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夏钱币汇考:大安通宝的历史背景与铸造特征

西夏钱币汇考:大安通宝的历史背景与铸造特征

【摘要】:金大安年间无铸币,辽铸大安为元宝,且形制、文风与西夏大安通宝极异。汉文大安通宝的铸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李秉常亲政后,主张恢复汉礼,和大宋和好,并派汉将李清使宋时铸造的信物。由于掌握朝政的梁太后集团不同意恢复汉礼,捕杀了李清,将李秉常囚禁,大安通宝没有正式铸行,所以数量极少。大安通宝出土的总数不到十枚,有大样、小样、背月等版式。

二、大安通宝

大安通宝,西夏惠宗李秉常大安年间(公元1075~1085年)铸造的汉文小平钱。历史上以“大安”作年号的有三个:西夏惠宗李秉常、辽道宗耶律洪基和金卫绍王完颜永济。金大安年间无铸币,辽铸大安为元宝,且形制、文风与西夏大安通宝极异。清代人孟麟撰编的《泉布统志》,将一枚传世品大安通宝列为西夏所铸,因此书错讹太多,后人多不肯信,不再沿录。198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出土的二十多万枚古钱中,发现了一枚大安通宝,钱文“大安”二字楷书,“通宝”二字隶书,文字端庄,制作规整,与西夏元德通宝隶书钱相类同。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研究人员吴宗信对钱币窖藏年代、钱币风格和铸造工艺的考证,确认它是西夏铸币。

汉文大安通宝和西夏文大安宝钱的铸造,是西夏国内实行汉礼还是实行番礼,即和大宋王朝和好还是对抗这两种政治势力斗争的反映。汉文大安通宝的铸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李秉常亲政后,主张恢复汉礼,和大宋和好,并派汉将李清使宋时铸造的信物。另一种可能是李秉常执政恢复汉礼时的试铸币。由于掌握朝政的梁太后集团不同意恢复汉礼,捕杀了李清,将李秉常囚禁,大安通宝没有正式铸行,所以数量极少。

大安通宝出土的总数不到十枚,有大样、小样、背月等版式。

(一)大安通宝·大样

拓 图

彩 图

规 格:不详

特 征:“大安”二字楷书,“通宝”二字隶书,背月

等 级:一级

估 价:25000~30000元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三道营子乡出土,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二)大安通宝·小样

拓 图

彩 图

规 格:直径23.6毫米,

    厚1.7毫米

    重4.6克

特 征:小样,钱形小,字体同大样

等 级:一级

估 价:25000~30000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出土,宁夏杨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