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确认西夏钱币新品种的同时,要防止和剔除各种臆造的伪品。(七)西夏钱币的形制有大样、小样、厚版和薄版之分。因此,判别一枚西夏钱的真伪,不能只看大小、薄厚,要从诸多方面去综合判别、认定。......
2023-07-20
西夏钱币,是我国古代货币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以铸制工艺精良、西夏文形式独特、史籍不载和传世数量稀少而著称于世。西夏钱币,是新兴的西夏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发展我国钱币学、丰富我国货币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铸造西夏钱币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是我国古代党项族于公元1038~1227年,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占有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陕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甘肃省大部,幅员“方约二万余里”。都城兴庆府,即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自称“大夏”“大白上国”“白上大夏国”。因其位置在宋、辽、金以西,历史上称其为西夏。
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羌族的一支,因此也称党项羌。党项族原来散居于青海省西南和四川省松潘以西广阔地带,以姓氏为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过着逐水草、无定居的游牧生活。后受吐蕃侵扰,请求归附中原王朝,从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以后,被陆续迁移到甘肃省以东和陕西省北部地区。内迁后的党项人,在汉族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影响下,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中原王朝的特殊照顾,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黄巢率众起义,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受唐王朝之命,参与镇压,因作战有功,被赐李姓,封夏国公,任夏绥银节度使,领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乱,群雄逐鹿,党项拓跋部也乘机扩充地盘,设官置吏,征收税赋,成为雄居西北的一个拥有较强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宋王朝建立后,无力对其用兵,采取了赐赵姓、封官爵、给岁赐的安抚办法。党项拓跋部名义上臣属于宋,而实为割据一方的霸主,正如史册所载:“虽未称王,而自其王久矣。”
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党项首领李德明去世,具有雄才大略一心要建立王霸之业的李元昊继承父位,开始了建国之举:废除大宋年号,建西夏年号显道行于国中;去掉唐赐李姓、宋赐赵姓,改皇室姓氏拓跋氏为嵬名氏(后被毅宗嵬名谅祚又改为李姓);命大臣野利仁荣参照汉字,编制成笔画复杂的西夏文,在领地推广使用。公元1038年,嵬名元昊筑坛受册,即位皇帝。从此,西夏先期和北宋、辽,后期和南宋、金鼎足对峙了190年。在这190年中,西夏相传十帝,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并形成了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即西夏文化。
西夏末年,新兴的蒙古族以强大的铁骑多次进犯西夏,攻城掠地,烧杀抢掠。最后,经历了数百年沦桑、立国并存在近两个世纪的西夏王朝以及党项民族,从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消失了。直到清代和民国年间,一些学者才搜遗辑逸,又从史料中整理出西夏史料,编撰数种西夏专史,才使人们对西夏历史有了概略的了解。
西夏王朝存在190年,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主要是北宋和以前朝代遗留下来的钱币。做为政权的象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西夏王朝也铸造了本王朝的钱币,但数量较少。据近两百年来已发表的资料统计已发现的西夏铸币总数约有二十多万枚,其中铜钱近两万枚,铁钱十八九万枚。计有十五个种类,一百多个大的版别。这些钱币中,铁钱出土时锈蚀严重,重视不够,损失较多,其他种类的钱币部分由国家博物馆和地方博物馆、文化馆收藏,还有相当一部分被收藏家或钱币爱好者收藏。
二、发现和认识西夏钱币的历程
在钱币专著中,最早著录西夏钱币的是南宋人洪遵(公元1120~1174年)的《泉志》。该书卷十一著录西夏王朝铸造的一枚西夏文钱币,洪称:“右梵字钱,余按此钱径八分,重三铢六参,铜色赤纯,文不可辨,大抵类屋驮、吐蕃钱。”从文中可以看出,洪遵虽然发现了这枚西夏文钱,但并不认识它,也没有将其列入西夏王朝铸币,只是忠实地将其列为不认识的少数民族铸造的钱币。经后人考证,《泉志》著录的这枚梵字钱,是西夏王朝铸造的西夏文钱。《泉志》第一个发现并记录了西夏铸币。
元、明两代三百多年间,钱币学研究没有大的进展,流传下来的钱币著作,有胡我琨的《钱通》和李世熊的《钱神志》。这两种著述,或是沿袭洪遵《泉志》的说法,或是记述十分简略,均未涉及西夏钱币。
清乾隆年间,纪昀等人奉敕编著《钦定钱录》,收录历代古钱500余种,沿袭《泉志》录西夏文钱一品,仍称作“梵字钱”,录西夏汉文钱“天盛元宝”钱一品。尽管史册对西夏铸造天盛钱已有记载,但在钱币专著中,第一次明确将其定为西夏铸币。这在西夏钱币研究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清代乾嘉年间,学术界兴起了研究考据之风,金石文物的研究收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甘肃学者张澍在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发现了一座西夏石碑,石碑的两面均镌刻文字,一面是汉文,一面是西夏文,对照碑上的汉文和西夏文,其文义是相同的。西夏灭亡后,西夏文到明代时已成为无人认识的死文字。张澍的这一发现,使西夏文又“始见天壤”。就在张澍发现西夏碑的第二年,金石学家刘青园也在凉州发现了西夏窖藏古钱,“凉州土人掘地,得古钱数瓮,其中开元最多,北宋、辽钱及西夏元德、天盛、乾、天庆、皇建、光定诸品,亦复不少。而此种梵字钱,亦有数品,余共拣得千余枚。”刘青园将梵字钱上的钱文和张澍发现的西夏碑上的碑文相对照才明白了梵字钱上的“梵字”,就是西夏文。他断定南宋洪遵在编著《泉志》时,也不认识这种文字,因此说“数百年后,破此疑窦,亦快事也”公元1827年,初尚龄的《吉金所见录》记述了刘青园的这次重大发现并将刘发现的西夏诸钱,逐一著录。对西夏文钱,虽然知道它是西夏王朝铸造的西夏文钱,但对具体读音和文义是什么,仍然不明白,只好在以前“梵字钱”上,加了“西夏”二字,成为“西夏梵字钱”。六百多年来无主“梵字钱”,终于找到了铸主,它就是西夏王朝。刘青园的发现和初尚龄的记述,是西夏钱币研究史上的重要成果。此后的一些主要钱币著作,如《钱志新编》《古今钱略》《古钱汇》《言钱别录》《泉史》等,西夏钱币部分,都沿袭了《吉金所见录》的说法。
随着国内对西夏历史研究的重视和西夏文研究的不断深化,我国学者罗振苌玉、罗福父子首先释读了西夏文。1919苌年罗福《西夏国书略说出版,分别附载了西夏文钱四品,汉文直译是:福圣宝钱、大安宝钱、乾宝钱、天庆宝钱。并声称“此为以前古泉学家所未知,兹悉抚印四泉于册,以告世之治古泉学者”。至此,“西夏梵字钱”才有了具体名称,人苌们也能顺利地辨识西夏文钱币了。罗福的《西夏国书略说》,把西夏钱币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为西夏钱币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钱币学家赵权之发现并释译出了西夏文贞观宝钱,194年在《泉币》第三期撰文作了介绍。张叔训在《泉币》创刊号介绍其藏品西夏铸造的汉文钱大德通宝一品,王荫嘉介绍天盛元宝背西铁钱一品,程伯逊在同刊第二十三期介绍天盛元宝背西铜母一品。至此西夏铸造的钱币,汉文钱达到了8个品种,西夏文钱达到了5个品种,这13个品种均是西夏年号钱。
新中国成立后,出土了不少西夏窖藏钱币。1981年,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三道营子乡出土了一批西夏窖藏钱币,发现一枚大安通宝经内蒙古自治区的文物研究者吴忠信考证,为西夏惠宗大安年间铸造的汉文钱。1984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出土的西夏窖藏钱币中,发现了一枚篆书光定元宝,虽然和楷书光定元宝属同一品种,但在西夏铸造的钱币中,篆书钱文仅此一种,也确实是一个大版式。1999年,钱币爱好者易凯峰在宁夏灵武市磁窑堡收到一批钱币,从中发现一枚折二型西夏文正德宝钱。2005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中亮相。迄今为止,已发现和出土的西夏钱币总数约有二十多万枚,分11个西夏年号钱,15个种类,一百多个大的版别。
西夏王朝相传10帝,使用了32个年号,历时190年。期盼在今后出土的钱币中,能再发现新的品种和版式,使西夏钱币的种类和版别不断得以增加,不断得以丰富。
三、从西夏钱币探索西夏王朝
钱币是社会的产物,它保存了当时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以钱证史,以钱补史”,就是通过钱币来了解历史。研究西夏钱币,对我们了解西夏历史有一定的帮助。
(一)西夏主要流通北宋钱币,这种特殊现象是历史的产物
近二百年间的考古发现和出土的西夏窖藏钱币证明,西夏王朝铸币很少,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二三;北宋铸币最多,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有的窖藏还高达百分之九十七;其他王朝铸币(汉、唐、五代诸国及金、辽及南宋等)占百分之十多一些。从出土的钱币可以看出,西夏王朝立国一百多年间,西夏使用的主要是北宋钱币。对于上述奇特现象,有的钱币研究者认为:西夏铸币少的原因,是西夏缺少铜材。事实果真如此吗?
五代十国的混战局面,虽然由宋王朝结束了,但在解决民族矛盾的问题上,宋王朝并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和大统一的坚定信心。因此,在军事失利后,便以屈辱的议和保持苟安生存,停止了统一大业。如宋、辽公元1004年的“澶渊之盟”,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公元1044年的宋、夏议和,宋岁赐夏银七万二千两,茶三万斤,绢十五万三千匹。如果仅把银以每两折合成一百个小平钱计算,宋每年送给辽和西夏的钱币近70吨,折小平钱一千七百多万枚(根据出土大批宋代铜钱而独不见宋代银锭推断,西夏当时可能是把银换算成铜钱,以铜钱结算的)。就是在这种局面下,北宋王朝年复一年苟安生存直到灭亡,而西夏、辽、金以及之后的蒙古政权,也是在这种局面下诞生和存在的,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
在北宋灭亡前,西夏王朝靠宋王朝岁赐、武力掳掠和榷场贸易所得到的钱币,已满足了社会钱币流通的需要,所以不需要再费工费材大量铸造钱币了,只是铸造少量的钱币做为王朝的象征,做为赏赐臣僚、祭祀和向邻国礼送之用。而在北宋灭亡后,没有了北宋王朝的岁赐,臣金后所得钱币又极少(西夏窖藏钱币有金钱正隆元宝、大定通宝,但数量不多),社会上流通的钱币不足,为了满足流通的需要,西夏才于天盛十年设通济监铸钱。因此现在出土的西夏钱中,天盛钱最多。皇建年号在西夏仅行用了一年,其间又受蒙古多次大规模的进攻,但皇建年间铸造的皇建元宝和光定年间铸造的光定元宝,是西夏钱币中仅少于天盛元宝而数量较多的两种。因此,说西夏铸钱少是缺少铜材,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西夏社会使用的主要是北宋钱币,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二)西夏铸币仿唐、宋钱制,同时也融进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我国唐代和宋代金属钱币,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极大的实用性,影响了我国金属货币近两千年。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是北宋钱币,为了统一和方便,西夏铸币必然也要仿照唐宋钱制。如形制为圆形方孔,币值为小平、折二、折三,材质为铜、铁并划分铁钱流通区域,钱文采用帝王年号和元宝、通宝、重宝等。同时,西夏在仿照唐宋钱制铸造钱币时,也融进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元素,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钱币上铸入西夏文字,使西夏文通过钱币在国内得到传播,也为我国钱币史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夏文钱币。
(三)西夏钱币铸制精美,是西夏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反映
西夏铸造的钱币,总的说来铜质精良,铸工高超,边廓坚挺,形制规整,字体端庄秀丽,书法高雅优美。在我国历代数千种钱币中,也应算是上品了。它充分反映了西夏社会、经济、文化较高的发展水平和比较先进的制造业技术。
(四)西夏铸钱,早于史载
《宋史·夏国传》载:“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西夏天盛十年)始立通济监铸钱。”天盛十年距西夏建国已有120年,如按史册所载,西夏在天盛十年前的120年间没有铸钱。但出土的实物证明,西夏在天盛十年前就铸造了6种年号钱,有8个种类,近30个大的版式,但数量很少。可能因为铸量少,所以就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到了西夏天盛十年,北宋灭亡已十多年了,缺少了北宋十多年每年七万多银两的岁赐,加上西夏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流通的钱币不足,影响了经济运转。为了解决流通钱币不足的问题,西夏才批量铸钱;因为铸钱数量大,就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这才设立了专管铸钱的部门通济监。《宋史》的记载和西夏铸钱的事实,并不矛盾,而是真实历史的反映。
西夏文令牌
西夏钱币研究工作方兴未艾,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探索,如西夏有无纸币,有无金币、银币的制造和使用,已认定的钱币中有无伪品,待考证的品种中哪些是真品,西夏钱币与西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方面的联系等,还有待人们加强研究,积极探索。
有关西夏钱币汇考的文章
所以,在确认西夏钱币新品种的同时,要防止和剔除各种臆造的伪品。(七)西夏钱币的形制有大样、小样、厚版和薄版之分。因此,判别一枚西夏钱的真伪,不能只看大小、薄厚,要从诸多方面去综合判别、认定。......
2023-07-20
十六、待考钱币西夏历经190年,相传10帝,使用了32个年号。现已发现并确认的西夏钱币,有11个年号钱,15个种类,近100多个大的版别。如列入待考品中的人庆宝钱,由于第一字铸残,是否为西夏钱,还有待今后出土的实物来印证。《收藏》2003年第10期《一枚奇特的西夏文钱币》一文介绍了一种不知名的西夏钱币,也有待西夏专家的考证。折十大皇建、大盛,还需要对其真伪进行辨别。其他如草书元德通宝、都宝钱等也待考。......
2023-07-20
皇建元宝楷书旋读,字体美观,铸制精整。有正样、大样、平头建、背月、行元等版别,以平头建、背月、小冠宝、大样行元为少见。(十一)皇建元宝·铸母拓图彩图规格:直径25.4毫米厚1.5毫米重4.1克特征:样钱;精铸,文字清晰,字口深峻,边廓规整等级:二级估价:8000~10000元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出土,宁夏呼宁平收藏。......
2023-07-20
这也是辨识伪品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克服侥幸心理。一些人对古钱币特别是珍贵钱币,有一种“宁可错买,不可错过”的心理,生怕失去机会。所以,辨识古钱币真伪,要从多方面来辨别,不能看到一两处真钱的特征,就轻易认定是真品。在古钱币辨伪方面,也存在这种情况。但也有一些古钱币收藏者,存有攀比心理。......
2023-07-20
近年在宁夏、甘肃、内蒙古和陕西北部出土的西夏窖藏钱币中,已有数十品隶楷混书的元德通宝。(五)元德通宝·异体楷书拓图彩图规格:直径22.2毫米厚1.35毫米重2.7克特征:异体楷书。......
2023-07-20
“乾祐元宝”为西夏仁宗铸造,为泉界公认。乾祐元宝分铜质和铁质两种,铜少铁多,铁钱出土,动辄上万枚。乾祐元宝铜钱发现二百余枚,铁钱十八九万枚。(二十一)乾祐元宝·铁·背月拓图彩图规格:直径24.2毫米厚1.5毫米重......
2023-07-20
西夏桓宗李纯祐天庆年间铸造的西夏文小平钱。天庆宝钱楷书旋读,钱体美观精整,文字清晰端庄,是西夏文钱币中铸制最精致的一种。已发现的约有二百余枚。(二)天庆宝钱·大字拓图彩图规格:直径24毫米厚1.7毫米重4.3克特征:大字版;文字大,字口清晰,铸制精美等级:四级估价:2500~3000元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出土,宁夏杨森收藏。......
2023-07-20
六、元德重宝元德重宝,西夏崇宗李乾顺元德年间铸造的汉文大钱,与小钱元德通宝并用。《言钱别录》称“西夏钱以元德品类为多”,“元德且作重宝,似折二”。元德重宝为折二折三大钱,以重宝作钱文的,在西夏钱币中,仅此一种。(二)元德重宝·折二彩图规格:直径29毫米特征:折二型,制作精美,文字秀丽,楷书直读等级:一级估价:90000~100000元甘肃省平凉市出土,甘肃张光华收藏。......
2023-07-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