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古代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根据

我国古代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根据

【摘要】:在这点上,我们知道研究并探寻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根据,可以更加深刻地把握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实质和内涵,对于现代人研究功利主义思想有着很重大的意义。此外,司马谈等古人也对墨子功利主义思想来源于夏文化表示赞同,他们一致认为墨子的思想受尧舜影响较大。

身为21世纪的新人类,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回到墨子所处的年代感悟墨子的人生,但是墨子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思想精华,我们可以根据其思想去感悟墨子的精神世界和其内心的想法。通过对其著作的拜读,笔者发现,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主要来自他对所处社会的生产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它是墨子被墨子之前贤人的思想以及墨子所处时代的社会整体思想逐渐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在这点上,我们知道研究并探寻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根据,可以更加深刻地把握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实质和内涵,对于现代人研究功利主义思想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一、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渊源

一般而言,学术界对于墨子功利主义思想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其渊源即夏文化。这在《韩非子·显学》中有这样的说法:“孔子墨子俱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此外,司马谈等古人也对墨子功利主义思想来源于夏文化表示赞同,他们一致认为墨子的思想受尧舜影响较大。而庄子的说法却不尽相同,在他看来,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主要来源于夏禹,在他的著作里墨子曾说过这样的话:“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天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节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庄子同墨子所处同一时代,因此,从这方面来讲,庄子的言论或许更能反映出墨子的真实思想渊源。简而言之,墨子的思想很大成分都在表达自己对夏道的推崇以及对大禹的效仿。[1]

在翻阅墨子的著作时会发现,他的书里多次提到关于尧舜禹汤,而在对尧舜禹汤的描写中,他所提到的最多的,当属大禹。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给墨子思想以重大影响的,当属大禹以及夏文化。此外,还有一种观点是这样说的:对墨子影响较大的首推儒家文化和周文化。这一观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墨子年轻时候,他曾经游学于鲁国,并在那里接受了系统而正统的鲁文化,而墨子所学习的鲁文化其根源主要是周文化,且鲁文化是后来儒家文化发展并最终壮大的核心基础,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克己复礼”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恢复周朝的礼仪文化,从这一点来说,墨子受到周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根据。[2]关于这些观点,汉人刘安曾在其著作《淮南子·要略训》中这样写道:“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用他的话说就是,尽管墨子的言行举止同周礼有所出入,但是鉴于墨子曾经跟随孔子学习过,因此他的思想终是会受孔子影响较大。此外,在墨子的著作中有颇多地方写到过孔子,在他的思想上,也能看到他引用并传承孔子思想的趋势,且墨子的著作里多次出现带有批判和改善儒家思想中所出现的弊端的文字。最显著的例子是,在孔子的思想里推崇“尊尊”而“亲亲”,墨子则提倡“尚同”而“尚贤”;孔子主张“爱有差”而墨子则推崇“兼爱”,孔子推崇“厚葬”而墨子则与之相反的推崇“节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墨子的思想中有相当成分受到儒家的影响,而墨子的所谓“非儒”,是对孔子思想中所出现的精华和糟粕进行有选择的扬弃,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排斥和否定。

二、墨子所特有的“赖其力而生”的劳动观

在墨子的著作中,他十分推崇在劳动过程中要依赖自己的力量来求得生存。并且在他的著作中,墨子曾说过这样的话:“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在他看来,鸟兽之所以不需要编织衣服制作鞋子给自己穿,不需要种植庄稼给自己果腹,那是因为上天已经给了它们温暖而柔软的羽毛作为衣服,坚硬的蹄子作为鞋子,丰美的植物作为食物。人同它们的不一样地方在于人可以依赖自己的力量来求得生存。在此方面,墨子认为创造物质的劳动生产是使人类最终得以生存的根本保障,与此同时,它也是人类不同于鸟兽虫鱼的主要原因之一。[3]

墨子是先秦诸子当中最为推崇劳动的人。在他看来,但凡是存在于社会上的人,无一例外地都需要凭借自己的劳动来赚取生存的资本,唯有如此,人类才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维系自己的生存,整个社会也唯有通过人类的劳动才可以得到发展。在这点上,墨子的观点同儒家的重道义而轻物质有着很大的区别,而这,也可以说是墨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墨子看来,整个社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须当鼓励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优势去做不同的工作,所谓“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者是也,在所有的劳动中,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当权者在选拔人才时也须当选择有才能的人,并根据他们能力的不同而分配不同的工作,墨子心中理想的效果是,让能言善辩者发挥其能言善辩的才能,让能著书立说的人发挥其著书立书的能力,让能从事劳动的人去从事劳动工作。所有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也不要人为地去根据所做工作的不同而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在墨子看来,从事体力劳动及手工劳动的人们看似卑贱,实则是整个国家的根基,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而人类唯有分工不同,才能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因此,所有的工作不该有贵贱之分,也不可以通过工作的不同而让人与人之间存在贫富差距

在墨子的一生中,一直致力于对劳动的推崇,并身体力行地去重视劳动本身对社会整体在发展和生存中所发挥着的巨大作用,在墨子的观念里,人类须当以能论贤,以劳取利,以事成义,因此,墨子认为从事物质生产的农民应作为人类社会基石来尊敬和推崇。[4]

可以说,墨子的整体思想均为在对物质生产的重视上所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此观点的形成,为墨子以后的义利观奠定了基础。在我们分析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时,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墨子思想其实是站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的,所以,也可以认为墨子的功利主义其实就是为了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争取物质利益和生存空间而创立并发展起来的。

战国时代,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正以一种重要社会阶层的身份而渐渐崛起,崛起之后的劳动人民对过去统治他们的权贵们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抗拒被压迫被剥削,渴求得到生存权利的想法。这一进步看似不起眼,但是在无形中使得他们得以在社会各方各面表现着自己对生存的渴望和需求。而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尽管是以为天下人求取利益的博爱,实则他的观点更多的是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去限制权贵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剥削,从这点来看,在他看似博爱的思想之下,涌动着的其实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情怀。可以说,墨子的观点有着浓烈的劳动者情调,这一情调限制了他的思想,也让他的思想展露出软弱的面貌。

可以说,作为站在底层劳动人民立场之上的墨子,借用其思想努力地同权贵们进行着周旋和调和,是墨子之所以得到世人拥护的主要原因。

三、“天志”“非命”论

在我国的古代思想体系当中。经过长时间的各种改变,天人关系也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哲学家冯友兰一度将我国古代思想史中的上天以五种方式概括出来,它们分别为:主宰之天,物质之天,自然之天,命运之天以及义理之天。而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先贤们更是将天人关系列为重点讨论问题来加以研讨和分析。

在对天人关系的认识里,墨子与孔子的观点在很多的地方都出现了对立。比如说,孔子对于天人观念的认识是人要“畏天命”,在孔子看来,人之一世其实就是命定论中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至于究竟何者为天,孔子在其著作里却并未有提起过。在墨子看来,天其实就是具有独立意志和人格的至上神,是哲学家冯友兰后来所说的“主宰之天”。在墨子看来,天是涵盖世间一切的主宰,是世间所有权威的及至,世间的男女老幼、大小诸国,都无法尊贵过天,而天子也是受命于天才得以在人间执掌一切,换言之,天子所拥有的财富以及权力,都是来源于天,因此,天子行为处事必须遵循上天的意志,而臣民也必须遵循天子的意志。[5]

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墨子所赋予天的这种人性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墨子的天子观里,并没有对奴隶主等权贵们的神化,他的思想其实是维护底层百姓的权益和生存空间。

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天是一个有独立意志和超然人格的至上神,它不仅仅会表达意志,还有赏善罚恶的能力。在墨子看来,上天的意志就是反对大国欺压小国,反对强盛欺凌弱小,反对权贵鄙夷百姓,否则,人将受到上天的惩罚。

在墨子的著作中有提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在家犯下了罪过,他或许会逃到别处,即使他在自己的国家犯下了罪过,他也可以逃到其他国家,然而他的家人朋友往往会劝诫他不要做违反国家法律违反个人道德的事。原因在于,即使他们在犯错之后能够侥幸逃脱法律制裁,上天却对此洞若观火,即使再隐晦的事,上天也会知道,他能逃出法律的制裁但是逃不出上苍的惩罚。从这点来说,上天的权力大过天子,大过所有人。即使是天子,也须当遵从上天的意志行事,不能有丝毫违背,而上天所推崇的是兼爱,上天所厌恶的是“交相恶”。墨子的兼爱思想便是这样借助人们对上天意志的尊崇而传达出来,有此利器,墨子的思想得到很大的推广。若说墨子的“兼爱”相较于孔子思想中所出现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观点而言进步,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墨子思想中的“非命”观念在几千年前的战国时代便有着很强烈的战斗精神,这也是墨子独特理论中的伦理思想当中所具备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看待上天的角度上,儒家推崇“命定论”,认为人的命运来自上天的安排,非人力所能改变,而墨子则对之持反对态度。他曾针对此事说过这样的话:“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非,此天下之大害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墨子骨子里对于人的命运受上天的摆弄这一说法持反对态度,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人生究竟是何走向,归根结底还是来自那个人本身,与上天并无太大关系。而这也可以说是墨子为那些受权贵所摆弄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谋取权益的一大武器。为了反抗权贵的命定说,他甚至公开揭露道:所谓的“命定论”其实就是权贵用来控制百姓的工具,仁爱之人不会认同它。因此,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权贵,都是同处于一片蓝天之下的人,生命不该掌握于他人之手,而应当由自己把握,要顺乎本性地去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也须当遵循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帮互助。墨子认为,所谓“非命”,其实就是凭借人力去互相友爱,互惠互利,这是对人最有好处的方法,也是上天的意志。在其他哲人那里,“非命”其实极大地不同于“天志”,但是这两者在墨子那里却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并且在墨子的思想观念里占有很大的比重。

墨子的思想体系极为广阔极为深邃,而他思想也非简单的一个两个原因所形成的。墨子的思想更多来源于当时时代的熏陶和他对时代的感悟,墨子在看到劳苦大众的艰难困苦之后,勇于担当起历史的重担,积极地同社会所融合,并在融合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创立了璀璨的思想明珠—墨学。

[1]崔永斌.墨子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新乡学院学报,2004, 21(6):50-52.

[2]张丽红,刘春.义利观与诚信原则[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2, 19(1):62-64.

[3]张丽红,刘春.义利观与诚信原则[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2, 19(1):62-64.

[4]盖明.兼相爱,交相利—略论墨子经济思想的核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24-26.

[5]盖明.兼相爱,交相利—略论墨子经济思想的核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