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方面,我想讲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我们读书的实用主义,说老实话日益加强。我们从小的孩子都是重视什么呢?但是说心里话,我们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恰恰是极其欠缺的,而读书正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便捷的一条路径。这是我们阅读的第二个障碍。我们现在缺少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约翰·凯里又讲:“放下书打开电视,轻松的感觉随之而来。”......
2023-11-17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
诗人狄金森写道: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
把人带向远方。”
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他的名著《阅读史》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当代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陶德麟针对当前语文教育现状,呼吁:青少年趁小的时候,记忆力好的时候,多读一些经典名著。
……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阅读,我们渐渐地开始认识到,孩子们的童年阅读原本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孩子的阅读能力,公认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在孩子的6~12岁阶段,是阅读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在这6年里,没有什么事情,会比海量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更为重要的了。育儿专家尹建莉曾说过:“一个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你读什么书,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既然童年阅读是人一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经典阅读更是人生中的重中之重。正如父母每天给孩子准备三餐,营养是首选。何为经典?套用库切《何谓经典》中说的话,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当然,撇开其演讲的特殊语境,那些历经后人最诚挚的颂扬而光景常新的作品都是经典。因此,经典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儿童阅读中的“营养品”。孩子们通过阅读经典掌握各种知识,尝试着了解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各种秘密。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会在别人的故事里,发现和观察他们自己,完成对自我的认知。经典阅读能帮助孩子从小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与这个世界友好地相处。在经典阅读中,一个孩子也在寻找着前行的方向。面对宽广的未来,他们不停地探求自我的边界,不经意间读到的一本书、听到的一个故事,便可能让他们找到自己梦想的目标,让人生从此改变走向。
阅读经典,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加丰富,更加柔软,更加坚韧,会让孩子渐渐变得强大起来。一个内心丰富的孩子,当他遭遇困难的时候,内心的支柱不会轻易折断,很少做出极端的行为。他们能更敏锐地感受到爱的存在,更懂得理解周围的人与世界对自己的善意,也更懂得如何去爱人、爱世界,以及容纳不完美的现实。一个热爱经典阅读的孩子,也会是一个更有能力感受和创造幸福的孩子。
你怎么读书,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世界
在“浅阅读”充斥的周遭,除了日常生活类图书之外,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是越来越多。据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虚构类书籍销售的前五名全为郭敬明与韩寒等所包揽,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刷微博、微信代替阅读的也不在少数。雅斯贝尔斯曾感叹人们草草阅读,只知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知又迅速遗忘的信息,而不是能引起反思的东西,今天的情形就是如此。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象。
我们发现,身边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更不会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我们无意否认知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而只是想提请注意,媒介的变化已然掩夺了阅读的本意,但大多数人对这种变化太不以为意了。尽管生活中,他们不认为开车可以完全代替走路,赏览风景,尤其僻远的美景,更是非走路不可,但一回到阅读,认知就发生了偏差,对读图、读网不能代替读书的认识,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清楚。
不同类型的阅读到底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呢?先说说当下时尚的“轻松阅读”——读图与读网。音画构成的具象,多刺激感官,不触及心灵,耽溺日久,很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形成按给定预设被动接受的知觉依赖,进而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严重的连生存都会发生问题。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使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的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对此,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有很详尽的讨论。它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一味的读图和读网并没有补人的精神,相反,它在提供便捷的同时容忍偷懒,毋宁说是弱智的,甚至是有害的。而由文字构成的书籍,因符号抽象,常呈现为开放的结构,在引发人书对话过程中,能唤起人往复思考,是最锻炼人脑的活动。其中经典阅读,尤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峙,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阅读经典呢?我们需要的是——横读、纵读,联系读;通读、细读,深入读;真读、实读,用心读!
首先,必要的诵读。词学大家叶嘉莹女士说,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曲有一个吟诵传统。必要的诵读对于营造阅读氛围,进入经典内部非常重要。梁实秋先生回忆起小时候的读书生活时也说,老师朗诵时“咬牙切齿,声震屋瓦”或“轻描淡写,如行云流水”,而学生在细心聆听的同时,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之前已经可以体会到文章的美妙。例如,“老师讲解之后,立即要我们朗诵,于是全班同学高唱,如鼎沸,如蛙鸣,如鸟喧,如蝉噪”。老师可以利用晨读、诵读课的机会指导学生大声而深情地诵读经典。不管是诗、词、曲,还是一些戏剧段落或小说的精彩片段,都可以拿来引导学生诵读,供他们在吟诵中体悟经典并揣摩经典内在的意蕴。
其次,反复的阅读。“反复是学习之母”。任何知识都需要在反复温习、实践中才能得以巩固,更何况已经流传百代、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的经典呢。很多学者名流、文学大家都十分注重“反复”这一法宝:学者曹聚仁将《儒林外史》读了100多遍,《红楼梦》读了70多遍,《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也各读了20多遍;毛泽东说《红楼梦》不看5遍没有发言权;张恨水14岁之前就能够背诵“四书”、《古文观止》和《左传》等典籍;陈丹青如果不是倾听木心先生的讲授,反复研读鲁迅的著作,也不会有《退步集》及《荒废集》等大量文集的问世。林语堂说,每一次对经典的重读都是“灵魂的壮游”,经典是一片丰沃的土地,一片茂密的森林,每一次阅读,都让人有新的发现和收获。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时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坚持“第一遍熟悉,第二遍读懂,第三遍探究”的读书要领,只有真正读懂消化,得其精髓,才能提升自身素养,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素材。
再者,探究性阅读。学生阅读时间有限,面对浩如烟海的名著,很多学生只能“望洋兴叹”,心生畏惧。对于考试大纲罗列的名著,很多学生也抱怨没时间、没耐心读完。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选定一个作家的作品进行阅读,或围绕一个主题选定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这就像打井一样,与其打十口不及泉的井还不如先选一口深入开掘,等到泉水喷涌、尝到甜头的时候,学生也许就悟出了阅读的方法,继而被激起了内心的阅读兴趣。如根据向学生发放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四大名著最感兴趣的是《西游记》,其次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最后是《红楼梦》。从四本名著的阅读难易度上看,也基本上如上次序。根据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层次,从五年级开始,在班级里开展“共读名著之旅”是较好的选择。一个学期精读一本名著,五上《西游记》,五下《水浒传》,六上《三国演义》,六下《红楼梦》,四大名著两年内读完。每一本名著又根据章回数计划到每一周共读的回数,一般是每周读五至七回,这样的任务,让每个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得到,即使是阅读能力中下的孩子也能轻松地完成。没有了压力,阅读自然变成了“悦读”。在阅读过程中,也要善于寻找孩子的兴趣点与探究点。比如《西游记》中的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这一回直接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内容埋下伏笔。导读时通过“时空转换”“趣味辩论”“西游讲堂”等方式,紧扣孩子对书中关键人物的兴趣点,开启别样的阅读通道,引发孩子的阅读思考,最终走向深度阅读。例如在指导这一章节“时空转换”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环节:
(1)我是主人公:如果你就是这个充满着反叛意识,又有些单纯、耿直的孙悟空,你在当芝麻小官弼马温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会做什么选择?理由是什么?
(2)我是旁观者:如果你是天兵天将中的一员,或者你就是玉皇大帝,最想发自肺腑地对孙悟空说些什么?
(3)我是小读者: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后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偶然还是必然?
机动性地开展辩论活动。
对孩子来说,经典的阅读是精神的奠基,基础的厚薄决定他以后人生的高度。如何有效阅读经典是一个较大的话题。随着教育部门对学生经典阅读的重视,经典的书香一定会弥漫所有的校园,浸染所有的家庭,更多的学子一定会在经典的滋养中茁壮成长。据悉,清华大学2015年寄发给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中附有校长赠阅的路遥的经典作品——《平凡的世界》。我想,这也充分体现了这所名校对经典的尊崇以及对学子们阅读经典的开示——经典中有丰富的养分,明媚的阳光,向上的力量!
有关陪读手册的文章
第三个方面,我想讲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我们读书的实用主义,说老实话日益加强。我们从小的孩子都是重视什么呢?但是说心里话,我们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恰恰是极其欠缺的,而读书正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便捷的一条路径。这是我们阅读的第二个障碍。我们现在缺少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约翰·凯里又讲:“放下书打开电视,轻松的感觉随之而来。”......
2023-11-17
因为工作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活力创造财富,去经营自己的人生。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着无穷的创造性,能够在平地起高楼,能够让天堑变通途。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创造并享用自己的财富啊。每个人最重要的财富就是自己。也许每个人所拥有的都不一样,但是对于自己而言,已经足够了。一滴水,可以滋润干枯的花朵,一个支点,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难道一双手,还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财富吗?......
2023-12-03
张梅关键词:理想主义者正直勇敢独立张梅,广东人民出版社编辑,《广州文艺》杂志主编,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作品中《给我未来的孩子》流传最广。张女士表示:题名应为《给我未来的孩子》,首发于20世纪90年代初左右,是她应时任《现代家长报》主编的熊少严约稿所写。《给我未来的孩子》恰如一缕曙光,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2023-07-19
书本简介童趣出版公司的《迪士尼我会自己读》系列图书是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分级读物。再加上所学汉字与生动有趣的迪士尼动画相结合,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有趣的故事,能让孩子认识汉字,早日实现自主阅读。陪读策略无意间在新华书店第一次看见《迪士尼我会自己读》系列丛书,全书目前市面上共有七级,每级共六本书。奖状激励,及时评价花了将近半个小时读完了《迪士尼我会自己读》第一级的《小丑鱼》。......
2023-07-19
我们可能为他设计下面的书单:成熟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专业阅读走入精确期。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给教师的建议》、《儿童的人格教育》、《爱的艺术》是三本需要反复咀嚼的经典读物。《给教师的建议》本身是丰富而浪漫的,这个阶段已经可以比较透彻地把握,使之成为理解教育教学更丰富的基础。......
2023-10-15
《学校的变革》《学校的变革》作者:[美] 劳伦斯·阿瑟·克雷明译者:单中恵 / 马晓斌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0月1日ISBN:9787532862429劳伦斯·A·克雷明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普利策历史奖获得者,被美国 16 所学院和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因此,《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学校的变革》现已成为美国国内和国际上教育学者研究美国现代教育的一本经典著作,其资料和论点被广泛引用。......
2023-12-02
◎尽早培养孩子的书面语言和阅读能力,能够看懂婴幼儿读物。◎要营造阅读型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做好“读书”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喜爱阅读。◎坚持无压力阅读,经常与孩子“聊书”,不“检查”阅读中的背诵。营造物体和文字对应的环境,让孩子理解文字的意义,培养其对文字的敏感性引导孩子善于观察周边的环境,随机让孩子“阅读”◎生活中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和识字兴趣。......
2023-07-19
对此父母感到十分担忧: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喜欢上阅读呢?日本父母认为,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可怜的人、吝啬的人、庸俗的人,日本父母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而且,他们还总结了一些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小技巧。年龄段不同,孩子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日本父母经常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来选书。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阅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孩子天性是爱读书的。......
2024-04-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