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盛庆丰担任《荷塘月色》导演

盛庆丰担任《荷塘月色》导演

【摘要】:背景描述受市教研室指派,要求上一节经典课文公开课,并与宣城市名师——宣城中学赵庭芳老师同台执教,我选择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也是如此。像这篇《荷塘月色》,我是抓住时间,像跟着朱自清一起走。

名师档案

盛庆丰,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中语会常务理事。曾获得安徽省“教坛新星”、市劳模、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在课堂教学上取得优异的成绩:2005年获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06年获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

在教学理念上贯彻“道”与“技”的融合。“道”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熏陶和精神品格的塑造;“技”则是注重学生语言习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的研读、细磨与品味。我对语文的认识是:“语文,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所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命成长应是并行不悖的。

语文课堂是一个智慧生命相互碰撞的“场”,情与理交融,趣与味相生,让语文课堂充满“磁力”是我的追求。

背景描述

受市教研室指派,要求上一节经典课文公开课,并与宣城市名师——宣城中学赵庭芳老师同台执教,我选择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授课班级为我校高一(3)班,是文科创新实验班,学生的语文底子不错。因为课文看上去阅读难度不大,课前没有过多的预习要求,只布置学生结合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三”通读全文。

教学设想

作为现代散文的经典篇目,此文颇具魅力,也存在一定的教学争议。长期以来,受主题性教学(或者叫“思想性解读”)的影响,朱先生的这篇散文,在几十年的中学教学实际中,被扭曲甚至异化了很多。近些年来,大学教学中的“弃思想,寻真相”的考据法,对此文的教学冲击不小。

我们的阅读对象只是刚上高中的15岁的学生,我们应该教他们什么才合适呢?无限的思想拔高或窥隐私式的考据,都是不恰当的。

一篇散文,当然不能十全十美时,我们应该给学生最有价值的那部分。《荷塘月色》也是如此。十几岁的孩子,大多还没有真正建立散文阅读的方法,很多的阅读经验是模棱两可的。所以,课文是一个例子。我将此文作为一个建立散文章法和文法,并由此培养学生语言敏感力的例子。

教学设计

时间:2014年11月6日下午第二节

地点: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图书馆报告厅

班级: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一文科实验班

【教学目标】

1.梳理文脉,构建散文的章法。

2.品味词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

3.探究质疑,培养阅读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着重于此文的“章法”与“文法”的梳理与品味,即“教学目标”1、2。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续表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朱自清的一篇经典叙事散文《背影》,今天我们要与大家一道学习他的另一篇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星期一和大家见了个面,布置了一下预习要求。现在检查一下,请几位同学朗诵一下课文的前6个自然段。

(分别请五位学生读第1、2、4、5、6段,老师读第3段。有同学将“袅娜”中的“娜”念成了“nà”,结束后其他同学纠正“娜”字读音“nuó”)

师:这篇课文朗诵到此结束。想了解一下大家读散文的经验,你如何读散文的,有什么经验,或者有什么困惑,请你跟大家说一说。

生:在作者抒情的部分,我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生:我认为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要以当事人的身份去理解课文。我认为要在平静中理解这篇文章。

师:你刚才讲“背景”,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什么?

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好像是发生了一些动乱。在后面又有“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应该是经历了一些挫折。

师:这些你都看出来了,很好。

生:我觉得《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主要是寄情于景,我可以在读这篇文章时,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一样身处荷塘月色的情境中。

生:我觉得刚开始读时,应该略读一下,了解这篇散文主要写的是什么,然后是细细揣摩、领会作者的心情。读这篇文章时,我先略读后,看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领会到作者有种愁苦的心情。

师:这是不是我们小学时的经验?先分段,然后概括段落大意。我们小学老师为什么要我们做这个,我们猜过小学老师的意图吗?你不要觉得高中老师比小学老师高明,我们没有他们高明,他们帮你们建立最好的读书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分段。

生:这种方法就是理清文章的脉络。

师:第一步,理清文脉;第二步,是细品。略读是理清文章的文脉,细读是品味文章的各个部分。这是你一个人的意见,能不能形成共识,大家赞同不赞同?

(学生回答:赞同)

师:你觉得你如何梳理文脉?

生:先把文章通读一遍,然后看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师:哪位同学有梳理文脉的经验?

生:看一篇文章,如果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那它有可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像这篇《荷塘月色》,我是抓住时间,像跟着朱自清一起走。

师:你把这些词都找出来。

生:首先是第一段“月亮渐渐地升高了”。第二部分是从第2自然段一直到第6自然段。是作者站在荷塘边,心中的一些遐想。第7段的后边,都是作者的遐想。一切都发生在有月亮的晚上。

师:刚出去是什么时候?

生:月亮刚刚升起来。

师:回来的时候呢?

生:回来的时候应该是深夜了。

师:如何见得?

生:妻已睡熟很久了。

师:前面“妻”是在干什么?

生:妻是在拍着孩子,这就与后面形成了呼应关系。老师,我似乎明白了,写叙述性散文,应该在时间上有所照应。我们刚学过陆蠡的《囚绿记》就是这样的,开头写道“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结尾再次交待“离开北平一年了”。我们写作文,常常是有头无尾。

师:同学们看看,她把阅读中的发现与自己的写作感受结合起来了,很好。

生:我前两天读到龙应台《目送》中的一篇散文《如果》,记述了作者一次坐飞机看到一位老兵独自从台北回大陆的情形,由此而引发她对父亲的怀念。文章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时间照应:飞机起飞到飞机降落,中间是对父亲的怀念。结构上与《囚绿记》十分相似。

师:很好,她从课内走向了课外,这就是阅读经验的积累。我们理文脉,首先可以从时间来抓。跟时间相对的一个词是什么?

(学生回答:空间)

师:哪位同学能起来说说?

生:首先是第2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去荷塘的通道。作者在这里进行了一些遐想。4、5两段,对荷塘中间的景色进行了描写。在第6段的时候,他(作者)放眼了四周,是“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然后描写了这里的环境。7、8、9、10段都是由这次美好的经历而产生的联想

师:活动的中心在哪里?

生:荷塘,首先是在院子里乘凉。

师:嗯,首先是在院子里乘凉,然后是去荷塘,最后又回到了院子里。刚才我们这位同学讲了,时间是晚上,妻在屋里拍着闰儿,他一个人出去走了。转了一圈之后,妻早已睡熟好久了,这是有形的。其实最难的是什么,是第三个,从情绪的角度或者说从情感的角度。

生:从情感角度讲,开头先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不宁静,所以作者要走出去寻找心里的宁静。第2段作者沿着一条小煤屑路行走,到4、5段的时候作者写荷塘的景色,想平复一下内心的情绪。

师:荷塘景色和作者心绪有怎样的关系,哪一句话能体现出来?

生:在第3段的末尾,“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师:“受用”用我们现代汉语怎么讲?应该是尽享荷塘月色的美景。在荷塘转了一圈后,情绪怎样?

生:第6段末尾说,“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可见作者的情感有起伏,并不是平面的,由不宁静到受用荷香月色,再到什么也没有,然后又沉浸于古代的采莲诗赋。回来之后,心情愉悦了吗?

生:虽然文章最后没有写自己游荷塘后的感受,我感觉朱自清先生回来之后,还是没有解开心里的结。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讲的,读散文,理脉络也好,了解大致内容也好,有形的可以根据时间和空间,无形的、不太容易把握的是人的情绪。把这些语句画出来,构成了朱自清今天晚上的心路历程,它是起伏不定的。尽管还有其他的阅读角度,我们今天不再讲了,这三个角度最重要了。在这三个当中,你们觉得哪个更重要?

(学生回答:第三个)

(屏幕展示表格)

师:那么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找出最关键的词语?我在读这篇课文时就抓住了,这个词语能够很好地解析文章的结构,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去找到它。

(学生看课文,找关键词语)

师:今天老师为什么只(让大家)念到第6段?要是老师来写,文章写到第6段就可以结束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紧接着就说,“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你们说,这样行不行?

生:不行。作者去荷塘,前面是对景物的描写,后面主要是产生了一些联想,对采莲的联想,第7段说“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师:为什么会说这句?

生:因为前边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在别人情绪最黯然失落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一个词语“热闹”。

师:那从“黯然”到“热闹”,有什么词语表现这样的转折?能找到吗?

生:“忽然”。

师:在人的情绪黯然失落的时候,或者说在“我啥都没有”的时候,“忽然”想起什么,这就是情绪的转折。文中出现了几次“忽然”?

生:两次。第一次出现在第1段,第二次在第7段。

师:揣摩人家的心绪,“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情绪是不好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两种情绪格调差不多,但怎么转呢?这让我想起了一首王昌龄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打扮得很漂亮,来赏春色。此时少妇情绪是“不知愁”。“忽见陌头杨柳色”,一个“忽”字,情绪急转,产生“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怨恨。读诗也好,读散文也好,只要是读情绪性的作品,就要关注带有转折性的词句,它们往往是起情绪的转折作用的。所以我抓两个“忽然”,第一个“忽然”,“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坚信白日里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它的潜台词是什么?

生:是想出去走一走。

师:为了什么?

生:寻找宁静。月光下的荷塘有宁静之美。

师:这宁静之美的功能是什么?散文为什么要写景?

生:人往往要找个很好的环境来疏解情绪,释放感情。

师:对。作者是想要找这样的一个环境,上有月色,下有荷香,周围是寂静的,所以在这样的空间里,可以是自由自在的人。

师:假若文章没有7-12段的内容,行不行?如果没有,我们也认为可以。但多了这一部分内容,文章又出现了一种奇妙的效果。你们想,多了这块,是多了什么?

生:这部分写的是作者的联想活动,眼前的荷香引出了作者丰富的联想。他想到了古代江南采莲的词赋,那里面有非常生动的画面,可能是想表达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憧憬和向往。

师:请你把梁元帝的《采莲赋》朗读一下。

(学生朗读,屏幕展示《采莲赋》)

师:因为是南朝时期的作品,你把词赋的美朗读出来了。一群俊男美女荡舟莲中,是那样地充满青春气息。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引用这篇赋呢?

生:我觉得引用得非常好。首先使得文章很有文学性,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我想作者是通过联想和描写采莲的情景与自己现在的不愉快的心境形成对比。当然,作者是散文大家,引用一些古诗词,显出很有文采嘛。

(同学们笑声一片)

师:是啊!朱自清是什么人呀?朱自清是有才情的文人,他调动他阅读的经验,转化为生活的场景,这才是最妙的。想起采莲的旧俗,无论是前面的赋还是后面的诗,都很有生活气息和画面美感。同学们在这里可以增加一点阅读散文的经验:作者眼中的景致和心中所想起的诗词歌赋,也是为了表达心情的。

师:作者今天晚上想起荷塘,是实实在在地走了一遭,用脚步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再用心去想。江南的采莲,作者无法走过去,无法听,只能想,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方法:前面是实,这里是虚。我们同学写文章,若能把实写好已经很不错了,但我们今天是借鉴这篇文章的章法。何为“章”?

师:有同学是姓“zhāng”的么?

生:我姓“章”。

师:是“弓”“长”“张”?

生:不,老师我是“立”“早”“章”。

师:没有“立”“早”“章”,只有“音”“十”“章”。音乐10个片段构成一个完整的篇章。凡是有“章”的地方,都是有片段的意思。音乐第一乐章,小说的第一章、第二章。如果你问,请问你是“音”“十”“章”还是“弓”“长”“张”,这样显得你有学问呀。

(同学笑)

师:“章”是一个结构,你的章法越丰富,你构架文章的能力和挑动情感的能力也就越强烈。所以我们一般的人,能写到文章的前一部分(1-6段)就很了不起了。但朱自清是新诗写得非常好的,散文又写得很不错的。就这篇散文和初中所学的《背影》,作为教材已经有很多年了。我和我的老师们都学过这样的文章,我的学生在学,甚至将来比你们更晚的学生,还有可能学这篇文章。这样的经典散文至少给我们一种写作经验,那就是散文的“章法”。

(板书:章法)

师: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请哪位同学把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梳理一下。最好能画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示意图

(学生们在画示意图)

生:朱自清今晚在院子里乘凉,由于心里“颇不宁静”,就“忽然”想起了每天经过的荷塘,目的是获得“独处的妙处”,并且“受用”那“无边的荷香月色”。可是,欣赏结束后,他又觉得“我什么都没有”,情绪再次低落。这时,又一个“忽然”,他浮想联翩,沉浸在《采莲赋》和《西洲曲》所描绘的欢快和美好的世界里,只是他又感到“无福消受”,在“惦着江南”时,回到了家。

(学生在黑板前边说边画出示意图)

师:非常完整。我们一起把她画的示意图来修正一下。

(老师在黑板上对学生的原图作简单的修正)

(惦着江南)

师:在文章的“章法”上,有一句形象的说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作者情绪波动示意图”,既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变化过程,更重要的是对这篇散文的内容有了整体性的把握。所以我们刚才所探讨的一个核心“章”,就是要给同学建立读文章的第一个基本方法——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获得架构文章的“章法”。朱先生的这篇散文,虚实结合,跌宕生姿,从章法上能给我们以启发,对我们来说,极有价值。我们同学在写叙事抒情类文章时,如果不太会写,或者写出来的又很零乱,完全可以借鉴《荷塘月色》的章法结构。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师:如果“章”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拎起全篇的话,那么要想真正读到好文章的精妙之处,我们还要深入到文字的内部,细细品味。请问同学们,在读这篇散文后,觉得这篇文章好吗?觉得好的同学请举手。

(大多数学生举手示意)

生:因为这篇文章注重情感的变化,虚实结合,用非常细腻的景色描写来含蓄地抒发作者苦闷的感情,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师:给你什么借鉴?或者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受用了。

生:写文章时要注重细节描写。

师:那你分享一段你很喜欢的细节描写。

生:第6自然段。

(同学读第6段)

师:为什么喜欢?

生:给人一种隐隐约约的意境之美。这种意境又切合了作者的感情。

(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很喜欢作者第4段对荷塘的描写,“亭亭”写出了荷花修长的姿态,“裙”又给人动态的美感,教会我以动来写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隐隐约约的,让人不由得被这种乐声吸引,用它来比喻荷花若有若无的淡淡的香气。这教会我可以把两个看似不相关却有共同特点的景物放在一起描写。这是一种通感的修辞手法。

生:我非常喜欢第5段的第一和第二句。(同学读这两句)这里用了许多动词,用“泻”写月光,月光本来是触不可及的,虚景实写的方法,写出月光给人清澈透明的感觉。“浮”写出了一种缥缈、轻柔的感觉。我以后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多练练动词。

师:刚才也有不喜欢的同学,请位代表说说?

生:我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妄加评价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我虽然跟着他一同去游览荷塘,也许是太含蓄的原因,我没有办法读懂先生当时的心情。很落寞,然后又突然想起江南的采莲,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生:我给你提点建议。读文章时可以联系时代背景。也许有同学会说,鲁迅写文章是那么尖锐,也许联系鲁迅先生和反动文人进行斗争的背景,就不难理解了。读这篇文章也可联系当时的背景。

生:不是不喜欢,我读过文章,最大的感觉,是这篇文章的文笔很美,用了很多的修辞。基本上每个景都有一个比喻或者拟人。但我认为修辞似乎太多了一点,所以读起来有点累。写得繁琐,也不知道重点的景在哪里。

师:我想要是用一个词来说你的感觉,比喻多了,有点“腻”的感觉。这毕竟是80多年前的作品,语言有明显的欧化倾向。其实,不只是你有这样的感觉,更有一些作家对朱先生的这篇散文运用这么多的比喻持批评态度。比如台湾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就是写《乡愁》的余光中先生,在他的《论朱自清的散文》中有这样的评价:

(屏幕展示)

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且以溢美过盛的《荷塘月色》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师:你与余光中这样的散文名家有同感,可以见出,我们的学生也很有鉴赏力的。刚才有同学说,要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其实,这是一种阅读经验。语文课上,我也跟你们的老师一样,经常先讲一讲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作者的经历,这叫“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阅读文学作品常常要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能掌握这种解读方法。

(老师板书: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师:但就这篇文章而言,要不要了解朱自清的情感经历,要不要了解他当时的具体的生活处境?记得我在高中学这篇课文时,老师就跟我们说,1927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进行镇压,一片白色恐怖,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感到苦闷。有一位教授研究出这样的结果:那天朱自清是和妻子吵架,感情失和。这样的解读是否合适,今天暂不讨论。刚才我们已经建立一个“章”的概念,现在再讲一个“文”的概念,从品味语言的角度来赏读散文。请问“文”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文身”“文过饰非”,“文”应该跟色彩有关。

生:“文”与“纹”是通假字,是花纹,斑纹。花纹是起到装饰作用的。在文章中应该是词语的修饰,使文章有文采。

师:同学们的解字能力非常了得,这是一种功底。孔子说:“文之无文,行而不远。”(板书)意思就是文章要讲究文采,否则难以流传。那么,怎样使文章有文采呢?

生:我认为多用一些比喻、排比之类的修辞手法。

生:多引用古诗文名句,这篇散文就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显得很典雅。

师:那你们认为本文最显得有文采的是哪些段落?

生:第4、5段。

(屏幕展示,学生齐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师:请你说说这两段写得好在哪里?

生: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使所描写的荷花、荷叶、月色不仅有形象感,而且也有了质感,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通感的运用,把随风送来的荷叶、荷花的淡淡清香表现出来了。我很欣赏这样有形象感的文字。

师:为了更好地验证她的说法,我把这两段文字做了处理,就是去掉所有的比喻句。

(屏幕展示,学生齐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师:同学们,刚才有同学说这篇文章的比喻很多,太腻了,现在我把使用比喻和拟人修辞的地方去掉,同样是写景,也能表现出一种简素之美。你们以为如何?

生:其实删去的文字也有美感。但是我们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对荷塘、月色进行描绘。课文的第3段有一段作者在去往荷塘时的内心独白,道出他内心的烦闷,也就是“不宁静”。今晚,在荷塘边、月色下,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心里暂得宁静,也就容易专注,所看到的、闻到的就更加具体真切了。所以,文笔的背后是作者的心情。

(同学们对她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表达一种钦佩、欣赏。我们几乎忘掉的第3段,被她激活了。欣赏作品,就应该有这样的全局观,这是阅读的深度。非常好!

师:同学们所关注的“修辞”,更多的是修辞手法的使用。其实,“修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古代文人心中的修辞,其实就是遣词造句的能力,他们在作诗作文时,常常要“炼字”“炼句”。诗圣杜甫就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其实是一篇语言修养极好的范文。如果我们只关注中间那几段,那真是怠慢了这样的经典了。

(屏幕展示:第5段)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师:如果将第一处引文中红字改成下面的词,你们听来会有怎样的感受?

(屏幕展示)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打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唱着眠歌。我悄悄地穿了大衫,关上门出去。

(同学笑)

生:太不恰当了。

师:用词首先要符合生活的真实,否则就要闹笑话了。现在生活中经常用一个什么词?

生:“搞”。

(众笑)

师:我们的语言已经贫乏到这个地步了,甚至是俗不可耐。我认为这一段中的动词用得特别好,后来我再写一些生活片段时,尽量做到动词基本不重复。第二是不要“搞来搞去”。朱先生的生活语言用得多准啊!这难道不要学吗?

师:鲁迅在《故乡》中有一句“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还记得吗?当中哪个词用得好?

生:“飞”。它能把儿童知道伯父从城里回来的那种欢快样子表现出来了。唉!当时学这篇课文时,根本没在意过。

师:是啊,这些不被我们当回事的词,其实是作家语言功力的体现。只要人们在读书时多留心,对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大有好处。除了准确之外,语言还应该形象生动。刚才已有同学赏析了“泻”与“浮”字的妙处。一个“泻”字,化无形之月光为有形之流水。一些名词也能起到形象化的作用,请看第6段:

(学生齐读,屏幕展示第6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师:刚才有同学说喜欢这段文字所营造的意境,这一点我也很喜欢。但我还喜欢这段的遣词造句。首先是动词的运用。请同学找出来。

生:“围”“漏”,用得准确,也有形状。

师:请同学再想一想,“一弯新月”与“一钩新月”哪句好?

生:后面一句,因为新月不仅有形,而且还有“月如钩”的比喻在其中,新月的形象更有诗意的美。

师:这就是“一条小船”与“一叶扁舟”的差别。第6段中有这样的词吗?

生:“一片荷塘”“几段空隙”。

生:我觉得最好的是“一团烟雾”和“一带远山”。“团”像是水墨画的毛笔点染,“带”是远山的形状,淡淡的,有高低起伏和远近层次,让人感受到山的绵延。

师:量词显其形。如果你们在自己的作文中也这样用量词,老师肯定会很喜欢。当然还有叠词的使用,是不是要注意呀?

生:第4段中“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就是化用了“莲叶何田田”,还有“缕缕清香”“密密地挨着”“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这些叠词在音韵上给人带来节奏上的美感。

师:所以,炼字,第一要准确,第二要形象,第三要生动。不仅如此,还要富有音韵感。这些就是遣词造句的功能,表现出文字的质感。我们早就读过“暗香浮动月黄昏”“云破月来花弄影”“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些古代诗句都已给我们很好的借鉴。今天从朱先生的现代散文里再一次领略到汉语用词的魅力。这就是今天跟同学们分享的第二个阅读散文的方法:紧扣一“文”,品味语言,培养语言的感受能力。

师:一“文”一“章”,从微观到宏观,“文章”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为提升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服务。尽管余光中先生否定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价值,但我们读这篇散文,就是要找到能给我们受用的东西。至于要不要求证那天晚上朱自清是否和妻子吵架了,要不要把1927年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加在朱自清的头上,我以为,这些东西无益于我们的阅读。我喜欢文章的章法,又喜欢文章的文法。

师:同学们现在看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是一些关于朱先生散文的评论。课后你们可以交流一下。最后我想说的一句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

(屏幕展示)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只在实用,更在文字的意蕴和文化。

师:这大概就是我们学习此文的目的所在。最后,感谢我们文科实验班的同学们!

教后反思

基于一种“文章”的意识

盛庆丰

受市教研室指派,本学期上一节经典课文公开课,与宣城市名师——宣城中学赵庭芳老师同台执教,我选择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经典作品不好教,因为大家太熟了,难有新意,但教学的对象不是听课的老师,是学生,学生不一定熟,给他们铺设阅读的路径,丰富其阅读的经验,给他们以“受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选择这样的经典作品(虽然有人否认此文为经典),目的正在于此。

但“教什么”,是一个问题。

我是1979年上高中时开始接触这篇文章的。多少年过去了,老师的教学只给我留下一点点记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朱自清不满国民党政府的残酷镇压,内心苦闷,想追求光明,于是写下了这篇散文。至于其他,没有了。1982年上大学后,再次接触时,却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给我们讲课的是刚刚留校的年轻助教,她并没有过多地解析什么,最大的变化是她带来了一只单卡录音机,放着音乐,她朗读了全文。她的音色纯净,音调柔美,把我(们)带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去了。30多年过去了,老师配乐朗诵的情景依然清晰,时常浮现,她以声音的美把“荷塘”“月色”的美深深地植入于我的心中。

教书30年,基本上是每三年教一次,我多是用配乐朗诵的教学方法,只是朗诵的人换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林如,或班上音色好的学生。配乐朗诵能把学生带入散文的意境和作者起伏的情绪之中。

当新一轮的编教材之风兴起之后,鲁迅、朱自清等作家的作品不是被删减,就是受到质疑甚至是非议。《荷塘月色》就在其中,人教版必修2在课文后面就列出了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论朱自清的散文》中的一段话:

“就凭了这样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判断是否定的。只能说,朱自清是20年代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的风格温厚,诚恳,沉静,这一点看来容易,许多作家却难以达到。他的观察颇为精细,宜于静态的描述,可是想象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笔,欠缺开阅吞吐之势。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是和风细雨,不是苏海韩潮。他的章法有条不紊,堪称扎实,可是大致平起平落,顺序发展,很少采用逆序和旁敲侧击柳暗花明的手法。他的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大俚俗繁琐,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分明显,形象的取材过分狭隘,至于感性,则仍停止在农业时代,太软太旧。他的创作岁月,无论写诗或是散文,都很短暂,产量不丰、变化不多。”

也许编者是想给教师一些思考的空间和选择的自由,列出对朱自清散文不同的评价。尤其是余先生的观点,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对于作家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很正常的,而且不同的观点可以触发教师对作品有深度的思考,对教学有更多的自主性,甚至对教学对象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余光中的完全否定,也给教师教学此文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我也听过一些《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有的老师就以余先生的观点为切入口,带着学生对此文进行“无情的解剖”,有评者认为是“大胆的颠覆”“教学的创新”,不乏溢美之词。听了这样的课、这样的评论,心生疑惑之时,也在冷静地思考:语文课堂教学在“求新”“求异”时,要不要考虑学生可以接受的“受用”?

如果说,余光中先生等大家的评论,还是限定在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和风格范围之内,还可以说是不同文章家个人喜好及评价标准不尽相同,我们可以包容的心态予以认可。随着西方文学理论的引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则出现许多“新鲜”的东西。比如,对《荷塘月色》的解读,就有了新的“突破”。从政治化的解读突破到伦理解读。既有认为《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恰是作者的“精神的避难所”,也有从朱自清的家庭关系上进行解读:朱与家人有不同程度的矛盾,于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伦理自由”。

我以为,无论是前者政治泛化式的解读,给20年代知识分子贴上政治标签,还是窥探隐私式的伦理断定,在大学的课堂,教授们如是解读,是他们的自由与权利。但回到中学的课堂,面对的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那样的解读既脱离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也无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尽管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还存在余光中等人所批评的欧化、不规范、滥用比喻等现象,但作为一篇散文,它的章法结构具有传统散文的范式结构。曾经在教学苏轼《前赤壁赋》时,由于学生对苏轼的思想感情难以把握,我就在教学中换了一种思路:以《荷塘月色》的章法结构来与《前赤壁赋》进行对照,进行比较阅读,效果很明显,学生能梳理出这样的思路:

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而有“羽化登仙”之感(乐)——闻洞箫之声而“愀然”(悲)——问“一世之雄”安在,而叹生命渺小、人生短暂(悲)——以永恒的江月、大自然的“无尽藏”答客——洗盏更酌,枕藉舟中(乐)

苏轼借与客的问答,完成了自己被贬之后精神上的自我救赎,而且从表现手法上也是由“实”(眼前景)到“虚”(浮想联翩)。两篇课文的情绪的表达和手法的运用是非常接近的。由此可见,散文章法,在这里找到了相承。所以,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给刚入高中的学生构建相对复杂的散文的章法结构意识,让学生积累阅读与写作的经验,是切合学生的实际的,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在这节课上,我从梳理文脉的基本方法入手,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让他们获得散文阅读的最为常见的“文脉”——从时间、空间、情绪(感情)等角度把握课文。我借用拆字法,以学生最熟悉、其实并非真正了解的“章”为例,在活跃学生情绪的同时,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从而给学生以明确的“结构”意识。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他们抓文中的关键词。“忽然”一词,虽是平常的词,因其有“转折”之意,便别有意趣。“忽然”在《荷塘月色》一文中的结构价值,也就非同一般了。只要关注“忽然”前后的相关内容,基本上可以把握作者情绪上的变化了。第一个“忽然”是在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情况下出现的,于是便有了月光下赏荷、排遣心中烦闷的愿望和行为。第二个“忽然”是在作者“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落寞心绪下出现的,于是由眼前的荷塘“忽然”想到采莲的旧俗,想到了六朝的诗词歌赋,在文学所营造的欢快世界沉浸。两次“忽然”,由实而虚,既见出作者情绪上的波澜起伏,又形成文章结构上的跌宕生姿,这便是“章”所体现的效果。

这样的“章法”很显性,并不怎么复杂,甚至是“很基础”,不入教师的“法眼”,但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不是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更不是他们在写作时能自如运用的。所以,学习这篇散文的章法结构,是为了给学生切切实实的“受用”。

再者,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有怎样的益处?是我在教学中着重考虑的内容。

李广田在《朱自清选集》的序言中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营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朱自清散文大体分为三类:写景散文、叙事散文和游记散文。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典雅,巧妙运用比喻、叠字、通感等手法,以精雕细刻的功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而其叙事散文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表现出正直、真挚的心怀。游记散文则能见出朱自清先生在语言上的字斟句酌,这使他的散文艺术达到臻于完善的境地。正如郁达夫指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对语言的品味,是这节课的又一个重点,于是我想到了“文”。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从表达方式上看,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和议论(在议论中兼有抒情)。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背影》,对朱自清朴素的叙事语言有所感知,但朴素的语言也是非常讲究的。《荷塘月色》第一段是典范,叙述平实,用词准确。所谓“准确”,就是符合生活。“拍”闰儿,“哼”眠歌,“披”大衫,“带”上门,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情景的描述,具有很强的生活体验感。学生在阅读这样的文字时,不大留心在意,以为没什么价值。但教师不可放过,我用了比较的方法,很快就让学生意识到,叙述语言不是随便能用好的,提醒他们留心关注,就是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学生对描写性语言有一种自然的关注,这与老师们的强化、培养有密切关系。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明显自如得多,也把他们平素的鉴赏水平很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学生在赏析“泻”“浮”“团”“带”这些词语时,所表现出的语言修养,给听课的老师以震撼,或许他们是文科实验班的缘故。但是我想,即使不是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如果教师有意引导,也会有“惊艳”的表现。

上完课有评课环节,同行们多以“想不到……”的话语方式来评价这节课。宣城市教研室主任、语文特级教师冯厚生老师评价此课时说:“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艺术的展现,盛庆丰老师还原了《荷塘月色》教学的最本真的状态,于学生以受用,于教师以启发,是一堂最具语文味的语文课。”

回顾这一节课,以“文”“章”二字贯串,摒弃思想感情上的挖掘,侧重于散文的语言与结构的学习,意在体现语文教学中“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余映潮老师说:“没有精读训练的课不是好的阅读课。”

这就是我的用意所在。

专家评说

浸润于“文章”教学之中

——评盛庆丰老师执教的《荷塘月色》一课

杨 桦

(安徽省资深语文教研员,安徽省教科院原高中教学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安徽省中语会理事长)

认识庆丰老师,还是在十几年前,他作为马鞍山市推选出来的教师参加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特级教师郭惠宇给我介绍了他。形象憨厚但很精干的样子从此就印在我脑中。庆丰抽取的篇目是《我与地坛》,然而不巧的是比赛当天我临时有事回合肥,未能听到这节课。再回到比赛地时,评委都已在说这节与众不同的课,给予很高的评价。比赛结果,他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因为是耳闻,对他的实力仍存怀疑。当时我正在挑选参加“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选手,省里比赛获一等奖的几位老师水平都不错,因为没有听他的赛课,为了全国大赛,我很慎重,便与傅继业老师(省教科院文科二室主任、省语文教研员)专程去了一趟马鞍山,听庆丰的课。我选了一篇文言文《伶官传序》,只给半天时间准备。说实话,那节课上得并不太好,主要是课堂经验不足。但我发现他真的与众不同:他对文本抓得很深,处理教材也很有灵气,更重要的是我感觉他的课与他本人很吻合,即“很实在”。

2006年7月,在沈阳举行的第六届语文报杯大赛上,庆丰执教的《巴尔扎克葬词》,他没有让我失望,最终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并且得到陈钟梁、胡明道两位专家的高度认可。从那之后,我们的交往便多了起来。他为人厚道、虚心好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与研究上孜孜以求,个人的优势与特点渐渐显现出来,成为我省极具影响的实力派语文教师。

受庆丰老师之托,给他执教的《荷塘月色》一课作简要评价,我欣然接受。

首先,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上看,这节课在教学目标上定位极准,体现出“语言构建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培养良好的语感,通过梳理和整合,建立语言结构的有机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并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有很大的自主性,但自主性不能变成随意性。《荷塘月色》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可能因教师的认识、水平的相异而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确定。这节课定位于“文章”二字,一是立足于散文布局谋篇的章法教学,二是立足于散文语言的品味赏析,这非常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长期以来,在这篇散文的教学上,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过度解读作者彼时的思想感情,有“人”(作者)而无“文”(文本);或者在教学手段上花样百出,炫技现象泛滥,把语文课变成声光电的“影视院”。这些现象的背后,就是不顾学生。

什么是“眼中有学生”?高一的学生,文章意识与语言能力还没有成型呢,即便是重点中学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庆丰老师依学情而定教,正是眼中有学生的体现。这是难能可贵的,我说他实在,其实不只是指他的为人,更是指他的教学——为学生的“受用”而教,就是真正的实在。

其次,教学切入与教学过程,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从“章”到“文”,从宏观把握到微观赏析,出人意料之处,却又在情理之中。教师的智慧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艺术性的有机合成。合理性是说课堂的逻辑性,艺术性是指生成性。梳理文脉,看似简单,其实颇具匠心与创意。解一个“章”字,抓两个“忽然”,巧拨千斤。没有慧眼识珠的本领,是做不到也做不好的。

教师在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时,不是生硬的,而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再让他们上一个台阶。好的课堂就是要在尊重教学对象的前提下,将他们引入更高的境地。

在品味语言时,老师先让学生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再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赏析。学生认为朱自清散文有意境美,但比喻太多,有“腻”的感觉,老师随即引出余光中的观点,这应该是随机生成的。品析语言,以学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相机引导,这既体现教学的民主,也见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最后,这节课能比较充分地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力。

作为教研员,《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教学,我听过很多,再看到这样的教学实录后,我特意求证了当时听课的郭惠宇、冯厚生两位特级教师,他们的评价让我欣慰。

我从没有听过有老师会在课文第一段的几个动词(“拍”“哼”“披”“带”)、几个名词(“片”“团”“带”)上关注过,多数老师会引导学生对“泻”“浮”等词的妙处加以赏析(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列出来的),但这节课上出现了,这就是教师的意识,也是教师功力的体现。他从《故乡》的“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句中“飞”字引出了动词的妙用,从“一弯新月”与“一钩新月”的比较中引出了名词的效果。如果教师没有在写作语言上下过功夫,是很难在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有如此惊人的发现的。

也许有人要说,这样的课太琐碎、不大气,恰恰说明是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偏差。现在有不少语文课上得很“高大上”,有的上成思想说教课,有的上成文学理论课。有的课链接很多,挖得很“深”,学生不知老师所云,教师也找不到方向,“语文味”渐渐褪去,其实,折射出的是语文教学的“虚”。因为玩虚的容易,也很能吓唬人。而真正的语文课,是要匍匐在文本上的,而这又必须有功底方能做到。

品味语言,在不经意处“玩赏”,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看家本领。这节课,让我看到了庆丰老师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