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青龙偃月刀的惊艳表演

青龙偃月刀的惊艳表演

【摘要】: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19〕。“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豪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

韩少功

关键词:剃匠师傅 绝活 工序 极乐

韩少功,笔名少功、艄公等。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长沙汉族,现居海口市,曾任《天涯》杂志社社长,海南省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等,中篇小说《爸爸爸》等,散文《完美的假定》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等。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曾获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法国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山南水北》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1968年初中毕业后,下放到湖南省汨罗县的农村插队。1974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开始发表作品。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邃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1.敬业精神:甘于奉献。传统工匠,就像本文的主人公剃匠何爹,不管是官匠还是民匠,都属于底层劳动人民,他们都具有爱岗敬业、兢兢业业的美德。工匠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尽心尽力、遵守职业道德。2.实践精神:知行合一。3.制造精神: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4.创新精神:至善至美。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工匠精神是至善至美、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使用的材料、完善设计和生产流程。工匠根据自己长期的技术实践经验和对技术方法的思考,对前人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

文中的何爹是一个有绝活的剃匠,拥有着高超的无人能比的技艺,可以说他的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发展,他的店里却日渐冷清,生意越来越少。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传统工匠到底该何去何从?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

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17〕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18〕。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19〕。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豪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青龙偃月刀》对传统的惋惜

引 论

“我们的文化前途,要用我们自己内部力量来补救。西方新科学固然要学,可不要妨害了我们自己原有的生机,不要折损了我们自己原有的活力。能这样,中国数千年文化演进的大目的,大理想,仍然可以继续求前进求实现。”钱穆先生1942年在重庆中央训练团演讲时最后讲到。时下潮流涌进,中国传统文化在时尚的夹缝中逐渐受到国人淡漠,而传统技艺,或失传或流失,诸多传统艺人也为谋生计被迫改业,这不可说是中国文化一大折损。湖南作家韩少功《青龙偃月刀》一文,通过最平常的老式剃头工艺,最浅显的将传统文化濒临流失的现状展示在读者面前。笔者试图通过对该文的分析,将作者的惋惜谈出。

一、“青龙偃月刀”与“时尚电剃刀”

三国演义》中,将青龙偃月刀作为关公的神兵,更在诸多战役中详细描写了关羽挥舞大刀的精湛武艺。作者在文章中将剃匠何爹的剃头刀称作“青龙偃月刀”,并也详细阐述缘由,与关公攀上关系,同样含有对主角何爹刀功技艺的赞扬。继而作者更用大篇幅,来显示其高超的传统剃头手法,将“关公拖刀”、“张飞打鼓”、“双龙出水”、“月中偷桃”、“哪咤探海”一一详细列举,最后以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收场,无不带有当年关公挥舞青龙偃月时的豪壮。

虽工艺之高超,手法之豪壮,但也抵不过时尚美发的冲击。

作者在文章开篇便以“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将矛盾直接表述出来。作者通过“我”这个人物与何爹在剃头时发生的事情,及其言语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之处。在“我”将“屋子寻个便”后,才发现何爹“在竹床上睡觉”,足以看出这一传统剃头受人冷落的现状。在正巧停电的情况下,何爹一句“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问出了从师父授技,到“两个月就出师”的传统与时尚差别,可见该技艺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更讽刺了诸多美发现状。

二、“老腔老板”与“三块钱绝活”

何爹“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体现了何爹坚持保留传统剃头工艺的原则。其下,作者更在多处用何爹的话表露出传统剃将这一思想感情。通过何爹对婆娘们“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更是突出反映出了时尚美发的事实。而作者自己则站在大众角度来笑话何爹“太老腔老板”,实为对现实人群认知的一种影射,及从侧面对传统技艺受冲击的惋惜。

剃头虽是一种服务行业,但更是一种传统技艺。

何爹在年轻人眼里“老腔老板”,但他却不仅只是为谋生而剃头。作者独独用一段几个字突出说到“一套古典绝活儿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玩”显示了主角剃头手艺的轻松和精湛,而“只收三块钱”则引出了何爹剃头的另一想法。

如此廉价、古典的工艺,却没有顾客,何爹只能睡觉,在一天都等不到一个顾客的情况下“他只能给笑花子剃头”。由此,我们更就作者对何爹剃头另一目的的隐含描写不难知晓。他是想将此精湛、古典、廉价的传统工艺保留,并使之流传下去。因为他在给笑花子剃头中,仍然“决不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三、“放心、放心”与“三明爹最后的极乐”

细心读者在韩先生文章中不难看出,主角何爹在予人剃头时,都会连说两个“放心”。这充分展现了何爹在剃头时的那份自信与负责,更显露了主角的细心。由此,便并和“我”去剃头时,何爹说的那句“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引出文章主旨中何爹探望三明爹的故事。

三明爹是何爹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顾客,作者用“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豪光四射”,来展现在主角娴熟刀下三明爹长期不变的光头,给三明爹这一传统技艺的忠实顾客在生命最后一刻走向极乐相互照应。

三明爹久在病床,奄奄一息,却一直存着一口气,是否是想在人生结束时,再享受到何爹古典、精湛的剃头工艺呢?这或许作者自己也不知道,但作者用三明爹的话,道出了那段深意,“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啊。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一个抓泥捧土的老农夫,没有穿过好的、吃过好的辛勤一辈子忙碌,在他的人生中,唯独伴随他,享受着的就是主角何爹的一手剃头工艺及其手上的“青龙偃月刀”。

而何爹还是那样不变的回复他“你放心,放心”,只不过这一次他是流着泪说出来的。三明爹守护了这个传统工艺,在人生最后一刻,他含笑而去。而那个代表着千万坚守传统文化的人——三明爹的离去,与那个代表着少数掌握传统技艺的人——何爹的泪,又正是传统文化、工艺发展到现在的悲惨现状。

结  论

通过笔者对韩先生短文《青龙偃月刀》的逐一解析,能够更明了看出,作者并非在讽刺“老腔老板”的传统艺人,也不是在反对崇尚潮流文化的年轻一代。作者用心良苦,用曾经最普遍的剃头,来映射如今传统文化发展在时尚流行的夹缝中难以发展,趋于失传的现状。

三明爹的含笑九泉,足以展现出往时先辈们对传统文化的忠实;何爹的泪,则更是那些保留着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民间艺人们在守护这一“神圣领土”中的辛酸和苦痛,他们希望这些能得到传承。

很多人会将烦琐的传统文化交予学者,或民间艺人,但他们并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继承人,也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社会公众的“后仓库”。潮流文化固然重要,但不要失了我们原有的东西,这便是作者在对传统的惋惜中,赋予《青龙偃月刀》的最大深意。

1.小说为什么把何爹的剃刀比为关帝爷的“青龙偃月刀”?

2.小说以何爹给临死的三明爹剃最后一次头结尾,这有何用意?试结合具体内容做出分析。

3.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4.有人说,何爹应该坚守传统技艺,也有人认为何爹应该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技艺。就你认同的观点加以探究。

单元选读

庖丁解牛

战国)庄周

关键词:解牛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庄子家境贫困,住在狭窄的小巷里,靠编草鞋度日,饿得面黄肌瘦,有时不得不向人家借米救急,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用麻绳绑着的破鞋子,最高的官也只做到宋国蒙地的漆园吏。庄子的学问渊博,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些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他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

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得心应手。顺其自然,循其规律,事半功倍。

庖丁〔20〕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1〕,砉〔22〕然向然,奏刀騞〔23〕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24〕之舞,乃中《经首》〔25〕之会。

文惠君曰:“嘻〔26〕,善哉!技盖〔27〕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28〕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29〕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30〕,批〔31〕大卻,导〔32〕大窾,因〔33〕其固然,技经〔34〕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35〕乎!良庖岁更刀,割〔36〕也;族〔37〕庖月更刀,折〔38〕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39〕于硎。彼节〔40〕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41〕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42〕,吾见其难为,怵然〔43〕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44〕已解,如土委地〔45〕。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46〕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47〕焉。”

读罢《庖丁解牛》这篇文章,我对庄子的养生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学会“善刀而藏之”,即在处理问题时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急功近利,不认清自己的工作中的规律,累垮了身体,并成效甚微。这些人正像是“乌鸦喝水”这则寓言故事中的那只乌鸦。这只乌鸦想要喝杯子里的水,但当它把嘴伸进杯子里时却发现够不到。它费了半天的劲,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这就好比是《庖丁解牛》中的“良庖”与“族庖”。他们未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及道理,只知道蛮干,“岁更刀”、“月更刀”,技艺没有得到提升,而且自己也累得筋疲力尽,可谓是事倍功半。

但是,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些规律与方法,并付诸实践,就能事半功倍。例如那只乌鸦,它后来想到了一个主意:把一些小石块衔进杯子里,这样水面就会上升,自然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喝到水了。于是它成功了。不妨比较一下同一只乌鸦处理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不难发现,前一次乌鸦费的力气要比后一次多很多,而且没有成功;后一次它发现了处理这个问题的本质,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获得成功。这跟庖丁用刀的道理一样:遇到“节者有间”,则“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每至于族”,则“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解牛有时会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好比行事遇到障碍,便要巧妙地避过,且加倍小心谨慎,集中精神去应付。于是事情便可得到解决。庖丁用这种方法,“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就好比人生处世,面对种种困难,仍能保持完好的生命而不受损。庖丁之所以用刀美妙绝伦,是因为他掌握了解牛的规律及方法,“得养生焉”。

我们要学会使用“养生之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全自己的身心,游刃有余地养生——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各门学科的学习要领,不采取“题海战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高效率的学习。

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要学会挖掘工作中的技巧,不盲目硬做,而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在社会上,我们要顺应自然,遵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以客观规律为前提。这样才能建设起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庄子称赞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诚然,人生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也应当是一种艺术,应当有其自身的节奏与韵律。社会中的人既要投入地生活,又要“善刀而藏之”——诗意地享受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