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夏钱币汇考:充分了解特点!

西夏钱币汇考:充分了解特点!

【摘要】:所以,在确认西夏钱币新品种的同时,要防止和剔除各种臆造的伪品。(七)西夏钱币的形制有大样、小样、厚版和薄版之分。因此,判别一枚西夏钱的真伪,不能只看大小、薄厚,要从诸多方面去综合判别、认定。

一、充分了解西夏钱币的特点

西夏钱币和历代钱币一样,有其共同点,也有其特点。只有了解了西夏钱币的特点,才能辨别其真伪。西夏钱币的特点概括如下:

(一)西夏王朝使用的年号多,史籍上少有铸钱记载,而现在已发现、确认的西夏钱币,很难断定就是全部品种,今后很有可能还会出现新的品种。这就使制假者有机可乘,借机仿造出各种西夏新品,以谋取暴利。所以,在确认西夏钱币新品种的同时,要防止和剔除各种臆造的伪品。

(二)西夏文是一种多数人不认识也不使用的特殊文字,伪造的西夏文假钱,只能照样去描画字形,但描画出来的西夏字,往往失去神韵,有的甚至连笔画也描写不对。因此,对西夏文钱,要请教懂西夏文的专家去辨识,或者以熟悉的西夏文去对照辨认。

(三)西夏前期和后期钱币铸造情况不太一样。前期(元德之前)铸造的钱币,铸工粗疏,形制不整,文字浅显。除元德重宝外,西夏文使用行书草书(不规矩的行书),汉文为隶书或隶楷混书。后期铸造的钱币铸工精细,形制规整,文字深峻,使用秀丽楷书(乾元宝行书是个例外),皇建、光定略有行韵。现代仿制的大安宝钱、贞观宝钱等伪品形制规整,文字精好,而假的乾祐、皇建、光定等伪品,虽极力求精求整,但也达不到真钱水平。

(四)除铁母、母钱外,西夏钱大多钱背平夷,内廓浅显,似有似无,不像唐宋钱那样规整高突,并且始终保持一致。发现背廓规整,背穿深峻的西夏钱,要么是铁母、母钱,要么就是伪品(除个别例外情况)。

(五)有的西夏钱铜质冶炼不精,含铁量较高。由于铁不耐腐蚀入土后经过长时间酸、碱、盐和有机物的腐蚀,钱体常布满麻麻的针尖小孔,且铁锈多于铜锈。现在,作伪钱者也已注意到这个特点,在钱体上做一些小孔,并且也涂上铁锈。但锈不入骨,小孔匠气十足,不够自然,细细分辨,还是可以看出破绽来。

(六)西夏后期(皇建、光定)的铸币,使用了部分砂版,钱体不光洁,满身小砂坑,这种钱不是伪钱。

(七)西夏钱币的形制有大样、小样、厚版和薄版之分。同一品种小样钱直径有22毫米,而大样直径可达到26毫米;薄版厚度不足1毫米,厚版可达2毫米以上。因此,判别一枚西夏钱的真伪,不能只看大小、薄厚,要从诸多方面去综合判别、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