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的前世今生沙莎夏驾河风光昆山有很多条河,宽的、窄的、曲的、直的,密密地编制了一张水做的蛛网。夏驾河的命运和一个人息息相关,这是昆山其他河流中罕见的。这种亲民的姿态赢得了百姓的普遍好感,再加上疏浚河道的功劳,人们便将下界浦改名为夏驾河,以纪念这位为民造福的领导。到时候,这条一度寂寂无名的河流将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余生也晚,无缘得见夏驾河神奇的前世,但它美好的今生,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2024-07-23
名师档案
孙永河,1973年生,199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首届“华育”十佳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辽宁省教育扶贫送教下乡十佳志愿者、沈阳市高中语文首席教师、沈阳市首批名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沈阳市书香个人、沈阳市骨干校长,现任东北育才教育集团副校长、辽宁省孙永河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辽宁省中语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高中特级教师联盟教师成长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多年来,始终致力于语文教学艺术研究,70余篇教学研究文章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语文学习》等报刊公开发表;个人专著《一分钟解读经典篇目》《作文之道》公开出版。课堂教学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多次在北京、四川、吉林、贵州、青海及省内多地讲学或执教示范课。《光明日报》、《沈阳日报》、辽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专访或报道。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语通杯”全国中学语文十佳教改新星。2006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
背景描述
高一学生对苏轼的作品并不陌生,对苏轼的人生经历及思想也有一定的了解。在初中阶段,学生先后接触过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所渗透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水调歌头》中所交织的理趣和情味,《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痛快淋漓、纵横奔放,在学生头脑中应有较为清晰的印象,加之苏轼一直是学生们最乐于提及的古代文学家之一,因而本课的施教拥有较为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想
苏轼的《赤壁赋》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共同组成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三篇文章不仅承载着让学生了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特点——描写、抒情、说理相结合——的任务,教材编选者还有意让学生体会这些文章的节奏、语气和韵味,进而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在引导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形式的同时培养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也是教材的用意所在。可以说,无论在艺术水平上,还是在思想的丰富与高度上,《赤壁赋》都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因而在本单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细致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细心体会节奏、语气和韵味;借助语感和具体语言环境推断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目标2:理清文章的线索;在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诗情、画意、哲理三者相结合的特点;培养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进行自主翻译的能力。
目标3: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投身自然并从中寻求精神慰藉进而摆脱现世苦难的旨趣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评点批注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四川眉山)人。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在当时的文坛上都极负盛名,文学史上将苏门父子合称“三苏”,有“一门父子三词客”之说。“三苏”之中,苏轼成就最高:他的诗包罗万象,意趣高妙,上追唐代的“李杜”;他的词挥洒自如,情浓意远,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古文汪洋恣肆,情理交融,同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书法骨丰肉劲,跌宕自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画苍劲雄放,生趣盎然,是中国文人画家的突出代表……不仅在宋代,即便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苏轼都是罕有匹敌的艺术全才。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2700余首,词340余阕,文4000余篇。他的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同时还会教给我们生存的智慧。
二、初步感知
(一)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1.学生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独立解决文中字词读音障碍。
2.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句读,体会文章的韵味;学生分段齐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诵读错误;学生自由诵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二)了解背景,知世论文
苏轼一直对王安石推进的新法持反对态度,在一些诗文中对新法作了讽刺。1079年6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数日之内舒亶、李定等人群起发难。舒亶在表章中说:“臣伏见知湖州苏轼近谢上表,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龛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陛下自新美法度以来,异论之人固不为少,然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凌谩骂而无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轼之所为忍出于此,其能知有君臣之义乎?为人臣者苟能充无义之心往之以为利,则其恶无所不至矣。……伏望陛下付轼有司论如大不恭,以戒天下之为人臣子者。不胜忠愤恳切之至。”8月,苏轼在湖州被逮捕,押至汴京御史台监狱。审问在8月20日开始,审讯他的谏官竭力罗织罪名,多方株连,必欲置他于死地。苏东坡的朋友当中有39人受到牵连,有100多首诗在审问时呈阅。在多方营救之下,皇帝从轻发落。11月29日,朝廷颁布圣谕,把苏东坡贬往黄州,官位降低,充团练副使,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监狱的名称。苏轼也成为宋开国以来因文字批评朝政而被系狱的第一人。
(三)合作互译,适时点拨
1.以3-4人为一小组合作翻译课文,要求组内成员做好分工,翻译过程中画出翻译不同的句子和彼此有争议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翻译中的疑难。在点拨过程中明确翻译要求——实词翻译要准确,虚词翻译要明白,句式翻译要恰当,语气翻译要妥贴;点评学生翻译过程中适时介绍翻译策略——树立一种意识(结合语境),遵循两条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明确三条标准(重视原文、语句通顺、讲究文采),关注四个问题(关键词语、固定结构、特殊句式、句子语气),掌握五种方法(调整、增删、切分、对译、保留)。
(四)指导诵读,强化理解
1.诵读状态。(1)信心百倍,积极主动;(2)全神贯注,进入作品;(3)动脑动心,有感而发;(4)速看慢读,由己达人;(5)全身松弛,用声自如。
2.诵读技巧。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
三、深入探究
(一)理清思路,准确概括
《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标志性作品,文章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文章由游起兴,写月夜江色、举酒诵诗、飘然欲举之乐。接下来由景生情,写“客人”的悲——由古代英雄人物与当世等闲之辈对比而生悲,由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对比而生悲,由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而生悲。最后,作者开出精神解脱的良药,即共同拥抱自然,从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整篇文章构思精湛,在揭示哲理的过程中,在推进感情、境界时,作者从容为之,游刃有余,使读者获得了奇妙的艺术享受。文中“客”的形象很值得研究,究其实质,是作者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故意制造一个议论的对立面,以便于形成波澜,同时也使得议论更有针对性。
(二)评析亮点,交流心得
1.学生自读课文并对原文加以评点。
指导学生在评点过程中关注精彩处、动情处、深思处、疑难处。
2.学生交流评点结果,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三)探究思想,深度理解
苏东坡贬居黄州之时,行动受人监视,生活困顿,其处境于囚犯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在《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余至黄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而苏东坡真正为人们所喜爱,也正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这时的他成了自然中的伟大顽童。苏轼没有轻生,没有消沉,他的力量来自他入世的信念与出世的精神,“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的化解苦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艺术生命的珍重与执着。此时的苏东坡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赤壁赋》创作于一场大的人生灾难之后,然而在人世的苦难和艰难的炼狱中,苏东坡却获得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苏东坡在儒学的基础上染佛、道,并把儒、佛、道三家哲学结合起来。佛、道思想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圆融通达,常能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来解脱人生的忧患和苦恼;同时,原有的儒家思想又使他坚持理想,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至此一个充实、完满、练达、活跃、忠贞的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伟大人物——苏东坡出现了。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写到:“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异常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四)熟读成诵,拓展提升
1.背诵课文。
2.拓展提升。
自题金山画像苏 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评析】这是苏轼65岁时的作品。诗的前两句为比喻,后两句直叙。“平生功业”竟是一生中三个重要的贬逐之地,很难说这真是一生的功业,还是平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沉痛反讽?苏轼活了65岁,如果天假以年,能够拥有与他活了73年的弟弟苏辙那样的寿命,那么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不知该如何的光辉灿烂呢!
四、课堂小结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给予世界者多,而取自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处,际遇如何,总能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从而丰裕我们的生活。阅读苏东坡,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上课!
(学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苏轼的作品《赤壁赋》。(板书:赤壁赋)关于苏轼,我想大家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过他的哪些作品?
生:(交头接耳)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
生:《记承天寺夜游》。
师: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大家在8年级上学期学到的一篇文章(注:学生在初中阶段使用的是语文版教材)。还能背下来吗?
生:(反应不一)
师:看来,好像有点儿困难。我起头,我们一起背诵一下,不太清晰的地方可以声音小一点儿,听听老师和其他同学是怎么背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一、二——
师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有的同学的确是忘了!我得提醒大家,学习语文“背诵”的功夫非常重要。培根说:“记忆即知识。”这话说得可能绝对了一点儿,但我觉得在语文学习上,这句话还是非常适用的。
哪位同学有补充?
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你还能记起来是在哪个学期学到这首词的吗?
生:初二下学期。
师:记得非常清楚!非常好!你能不能给大家背诵一下这首词的下阕?
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声音非常洪亮,语速也控制得恰到好处。先别坐下!我有一个问题要考考你,“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什么意思呢?
生:月亮。
师:这首词的前面有一行文字,是这首词的序,你也能背下来吗?
生:应该可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师:真好!请坐!一谈到这首词,我就忍不住要多啰唆几句。苏轼在杭州做通判期满后要求朝廷让他到北方来,这样可以离苏辙近一点。朝廷同意他到密州做知州。本来想顺路去看望苏辙,不料公务紧急,没能如愿。兄弟分别四五年了,这年中秋,月光如水,苏轼百感交集写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写诗说:“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苏辙在哥哥的墓志铭中写道:“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这种兄弟情、手足义真是让人羡慕!
师:刚才我们提到了《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有补充吗?
生:初三的时候我们还学过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师:看大家的表情,似乎对于背诵这首词很有信心。你给大家起个头,我们一起背一下这首词,好不好?
(学生点头)
师: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二——
生(齐背):“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师:有一个地方,我弄不太明白。“持节云中”的“云中”是天空吗?
生:不是。是地名,云中郡。
师:噢!冯唐是哪个朝代的人?皇帝派他拿着代表身份的符节到云中郡去做什么?
(学生面面相觑)
师:你说一说。
生:我印象中,好像是汉文帝派冯唐去云中郡赦免一个获罪受罚的官员。
师:还记得那个获罪受罚的官员是谁吗?这个人因为什么被罚?
生:好像叫魏尚……
师:你记得不错。魏尚立下大功没有被封赏,犯了一点儿小过错却被革职并罚去服劳役。后来,冯唐劝谏汉文帝赏太轻、罚过重,文帝幡然醒悟便派冯唐到云中郡去赦免罪臣魏尚。我想问,苏轼在词中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生:苏轼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冯唐一样得到皇帝的信任。
师:有道理!除此以外,你还知道苏轼的其他作品吗?
(沉默,一生举手)
师:你说说。
生:我还知道一首《江城子·记梦》。
师:这首词好像没学过呀!你能背下来吗?
生:试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师:好!真好!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掌声)
师:这首词是写给谁的?
生:是苏轼写给他已经去世的妻子的。
师:还能说得再详细一点儿吗?
生:他的妻子好像叫王弗,很贤惠,也很聪明,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王弗去世后苏轼非常悲伤,常常想念她。在王弗去世十周年的时候,苏轼写下这首词来表达对亡妻的悼念。
师:概括得非常简练,交代得也很清楚。苏轼第一次婚姻是在他19岁那年,可惜妻子王弗在结婚11年后去世了,留下一个儿子,年仅6岁,就是苏轼的长子苏迈。王弗的离世给苏轼带来极大的伤痛,他在王弗墓前种下一千棵小松树,以示纪念。在王弗去世十周年时,苏轼在梦中依稀见到了久别的妻子,醒来后便写了这首《江城子·记梦》。
师:刚才我们一同回顾了曾经接触过的苏轼的作品。有人说,“苏轼如同一块兀立不动的基石,支撑着中国文学史,很难想象没有苏轼的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会是怎样的景象”。这似乎并不夸张,苏轼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罕有匹敌的艺术全才。你看,他的诗包罗万象,上追唐代的“李杜”;他的词挥洒自如,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古文汪洋恣肆,同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书法跌宕自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画苍劲雄放,是中国文人画家的突出代表。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2700余首,词340余阕,文4000余篇。
(学生惊讶)
师:刚才花了这么多时间回顾苏轼,似乎有些奢侈。不过,我个人倒觉得比较欣慰,一方面我看到大家对苏轼其人其文都还算熟悉,一方面我们也的确有必要在心目中重新确立对苏轼的印象。这对于我们学习苏轼的《赤壁赋》也非常有必要。现在,我们翻开教材,学习《赤壁赋》。
(学生翻书)
师:昨天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不知道情况怎么样。现在给大家七八分钟时间,邻桌的同学相互合作,读一读课文,彼此给对方挑挑毛病,要特别关注字音和断句,有争议的地方要做个记号,我们集中解决。开始吧!
(学生合作读课文)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注意这些句子里加点字的读音。
(投影)
师:现在我读一下课文,大家注意断句。
(教师读课文)
师:接下来,我们各位同学两人一组读课文,彼此可以做一个分工,比如一名同学读奇数段落,另一名同学读偶数段落,在听对方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要格外关注字音和断句。现在开始!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
师:大家读和听都非常认真。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在“读”上下一些工夫。当然朗读需要讲一些基本技巧,不过我个人认为把握作品内容和情感应该算是最重要的技巧,也可以说这是“不是技巧的技巧”。朗诵的人要正确、深入地理解作品。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望文生义。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要深刻、细致地感受作品。朗诵的人要想唤起听众的感情,必须要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同时,还要展开丰富、逼真的想象。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在我们还没有深入研究作品的时候,这些似乎显得为时尚早,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做一点儿心理上的准备。下面,我试着给大家读一遍。
(老师配乐朗读,学生听得很投入)
师:朗读绝对是一门大学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本书——《朗读学》。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播音界的泰斗张颂。张颂先生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首任院长,也是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创立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关于朗读,这本书有许多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我从中选取几句话,大家不妨看看——
(投影)
信心百倍,积极主动
全神贯注,进入作品
动脑动心,有感而发
速看慢读,由己达人
全身松弛,用声自如
师:现在我们还没有深入走进作品,对这几句话的理解还不能到位。不过,我们也不妨参考这样的提示在实践中感受感受。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选取自己较为喜欢的段落自由诵读。
(学生读课文)
师:人们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反复读了几遍课文,真的就感觉读懂了吗?
(有些学生摇头)
师:看来,要想真正透彻地理解一篇文章,特别是一些经典文章,绝不是简单读上几遍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即便是把字面的意思都弄明白了也未必就能说读懂了作品。我想,《赤壁赋》可能就是这样的作品。我不乐观地预测一下,真正读懂它可能要花上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我突然想起余秋雨说过的一段话,他说:“把有结论的东西交给课堂,把可能有结论的东西交给学术,把不可能有结论的东西交给文学。”这样看来,在“课堂”上研究“文学”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过,有一点肯定,苏轼也一定渴望能有更多的人读懂他的作品,一定渴望能有更多的人能与他有情感、情趣和精神上的共鸣。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吧!下课!
(学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第二课时】
师:上课!
(学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上节课要结束的时候,我和大家分享了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大家还有印象吗?
生:有!
师:那段话是怎么说的?
生:把有结论的东西交给课堂,把可能有结论的东西交给学术,把不可能有结论的东西交给文学。
师: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有多种,我个人认为“知人论世,知世论文”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说,一定要把作品放到作者的人生历程中去考量,一定要把作者还原到他所属的那个时代去研究。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可能更加接近于作品本身的“真实”。当然,我说的是“可能”,也只能是“可能”,因为一个人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可能不带上他个人的色彩,也难免会带上读者所处时代的印记。文学作品也通常是在这种互动中焕发出持久而顽强的生命力,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往往就在这里。
(下发“苏轼年谱”)
师:现在发给大家的是我整理的一份“苏轼年谱”,请大家认真阅读。在了解苏轼人生经历的同时,重点关注苏轼是在怎样的人生境遇中创作《赤壁赋》的,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谈谈自己阅读年谱时有哪些发现。
(学生默读“苏轼年谱”,教师巡视)
师:请同学谈谈你有哪些发现?
生:我发现苏轼一生经历过好多地方,但无论到哪个地方任职,好像时间都不太长。
生:苏轼一生遭遇到的麻烦不少。
生:我们学过的苏轼的一些作品能在年谱中找到对应的年代。
生:年谱中说苏轼“遭到新旧两党夹击”,我觉得,苏轼好像是一个不会去讨好别人的人。
生:年谱中提到“入狱”“降职”“处境艰难,主动请求外调”“一再被贬”“谪居”,从这些字眼里感觉苏轼的一生有太多波折。
生:感觉苏轼一生前半段好像比较顺利,后一阶段不幸的事挺多。
生:年谱中记载,1101年大赦北归,但苏轼当年就病逝了,感觉比较悲凉。
师:大家从年谱中能有这么多的发现,有点儿超出我的预料,真是不错!通过阅读年谱,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苏轼这一辈子虽然也有过顺利和风光的时期,但总体而言应该算是一个麻烦缠身的人。这不禁让我想到,中国也好、外国也罢,尤其是在文学创作领域,好像有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几乎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规律,那就是“痛苦出诗人”。怎么来看待这样一种现象呢?我给大家读一段文字,同学们看看这个人的分析是不是有点道理。
师:“由于牢狱或疾病把人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人是会因此获得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新的眼光的,而这正是孕育出大作品的重要条件。”“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惟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惟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
(学生信服)
师:说这段话的人叫周国平,我手里的这本书叫《周国平作品精选》,里面不少文章都很精彩,喜欢的同学课下可以拿去读一读。大家看年谱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赤壁赋》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生:1080年,“降职谪居黄州”。
师:在这之前发生一件大事——
生:“乌台诗案”。
师:有没有同学对这件事有所了解,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北宋王安石推行变法,苏轼不赞同,同时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一些人、一些事儿进行批评、讽刺,因为他的名气大、文章传播得广,所以就有人算计他,从他作品中找出一些句子夸大、歪曲,向皇帝告状。后来,苏轼被关进监狱,受了不少折磨,最后被贬到了黄州。
师: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得比较完整,“诗案”是因为写诗获罪。我想问一下,“乌台”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不上来)
师:年谱中提到了,看来是被大家忽视了!“乌台”就是“御史台”,是御史办公的地方,御史类似于最高司法长官。也就是说,“御史台”是审理案件的地方。据说因为“御史台”前有许多乌鸦栖息于此,人们就把“御史台”称为“乌台”。苏轼从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八月十八日被关进监狱,在四个多月里,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与羞辱。好在宋代有不杀士人的传统,苏轼历九死而终于一生。到十二月二十九日,判决书下来了,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限制居住,不得擅离,并且无权签署公文。第二天,也就是除夕这一天,在牢中关了四个月零十二天的苏轼出狱。再一日,即元丰三年(1080年)一月一日,新春初一前往黄州。苏轼一生中政治上最黑暗的岁月到来了,但他文学上最辉煌的时刻恰在此时此地开始。
师:这篇文章文字上有一些难度,好在书下注释不少。接下来给大家15分钟时间,我们同学三四个人一组合作翻译一下课文,拿不定主意的地方做一下记号,稍后我们对这些地方集中处理一下。开始吧!
(学生3、4个人一组翻译课文,教师巡视并随机指导)
师:有没有哪些句子,你们几个人在一起研究也还是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我们可以集中研究一下。
(学生没有人举手)
师:这么自信!都觉得没问题?那好,现在我们把书合上。我给大家出了一套题,从课文中选取了28个句子,每个句子中有一个或两个需要你来解释的加点词,看看你能答得怎么样?
(下发测试题签,内容见下)
师:现在我们一起明确一下,看看你的准确率怎么样。没能翻译正确的词在书上做一下记号,课下及时巩固。
(投影,明确答案)
师:刚才算是一个小测试。其实,文言文翻译远不止解释词语那么简单。解释词语充其量是检验一下大家的识记能力和简单的推断能力,能不能把一个句子、一段文字完整地译出来,这很能检验出一个人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和素养。我们就拿第二自然段做一个例子,体会体会。在翻译之前,我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方面——
(投影)
实词翻译要准确
虚词翻译要明白
句式翻译要恰当
语气翻译要妥贴
(学生独立翻译)
师:刚才我们同学试着翻译了一下第二自然段。这里我把两本书关于这一段的译文拿给大家看看,我们做一个比较,看看哪一个翻译更好?为什么?
(投影)
于是大家喝着酒,高兴得很,我就敲着船的边沿打拍子唱起歌来。歌词是:“桂木的棹啊木兰的桨,划破水月交映的江面啊,船在流动着月光的江面上溯流而上。我的心怀念着遥远的地方,我所思恋着的人在天的那一边。”客人当中有一个会吹箫的,他按照歌声吹着箫。那箫声呜呜咽咽的,好像含着幽怨,好像怀着恋情,好像轻轻哭泣,好像低低申诉。吹完了,凄切婉转的声音还在耳边回旋,像将断未断的细丝,使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飞舞,使独居小船上的寡妇悲啼。
(摘自《古文观止译注》)
这时,我们饮酒的乐趣也到了高潮,大伙儿就一面敲着船舷,一面又引吭高唱,歌词是:“桂树的长棹呀木兰的双桨,划开透明的月色迎着东来的水光。遥远无尽的是我心上的思念,我思念的美人呀在天的那方。”有一位客人吹起了洞箫,随着合唱的歌声悠扬伴奏。那呜呜咽咽的声音,好像在哀怨、在思慕,又像在啜泣、在倾诉,尾音又柔又细像将断未断的一缕长丝。幽谷深潭里潜伏着的蛟龙为之而起舞,野水孤舟中守船的寡妇为之而哭泣。
(摘自《名家精译:古文观止》)
生:第二个翻译得更好一些,感觉更准确,也更有文采。
师:你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生:比如“于是”翻译成“这时”就更准确。第二种对歌词的翻译感觉更美一些。
生:我觉得第一种翻译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处理得比第二种翻译要好,更有意境。它说的是演奏结束之后的效果,就像余音绕梁那样,唱完了还让人有的想。
生:我觉得第一种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句话的翻译没有第二种好,第一种不真实,第二种很形象。
师:看来大家产生分歧了,这里我问一个问题:翻译文言文需要注意什么?
生:翻译要做到“信”“达”“雅”。
师:他说的可很专业啊!大家理解“信”“达”“雅”都是什么意思吗?你给大家再解释解释!
生:“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达”就是要语句通顺,“雅”就是要讲究文采。
师:他解释得不错。这里我多说几句,所谓“信”“达”“雅”,是清末大思想家、大学问家严复提出的。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意思是说,翻译有三难,这三难就是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刚才他所说的忠实于原文,就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所谓“达”,就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要通顺明白;至于“雅”呢,就是翻译的时候用词要得体,要做到简明、优雅。严复在谈“信”“达”“雅”的时候,谈到(老师板书):“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大家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你说一说!
生:严复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做到“信”已经非常困难了,但只是做到“信”而没有做到“达”,那样的话还不如不翻译,能够做到“达”是最好的了。
师:他理解得很好!不过,要做到“信”已经不容易,至于“达”和“雅”就更难了。那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有可能做得更好呢?我把它概括为一二三四五。
(投影)
树立一种意识(结合语境)
遵循两条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明确三条标准(重视原文、语句通顺、讲究文采)
关注四个问题(关键词语、固定结构、特殊句式、句子语气)
掌握五种方法(调整、增删、切分、对译、保留)
师:现在请同学们尝试独立翻译课文的三、四两个自然段。我把学者廖仲安先生翻译的《赤壁赋》译文(见教学设计所附材料)发给大家,等你翻译完之后,拿这份译文和你自己的翻译做一个比较。自己翻译的时候最好不要看译文。开始!
(学生翻译课文,老师把译文材料放到每一位同学的桌角)
师:大家翻译得很认真,在进行比较的时候也非常用心。我相信,大家对课文的理解相比于上一节课也一定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进行构思的?
生:先写自己和朋友们泛舟游览赤壁。
师:这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能不能用四字短语进行概括?
生:月夜江色、举酒诵诗、飘飘欲仙。
师:把“飘飘欲仙”改成“飘然欲举”怎么样?
生:好。
(老师板书学生的概括)
师:接下来写什么?
生:写自己的朋友触景生情后,作者和朋友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还有彼此的感慨。
师:这部分文字比较多,大家能不能判断出来,这部分主要运用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
生:对比!
师:好的!具体说说,进行了哪几个方面的对比?
生:把曹操这样的古代英雄和现在的自己进行对比。
生:把理想和现实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生:把自然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加以对比。
师:大家说得很好!我这样概括一下,看看是不是更清楚一点儿。
(板书)
古代:英雄人物——当世:等闲之辈
宇宙:无穷无尽——人生:须臾之间
理想:挟仙飞升——现实:托响悲风
师:写完了“景”,又写了“情”,作者最后写什么?
生:理!
师:苏轼所悟出的“理”看起来很明白,概括起来也不难,但真正理解却并不简单。
(板书)
天地不能一瞬,物我皆无尽也,共享造物馈赠
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
师:现在,我们再读一遍课文,个人读个人的,声音可以稍稍大一点,在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一下印象。开始!
(学生自由诵读)
师:我检验一下效果。我们齐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给大家起头,“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预备,起——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还算不错,就是声音稍稍小了一点点,速度稍稍快了那么一点点,缺少那么一点点味道。我们再齐读一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大家稍作准备,弥补一下刚才读第三自然段留下的缺憾。“苏子曰”,预备,起——
(学生齐读课文)
师:这一个自然段读得好,感觉有了,韵味也足!不错!记得上一堂课,我和大家说,读一篇文章,把字面上的意思弄明白了,也未必就能算是读懂了作品。我们现在结合书下的注释,似乎是已经能够把文章翻译出来,但是作品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好像还没有触及到。这里我给大家一个任务,也算作是今天的作业——
独立阅读课文并对课文加以评点。在评点的过程中要格外关注这样几个地方:一是精彩处,也就是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二是动情处,也就是你觉得有共鸣的地方;三是深思处,就是你认为非常深刻有哲理的地方;四是疑难处,也就是你觉得困惑或者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下课!
(学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第三课时】
师:上课!
(学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一堂课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心得。谁先说一说?
生:我比较喜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一句。这句话不单写景传神,同时通过营造这种静谧清幽的氛围,也为后面做了铺垫。
师:人们一提到写景就总是会自然联想到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的几句话,他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吾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你刚才提到的这个句子和作者情感也有什么联系吗?
生:这种景物背后隐藏的应该是作者内心暂时的平静,为后面对话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矛盾和纠结作铺垫。
师:分析得有道理。
生:我觉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句非常传神。特别是“一苇”和“万顷”,一个强调小,一个突出大,这种对比所展现出来的画面非常有韵味。
师: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自然界中的景物常常也会成为社会、人生的哲理性象征。比如苏轼在诗中写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里面的风雨显然可以看作人生的风雨,风来云散,也就意味着人生中再大的打击、磨难,也终究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这里的一叶小舟也恰如我们的生命,而万顷波涛又仿佛难以预料的浩渺人世。“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字格外传神,你能说一说吗?
生:“纵”。
师:我也这样看。具体分析一下。
生:“纵”有“任凭、听任”的意思。这个字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状态,没有世俗功名的羁绊,无牵无挂,我的生命我自己做主,完全不用理会别人的看法和评价。这种不用时时刻刻为了某一个目的而劳心的状态,才是真正的自由。
师:分析得到位,语言组织得也很好!
生:这篇文章中描写洞箫声音的那几句非常精彩。
师:你把那几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用文字写声音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乐音诉诸人的听觉,通过调动人的经验、唤起共鸣,进而丰富人们内心的情感体验。音乐的语言是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高明的音乐家能用声音讲故事,高明的文学家也总是能够打破音乐和文字之间的界线,从而实现美的统一。你能不能把这几句给大家分析分析。
生:“呜呜”写出了“洞箫”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既是写箫声,也是在写吹箫者的心情。“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用线来形容声音细微悠长、将断不断的样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写箫声的效果。
师:分析得非常细致。这里我提示一下,课文前面提到“饮酒乐甚”“扣弦而歌”,这几个句子除了写箫,同时也预示着情感上的巨大转变。
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所描绘出的那种状态非常令人羡慕。
师:“羽化”是什么意思?
生:“成仙”。
师:这是哪一家说法?
生:道家。
师:阅读苏轼的有些作品,你会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常常能够在一篇作品中感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混合存在。儒家思想,让他始终保持人生的进取状态,始终执着于理想,所以无论他身在何处,都能留下很好的政绩或名声;佛家和道家思想又能让他在面对困境的时候采取一种圆融通达的态度,不至于让自己的内心陷于绝境。我常常感叹,中国文学史也许可以没有苏轼,但绝不能缺少苏轼这样的人生态度。
生:我觉得“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几句话很深刻,对我很有启发。
师:好!能谈谈吗?
生:苏轼面对困难与挫折表现出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师:面对困难和挫折而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态度,苏东坡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确实是做得最好的一个。这里面有几个字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记错、写错——“耳得之”而非“耳听之”,“目遇之”而不是“目见之”,“取之无禁”不是“取之不尽”。我们一起背一下这几句话!“惟江上之清风”,预备,起——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还有同学想要和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吗?
生:读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几句话的时候,我总感觉苏轼有一点儿自欺欺人的味道!
师:这个提法很尖锐!有没有同学愿意和他讨论讨论。
生:我不认为这是自欺欺人,这应该被看作是人生智慧。一个人必须要有这样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应对人生的各种风浪。
师: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前一段时间读周国平的散文,其中有的内容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我不知道他的观点是不是对大家也有所启发。他谈到,“一味执著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他还说,“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但同时也要向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生:这篇文章大量运用对偶的句子,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师:你的感觉不错。大家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文体了吗?
生:赋!
师:“赋”作为文体的一种,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就外在表现而言,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多用铺陈,二是讲求押韵,三是讲究对偶。苏轼的这篇《赤壁赋》既符合“赋”的文体特点,又有新颖别致的地方。比如,文章既大量使用对偶,但也强调散文笔调的融入,这就使得文章既具有整齐之美,又错落有致。比如,文章既讲求声律音韵,但又换韵较快,这就使得文章既宜于诵读,又文气生动。比如,文章既运用铺陈、追求华美、强调气势,但更强调言之有物、意蕴深厚、发人深思。
生:老师,文章中提到曹操的时候,既写他“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气概,又写他“困于周郎”,我不知道是要赞美曹操,还是要赞美周瑜?
师:读书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一点非常好!谁能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生:我觉得还是在赞美“曹操”。这个地方引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实际上是和文章前面自己眼睛所见到的景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呼应,通过景象的相似引出曹操这个人物,这就不显得突然。接下来写“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通过强调自己所处之地正是曹操赋诗的地方,这样引出赤壁之战也就不显得生硬。这里更多的是强调地点,而不是战争的胜败。后面对曹操的描写,显然带有赞美的色彩。写他打败刘备,攻破荆州,写军队浩浩荡荡,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本人也是志得意满,趾高气昂。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分析得也精彩。这里我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文章中的“客”这个形象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确有其人,有人认为“客”不过是苏轼假想的一个对象而已。你同意哪种看法,还是另有见解?左邻右舍的同学也可以互相商量商量!
(学生讨论)
师:谁来说说?
生:事实上并没有“客”这样一个人,“客”只是作为苏轼内心里另一种情感或者思想的代表,也就是说被贬到黄州的苏轼也不是一味的超脱和旷达,他内心里一定还有许多矛盾和痛苦,头脑中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自己去解答。文章中的“客”恰恰是他思想的另一面,苏子与“客”的对话,实际上是苏轼和自己内心的一次对话过程。
师:这么看来,苏轼说服“客”的过程,也就是苏轼完成一次自我疗伤、自我超越的过程?
生:是。
师:你来说说看。
生:我觉得“客”确有其人,因为文章中的描写有很强的现场感,如果不是确有其人,未必能够写得那么真实、自然,特别是文章结尾那一段。
生:我也觉得“客”确有其人,只不过可能不是一个人,他和苏轼对话中所表达的观点也可能不是他一个人的观点。
师:在你看来,“客”可能是一个“混合体”,是经过苏轼“改造”之后的一个形象?
生:是。
师:刚才几位同学表达了自己对“客”这个形象的理解。都能够自圆其说,这一点很好。这个问题探讨起来其实很有意思,我也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大家在课下不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更为深入的研究。好不好?
生:好!
师:刚才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评点进行了交流,这里我把一份很专业的评点印发给大家,看看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下发材料,见教学设计附二)
师:我们知道这篇作品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大家也许还记得苏轼所经历的那场“乌台诗案”吧。在牢中被关了130天之后,在人们欢庆新春的喜悦中,苏轼在儿子苏迈的陪同下前往黄州。对此,苏东坡做了这样的描述,大家请看屏幕——
某始就逮赴狱有一子稍长徒步相随其余守舍皆妇女幼稚至宿州御史符下就家取书州郡望风遣吏发卒围船搜取长幼几怖死既去妇女恚骂曰是好著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若此悉取焚之
师:这段文字没有标点符号,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
生:某始就逮赴狱/有一子稍长/徒步相随/其余守舍皆妇女幼稚/至宿州/御史符下/就家取书/州郡望风/遣吏发卒/围船搜取/长幼几怖死/既去/妇女恚骂曰/是好著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若此/悉取焚之
师:不单断句准确无误,字音也完全正确。此处应该有掌声!
(学生鼓掌)
师:能看懂这段文字吗?
生:能!
师:初到黄州,苏轼更多感受到的也是难言的孤独与失落。
(投影)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师:大家齐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苏轼在孤鸿身上显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仅如此,孤鸿更应该看作是苏轼的化身。漫漫长夜,孑然一身,那种无人理解的苦闷,无处倾诉的孤独,透彻肌骨的寒凉,天地虽然广阔却难有立锥之地的尴尬,不情愿也好,不甘心也罢,但也只能独自来承担。大家再读一遍这首词吧!
(学生齐读)
师:苏轼在黄州时的物质生活也非常糟糕。在朋友马正卿的帮助之下,他才勉强得以度日。马正卿为苏轼“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他能够“躬耕其中”。苏轼为这块并不肥沃的土地起名为“东坡”,“东坡”自此便成了苏轼在黄州生存的依靠,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在我们了解过之后,有一个问题便出现了。我们在读《赤壁赋》的时候几乎感受不到苏轼内心哪怕一点点痛苦,我们感受最多的是他内心的那份欢愉,甚至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将其称为“自然中的伟大的顽童”。我问问大家,苏轼何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大家先各自想一想,然后“左邻右舍”再商量商量。注意,在和邻座同学讨论之前一定要先有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苏轼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天生就是一个乐天派,这是他的性格造成的。苏轼不止一次被贬,可是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能给自己找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他被贬到岭南时的诗句。
师:他说得有一定道理。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就流露出和你相似的看法。我给大家读一下(翻开《苏东坡传》)——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关于这一判断,我们从苏轼对吃的态度上也能够找到证据。他被贬到黄州便研制出“东坡肉”。酒量虽然一般,但却对酒情有独钟。他奔波流放,有的地方没有酒,他就自己酿,还给它们题写美名。岭南寻美味。被贬岭南往往标志着一个人政治生命的结束,也可能这一生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可苏东坡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苏轼被贬到大宋王朝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可他同样能够寻得美味,还写了一篇小品文叫《食蚝》(板书),把吃蚝的乐趣写得淋漓尽致,并且还郑重其事地告诫自己的儿子苏过,不要对身在北方的君子谈及这种美味,免得“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东坡所为”,争先恐后地想要贬到海南来,抢走我的口福。将聊以果腹的野食比作天上人间皆无的美食,在幽默的嘲讽中,将一肩沉重的苦难化为虚无缥缈的云烟,似乎也只有苏轼才有这样的本事。除了性格以外,有没有别的因素?你说一说!
生:我认为,是从风光一时到遭受打击这样的变故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应该说是他把什么都看开了。
师:能展开说一说吗?
生:一个人走到尽头、陷入绝望的时候,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调整自己,一个是继续抗争。调整自己可能会使得自己迎来新的转机;继续抗争可能的结果也许就是毁灭,或者说是和自己的理想同归。
师:这两种情况能举出具体的例子吗?
生:第一种情况,我觉得司马迁比较合适;第二种情况,屈原应该算一个。
师:他的分析挺有深度。这让我想到这样一段话,“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这些话听起来有道理,但要想真正在自己的人生中去实践可能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也许正因为如此苏轼这样的人物以及他对人生所采取的态度才更加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美丽。被贬黄州时期,苏轼亲近宗教。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苏东坡那里发生了奇妙的综合,他以儒修身,以佛治心,以道养生。他把儒家推己及人的博爱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和道家珍爱生命的意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人世的艰难中顿悟生命的真谛,在现实的夹缝中引进一缕阳光,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从而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安然。余秋雨先生在他的《苏东坡突围》中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们看一下大屏幕——
(投影)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师:下面我们不妨背一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通过背诵加深一下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背课文)
师: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背诵这件事儿,我觉得个别同学似乎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和必要。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说:“天下有许多事看来似乎是愚蠢,但反转来又觉得是先进。童年至青少年时代记忆力最好,我们要多利用它,是有好处的。”下面,我们就试着背一背,有困难的地方可以看看书!开始!
(学生齐备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上一节课,我向大家推销了一个结论——“痛苦出诗人”。1084年4月,49岁的苏轼重新被起用并急剧得势。在他到达京都八个月之内,朝廷将他擢升三次,他由第七级上升,经过第六级,跳过第四级,最后止于第三级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做皇帝的老师、担任主考官,苏东坡这时已经接近顶点。“翰林学士知制诰”是三品,宰相是二品,在宋朝一品几乎没有颁赠过。这个时期,整整八年,苏东坡是轻松的、富有的、风光的,但没有什么好作品留下来。这刚好又验证了那句“文章憎命达”。
1094年,59岁的苏轼连续多次被贬,最终贬往岭外惠州。然而,苏东坡似乎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在惠州写诗描写在春风中酣美的午睡:“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敲五更钟。”政敌看后说:“原来苏东坡过得满舒服!”于是颁发了新的贬谪命令。这一次,贬往大宋王朝的最南端天涯海角海南岛儋州。苏轼以前虽遭多次贬谪,但大都还是在生命的壮年,心理与生理还有较强的抗打击能力,而这次远放海南,却已是62岁的暮年。垂垂老矣,形单影只,生命的帷幕很快就要降落了。而三年后北归渡海时他却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一生的贬谪苦旅竟成了平生最奇绝的一次漫游。
然而,这快乐的背后却隐藏着人生的大荒谬。苏轼北归后途经金山寺,北宋名画家李公麟为他画像。苏轼对像自鉴,回首平生,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的人生即将谢幕,他在遗嘱中托付弟弟子由说:“既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1101年,66岁的苏轼去世。苏辙按照哥哥的遗嘱,经长途跋涉护送哥哥的灵柩安葬,并为他写了长篇墓志铭。
在这一堂课要结束的时候,我想起了林语堂《苏东坡传》篇末的一段话:“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哲人已逝,诗卷长存。人生短暂,艺术永恒。”苏东坡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诗,但为这些诗,他却付出了整个一生。
下课!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习《赤壁赋》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其中,有这样几个问题不得不面对:比如,苏轼这个人的人生、思想都过于丰富,挖掘到什么样的程度算是合适?比如,《赤壁赋》是值得一生反复阅读的经典,深度和广度的开掘必不可少,但把界限设在哪里才算科学?比如,文言知识的落实、文言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调和?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对苏轼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第一课时,我在“铺垫”上用力不少。针对这一点,我猜想可能会有争议,我个人也比较纠结,用这么多的时间是否科学?是否会破坏一节课的结构?但,我的想法是通过这一番内引外联,让苏轼的血肉更加丰满,同时,也为后面深入分析做一些必要的铺垫。
学生对苏轼的一些作品并不陌生,对苏轼的思想也有一些概念性的了解,但还大都处于较为肤浅的层次。尽管如此,在研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仍然给学生的自主探究留有较大的空间和余地。比如,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尝试评点批注,并在此基础上切磋探讨。
对于《赤壁赋》这样的长文,如果方方面面都求透彻,即便再增加一个课时也仍然会感到紧张,因此,适当地取舍确有必要。这让我想起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的“八字教学法”(拈、讲、点、拨、逗、引、合、读),居首的便是一个“拈”字。“拈”即“拈精”,不求面面俱到,务求精华精彩,这就要看老师的眼力。
苏轼的思想很复杂,表现在《赤壁赋》中,有些深层次的东西理解起来确实需要一些哲学的支撑,但中学生毕竟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因此,我个人觉得,在中学的课堂上,有的时候“深文浅教”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这篇文章的学习而言,对苏轼的思想虽有所触及,但也大多通过学生能懂的方式和语言来呈现。
我始终认为,高中学生阅读文章应该有一点“资料意识”,通过“还原”的方式努力接近作品的“真相”。在这一课中,我为学生整理了一份“苏轼年谱”,让学生在客观的记录中去寻找、去发现。这样的方法,我在讲授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和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的诗词时都曾经运用过,效果都还算不错。
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教与学的方式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一些所谓的“传统方法”仍非常科学有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这一课上突出强调了三点:一是对词义的落实;二是强调诵读,特别是背诵;三是渗透评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范例,以供模仿、学习。
语文课可以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语文学科的特点注定了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个性化体验,特别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这一课安排了一些合作交流与问题探讨的环节,其目的正在于此。当然,我一再提醒自己,学生合作、探讨需要有一个起码的前提,即首先要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自己还没有阅读或理解尚浅的情况下彼此之间不适宜讨论问题。因为,那样很容易使语文课流于形式化。
专家评说
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
——评永河老师《赤壁赋》一课
杜德林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语文教研员)
永河老师是我较为熟知的一位朋友,听他上课已经有好多次了,每一次印象都很深刻,每一次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但要具体说说好在哪里,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次托我为他的《赤壁赋》一课写点东西,于是便研读他的课堂实录,似乎仍旧是先前的感觉——上得好。如果这次一定要说上点缘由,我便论述为“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姑且论之。
永河的课很有语文味。这种味道来源何处?我以为主要来自于他教语文的方式,即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这似乎有点绕,既为语文教学,当然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离不开语文,岂不多此一论。问题似乎就出在这里,教语文的人有时不用语文的方式,或者说用的不那么专业地道。而且用与不用、用得好与不好,实际效果差别很大,所以,我这里还是要谈论一下此问题。
时下,语文教学更务实了一些。据说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被确定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更加注重文本研读,亲近文本,挖掘文本,力求有深度和广度。读书成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许多课堂成为语文教师读书的用武之地,课堂多了一些韵味和厚重。总之,语文教学走上了内涵发展、自我发展的道路。既为此,语文教学就应该多一些语文的味道,多一些语文的精神,多一些语文的灵魂。惟其如此,语文则更像语文了,语文则更是语文了,何乐而不为?我以为永河老师的课堪称典范,可资借鉴。
首先,用文学来解读文学。每次听永河老师的课,总感觉文学味十足,《赤壁赋》亦是如此。开篇伊始,他用大块的时间梳理苏轼的文学作品。从《记承天寺夜游》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再到《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记梦》等等,而且不是篇目点到为止,而是背诵全诗,再到作品的语句、人物、内容等广为涉略。这不仅是铺垫,也不仅是暖场,而是为《赤壁赋》做注脚。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多次引用一些文学作品,如,为了表现苏东坡贬居黄州时的生活困顿,引用了苏轼的《东坡八首》;为了体现苏轼初到黄州时难言的孤独与失落,用了苏轼自己的作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来加以诠释;为了表现苏轼被贬谪岭南时的旷达乐观,引用了苏轼的作品《惠州一绝·食荔枝》。此外,教者还引入周国平的《周国平作品精选》、林语堂《苏东坡传》和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的一些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他的课堂的文学味还体现在他的教学语言上,他用近于文学化的语言来呈现自己的教学,让人感觉到语言的丰富多彩和文学的美好,这就使他的课堂教学多了一份风采和魔力,让人着魔和陶醉。所以,有人说,听永河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原因大概于此。
其次,用朗读背诵助力课堂。朗读与背诵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先人们朗读与背诵的内容与技能远胜于我们,而这些有时被我们称之为死记硬背,于是自以为聪明的我们朗读与背诵的能力不断弱化,以致到了非考不背的地步。朗读背诵作为优良的传统需要继续发扬光大,永河老师的课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读,课堂上让学生合作朗读,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不仅于此,教师还进行范读,再让学生分段朗读。为了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或者说读得更专业一些,教师还拿出了播音员张颂的朗读指导要求和建议,可以说教师是不厌其读,匠心独运。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他是把朗诵上升到培养学生语感的高度来重视的。在背诵上,教者更是不遗余力,为了激励学生背诵《赤壁赋》,他不惜使用了《中国历史轶闻》一书的统计数字,清代应考学生要背熟精通几十万字的书,其中《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等等。学生背,教师背,师生齐背,让背诵成为一种氛围、一种文化。
再次,用文体诠释文本。文章有体式,体式显风格。从文章的体式入手解读作品算是对口、对路,这一点在教学中常常被忽视。永河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了《赤壁赋》的文体,正如他所言:“‘赋’作为文体的一种,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就外在表现而言,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多用铺陈,二是讲求押韵,三是讲究对偶。”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教者为什么突出强化朗诵的教学方法,也通晓了作者文章的语言美之所在。这就使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到赋体散文的特点和笔法,为今后接触、学习类似的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用评点批注的阅读方法细读作品。评点批注法也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传统的阅读方法,它直接进入文本,三言两语,或谈感想,或发表观点,往往切中肯綮、画龙点睛。它反映了阅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方法。永河老师显然深谙此种方法,并且充分加以运用,也尝到了它的甜头。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对原文加以评点,指导学生在评点过程中关注精彩处、动情处、深思处、疑难处。课堂上学生交流评点结果,教师适时加以点拨。从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来看,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有益的。它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阅读从细化走向了深化,从而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
第五,用优美的板书呈现优美的作品。每次观摩永河老师的课,都被他精心设计的板书所折服。他很注意自己的板书,大概是语文教师的缘故,他十分在意自己的书写,字写得规整且美观。然而他的板书又不限于此,黑板上写什么,写在何处,都要经过精心设计,似乎是在打造一件艺术品,而当这件艺术品完成的时候,回头审视却发现似乎又是对文学作品的最好的诠释,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每次听他上课,总要注意欣赏一下他优美的板书设计,那充满着艺术化的带着些许美感的板书。《赤壁赋》仍旧是这样的杰作。
以上是对永河老师《赤壁赋》一课的一点感受,姑且称之为“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是为语文。
有关名师语文课.高中卷的文章
一条河的前世今生沙莎夏驾河风光昆山有很多条河,宽的、窄的、曲的、直的,密密地编制了一张水做的蛛网。夏驾河的命运和一个人息息相关,这是昆山其他河流中罕见的。这种亲民的姿态赢得了百姓的普遍好感,再加上疏浚河道的功劳,人们便将下界浦改名为夏驾河,以纪念这位为民造福的领导。到时候,这条一度寂寂无名的河流将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余生也晚,无缘得见夏驾河神奇的前世,但它美好的今生,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2024-07-23
名师档案曹勇军,男,山东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荣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背景描述2012年12月4日,我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教研室之邀,参加“八桂语文教育论坛”,借班执教观摩课《赤壁赋》。教学设想《赤壁赋》是传统名篇,既好教又不好教。最后用一个假设猜想的问题(猜一猜,苏子写《赤壁赋》最想表达的意思在哪一段?......
2023-07-21
第一节秦及西汉前期散文泰山刻石文[1]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文辞类纂》定为上中下三篇,此选为上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11]。[9]齐明:东周臣,后仕秦、楚及韩。事见《战国策·东周策》及《西周策》。延敌,引进敌人。施及孝文王、庄襄王[1],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据《史记·秦本纪》,其即位三日而亡。......
2023-12-07
按照玉符河生态基流量计算结果及生态补水方案,在确保下游周王庄桥断面最小0.39m3/s流量的情况下,卧虎山水库需放水1140万m3/a。但是卧虎山水库目前仍承担着济南市防洪、供水及生态服务的任务,是否有足够的水量满足玉符河干流生态补水要求,如何调度,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次仅考虑卧虎山水库水面蒸发损失水量。卧虎山水库供水量包括城市供水、下游玉符河生态补水和农业供水。根据卧虎山水库目前供......
2023-06-25
古代文人心中总是充满着一方挥之不去的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既成为文人心灵的庇护所在,也成为他们不满现实,见证孤傲人品与高洁人格所在。山水成为创作者生命大主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山水也有了精神。《那山那人那狗》展示的是一对父子的邮路之旅。......
2023-08-10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1]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2],得李翰所为《张巡传》[3]。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10],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21],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22]。......
2023-12-07
[1]这段话既是对《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评价,也可看做是对该诗的感人之处的总结。诗人艾青出生在中国农村的土地上,长在乳母“大堰河”的怀抱中。“大堰河”的乳汁,养育了诗人的身体,也滋养了诗人的感情。他要把自己对养母“大堰河”的感情倾诉出来。......
2024-03-26
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周武王病,周公作祷词,愿以身代,祷词藏于金縢柜中。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4]。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5],可谓彬彬君子者矣[6]。......
2023-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