因为此时,嬴政已经二十一岁,思想和政见基本定型。第一,他不能容忍相国兼仲父的吕不韦长期专权,动不动便对自己指手画脚;第二,他崇尚法家,崇尚武力,看重君主集权和狱吏政治,反对吕不韦的许多主张和观点。这样,他们之间便产生了深刻的分歧和矛盾,热望独断专行的嬴政,很快就要对吕不韦不敬了。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前往雍城举行冠礼,随后亲政。嫪毐冒充宦官,私通太后,并生有两个儿子的丑事败露。嫪毐狗急跳墙,利用掌握太后和秦王玉玺的条件,矫诏发动叛乱,鼓动党徒,武装进攻嬴政所住的蕲年宫。嬴政坚决而果断地予以镇压,从雍城到咸阳,平叛斗争取得胜利。嫪毐被生擒,车裂处死,夷灭三族,其党羽全部获诛。嫪毐和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被囊杀,太后则被贬迁于简陋的棫阳宫。

嫪毐叛乱给了嬴政强烈的震撼和刺激。他下令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发现嫪毐进宫的始作俑者正是吕不韦。公元前237年十月,嬴政毫不留情地免除了吕不韦相国的职务,命他到封邑洛阳居住。吕不韦毕竟是个有影响的大人物,到洛阳后,各国诸侯纷纷派遣使臣,前去问候,甚至谋求他去别国,继续从政。嬴政恐为其变,必须消除隐患,所以于公元前235年致信吕不韦,说:

君何功于秦?封邑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秦之施于君者厚矣!嫪毐之逆,由君之始。寡人不忍加诛,任君就国,君却不自悔过,反与诸侯使者交通,实非寡人宽容之意也。其与家属徙处蜀,以郫(今四川郫县)一城,为君终老!

吕不韦忍受不了这样的羞辱,饮鸩自杀而死。

吕不韦从商人跃为相国,专断秦国朝政十三四年,可谓奇人奇事。应当说,他在经商和从政两个方面都是成功的,他的政治投资获得了最大的实际利益。然而,秦王嬴政比他更加厉害,在一场尖锐的权力斗争中,他最终是个失败者。此后的嬴政,实际上还在执行吕不韦所制定的路线和方略,不久将要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