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左宗棠在甘肃:推动文教事业兴办

左宗棠在甘肃:推动文教事业兴办

【摘要】: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要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大量人才、兴办文化教育事业,这是做过塾师的左宗棠多年来一贯的认识。为此,他上任伊始,就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振兴措施,力图改变甘肃与西北教育落后的状况。

九、左宗棠与甘肃文教事业的兴办

西北本来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政治经济中心东移,陕甘等省大部分地区却成了文化最落后的边地了。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要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大量人才、兴办文化教育事业,这是做过塾师的左宗棠多年来一贯的认识。早在任闽浙总督时,左宗棠就提出了“敬教劝学,卫国于以中兴”的口号[1],视教育为国家由贫弱而富强的根本。他一直关注西北问题,早年在两江总督陶澍家中执教时就搜集了大量的西北边疆问题的各方面资料,并和曾充军伊犁的林则徐成为忘年交。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少数民族杂处,各地语言、文字、习俗差异较大,中原汉族的相对先进文化没得到广泛传播,读书识字的人很少,文化落后,人才缺乏,再加上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使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处于极其凋敝落后的境地。到甘肃以后,他亲身触及到西北文化落后、读书人少、人才缺乏的严峻现状,深切感到,在西北边疆面临严重危机、强邻窥伺、民族杂处、少数民族人口多的情况下,“若读书人日渐减少,势不尽沦为戎狄不止也”,认为在西北大兴科举,“因科目而兴教劝学,则较他省为尤亟”[2]。于是提出了“关陇要事,读书为急”[3]的观点,呼吁各地官员,“所至均以兴教劝学为急”[4],重点办好西北文教事业,开发西北人民的智力,为传统的封建教育补课,以达到“经正民兴,人才从此出,风俗亦从此厚矣”的目的[5]。为此,他上任伊始,就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振兴措施,力图改变甘肃与西北教育落后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