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快跑,兔子快跑》陪读策略: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

《快跑,兔子快跑》陪读策略: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

【摘要】:书本简介《快跑,兔子快跑》由英国作家莫顿编文,泰勒绘图,孙清越翻译。随着情节的推进,各种动物的特征一一呈现,谜一样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力荐理由《快跑,兔子快跑》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故事一开头就亮出一个谜:“我”在躲避一个红色的东西!图画书《快跑,兔子快跑》在有趣的叙述中,镶嵌着很多知识点,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我把绘本放到孩子面前,指着封面的题目说:“这个故事叫《快跑,兔子快跑》。”

书本简介

《快跑,兔子快跑》(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由英国作家莫顿编文,泰勒绘图,孙清越翻译。绘本讲述了兔子知道自己最近被跟踪了,但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所以他总是躲在某个地方……他躲在自己的窝里,他躲在树洞里面,他还躲在绵羊身后,躲在白鹅的澡盆里,躲在老旧的谷仓里……究竟是什么东西在跟踪兔子呢?随着情节的推进,各种动物的特征一一呈现,谜一样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

力荐理由

《快跑,兔子快跑》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故事一开头就亮出一个谜:“我”在躲避一个红色的东西!躲避什么东西呢?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佩里·诺德曼曾经提出,最吸引读者的故事,会精心编排问题的提出、答案的提供和不提供,给出的信息和延迟的信息相互交织,既能激起读者的渴求,逗得他们心痒难耐,又能维持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这本图画故事一开始就让一个悬念出场,有着谜语般的魅力,牢牢地抓住了小读者的心。在每个环节中,依次出现这个“东西”的特征:

一个红色的东西;

一个长着很多毛的东西;

一个长着尖牙的东西;

一个长着尾巴的东西;

一个胸前兜着肮脏白围嘴的东西。

在与老鼠、小鸟等同伴们的对话中,兔子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猜测——不是母鸡,它比母鸡危险得多;不是马,它比马危险得多……在猜谜的过程中,不断否定一个答案,又不断给出新的线索,使得故事有着九连环玩具一样的奇妙,既环环相扣,又吸引着小读者们急切地想知道下一个环节发生了什么。最后,具有“红色、长着很多毛、拥有尖牙和尾巴、胸前兜着肮脏白围嘴”等特征的东西终于出现了,原来是一只狐狸!阅读这本图画书可能让我们想起经典科普童话《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不断展开“妈妈”的一个个特征,最后巧妙地把所有特征综合在一起。学龄前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对事物做出多种特征的概括,这种平行式的叙事结构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吻合儿童的心灵节奏。

故事中反复出现“我在躲避一个××的东西”“它比××危险得多”,反复手法的运用增加了形式上的趣味性,让读者眼中的故事显得更为“真实”,也使得小读者感受到越来越强的急迫感,从而对谜底的揭开充满期待。

图画书《快跑,兔子快跑》在有趣的叙述中,镶嵌着很多知识点,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家长在引导孩子们观察兔子逃跑的画面时,孩子们可能会发现:兔子的逃跑路线似乎呈现出“S”形。他们可能会提出疑问:兔子为什么不沿着直线逃跑呢?为什么绕着这样弯曲的路线跑呢?

孩子们在故事中已经认识了很多兔子,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对妈妈的爱如到月亮一样远的兔子、《逃家小兔》中和妈妈做游戏的兔子、《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中聪明又善良的兔子等等,而这本图画书中来了一只跟现实生活中的野兔更接近的兔子——躲避可怕狐狸才能生存下来的兔子。事实上,野兔逃跑时的确会选择绕来绕去的路线,世世代代的兔子们在成功逃跑的过程中学会了这种“S”形的逃生路线,而且,这条路线还得是它平时很熟悉的路线,这样逃起来才不会慌不择路嘛。故事中,兔子选择的正是经过熟悉的谷仓、树、朋友们的浴缸等一条呈现为“S”形的路线。在故事开头,提到兔子的窝是“只能让你插进一个鼻子的窝”,到故事结尾,逃回洞里的兔子对着“只能插进一个鼻子”的狐狸笑翻了。要知道,现实中的兔子的确是打洞为家的,那个小小的兔子洞,挡住了很多天敌。快乐的阅读中,又蕴含奇妙的知识,这样的故事谁不喜欢呢?

陪读策略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教授说:“读书,是人一辈子的事情。”那么,妈妈应该给孩子怎样的阅读启蒙呢?

第一次阅读

孩子上了幼儿园

妈妈:“我要开始讲故事咯!”

孩子不以为然。

妈妈:“今天的故事是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故事哦!”

孩子:“是什么?”

妈妈:“哈哈,你看了就知道了!”

我把绘本放到孩子面前,指着封面的题目说:“这个故事叫《快跑,兔子快跑》。”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要给他读。他一把夺过去,并没有按照我的指点看题目,而是睁大眼睛,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说:“还有一只野猪哎!”

“嗯,后面有两只母鸡飞了起来!”孩子继续叫道。

“不不不,你看上面的字,先看看这个故事叫什么好吗?”

孩子很不愿意!

……

陪孩子读绘本时,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拿起绘本先读字,用手一个字一个字地点读,让孩子跟着读,就这样从第一个字念到最后一个字?有人说这恰恰是本末倒置,大大降低了绘本原有的价值。

读绘本,为的就是在图像中学习直观的表达。孩子看见图画,自然能联想到生活中的场景,在脑海里构成故事,再通过妈妈的讲述,形成图画之间的因果联系。这个过程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复杂的大脑思维活动过程。孩子的这种阅读,融合了他的看、听、说以及最宝贵的想象力,运用了他对世界充满探索的好奇心,构建起他心目中的世界。可成年人固有的思维是标准化,按照字面意思解读故事,每一次讲起同一本书,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毫无惊喜的结局,失去了童心,也失去了想象力。正是这种照本宣科,扼杀了孩子天真的眼神。

所以第一次陪读,我失败了!

第二次阅读

妈妈:“还记得那只胖胖的、毛长长的小兔子吗?我好想念他呀,我们再去看看他吧!”

孩子:“好呀!好呀!”

这一次,我引导孩子从看图开始。孩子看到了母鸡和她的孩子,四只小田鼠竖着耳朵好像在听什么,有一只小田鼠好像开小差了,因为他被更有意思的母鸡吸引了。于是我就顺势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且描述他观看到的画面:这只小田鼠看到什么了呢?他又会想些什么呢?

接着,我再引导孩子观察另外三只田鼠:“这三只田鼠在干什么呢?他们和兔子在说什么呢?”这个时候我再开始读文字,引导孩子进一步想象与描述。

以前读绘本,虽然自己很努力地讲故事,孩子却不专心听,视线一直落到无关的画面,我的直接反应就是要求孩子把注意力拉回到文字上。现在我更认真地和孩子一起看图后再赏文。其实孩子对“有关”“无关”的画面都仔细看的特质非常珍贵,大人这时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描述他观看的画面。

第二次读完后,我问孩子,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孩子说:“这是一只肥肥的胖胖的兔子,大大的脑袋,有着两只特别长的耳朵,他的毛也长长的,他虽然很胖,但是跑得快,脑袋瓜也很聪明……”如此看书,效果可见一斑了。

第三次阅读

因为孩子已经对绘本的叙事形式很了解了,第三次读文,我带着孩子一起仔细观察画面中动物的神态和表情:母鸡的悠闲、奶牛山羊的关切、四只小老鼠的各具神态……而被一个危险的东西追逐的小兔子,表情却总是坦然自如,甚至笑眯眯的,笑容后面有着怎样的奥秘呢?与孩子一起讨论得出结论:兔子对成功逃跑可是胸有成竹的哦!

我还带着孩子用动作模仿一下兔子逃跑的关键环节——奔出谷仓,经过那棵树,跃过母鸡,还从小猪和马的肚子下穿过……好惊险!不妨再一起画个“S”形的逃跑路线图吧。孩子非常感兴趣,开心极了,也牢牢记住了这个好玩的故事。

带着孩子观察完绘本后,我试着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这一次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小嘴巴里还蹦出了很多书上没有的语言呢!

把阅读启蒙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变成一种亲子的感情,变成一种文化的启蒙,变成一种家庭的氛围——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