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宋代功利主义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宋代功利主义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综上所述,功利主义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化,还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形成了积极的影响。

宋代由于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早期的宋代封建社会中仍然有许多地区延续重农抑商的传统思维方式。当时的理学实际上继承了儒家显学的观点,因此,尽管儒家的正统思想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北宋时期的社会实践,但它仍在影响人们的处事方式。这样的社会现象也就给功利主义思想造就了一些施展的空间,因此它在两宋时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个方面是社会功能,由于北宋王朝刚刚建立的那段时间,人们仍遭受着多重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的限制,使得商品经济不能得到上层领导的支持和认可,致使其发展受阻。但是随着李觏和王安石等人提出的功利主义思想,让人们意识到商品经济才是当前社会中主要的营利手段,它的现实意义符合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因此,当时北宋时期的社会中刮起一阵阵讲究实事求是、义利并重的学术热潮,并逐渐获得广大老百姓的认同,开始撼动长期霸占主流思想位置上的儒家学派的地位,这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宋代经济以及政治的多样性发展,提高了宋代社会的整体水平。第二个方面是学术功能,功利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限制了作为儒家正统思想延续的理学,缓解了当时宋代学术界的垄断趋势,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发言空间,从而也更加丰富了学术思想的多样性。此外,宋代的功利主义思想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主要以先秦和汉唐发展而来的功利思想作为理论支撑,再通过总结宋代社会的发展特点,提出推进社会发展的有效哲学理论,最后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功利主义学派。这也符合当时宋朝文化极其繁荣多样的良好局面,其中功利思想批判理学的重义轻利的思想,更是成为后人发展启蒙思想的重要哲学依据。

一、社会经济影响

宋代的功利主义思想是整个封建历史学术界中最成熟的一个阶段,它对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成了许多方面的影响,本书将其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李觏提出的义利观点受到了范仲淹的赞同,并以这个观点为出发点,在进行庆历新政的构建中加入了李觏的义利观点。李觏的许多学生也参与了当时的变法活动,这引起了北宋时期的较大反响。王安石更是延续了李觏和范仲淹在义利问题上的思想,完善了变法政策,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促进北宋王朝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变法政策。王安石指出统治者要想使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就应当废除一些传统、落后的制度,并采取变法政策对社会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应对。他主张利和义的价值可以同等对待,富国和利民的性质也是一致的,只是人需要明白富国是通过利民作为手段去完成的,因此只有先做到利民,才能达到富国的状态,虽然最终实现两者的稳定平衡,国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国泰民安。尽管王安石的变法政治主张波及了北宋大部分地主阶级的物质利益,使得其变法活动受到了政治上的极大约束,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它的提出对社会的经济有了明显的好转。在进行变法活动的过程中,国家的财政收入上升,社会的阶级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这对当时比较动荡的北宋经济局面有着很大的恢复作用。陈亮则在李觏和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农商并重的重要战略,他深刻的地感受到浙东一带的经济发展要想实现突破,就需要能够带动整体经济的行业,而商品经济符合这一客观要求。陈亮提出了大量的提倡商品经济的主张,推动了南宋时期的商业发展,提高了商人的地位,这对后来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随着功利主义思想的逐渐成熟,促使人们开始怀疑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义与利的理解更加深刻。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受到了老百姓的质疑,这可以说明功利思想的社会作用,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人价值的真正意义,追求实在的物质利益是人们进行实践劳动的主要动力,这种观念符合社会底层人民的迫切需求。“实事重功”是宋代功利思想领导者所倡导的观点,他们认为农业和商业应当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携手促进宋代的经济力量。这也是间接地为商业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改善,推动了宋代社会中的商品经济的流传,抑制了传统重农抑商的落后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当然,功利主义提倡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遭受了宋代上层阶级施加的政治压力。人们开始意识到重农抑商的政策大部分利益被上层阶级获取,而社会底层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正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出现缓解了这一局面,它让人们认清社会现实的状况,人们应该努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而那些社会上层的官员和地主,滥用自己的权力去垄断能够为老百姓提供物质利益的商品经济,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导致当时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其不稳定,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也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快速崩塌。

第三,在宋代之前,士农工商的封建制度一直在延续,这四种类别中,商人的地位是最下的,没有过多的话语权。到了宋朝,功利主义思想的倡导者积极推进商品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而那时的商品经济也开始慢慢得到了发展和认识。商业的政治地位尽管还是比农业低很多,但是商业收获的民心正在逐渐壮大。功利思想的领导者为了提高商业的重视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政策主张,目的是为了将商业与农业的发展同头并进,与传统的农业一样,商业也将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行业,商人的地位将与地主持平。然而,当时的统治者在政治上的态度过于保守,对这种比较激进的变法思想抱有怀疑的态度,此外那些社会上层的官员和地主,考虑到这种变法会影响自己的利益,他们对该变法也都提出了反对意见,因此这场变法没有得到长足的推广。这也导致了社会内部的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封建社会的没落也成了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功利主义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化,还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功利思想的不断发展也体现了人类向前进步的趋势,引导人类逐渐向更加公正科学的方向发展。功利思想是对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进行合理化,倡导人们进行商品经济,批判空说无凭的道义学说,这些表现都在说明功利思想是一种进步的哲学思维方式,它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学术影响

本书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宋代功利主义思想产生的学术影响。

第一,宋代的功利主义思想向当时具备巩固理论体系的理学家学派发起学术挑战,他们提出的观点将社会中个体的人生价值做出了确切的解释,并认为个体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主导的角色。他们提出的变法政治主张经过实际的社会活动的论证,有着明确的社会意义,因此其变法主张有着扎实的实践依据作为理论支撑,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固的文化支撑,将经世致用发挥到了新的高度。宋代的功利主义思想在整个古代的思想史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观点明确表示,传统的“天理”重要性应当受到贬低,人的私欲是属于人的本性中的一种,它具备合理性。此外,他们坚持“功利”体现在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通过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来增加国家的整体实力。他们提出的义利统一学说,正是要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重要性,等同于人培养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并将“利”作为一种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来源。

第二,功利主义思想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使得宋代占据主导地位的理学受到了冲击,理学作为儒家正统思想的传承,它主张的是传统义利观。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道德观念,也正是受到了传统的义利观的指引,才得以形成。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历代君主大多认为道义是国家繁荣兴盛的根本,重视人们道德的教育,强化道德的限制力量,然而在这些君主实施以德治国的政策制度中,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的道路。而功利主义思想的诞生,让原本只谈道德修养的学术氛围变得相当活跃,更是让社会中饱受生计煎熬的阶级群体认识到,追求功利的价值能够实质性的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此外,功利主义的倡导者们主张义利并重,认为统治者应当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一些不良政策进行改善,从而可以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些观点受到了许多老百姓的支持,传统理学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冲击。理学派的学者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历史地位,在理学的理论体系中做出了许多努力,他们将原有比较松散粗糙的理论构建进行精致化,形成了一种极致的理论体系,这样的趋势甚至让理学派转变成了唯心主义的阵营。尽管在最后的对抗中,理学派取得了成功,但功利主义思想对整个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是社会变迁的产物,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但是传统的道义观念过于根深蒂固,统治者倾向于走较为保守的道德化道路,而地主和官员对这种不利己的观点更是不满,最终功利思想的发展逐渐走向衰落。

第三,尽管自宋代以后,功利主义思想的发展开始慢慢消亡,但是它的功利理念却留给了后人。宋代的功利思想是继承了过去先秦和汉唐形成的功利思想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善,最终使得功利思想在整个历史上达到了高峰,这样丰富的哲学理论体系为后来的哲学思想家们提供了开阔的思路,也影响了功利思想在后世的走向。到了清朝初期,由于中国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他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道义学说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为了帮助国家成功地抵抗外敌的侵入,他们对传统的“存天理、灭人欲”进行了强烈的反对,一些思想家提出,要想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就要首先废除落后的封建制度,立志于寻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他们认为宋代的功利主义思想能够体现经世致用的观点,他们以经世致用作为理论支撑,提出了经世救国的政治战略。这其中的一些优秀的政策主张,实际上与宋代功利思想理论体系中所表达的意义一致。这也说明,宋代的功利思想虽然没能战胜传统的理学,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它的作用和意义逐渐被人们认可,并利用这种成熟的理论观念作为出发点,为自己的国家寻找发展之路。

通过分析宋代功利思想对学术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知道,功利思想在两宋时期是发展最为鼎盛的阶段,尽管由于自身理论体系存在了一定的缺陷,传统的道义思想使得统治者过于保守,从而导致功利思想没能进行更大的突破。但是在对后世的文化影响中,宋代的功利思想的作用却远远大于传统的儒家正统思想,因此,宋代的功利主义思想是一种进步的思维方式,它是先进的思想分子为了帮助国家寻求发展之路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