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你是独一无二的奇迹:《你出生的那天晚上》的陪读策略

你是独一无二的奇迹:《你出生的那天晚上》的陪读策略

【摘要】:直到我有了孩子,并且遇到了《你出生的那天晚上》,才明白。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下网购了绘本《你出生的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意识到一个小生命的出生确实是件神圣而又奇妙的事。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开始给儿子朗读:你出生的那天晚上月亮笑了,带着惊喜,星星也偷偷地望着你。天空里每一只号角都为你吹响,在如此美妙、神奇的你出生的那天晚上。我想,教会我和儿子爱和被爱的正是这本《你出生的那天晚上》。

书本简介

《你出生的那天晚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赵静译)是一首赞美新生命的颂歌,是送给孩子很好的礼物和完美的家庭藏书,它将浪漫、温情、诗意的图画与文字融为一体,让孩子一出生就意识到生命的独特与珍贵。作者南希·蒂尔曼,是美国职业图画书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她天马行空地调集了世间万物,从翩翩起舞的北极熊,到万里归乡的大雁、温柔如水的明月,再到天堂里齐鸣的号角,来歌颂这世间最为奇妙、美好的事情——新生命的诞生。

力荐理由

年岁渐长,常会想起童年往事,想起那些个冬天寒夜,在小伙伴家看完了电视之后,溜回家,爬上床,黑暗中外婆立即用双手抓起我冰冷的小脚丫捂着,倘若手心的温度不够,则会把我的小脚抱在她胸口……

我的生活中,都是外婆,小时候觉得足够了,长大后渐渐感觉到生命中缺少了一些什么。一些什么呢?直到我有了孩子,并且遇到了《你出生的那天晚上》,才明白。

一切还得从怀孕说起。怀孕后的我很想跟着潮流给肚子里的宝宝好好胎教一番,可是当我尝试着和“他”对话时,却发现根本开不了口,像“宝宝你好,我是你的妈妈”之类的话想想都觉得矫情。怀孕归怀孕,我是我,“你”是“你”,胎教只能作罢。

这样生分的状态持续到孩子出生的几个月之后,在和孩子一天天的相处中,我隐约感觉到心里有一种情感在苏醒,我们终于能“对话”了。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下网购了绘本《你出生的那天晚上》。光看封面,淡淡的温情已从心底蔓延开来:繁星满天的夜色中,一轮圆月悬在空中,两只北极熊闭着眼睛在雪白的冰面上相拥起舞。细细一看,这圆月分明是一张胖娃娃的笑脸……

这是一本既能温暖孩子,又能疗愈大人的绘本。当作为成人的自己质疑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并不那么受欢迎时,请记住,月亮、星星、微风、细雨、树林海洋、北极熊、大雁、七星瓢虫……万事万物都在欢迎你的到来,因为“你就是你,世间唯一的你”。

让我们与南希·蒂尔曼的作品一起来传播爱吧!

陪读策略

阅读前营造一种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能让小朋友在放松的状态下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只有享受过阅读的乐趣,才能激起阅读的兴趣。在孩子的阅读起始阶段,这样的体验尤为重要。

在一个宁静的晚上,我关掉电视,放下手机,就着温馨的灯光陷在沙发里,儿子坐在我的腿上,我的双臂抱着他小小的身子,打开一本书:书中用纯白的底色来衬托诗一般的文字,空灵洁净。图画部分则色彩奇异斑斓,将现实世界的万物与飞扬的思绪相互交融,拓展出无限想象的空间。作家反复向世人宣告: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珍贵而神圣的礼物。

朗读时带上饱满情绪

当看到扉页上那一行小字——因你的受造,奇妙可畏……我第一次意识到一个小生命的出生确实是件神圣而又奇妙的事。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开始给儿子朗读:

你出生的那天晚上

月亮笑了,带着惊喜,

星星也偷偷地望着你。

晚风轻声低语:“新的生活开始了。”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人……

和你一样。

风啊、雨啊,都为你着了迷,

他们轻声呼唤你那美妙的名字。

你的名字动听而有魔力,

让我们停下来大声念吧。

(你就是你,独一无二……)

你的名字在微风中飘过田野……

(在这个世界上,谁会和你一模一样?谁呢 谁呢 谁呢)

越过海洋……

掠过树梢……

直到每个人都听见你的名字,

每个人都认识你,

独一无二的你。

从来没人有你这样的眼睛,

你这样的鼻子,

你这样扭来扭去的嫩脚丫。

好了,现在让我来数到三,

然后就蹬蹬你的小脚丫吧。

听到你的名字,

北极熊彻夜跳舞到黎明。

大雁从遥远的地方飞回家。

月亮一直醒着,到第二天早上。

没有一只瓢虫愿意飞走。

所以,当你不敢相信自己有多么独特,

当你想知道谁在爱着你、有多么地爱你,

请听一听天空中大雁的鸣叫。

(它们正在唱着歌,向你致意。)

请看吧,北极熊在动物园里睡着了。

(那是因为它们曾整夜为你跳舞!)

或者,伴着风声悄然入睡吧。

(侧耳倾听,清风又在低声吟唱你的名字了!)

如果有一天,月亮整夜高挂天空,

瓢虫落在你身边,不肯离去,

或者小鸟停留在你窗前,

那是因为它们都想看到你甜美的笑容……

因为在从前的故事或歌谣里(即使是很久很久以前)

从来没出现过一个你,我的宝贝,

以后也永远永远不会……

天空里每一只号角都为你吹响,

在如此美妙、神奇的你出生的那天晚上。

这不是我第一次给儿子读绘本,可感觉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亲子共读”。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像是我心底未曾说出口的爱!这份爱很细腻,很夸张,也很真实。作者把我想说的话,用清澈的,像月光一样优美、纯净的诗歌般的语言写出来了。我轻轻地,带着感情朗读,儿子出生后的日子如同电影一般在脑中回放;儿子静静地听,时而露出不易察觉的羞涩的微笑,时而动动他的小脚丫,时而数数一共有几只小瓢虫为他停留……

饱含情感的朗读必然是有力量的朗读,即使普通话不是那么标准,也不具备高超的朗读技巧,但只要你是用感情在读,孩子一定能感受到,也能跟着你的朗读让思绪飘荡。

合上书延续爱的供养

读完整本书的那一刻,两岁多的儿子表现出与往日听完故事不一样的喜悦,虽然他还不会表达,可是眼中分明是“当了一回故事主角”的满足。而我呢,终于明白一直以来让我耿耿于怀的是,儿时的我未曾从父母那儿得到过“听得见或感受得到的爱”,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如何向儿子输出我的情感。“己所欲,施于人。”这本书打开了我尘封的心门,至此,向儿子表达我满心的欢喜不再是难事,“宝贝,妈妈爱你”“宝贝,你是独一无二的”之言,信口拈来。

后来的某天,和三岁多的儿子聊到了“爱”和“喜欢”这个恋人之间纠缠不清的话题,他说:“喜欢是我表现好,妈妈才喜欢我;爱是不管我表现好不好,妈妈都爱我的。”喜欢是因为你的好,爱只因你是你!如此智慧的话语从一个三岁孩童口中说出来,着实吓了我一跳,激动得立即在朋友圈分享,看着朋友们的评论。我想,教会我和儿子爱和被爱的正是这本《你出生的那天晚上》。

中国人习惯于自己是渺小而轻微的个体。或许从来没有父母和老师告诉过我们,“我”是那样值得看重和讴歌。生命在我们看来有时如同鸿毛。但是,通过这本书,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活得像颗极品宝石,不仅灿烂如花,而且被万物看重。为这,我们值得庄严而自豪地度过每一分钟。

记住,你就是世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