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张俊峰执教《拿来主义》教程

张俊峰执教《拿来主义》教程

【摘要】:《拿来主义》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的一篇选文,也是一篇经典的杂文。教学设计1.查阅“拿来主义”提出的相关背景资料,通过撰写“开场白”理解杂文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性的特点。

名师档案

张俊峰,执教于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批特级教师,包头市首批教授级(三级岗)中学高级教师,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名师工作室首批语文名师,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首批“拔尖人才”,包头市市委、市政府命名的首批“十佳德育标兵”。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12部,在《语文教学通讯》《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30多篇,有的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与高等院校的同事共同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地方师院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探索”(课题批准号:06AIF0280016)的子课题“联读促写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校本阅读课程构建的研究”(课题批准号:NYJGH2012078)。多次承担省市级、国家级公开课。主张把“有意义”的教学内容设计得“有意思”,一直致力于探究/活动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炼出了任务驱动、问题诱思、成果激励等探究/活动式教学的基本策略。2008年作为《语文教学通讯·A刊》第三期的封面人物被全国中语会、语文报社联合推介,成为具有全国声誉的新生代语文名师。

背景描述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省级(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生源地是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落后,孩子们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习惯于靠“死揪”“刷题”来提高成绩。授课班级是高一年级的一个“珍珠班”(快班),学生的平均年龄17岁,她们知识面狭窄,不愿独立思考,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都急需训练;她们朴实腼腆,羞于表达,形象表达、个性表达、迁移表达、拓展表达的能力有待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她们基本上适应了探究/活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初步具备了探究/活动式教学的基本学习技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独立地完成“前置性作业”了;二是愿意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了;尤为可贵的是,她们开始利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了,——就连在校住宿的同学,也能够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查阅并下载资料了。

拿来主义》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的一篇选文,也是一篇经典的杂文。但是,由于学生原本就对鲁迅的杂文犯怵,再加上这篇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提出的背景又十分复杂,她们基本上读不懂。这对教师如何找到教学的起点,如何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出了挑战。

教学设想

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读《拿来主义》这篇杂文我选取了这样三点内容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依据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的相关背景,理解杂文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性的特点;二是依据相关背景与杂文特点理清文章思路,准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逻辑关系,赏析比喻论证与对比论证的说理效果,品味课文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三是探究“拿来主义”在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这三个目标涉及课前、课中与课后。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前主动地、独立地去阅读(或称预读)课文,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前置性作业:“假如民国时期的一档访谈栏目,想做一期‘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的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提出‘拿来主义’的文化名人鲁迅先生,请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学生要完成这段“开场白”,就需要主动阅读课文并查阅“拿来主义”的相关背景资料,还要从背景资料中提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这就为课上深度解读课文做了准备,打了基础。

在深度解读课文的环节,我通过“以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就‘拿来主义’的相关问题向鲁迅先生提问”的方式来切入。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再次推进阅读,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与问题诱导下潜入文本,并在精读的基础上产生学习的“愤悱”状态;二是让学生在独自面对文本所产生的“愤悱”状态下形成真实的问题与困惑,为课堂对话找到凭借与方向,从而破解师生对话局限于线性思维的魔咒,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为了检测学生对这篇杂文重、难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诊断与评价,我预设了这样两个问题:一、鲁迅先生在阐述拿来主义前,先谈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你认为作者采用这样的论证方式有什么意图,收到了怎样的说理效果?二、请说出“大宅子”理论的具体含义以及比喻论证的说理效果。

在完成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在今天仍然是个热点问题。课外收集相关资料,看看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见解(如费孝通的《“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请你联系现实,谈谈鲁迅的‘拿来主义’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具有什么现实作用或具有怎样的历史局限。”这样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继续推进阅读,即把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探究“拿来主义”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总之,关于《拿来主义》的教学,我的想法是以任务驱动、问题诱思、成果展示为策略,不断地推进学生的阅读,从而通过推进阅读来达到以读促读、以读促说、以读促思(悟)、以读促写的目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查阅“拿来主义”提出的相关背景资料,通过撰写“开场白”理解杂文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性的特点。

2.以主持人提问的方式,准确理解材料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赏析比喻论证与对比论证的说理效果,品味杂文的语言艺术。

3.通过评选最佳“问题”与拓展阅读,探究“拿来主义”在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假如民国时期的一档访谈栏目,想做一期“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的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提出“拿来主义”的文化名人鲁迅先生,请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突出访谈主题;②突出背景知识;③突出栏目特色。

说明:这是课前布置给学生的任务,目的是驱动学生自主、独立地阅读课文,查阅资料,从而为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做准备。我们称之为前置性作业。

1.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说明:教师PPT或白板出示最佳开场白的评选标准(要求)。各小组在每个成员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即在小组内选出本组的最佳开场,并且汇聚小组集体的力量进行修改、补充与完善,然后在全班交流。

2.小组自荐,自由辩论

说明:这是两个教学环节,“小组自荐”环节是让展示的小组向全班同学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与设计过程,旨在表明自己的优点;“自由辩论”环节是任何一组同学都可以指出别组同学的不足,挑出他们的毛病,受到挑战的同学,可以为自己辩论,也可以指出对方的缺点。

二、假如这档访谈栏目的时长是30分钟,请你以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就“拿来主义”的相关问题向鲁迅先生提问,你将设计怎样的问题串。我们将在课上评选出“最佳问题”。

评选要求:①问题要与主题相关,且先后关联;②问题要与当时人们的关注点相关;③问题要具体充实,最好先谈现象,后提问题;④问题要难度适中,最好自己知道答案。

说明:如果第一课时进行得不顺利,这个任务可以作为第二课时的前置性作业。

1.成果展示。

说明:成果展示前,教师要明确提出展示的要求:展示与分享的“问题”可以补充,但不能重复。

如果是第一课时,在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立即进入展示;如果是第二课时,各小组要在每个成员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即在小组内重新对“问题”进行诊断与完善,然后与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最佳“问题”。

2.自由辩论。

说明: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设问”展开自由辩论,即各小组成员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及相关背景知识阐明自己“问题”的优点,指出别人“问题”的不足。

三、当堂检测。

说明:实施当堂检测环节是为了检测学生能否正确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最终确定最佳栏目的最佳问题。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教师依据学生展示与辩论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对这篇杂文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并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诊断与评价。预设的问题如下:

1.鲁迅先生在阐述拿来主义前,先谈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你认为作者采用这样的论证方式有什么意图,收到了怎样的说理效果?

2.说说“大宅子”理论的具体含义,并谈谈比喻论证的说理效果。

四、作业:按照下面的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

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在今天仍然是个热点问题。课外收集相关资料,看看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见解(如费孝通的《“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请你联系现实,谈谈鲁迅的“拿来主义”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具有什么现实作用或具有怎样的历史局限。

课堂实录

师:昨天,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为一档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完成的同学请举手。(生全部举手)

师:好!看来同学们对做一档有思想、有品位的访谈节目的主持人都有很大的兴趣,也有很高的期待。接下来,在小组内部分享你们精彩的开场白,同时依据老师给出的“评选标准”,选出小组最佳开场白,再集中全组的智慧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然后在全班展示。

(PPT出示评选标准:①突出访谈主题;②突出背景知识;③突出栏目特色)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交流、分享、完善,3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示意展示)

师:我们掌声有请率先完成的“自由人”组与“紫堇轩”组为大家展示。

(学生鼓掌)

生(“自由人”组):欢迎大家来到“我与大师面对面”的直播现场,我是节目主持人闫嘉艺。本节目由“小样就是这个样,小样小酸乳”独家冠名播出。(学生笑,鼓掌)在这里你将与大师面对面,了解世间百态,剖析社会万象,感受大家风范,分享新锐思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复古派与西化派就“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的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论战,就在西化派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向来以冷峻、尖锐著称的文化名人鲁迅先生也加入了论战的行列,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旗帜鲜明地主张“拿来主义”,并为国人贡献了著名的“大宅子”理论,让“拿来”一词成为当下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热词。今天,这位当今中国最敢讲真话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做客我们栏目,将与大家面对面。掌声有请鲁迅先生。(学生鼓掌)

师:你们的访谈节目还有厂商赞助,看来收视率不错哦!(学生笑)有请下一组。

生(“紫堇轩”组):大家好!我是“锐观察·新视界”的主持人小萌,欢迎朋友们的到来,感谢朋友们的参与。(学生鼓掌)前不久,日本占领东三省,现在华北危急、北平危急。面对危局,“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再一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一时间,国内的社会名流、文化精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人主张继续实行“闭关主义”,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因为这些东西让我们伤不起;有人倡导“送去主义”,送去我们的诚意,换来西方的帮助,化解目前的危机。而国内小众的“中国左翼联盟”却有人提出“拿来主义”,这个人就是《阿Q正传》的作者、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周树人先生。今天,我们栏目组荣幸地邀请到周先生做客“锐观察·新视界”。先生将就“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等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掌声有请周先生入场。(学生鼓掌)

师:应该说,两个访谈栏目的编导组都很有实力,在简短的开场中,就表现出了各自栏目的气质与风格。不过,我发现,两个栏目虽然访谈的主题完全一致,但是选取的背景材料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进入“小组自荐”环节,请阐述各自的编写意图与编写过程。

生(“紫堇轩”组):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东北,正在把魔爪伸向华北,妄图血染黄河,面对这一危局,当时的国民政府——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为求一时之安,对内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残酷疯狂地“围剿”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根据地,对外讨好英美等西方大国,出卖国家的主权和资源,国民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指出了“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首次提出了“拿来主义”。我们认为,这就是“拿来主义”提出的背景。

生(“自由人”组):“紫堇轩”组所查阅的资料是真实可信的,我们组也查到了相同的内容。但是,这是站在政局的角度所看到的背景。我们认为,既然是文化论战,就应当查阅当时的论战情形。经过网上搜索,我们发现,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府为了配合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还实行了文化“围剿”。他们禁止出版革命书籍,派遣特务袭击进步文化机关,逮捕、暗杀革命文艺工作者,纠集反动文人、政客围攻革命文艺。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反动文人和政客为了配合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对抗革命文化,复古派提出了盲目排外的主张,西化派提出了盲目媚外的主张,双方各执一词、力战正酣,面对排外与媚外的反动言论,鲁迅先生毅然加入了论战的行列,他代表进步的中国左翼联盟写下了《拿来主义》一文。因此,我们的背景资料选取的是“论战”视角。(学生热烈鼓掌)

师:了不起,听了你的阐述,我应当纠正自己先前的认识:不是背景资料不同,应该是相同的背景,不同的视角。一个是“政局”视角,一个是“论战”视角。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当时论战的细节:(生充满期待)

从我查到的资料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联盟内部,也在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上的落后,西方列强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进步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因此,当“左联”的机关刊物——上海的《文学》月刊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的问题时,就出现了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面对国民政府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以及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作为“中国左翼联盟”的旗手,鲁迅先生在1934年6月4日发表了《拿来主义》一文,首次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全新的进步立场。

生(“ME”组):我们想给“自由人”组指出一点疏漏和不足。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毛泽东在鲁迅先生逝世后给予的评价,用在1934年的访谈节目中是不恰当的。(学生笑,鼓掌)

师:可以看出,“ME”组在查阅背景资料时态度认真,选取严谨,让我们把掌声再次送给“ME”组。(学生鼓掌)

生(“自由人”组):我们接受“ME”组的建议,初步改为:今天,这位当今中国最敢讲真话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做客我们栏目,将与大家面对面。(学生鼓掌)

师:中国有句古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由人”组。(学生再次鼓掌)假如这档访谈栏目的时长是30分钟,请你依据课文内容与背景资料以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就“拿来主义”的相关问题向鲁迅先生提问,你将如何提问?我们将在课上评选出“最佳问题”。

(PPT出示最佳问题的评选要求:①问题要与主题相关,且先后关联;②问题要与当时人们的关注点相关;③问题要具体充实,最好先谈现象,后提问题;④ 问题要难度适中,确保自己知道答案)

(学生先独自阅读、设问,然后小组讨论。10分钟后,陆续举手)

生:我设计的问题串是:1.近来,国民政府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让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并且顺便到欧洲传道。对这些“发扬国光”的友好往来您怎么看?2.先生,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曾经在中国很畅销,现在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在中国也很有市场,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对此您怎么看?3.您在阐述“拿来主义”时,为什么要先批判“送去主义”?4.您主张“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怎样才能实行“拿来主义”呢?

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设计出四个前后关联的问题,很了不起。特别是问题1和问题2在原文的基础上作了整合,既列举了事实,又提出了问题,显得具体而充实。

生:我觉得她的“问题1”有问题。(众生笑)

师:哦,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认为,主持人在提问时,不能够用“捧”“挂”“传道”“发扬国光”这些具有奚落、讽刺意味的词语。主持人应当保持中立、公允。

师:你说说看,这些词语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众生笑)

生:鲁迅先生用“捧”为的是表现国民政府送古董、古画和新画去巴黎和欧洲各国展览时的那种奴颜婢膝、毕恭毕敬的神态;“挂”字更刻画了当时的政府借宣扬国粹献媚取宠的丑态;“传道”“发扬国光”是反语,讽刺了“送去主义”者利用国粹取悦洋人的丢人现眼的行径。(学生鼓掌)我的建议是,将这些词语删去。改成:近来,国民政府频繁运送一批古玩字画到欧洲展览,最近梅兰芳博士赴苏联演艺之事更是传得沸沸扬扬,请问先生,对这些友好往来的事情您怎么看?(学生鼓掌)

师:这热烈的掌声表明,同学们都挺你,你改得好!是啊,上什么山,唱什么歌。杂文的语言往往具有讽刺意味,辛辣、犀利,而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提问,原则上应当客观、平和、公允。

生:我觉得“问题2”设计得很好。

师:哦,愿闻其详。

生:第5段在全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前面的“送去”,引出后面的“拿来”,目的是进一步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无论是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还是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都不是在和我们作平等的、自由的贸易,而是对我们进行侵略和掠夺。因此,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就连清醒的青年也感觉到了恐怖。而她在设问时,忠于原文含蓄的语调,没有直接指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体现了访谈节目主持人客观、平和、公允的特点,我觉得很好。(众生鼓掌)

师:你的点评很到位。问题2的设问依据是第5段,如你所说,这一段旨在进一步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但是我想提示同学们注意3-5段,作者特意辨别了“抛来”与“抛给”、“送去”与“送给”的不同。——这肯定不是无故饶舌,玩文字游戏,应当大有门道。请想一想:作者这样写到底有什么意图?

生:我觉得第3段主要揭露了“送去”者愚蠢的嘴脸。

师:何以见得?

生:“丰富”“大度”是反话正说,嘲讽了送去者自吹自擂、自欺欺人的丑态,作者还把“送去”者和尼采作对比,进一步揭露了送去主义的愚蠢,可笑!

师:应该是类比。“自诩为太阳”的德国人尼采和自吹为“丰富”“大度”的中国“送去”者不是对立关系。如果说这段文字作者批判的站位和视角是“送去者”——国民政府,那么第4段作者批判的站位和视角就是……

生(齐声):“送来者”——西方列强。

师:那么,作者辨析“抛来”与“抛给”的意图是……

生(齐声):揭露“送来者”与“送去者”之间的关系。

师:说得具体一点,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生(七嘴八舌):“主子”与“奴才”的关系,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

师:“抛来”是指把没用的抛弃、丢掉或是无代价、无条件地送给别人,一般没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抛给”则是指有目的、带恶意的。由此“送来者”对我们进行文化侵略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如此含蓄而隐秘的表达,都被同学们看到了,说明大家读得很细致!(众生鼓掌)

生:我想请提出问题的同学解释一下“拿来主义”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学生笑,鼓掌)

师:你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地问问题,很好。杨振宁先生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有“学问”,要学“问”;不学“问”,没“学问”。况且,能不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评选最佳问题的一项指标。你应当得到掌声。(学生鼓掌)同时,掌声有请提出这一问题的同学为我们作答。(学生再次鼓掌)

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的表现,其实质是盲目排外;“送去主义”大家在前面的交流中已经说得十分明确了,(学生笑)就是什么都送去,就是不敢去拿来,其实质是盲目媚外;“拿来主义”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至于“拿来主义”的实质,我也没想好,想请老师和同学们帮忙!(学生笑,鼓掌)

师:孔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为这位充满智慧的同学鼓掌。(学生笑,鼓掌)谁来帮帮忙?

生:“拿来主义”的实质,我也没有概括出来,(学生笑)但是我想对“送去主义”作一点补充。前面同学和老师都说到了,“送去主义”还有另外的一个视角,那就是“送来”者的角度,从“送来”者的角度看,“送去主义”还有另外的一个表现——什么都得接受,就是不敢去拿来。(学生鼓掌)

师:好!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区别“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如果我们以“送”与“拿”为关键词,将“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做法说得再简洁一点,比如“闭关主义”就是“不送,不拿”,那么“送去主义”就是……

生(齐声):“只送,不拿”。

师:好!从“送来”者的角度看,还表现在……

生(齐声):“只受,不拿”。

师:“拿来主义”主张……

生(齐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说得更简洁一点,拿来主义其实主张……

生:自己来拿!

师:“自己来拿”有怎样的含义呢?

生:“自己来拿”是指面对中外文化遗产,拿来主义者应当独立地、自主地去选择,强调的是地位的平等。

师:有道理,那“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与“自己来拿”又有什么关联呢?

生:“运用脑髓”指自己来拿的人应当独立思考,其实在强调“拿来主义”者要有自己的主见;“放出眼光”指先要看清楚,再去自己拿,其实是强调“拿来主义”者在拿来时要有区分好的和不好的、有用的和没用的、有益的和有害的。(学生鼓掌)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感受到,在“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先生的基本观点是:“不送、不拿”的“闭关主义”者持的是一种全盘否定、盲目排斥的逃避态度,其结果是误国;“只送、不拿”与“只受、不拿”的“送去主义”者持的是一种全盘肯定、全盘吸收的取媚态度,其实质是卖国或亡国;而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去主义”者持的是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其目的是强国。也就是说,在鲁迅先生看来,“拿来主义”是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的进步的立场。这一立场,为后来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等批判继承的观点提供了借鉴。因此,我要为鲁迅的深刻见解点赞,也要为同学们的准确理解点赞!(学生鼓掌)

师:我们继续回到提问的“问题”上来,谁还有不同的问题,或者要对同学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

生:文章8—10段确实回答了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的问题。但是,如果这样直接提问,我觉得有点傻。(学生笑)

师:傻?(学生笑)

生:我没有别的意思,可能这个词不恰当。(学生笑)

师:那就换一个词语,比如突兀,比如唐突……

生:对。(学生笑)我想说的是,既然作者在阐述这个问题时用“大宅子”作比喻,就如“自由人”组所说的为国人贡献了著名的“大宅子”理论,那么,作为主持人就应依据“大宅子理论”来设问?

师:你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吗?

生:不是,我也是直接设问的。(学生笑)

师: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我们应当为你鼓掌。(学生鼓掌)如果让你修改自己的问题,现在你将怎么提问?

生:(思忖了一会儿)先生,听说您在阐释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的问题时,提出了著名的“大宅子”理论,观众朋友与我本人都十分好奇,您能够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一下吗?(学生鼓掌)

师:看来,你的设计思路,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和赞同。大家还有没有建议或意见?

(学生沉思不语)

师:既然没有建议与意见,那么,谁能够代鲁迅先生为我们详细地讲解一下这个著名的“大宅子”理论?

(学生沉思不语)

师:我们先来说说这所“大宅子”比喻什么,“大宅子”里都有些什么?分别隐喻什么?

生:我觉得这所“大宅子”就是比喻我们所说的一切文化遗产,“大宅子”里有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和姨太太。

师:那你说说“大宅子”里的这些东西它们分别隐喻什么?

生:“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有用而无害的东西,因此可以使用或吃掉;“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也有害的东西,因此可以存放或供人治病用;“烟枪、烟灯与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有害而无益的东西,因此,“烟枪、烟灯”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外,其余的毁掉,然后让“姨太太”走散。

师:非常好!不但解释了这所“大宅子”以及“大宅子”里的东西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而且还指出了“拿来主义”者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同时,我还发现,鲁迅先生阐释“大宅子”理论的具体含义集中在8—9段。在这2段文字中,作者设想了“一个穷青年”面对这所“大宅子”时可能采取的三种做法,谁能为大家说说是哪三种做法?

生:一种是“孱头”的做法: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另一种是“昏蛋”的做法: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还有一种是“废物”的做法: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师:想一想,作者借这个“穷青年”面对这所“大宅子”时的丑态想表明怎样的态度?

生(齐声):这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观点和态度都是错误的。

师:说得对。这一精妙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主流社会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态度,在这里“孱头”比喻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比喻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废物”比喻崇洋媚外、全盘接收的投降主义者。而“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是批判继承的强国主义者,其中“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学生鼓掌)那么,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大家知道这叫什么论证?

生(齐声):比喻论证。

师:对。用打比方来形象地证明论点的方法就叫做比喻论证。回想一下,这种论证方法,以前我们在哪几篇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学到过?能记起课文名称,并且说出例句吗?

生:《孟子见梁惠王》中的“五十步笑百步”。

生:《孟子见梁惠王》中的“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师:还有一篇儒家经典,全文大量使用了比喻论证,记得是哪一篇课文吗?

生(齐声):《劝学》。

师:很好,看来这两篇古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你们觉得本文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收到了怎样的说理效果?

生:作者通过“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这些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不但让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的抽象道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更让讽刺意味变得更加辛辣,而且还让读者在阅读中充满趣味。

生:我觉得,不仅“大宅子”这个整体的比喻是贴切的,而且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的比喻也是贴切的,比如“大宅子”中的“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和姨太太”。再比如一个穷青年的三种错误做法,这让我想到了前不久我们做过的一道仿写题: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学生鼓掌)我觉得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谈怎样实行“拿来主义”,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的作用。(学生鼓掌)

师:可以说这都是教科书级的评点,非常了不起。(学生鼓掌)我最后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鲁迅先生在阐述拿来主义前,先谈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你认为他采用这样的论证方式有什么意图,收到了怎样的说理效果?

生:作者开篇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进行的辛辣地讽刺与尖锐地批判,目的是为“拿来主义”的提出作铺垫。

生:“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面,正好与“拿来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式,通过鲜明的对比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正确。我再补充一点,实际上这里还运用了一种“先破后立,破中有立”的论证方法,开篇批判“送去”,提出“拿来”,接着通过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拿来主义”,最后通过划清“送来”与“拿来”的界限,指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这种先批驳后立论,在驳论中立论的方法不仅使“拿来主义”的提出显得顺理成章,而且使说理更加深刻透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当然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于这堂课我有两点体会想与同学们分享。第一,通过展示与交流,最佳开场与最佳问题想必已经十分清楚了,需要指出的是它们的形成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学生鼓掌);第二,在碰撞与辩论中,大家对“拿来主义”的观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比喻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效果也有了自己的体会。但是,我想说,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在今天仍然是个热点问题。所以请大家在课外收集相关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见解(如费孝通的《“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联系现实,谈谈鲁迅的“拿来主义”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具有什么现实作用或具有怎样的历史局限。课下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

教后反思

这堂课是探究/活动式教学的一个课例。探究/活动式教学致力于教学过程的完整化,其宗旨是通过足够数量的、较高质量的、较为系统的读、说、思(悟)、写等语言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从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习途径、教学机智四个方面做一点反思。

一、要将“有意义”的内容设计得“有意思”

“有意思”的教学设计要以“有意义”教学内容为基础,否则就会让课堂教学沦为徒有其表的“花架子”,虚头巴脑的“空壳子”。但是,当我们寻找到“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后(参看教学目标),还需要将“有意义”的内容设计得“有意思”。“有意思”的教学设计需要把“教”转变为“学”,再把“学”转变为“玩”,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好(h2o)学,这是对教师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的考验。《拿来主义》作为一篇经典杂文,相关课例十分丰富。不过,传统的教学设计大都站在教者的角度来考虑,目的是为了教师好(h2o)教,“以此为认识论基础,其结果必然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独白式教学,学生沦为课堂的看客、冷眼的旁观者,逐渐使课堂陷入枯燥、僵化的困境”(倪文锦语)。《拿来主义》的教学,创设了“名人访谈”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觉得有趣、好玩。于是,学生在“为主持人撰写开场白”这一任务驱动下,不仅课前深度“预读”了课文,还带着学习的成果与“愤悱”的状态进入了课堂。

二、要让教学过程完整化

教学过程的完整化,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化。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下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富有个性地、完整地、充分地体味、感受、理解、赏析课文,同时也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选文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付出思维的辛劳,去亲历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从而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获得素养。这堂课通过结构化的问题与任务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连接了起来,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时经历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这堂课,师生对话是在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上“生成”的,教师在对话的过程中及时地了解到了学生的问题与困惑,掌握了真实的学情,这就促使教师将备课活动由“课前”延伸到了“课堂”,实现了由“虚拟情境”到“真实情境”重大转变,从而为师生对话的不断“生成”找到了凭借与方向。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了教师的充分肯定与尊重,并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学生有交流的兴趣,有思考的热情,自觉地成为了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能力的主动形成者,素养的主动获得者。总之,《拿来主义》的教学以寻找问题、设计活动为抓手,以探究问题、完成任务为媒介,以形成成果、展示成果来支撑,基本实现了学习过程的完整化。

三、要抓住语文学习的“根”

探究/活动式教学认为: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推进阅读,只有推进了“读”,才能够在语文课堂上为说、思(悟)、写找到基础与依据。为此,《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第一个环节便是通过“为访谈栏目的主持人写开场白”这一活动来推进阅读,因为学生为了能够在课堂上获得展示的机会,就必须完成撰写开场白这一任务,而要想写出能够在课堂上展示的开场白,不仅需要查找并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还需要深入地阅读课文;第二个环节——以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向鲁迅先生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阅读,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依据相关背景与杂文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逻辑关系,而要弄清材料与观点的逻辑关系就必须对文章进行更加精细的阅读;就连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在推进阅读,目的是以“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交流”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论述,并形成自己的看法。总之,整堂课紧紧抓住语文学习的“根”,不动摇,不松劲,目的是以读促读、以读促说、以读促思(悟)、以读促写,从而让学生在读、说、思(悟)、写等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获得素养。

四、要让教学机智成为教学的常态

教学机智是判断课堂教学优劣与教师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有人觉得,教学机智受师生双方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及教学环境、课堂氛围等多种偶然因素的限制,是教师在特殊教学情境下的偶一为之“点睛之笔”,可遇而不可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教师的教学机智取决于学生不断“生成”的学习结果(或者说成果),而学生不断“生成”的学习成果又建立在学习过程完整化的基础之上。依据这一逻辑顺序,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化是“因”,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是“果”。比如,开场白展示的环节,学生认为,两个组的“开场白”在背景资料上并没有区别,只是选择的视角各有不同。于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及时纠正自己先前的认识,接着,又以学员的身份与大家分享了“当时论战的细节”,从而引出了新一轮对话。由此可见,只要学生学习的过程完整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不过是教师专业化的表现。另外,当课堂“生成”出现以后,教师如何表现“机智”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些教师面对课堂“生成”,马上转化成自己的“机智表演”,即迫不及待地通过自己的讲解来处理学生的问题,抑或通过自己的评价来对待学生的成果。比之于传统的课堂,这似乎也是一种进步,其实这种做法依然没有跳出教师“再现结论”的窠臼,它让教学机智遗憾地变为了“灵光一现”的偶然,人为地破坏了让教学机智成为教学常态的必然。真正的“机智”应该是教师以“生成”的问题或结果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比如,在“评选最佳问题”的环节,有一位学生对展示“问题”的同学使用具有奚落、讽刺意味的词语提出质疑,这时我没有急着去评价,而是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这样一来,就把学习活动由“问题的展示”引向了“语言的品味”,促使学生“生成”了对“捧”“挂”“传道”“发扬国光”等词语的精彩解读。这样的教学机智在这堂课上还有好多。

专家评说

立足生本,展现机智

——评张俊峰执教的《拿来主义》

张玉新

(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吉林省首届中小学“双十佳”教师、首批学科带头人、首届科研型名师)

《拿来主义》一课,虽属传统经典篇章,执教往往难以出新,但张俊峰老师教法新,亮点多,归结到一个根本点就是着眼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节基于方便学生学习的好课,弥足珍贵的是教师的教学机智贯穿始终。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抓住语文学习的根脉,激发动机与兴趣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动机的基础上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由于学科的特点,语文学习不是速效的,这导致许多学生语文学习动机不强,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张老师的一招一式都是着眼于激发动机与兴趣,让学生在独自面对文本所产生的“愤悱”状态下形成真实的问题与困惑,从而为师生的课堂对话找到凭借与方向。这是语文学习的根脉。这一点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知道:“老师课前布置的任务是为主持人写开场白,我觉得挺好玩”“老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因为我们是带着任务、带着问题读的,所以不论是课前的预读,还是课上的精读,我们都读得很主动,很细致”“老师在课前总能够给我们布置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任务,或者在课上根据我们的困惑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从课堂实录中得知,教学过程中掌声、笑声不断,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而且是学习向来有畏难情绪的鲁迅作品,说明教者把脉准。抓住这一根脉,眼下看是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长远看则是获得了教学效益。有一个明显的对比,往往教学鲁迅作品的时候,由于缺乏动机、兴趣,差不多是“教什么糟蹋什么”,而张老师的课堂则是“什么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二、设想、设计、实施一气呵成,逻辑结构严谨

衡量一位教师的教学境界往往不用直接走进其课堂,通过交谈就能知道。不能面对面交谈,看他的教学设计即可,而教学设计之前还有教学设想,则无疑没有可以藏拙的地方了。

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之亮点是强调情境性,关注将学生置于尽量真实的语言场景之中。往往语文教学中的教材文本被教师当作静态的文本去“书面化”解读,“读者”参与解读呈现出被动性,广度与深度受限于教师的功底。更为严重的是在学习中不能得到语言运用方面的启示,对文本表达的内容与主旨只是成为让学生认同的结论,教师设定的教学程序是封闭的,很难生成动态的课程资源。但张老师的课堂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亮点,比如教学设想中安排模拟嘉宾访谈的情境,让学生写“开场白”,在教学设计中有具体的落实,在课堂实录中更是毫不含糊地实施,而且取得了应有的效果。这就是设想、设计、实施的一气呵成,其逻辑思路清晰,从想法到做法高度统一。

三、任务驱动、问题诱思、成果展示珠联璧合

成果展示是这节课的起点,这无疑是高起点的课堂,而高起点取决于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必然带来高效率。甚至可以这样推断,这节课的起点,一些教师课堂教学的终点可能也达不到。

前置性学习为任务驱动确定了主问题,在主问题的宏观架构下,具体问题诱思,在逻辑上对主问题构成支撑,不断地推进学生的阅读,从而通过推进阅读来达到以读促读、以读促说、以读促思(悟)、以读促写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大量个性化的语言实践,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宗旨得以实现。

四、在活动中探究、合作,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课在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上颇具匠心,具备语文活动课的一些元素。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语文活动课是一种在我国新型活动课程理论指导下,本着活动教学的思想,学生全员参加,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和形式,师生共同活动的语文课型,属于学科类活动课。它具有独立性,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与“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并存。语文活动课的灵活形式,活动主体必须是学生这些特点,在本课中都有明确的呈现。比如课堂实录中呈现出学生的合作、探究,都卓有成效。

当然,教学中不存在完美无缺的课。基于这样的认识,这节课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过多,语言表述过繁,而且将过程与方法也列入其中值得商榷。

所设教学目标表面上看是三个,其实不止三个;表述文字达到154字,肯定太长了;三个目标的设定都是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对此我的意见不单指向张老师的这节课,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个人对“三维目标”尤其将其安放在每一节课存有异议,对将“过程与方法”列入“三维目标”也不赞同。比如“撰写开场白”“以主持人提问的方式”“评选最佳‘问题’与拓展阅读”这些话语都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是手段,不是目标。而分析这三个目标,其中心语分别是“理解杂文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性的特点”“理解……赏析……品味语言”“探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是不是过于宏大,而且大而全,并不是很好落实与检测的。

另外,张老师主张教学过程完整化这是不错的,但是本课的教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从这个意义上看,单篇的教学毕竟是有局限的,建议张老师能以此为基础走向专题教学,使教学更加丰满与“完整”。

总之,与其说张老师善教,不如说他首先善学,从其教后反思中可以看到他涉猎的相关理论,这都是使他有深厚的学养的重要原因。至于落实到课堂,这是一节以生本为出发点、以活动-探究为基本流程、以教师机智为灵魂的精彩纷呈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