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耳闻目睹了这些事件,深恶痛绝,同时也心灰意冷。国子监祭酒高拱,信任张居正,认为他有宰相之才,二人之间建立了比较融洽的关系。徐阶、高拱相继罢相,张居正逐渐成为内阁中的核心人物。军事上,张居正主张整饬边防,抵御异族入侵。此言一出,张居正立刻照办,命令取消了实行多年的赐宴旧例。张居正掌握票拟的大权。李太后积极配合张居正的教育,万历帝若荒废学业,她会罚其长跪,直到皇帝承认错误并决心改正为止。......
2023-07-21
春秋时期的齐国,在今山东北部,地处海滨,拥有丰富的鱼盐和矿产资源,定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弟弟姜小白夺得政权,是为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因此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经过相当曲折。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一字敬重,颍上(今安徽颍上)人。贫苦的家境,使他从小受到磨炼,养成贤德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能。他有一位最好的朋友叫鲍叔牙,二人一起做过生意,一起从军,一起步入仕途。齐襄公荒淫乱政,恣意诛杀,并与妹妹文姜(鲁桓公夫人)私通,醉杀鲁桓公。迹象表明,齐国大乱将起。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姜纠和姜小白为了保命,被迫逃亡。姜纠逃亡鲁国(今山东曲阜),管仲和召忽随行;姜小白逃亡莒国(今山东莒县),鲍叔牙随行。公元前686年,齐国果然发生内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雍廪又杀死公孙无知,致使君位空缺。鲁庄公想使姜纠成为齐君,亲自率兵护送姜纠回国。管仲提醒鲁庄公说:“莒国离齐国较近,姜小白有可能先入临淄。”鲁庄公立刻命管仲率兵车三十乘,前去截击姜小白。
姜小白有鲍叔牙出谋划策,借得莒国兵车百乘,急急回国。管仲于途中劝阻,姜小白置之不理。管仲假装后退,突然弯弓搭箭,照准姜小白射去。姜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地上。管仲以为姜小白必死无疑,放心地去和鲁庄公会合。
其实,管仲只射中姜小白的衣带钩,姜小白咬破舌尖,吐血诈死。管仲退去,他和鲍叔牙抄小路迅速前进,回到临淄,即位称尊,就是齐桓公。鲁庄公将抵齐国,遭遇齐军抗击,大败而归。管仲、召忽和姜纠只能滞留在鲁国。
齐桓公以为管仲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致书鲁庄公,必须杀死姜纠,送回管仲和召忽,否则将发兵灭鲁。鲁庄公害怕了,只能杀死姜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关进囚车,押解回齐国。管仲料定鲁庄公会后悔,临时编了一首《黄鹄之歌》,让押解囚车的士兵放声歌唱。士兵们边唱边行,囚车前进很快,一天走了两天的路程。鲁庄公果然后悔,意识到管仲乃天下奇才,若回齐国,必将成为鲁国的祸患。他派出士兵追杀管仲,可惜为时太晚。管仲进入齐国境内,高兴地说:“吾今日乃再生也!”
当齐桓公发誓要杀管仲的时候,鲍叔牙诚恳地说:“臣幸得追随陛下,陛下竟以得立。陛下地位,已很尊贵。陛下若只想治理好齐国,那么有臣等就足够了;陛下若想称霸诸侯,那么非要有管仲辅佐不可。管仲居国国重,不可失也。”
齐桓公知道管仲是个人才,接受了鲍叔牙的意见,并派鲍叔牙去边境迎接管仲,说服管仲辅佐王室。管仲见到好友,感慨地说:“我与召忽共同侍奉公子纠,既没能扶他登上君位,又没能为他死节尽忠,实在惭愧。现在,你让我去辅佐仇人,岂不令天下人耻笑?”鲍叔牙说:“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立大功的人不需要他人谅解。你有治国大才,当今主上有宏大抱负,你若辅佐他成就霸业,必能功高天下,威扬四海。”
鲍叔牙的话,使管仲非常感动。他对人说:“我穷困时,曾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配财利总爱多拿些,鲍叔牙不认为我贪,知我贫也。我曾为鲍叔牙谋事,屡屡失败,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知时有利不利也。我曾三仕三见逐于国君,鲍叔牙不认为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我曾三战三走,鲍叔牙不认为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我幽囚受辱,鲍叔牙不认为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齐桓公虚怀若谷,捐弃前嫌,选定吉日,以礼迎接管仲。君臣交谈,十分投机,相见恨晚。齐桓公说:“寡人想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进而称霸天下,请问应当从何做起?”管仲说:“必须先得民心。”
“怎样才能得民心呢?”
“爱惜百姓。君主只有爱惜百姓,百姓才会为国家出力。”
“爱惜百姓,应当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使百姓休养生息,发展农业和鱼盐,尽快富足起来。百姓富足,国家有了充足的财源和兵源,力量自会增强。安定的国家强大,混乱的国家贫弱,就是这个道理。”
管仲侃侃而谈,系统地阐述称霸之道。齐桓公频频点头,完全同意管仲的观点。齐桓公原想任用鲍叔牙为相。鲍叔牙非常谦逊,推荐管仲,诚恳地说:“臣至少在五个方面不如管仲:宽和惠民,不如也;治国家不失其柄,不如也;忠惠可结于百姓,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不如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不如也。”于是,齐桓公便拜管仲为卿(相当于宰相),主持朝廷大事。
管仲感谢齐桓公的信任,从“富国强兵”的目的出发,明确提出“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的治国原则,在整饬旧法的基础上,实行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主要是调整行政区划,把国都划分为二十一个乡:工乡三、商乡三、士乡十五,工乡重在发展手工业,商乡重在发展商业,士乡重在服兵役。士乡的兵源一分为三,建立三支军队,分别由国君和国、高二卿统领。国都以外地区设置五属,重在发展农业、林业、渔业、盐业、冶铁业。各级设官治理,严格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不许杂处。打破井田制的限制,允许耕种“私田”,私田按其土质肥瘠程度,收取赋税。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设置盐官和铁官,运用官府的力量促进盐铁业发展。铸造和管理货币,调剂物价,鼓励贸易,规定鱼、盐出口,免税。
此外,管仲在改革中还注重思想教化和人才选拔。他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服饰制度等完备了,则六亲坚固,四维(礼、义、廉、耻)不张,国乃灭亡。齐桓公询问任用哪些官吏。管仲回答说:“升降揖让,以明礼对待宾客,臣不如隰朋(隰,读做西),请立为大司行;垦荒辟地,尽地之利生产粟米,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战场上三军成阵,使士兵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成父,请立为大司马;决狱公正,不杀无辜,不冤枉无罪之人,臣不如弦高,请立为大司理;犯颜直谏,刚直耿介,臣不如鲍叔牙,请立为大谏官。”
管仲的改革,“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很快收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齐国国力强盛,攻灭附近的谭(今山东历城)、遂(今山东宁阳)等小国,大大扩展了国土。接着,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即尊重东周天子,抗击周边少数民族进攻中原。此举使齐桓公在诸侯国中提高了威望,从而有步骤地开始了称霸活动。齐桓公敬重管仲,特尊之为“仲父”。
以民为本,这是管仲一贯的思想。他说过:“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次,齐桓公问管仲说:“王者何贵?”
管仲说:“贵天。”齐桓公仰头看天。管仲说:“所谓天,非苍茫之天也。王者当以百姓为天。百姓亲附,就能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责怪,就很危险;百姓背离,就会灭亡。《诗经》里说:‘民之无良(不安分),相怨一方。’百姓埋怨起君王来,国家还能不灭亡吗?”
管仲主张,齐桓公称霸,首先要取得邻国的认可。一年,齐桓公率兵征伐北方的山戎,胜利归来,路过燕国。燕国国君亲自迎接,并将他送出国境。齐桓公问管仲说:“诸侯互相送别,非要送出国境不可吗?”管仲说:“不是天子,就没有必要这样做。”齐桓公说:“这样说来,燕国国君是因害怕寡人才违背礼仪的,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吗?”管仲说:“陛下可将燕国国君出境后所到达的地方,划给燕国。”
齐桓公果真这样做了。各国诸侯由此看到了齐国的胸怀和气度,争相称颂齐桓公。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曹、郑、许八国军队,先攻蔡国,再伐楚国。楚国被迫与齐国讲和,双方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签订盟约,齐桓公因此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其后,齐桓公几次大会诸侯,最显要的一次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今河南兰考)大会,就连周天子也派人参加。这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齐桓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属于强者,称得上是铁腕人物。然而,他荒淫好色,内宠很多,导致私人生活相当不幸,结局非常悲惨。
齐桓公的夫人主要有大卫姬,生姜无诡;小卫姬,生姜元;郑姬,生姜昭;葛姬,生姜潘;密姬,生姜商人;宋姬,生姜雍。众多的夫人各有背景,自己争宠夺爱不说,又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太子。为此,她们使出浑身解数,为儿子也是为自己,争斗和拼搏,千方百计地想达到目的。
齐桓公和管仲原先看中郑姬生的儿子姜昭,认为姜昭忠厚仁孝,堪当大任,所以倾向于立他为太子。对此,郑姬沾沾自喜,而其他诸姬却恨得咬牙切齿。她们说:“同样是国君的骨血,为什么偏要立他姜昭为太子?”共同的利益使诸姬们联合起来,竭力攻击和诋毁姜昭,姜昭一时成了众矢之的。
诸姬当中,大卫姬最有心计。她知道,齐桓公于管仲之外,最宠信三个人,即佞臣易牙、开方和宦官竖刁。她恩威并用,有意结交这三个人,要他们对齐桓公施加压力和影响,最好能立自己的儿子姜无诡为太子。易牙等满口答应,说:“这事不能着急,只要管仲一死,我们自有办法。”
公元前645年,管仲生了重病。齐桓公亲自前往探视,说:“仲父若有个三长两短,群臣谁可相者?”管仲说:“知臣莫如君。”齐桓公说:“易牙烹杀其子,给寡人做人肉汤吃,任他为相如何?”管仲说:“不可!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易牙这样残忍,又怎会忠诚地爱陛下呢?”
“开方是卫国太子,舍弃千乘之尊,前来臣事寡人,任他为相如何?”
“不可!人之情非不爱国家和父母也,开方背国背亲,又怎会真心地爱陛下呢?”
“竖刁自行阉割,成为宦官,入宫亲近寡人,任他为相如何?”
“不可!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竖刁残损自己的身体,又怎会全心地爱陛下呢?”
管仲最后说:“臣请陛下远离这三个小人。”齐桓公答应说:“诺!”
管仲死后,齐桓公驱逐了易牙、开方、竖刁。可是不久,他就忘记了管仲的叮嘱,又将三人召回,倍加宠信,而且还让他们掌握了朝政大权。三人立刻露出了奸佞的本性,凶恶地将他们曾经奉若神明的齐桓公囚禁于寿宫,“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而且,还拒绝供给齐桓公食物和饮水,旨在断送他的性命。
至尊至贵的国君遭囚禁,这是何等大事?然而,齐桓公的夫人和儿子们,没有人着急,没有人过问。他们想的是国君的宝座,做的是巴结和讨好易牙、开方、竖刁。一名宫女独具正义感,趁着夜色,翻越高墙,进入寿宫,去见她的主子。
齐桓公已经气息奄奄,要喝水要吃东西。宫女说:“没有水,也没有食物。”齐桓公大惑不解,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宫女如实相告,说:“这都是易牙、开方、竖刁搞的鬼。他们和陛下的夫人、儿子相勾结,狼狈为奸,犯上作乱,要置陛下于死地。”齐桓公恍然大悟,想到当初管仲的忠告,且愧且恨,痛苦地说:“嗟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死后若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说完蒙衣袂而死。
齐桓公死了,按说是国丧,应当隆重办理丧事才是。可是,齐桓公的夫人和儿子们为争夺君位的斗争进入白热化,谁也不理会齐桓公的丧葬事项。一天两天,一月两月,齐桓公的尸体停在寿宫里,整整六十七天,尸体腐烂了生蛆了,蠕动的蛆虫从宫内爬到宫外,污水四流,苍蝇嗡嗡,一片狼藉。堂堂一代霸主,死后落得如此结局,岂不悲哉!
争斗终于有了结果。易牙、开方和竖刁支持大卫姬,使她的儿子姜无诡成为新的国君。然而,争斗又没有结束。其后,姜昭、姜潘、姜商人都曾当过国君,他们的母亲作为太后,自然风光一时。只可惜从姜无诡到姜商人,虽是国君,却缺少父亲那样的气魄和能力,齐桓公建立的霸业荡然无存。
管仲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流传于世的《管子》一书,实是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内容庞杂,其中阐述经济问题的《轻重》等篇,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有关中华宰相故事的文章
张居正耳闻目睹了这些事件,深恶痛绝,同时也心灰意冷。国子监祭酒高拱,信任张居正,认为他有宰相之才,二人之间建立了比较融洽的关系。徐阶、高拱相继罢相,张居正逐渐成为内阁中的核心人物。军事上,张居正主张整饬边防,抵御异族入侵。此言一出,张居正立刻照办,命令取消了实行多年的赐宴旧例。张居正掌握票拟的大权。李太后积极配合张居正的教育,万历帝若荒废学业,她会罚其长跪,直到皇帝承认错误并决心改正为止。......
2023-07-21
李林甫当了宰相后,倾心巴结武惠妃和高力士等,使出手段,竭力攻击和诋毁张九龄。李林甫急于树立自己的权威。李林甫阴阴而笑,扬长自去。李林甫大怒,唆使唐玄宗,命在朝堂上把周子谅处以杖刑,然后流放。后人则用“口蜜腹剑”,概括其性格特征。李林甫试图接近太子,遭到拒绝。李林甫在打击、迫害异己的过程中,起用一批政治打手,其中包括王、杨慎矜、吉温、罗希奭、张瑄、卢幼临、柳升等。......
2023-07-21
自后唐至后周,出了一个八面玲珑不倒翁式的宰相,历事五姓十个皇帝,世故圆滑,左右逢源,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冯道作为后唐宰相,全无气节,又乖乖地拜倒在石敬瑭的脚下。冯道认为中原已归辽所有,立刻主动前来,拜见耶律德光。冯道以吹捧对方和辱骂自己,取悦于人。冯道摇身一变,又成为后汉的太师。冯道自告奋勇,前往迎接。冯道看不起柴荣,顶撞说:“陛下未可比唐太宗。”冯道以为,柴荣亲征,必然失败。......
2023-07-21
赵普精心照料,犹如儿子。赵普支持宋太祖,坚决予以镇压。李筠、李重进兵败自杀,赵普升任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宋太祖无奈,只好批准。赵普紧随其后,伫立于后宫门外等待,长达数个时辰。赵普选用禁军将领尤为慎重。赵普扣压诏书不发,退还给了皇上。这话意在提醒宋太祖,禁军首领至关重要,若用人不当,后患无穷。......
2023-07-21
西晋的尚书令中,有贾充和杨骏二人,需要说及。贾充表示反对,说长子司马炎“宽仁”,有“人君之德”。晋武帝表示同意,任命贾充为使持节,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即日赴长安。贾充对此任命深感不快,以为一旦离开京师,便意味着失掉权势。期间,贾充和郭槐的女儿贾南风耍弄手腕,代妹而嫁,冒充贾午,嫁给了太子。贾充便成了晋武帝的亲家,司马衷的岳父。结果,贾南风未废,这导致了杨芷和杨骏的厄运。......
2023-07-21
周文王时,姬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姬旦摄政期间,最看重的是人才。东汉末年,曹操在《短歌行》诗中,称颂姬旦的胸怀和品质,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统治阶级若有姬旦那样的胸怀和品质,那么必然会“天下归心”,世界安宁。......
2023-07-21
杨国忠原名杨钊。期间,恶习不改,犯了军规,军屯长官鄙视其为人,处以笞刑,赶出军营。杨国忠的崛起,引起了李林甫的高度警觉。杨国忠效法李林甫,决定培植已任剑南节度使的鲜于仲通。杨国忠兼任兵部侍郎,奏请明皇,命鲜于仲通攻击南诏,收复失地。不过,杨国忠仍在长安,这些新职务只能“遥领”。于是,唐玄宗召见杨国忠,命他即刻动身。杨国忠收拾行装,择日起程。杨国忠据此大做文章,查出王鉷曾请术士相面,术士称其有“帝王......
2023-07-21
须贾以为范雎私通齐国,出卖魏国机密,所以才获得齐王的欢心。须贾怀疑范雎的行动,向魏国国相魏齐作了汇报。魏齐大怒,不问青红皂白,命将范雎处以杖刑,打断一根肋骨,打落两颗牙齿。范雎无从分辩,伪装死去。魏齐命人用芦席裹尸,置于茅厕,人们如厕,随意将尿尿到范雎身上。不过,这一情况并未对外宣布,以致各诸侯国均认为,秦国的国相就是张禄。......
2023-0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