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阅读,可以将我们从快餐式的阅读中拯救出来。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阅读是浪费时间,没有这样的阅读锻炼,理解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遗憾的是,一些人败给了自己的惰性,他们会因为惧怕改变而自我辩护,并最终放弃知性阅读,沉溺于资讯式阅读。轻易放弃的后果是,你永远无法养成真正的深度阅读能力。我们的自我世界本能地认为,我们......
2023-10-15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亲子阅读初期,识字是为了更好地阅读,这一点家长必须时刻牢记。因此,更深入理解阅读与识字之间的关系,并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会有助于提高亲子陪读的效率。
阅读与识字是不可分割的
谈到阅读,必定离不开识字,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而阅读能不断地促进识字。识字要适时、快速、快乐,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首先,阅读能力的硬指标就是识字量的多少。据有关阅读研究统计:无障碍阅读绘本需要认识1200~1500个常用字,儿童文学需要认识1500~2000个常用字,成人读物需要认识2500~4000个常用字。识字量不到1500个,最好不要硬逼着孩子自主严肃阅读,因为阅读中过多生字带来的挫折感会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次,阅读能力还取决于词汇量和识字量的结构。阅读的最小单元是词汇。因此,识字可以从学习4000个常用字不重复编成的500个常用成语和1000个常用词汇开始,掌握其中2210个最常用字,熟悉1790个次常用字,以最快速度建立无障碍阅读能力。
识字为了阅读,阅读不止为识字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量,盲目地追求识字量,认为“只有孩子识字了才会阅读,才可能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智力正常的孩子(2~5岁的婴幼儿),只需经过1~2年时间的训练,几乎每一个都能学会广泛阅读和独立阅读,并能让阅读(喜欢看书)成为孩子终身的习惯,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们必须理清以下关系:
1.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不要为识字而识字。
对于一周岁左右,还不会说话或者语言发展不好、不能流利整句说话的婴儿来说,阅读故事和文章,或是跟着我们一起读,那是有困难的。对于这时的孩子,你在家庭中各种物件上贴上文字就可以了,让孩子在环境中形成识字敏感,对文字产生兴趣,这时不要管孩子能否阅读,他能对文字产生兴趣和意识,那么目的就达到了。但当孩子已能流利完整说话和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就千万不能只停留在“识字”的基础上,要立即进入阅读,多读故事,养成读书的习惯。如果你拼命教孩子识字而阅读少,忽视了对孩子阅读的培养,那么孩子就是认识2000个字或3000个字都不可取,甚至会对阅读形成障碍。这种情况比那些不认识一个字却喜欢看书的孩子要糟糕很多。以前媒体上报道过有些孩子在两岁左右认识2000或3000个字了,但上了小学,并不喜欢阅读,反而形成了阅读困难。
2.会识字不等于会阅读,要把握好阅读与识字的量比与时间比。
孩子认多少字和是否喜欢看书,完全是两码事。但如果把握好阅读的量比与时间比,两者就会呈正比。阅读的时间应该比识字的时间多10倍以上,阅读的量应该比识字的量大100倍以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会识字的同时喜欢上阅读和会阅读。我们反复强调一点:会识字不等于会阅读,在亲子陪读前期多阅读而不要只强调识字,不要本末倒置,不然结果会得不偿失。识字是阅读的一部分,但没必要先识多少字再来阅读。实践中,我们可以先开始阅读(如给孩子讲故事和读书),再在阅读中识字,或者边识字,边进行大量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大量的字,并学会广泛阅读和独立阅读。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还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
阅读与识字可以这样进行
7岁前是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求知欲表现最强。快速识字更能及时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经验证明,5~7岁期间识字时间跨度最好在4~6个月,4~5岁的孩子6~8个月。因此,把握好识字关键期并及时、快速、快乐识字,是尽快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
汉字是图形文字,4~7岁的孩子对图形非常敏感,认字就是给字的整体轮廓照相,快速又轻松,而不是像7岁后的小学生通过笔画分析认字,事倍功半。在快乐的游戏中识字,孩子不仅识字高效,注意力、想象力、反应速度也得到加强,阅读能力水到渠成。
1.趣味识字。
如利用图画识字。婴幼儿读物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识字内容。我们知道,越低龄的儿童对图画的兴趣越浓于文字,恰当地结合图画,在图与文的联系中识字,效率非常高,如利用插图及汉字古代的字形认识“日、月、水、火、马、虫、鱼”等字。同时还可以用简笔画展示出来,孩子能很快地看形识字,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字。多次使用这种方法,孩子也自然学会了,就能自发地给生字配图画,如让孩子给“水、火、山、石、田、口、目、耳、木”等字配上相应的图画,并念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听。虽然他们画的不都是象形图,有些是根据字意画的,但是能自己动手作画,自己交流识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同时这也增强了他们识字的信心。
如编顺口溜识字。顺口溜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经常用顺口溜,可对孩子识字、记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目”:一扇小窗细又长,两只眼睛明又亮;“月”:小小船儿弯弯月,嫦娥玉兔船里坐;“口”:一张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无家当;“日”: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又如“林、森”:“林、森”为树真有用,二木成林,三木成森。再如“轻”:左边车子轻轻跑,空中架起立交桥,横撇是跑道,一点轻轻靠,桥下工人睡着了。还有“燕”:草头下面有一横,口字藏在北里边,下边还有四点底,春天一到飞千里;“碧”: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来”: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着”:眼睛看着歪尾巴羊;“前”:点撇一横长,月刀下面藏……孩子不仅利用这些口诀识记了生字,而且通过编口诀这种自主地创造性识字方法,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如添减笔画游戏识字。用猜谜的形式将加减法游戏运用到识字中,孩子学习识字更兴奋。如:木+木=( );小+大=( );会-人=( );本-( )=木;立+木=( );故-攵=( );( )+( )=动。这样的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了,而是充满乐趣的智力游戏了。
2.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识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教会孩子多少个汉字,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因此,陪读者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尽量帮助孩子总结一些识字的规律,让孩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归纳识字。比如:读音归类的规律(立、力、丽),笔画笔顺的规律(先横后竖:十、木、土、工)(先撇后捺:八、人、大、禾)(从上到下:卡、王、主),笔画变化的规律(贝、见),字形归类的规律(妈、蚂)(请、清)(竿、赶),等等。还要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去识字,以找出最佳方法。例如可以让孩子进行归类:“狮、狐、猩、猫”属什么部首?(反犬旁)“鸡、鸭、鹅”属什么部首?(鸟字旁)“狮子、狐狸、猫都是什么?”“它们都是动物。”“仔细观察,可以把这几个字分成两类,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兽类动物多是反犬旁,而鸟类动物多用鸟字旁。”只有教给孩子优良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具有“触类旁通、点石成金”的本领,才能不断地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
3.结合生活经验和在生活实践中识字。
孩子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汉字的地方都是孩子自主识字的源泉。那么如何开发并指导孩子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呢?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环境识字。大街小巷的标志、广告等都为孩子识字提供了一种和谐自然的最佳环境。带领孩子走进社会识字,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巧识汉字,既起到了教育作用,也增识了许多汉字,拓展了孩子的思维。孩子的生活中汉字处处可见,如各种常见的玩具、文具、生活用具名称,电视、广告及街头标语和身边动植物的名称,可以让孩子做字词卡片、带图案的图片、贴标签的实物等来识记。这样不仅让孩子增识了汉字,还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孩子的识字能力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家长们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遵循一定的规律,耐心、用心、倾心,让孩子做到动手、动口、动脑,一定能成功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帮助孩子学会更多的文字,为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关陪读手册的文章
这样的阅读,可以将我们从快餐式的阅读中拯救出来。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阅读是浪费时间,没有这样的阅读锻炼,理解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遗憾的是,一些人败给了自己的惰性,他们会因为惧怕改变而自我辩护,并最终放弃知性阅读,沉溺于资讯式阅读。轻易放弃的后果是,你永远无法养成真正的深度阅读能力。我们的自我世界本能地认为,我们......
2023-10-15
更为可怕的是,教师作为最应该阅读的职业群体,有许多人也放弃了阅读,不少教师只靠几本教参在课堂上打拼。二今天,教师拒绝阅读已经是一种社会事实。即使如此,也不能说教师就真正丧失了阅读能力。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有多重因素恶化了教师的阅读状况。有一个西西弗斯的比喻很适合现在的教师。回到西西弗斯的神话。而要摆脱西西弗斯的命运,除了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需要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能够让热爱更加持久。......
2023-12-06
第三个方面,我想讲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我们读书的实用主义,说老实话日益加强。我们从小的孩子都是重视什么呢?但是说心里话,我们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恰恰是极其欠缺的,而读书正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便捷的一条路径。这是我们阅读的第二个障碍。我们现在缺少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约翰·凯里又讲:“放下书打开电视,轻松的感觉随之而来。”......
2023-11-17
关键词:培养;阅读习惯;兴趣;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一、课题的提出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关系人一生的阅读和学习的高低。这次的问卷内容是关于幼儿现有阅读水平的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这说明家长、教师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方面不够细致,幼儿的阅读习惯不好,应加强培养。对阅读环境的创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07-29
特别是在视图较多的情况下,判定主视图或与主视图有关的基本视图,将有助于快速看图。要看懂装配图,首先要了解支持该部件某一功能的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其次了解围绕主要核心零件而设置的其他零件的功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设计结构、工艺结构。看图的方法应是借用分规、三角板、丁字尺,利用投影关系找图框或线段的对应关系。围绕部件实现的功能,了解其工作原理、运行情况、装配检验要求。......
2023-06-28
(二)安排批注练习,提高批注能力“批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批注学习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注能力。表3-5“批注单元”习作分析至于“批注单元”,其练习任务是记一次游戏,它是根据人文主题“童年生活”编写的,指的是记忆游戏,清晰地书写游戏过程的练习。在这里,应按照练习要求在“批注单元”中进行排序,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2023-07-30
在现代社会,更为广泛的一种阅读方式是感性阅读,比较少见的是知性阅读。这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懒惰,因为拒绝思考而迷信“方便之门”,导致了对大量粗制滥造的流行书籍的信任和依赖。通过深入研读根本书籍构筑合宜的知识结构,提升理解力,才是真正的“方便之门”,而一旦能够精透地理解数本根本书籍,便足以为一生的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10-15
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变化和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只有提高应变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应付很多突如其来的问题或困惑。努力提高孩子们的应变能力,保持健康的心态去应对多变的社会发展,是广大父母的迫切愿望。拥有应变能力,才会生活得如鱼得水,才会较容易地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随机应变的灵活思维,这样才能增强孩子遇事时的应变能力。......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