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夏钱币作伪手段分析

西夏钱币作伪手段分析

【摘要】:古钱币作伪,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一)挖补镶嵌法。作假者通常会选取与珍贵钱币大小、薄厚相同的普通钱币,根据需要,挖掉几黏个或全部钱文,将做好的钱文用合剂粘在相应的位置,涂上假锈,使之变成一种珍贵的钱币。翻砂铸造是制造伪币者使用最多、最广的造假手段因为翻砂铸造伪钱,成本很低,且可批量生产。

二、古钱币常见的作伪手段

了解古钱币基本的作伪手段,可以更好地辨别古钱币的真伪。古钱币作伪,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

(一)挖补镶嵌法。作假者通常会选取与珍贵钱币大小、薄厚相同的普通钱币,根据需要,挖掉几黏个或全部钱文,将做好的钱文用合剂粘在相应的位置,涂上假锈,使之变成一种珍贵的钱币。如将一枚普通钱,挖去面文,把做好的西夏文“乾祐宝钱”四字依序粘贴,再涂上假锈,就成了一枚珍贵的西夏文乾祐宝钱了。用景德元宝钱,挖去“景德”二字,贴上“皇建”二字,就成了一枚皇建元宝了。如下图所示:

识别挖补镶嵌伪钱,除仔细看以外,还可听声音来辨别。完整的钱声音一致,而挖补镶嵌的钱声音嘶哑。但声音嘶哑的钱币,也不一定都是假币。因为有的真钱有暗伤,声音也是嘶哑的。这时就需要拿一根针,用针尖扎一扎钱文边隙,如钱文是粘贴上去的,针尖就会从黏合的缝隙扎进去,再轻轻一撬,粘的字就掉了。合背、合面、加边伪钱,只要声音嘶哑,用针尖扎黏合的部位(穿口、加边处等),都能很快判断出其真伪。

(二)改刻法。制假者会选取较厚实或钱面、钱背有流铜、疤痕等铸造缺陷,或钱体锈层坚硬的普通古钱,或改刻钱面上的文字,或增添钱背星月、文字,使之变成一枚珍贵钱币。如下图所示。

改刻的伪钱,其钱文字体不一致;改动处需上假锈,而假锈和原钱上的真锈也不协调。辨认改刻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看钱上的字体是否一致,其笔画是否有的粗、有的细,或者不连贯。其次要动一动钱文边缘上的锈,如果是改刻钱,锈很容易去掉,锈一掉就露出改刻的痕迹。第三,要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钱文、星月纹,也可发现改刻的痕迹。

(三)铸造法。翻砂铸造是制造伪币者使用最多、最广的造假手段因为翻砂铸造伪钱,成本很低,且可批量生产。因此,现在的伪钱,绝大多数都是翻砂铸造的。翻砂铸造伪钱要用母钱,母钱一般有三种来源:一是选用字口清晰的真钱(非真母钱);二是把普通真钱挖补、镶嵌、改刻、黏合成一种珍稀品,作为母钱;三是珍贵钱币没有母钱,作伪者就依照图谱形制,用木、石、骨、锡等材质刻制成母钱。有了母钱,就可以大批量地翻砂铸造伪钱,有的一做就是几百,甚至上千枚翻砂铸造的伪钱,打磨、上锈后,就可以出售牟利,欺骗一些初学者和辨伪能力不高的钱币爱好者。西夏钱币的伪品,多数也是翻砂铸造的挖补镶嵌、改刻的毕竟只是少数。

翻砂铸造的伪钱,要用辨形、看锈、听音等方法来识别。用普通真钱做母钱铸造的伪钱,因为没有使用经过特殊加工的真母钱,因此铸出的钱币,字口浅显,形体薄小,文字只有其形而无其神。用挖补镶嵌改刻、黏合或用木、石、骨、锡等材质刻制成的母钱铸造假币,铸出的钱币或过于精整,或过于粗劣,其形制往往失去真钱神韵。只要熟悉真钱形制,仔细辨认,就能识别铸造的假币。

翻砂铸造的伪钱,锈、旧都是铸好以后做上去的,无论做得多么逼真,它们和经过几百、几千年时间自然生成的锈、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要求钱币收藏者,必须认识真钱的锈、旧(没有入过土的)有什么特征,且要多看牢记,时间长了,就对真锈、真旧形成了概念,碰到新做锈、做旧的伪钱,就能一眼识别出来。

新铸造的伪钱,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流通,存在火气,因此,声音尖亮。凡是声音尖亮的钱币,就应认真考虑其真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