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任何人都有潜力成为国王

任何人都有潜力成为国王

【摘要】: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在正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做自己世界的国王——读《人人皆可为国王》有感终于静下心来,翻开梁衡先生这本书,便立刻被那种热情攫住不能挪身。

梁 衡

关键词:技能 出彩 眼界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崇拜成功者,应该是人类共同的心理习惯。“成王败寇”,古今中外,为了得到江山,为了享受王的荣耀,多少人为之疯狂。那些最终的王者,手握天下大权,能定他人命运。权力、金钱、享受,一切你想得到的仿佛只能在成王后得到。王,也不过如此。当然,有人费尽心思,倾尽全力也没能获得王的荣耀。难道我们在人生的博弈里就真的不能成王,只能败寇?

梁衡老师带着我们走进王的世界,用脉脉的笔调告诉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得到一种王者的回报”。我们从小就接受父母的精英化教育,这让我们从小就对成功非常的渴望。不管学习或是事业、婚姻,我们永远是在与他人比较中来判断自己是否成功是否幸福。大部分的人潜意识里其实是带着成王败寇的思想去生活去评判他人的。但真的不要忘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只是忘记了凡事皆有局限,事物总是有两方面,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其实“人人皆可为国王”,社会有许许多多的“国王”在各自不同的王国里尽享着自己臣民的膜拜。你也一样可以做自己王国里的国王,只要你具有国王的三种精神享受: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只要努力,你一样可以反败为王。

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国之财任其索用,一国之人任其役使。所以古往今来王位就成了人追求的目标,国王生活的样子也成了一般人追求的最高标准。

但是不要忘了一句俗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尽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间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了它。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这时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者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而《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懂得小有小的好处,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去成大事。就是在君主制度的社会里,王位也并不是所有人的选择。明代仁宗皇帝的第六世孙朱载堉〔1〕,就曾7次上疏,终于辞掉了自己的爵位,他一生潜心研究音乐数学,他发现的十二平均律传到西方后,对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量子理论作出贡献的法国人德布罗意〔2〕也是出身公爵世家,但他不要锦衣美食,终于在科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在现代社会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下,人们的利益取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都大大多元化了。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享受三呼万岁式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社会有许许多多的“国王”在各自不同的王国里尽享着自己臣民的膜拜。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他读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内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事物总是有两方面,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4〕。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得到一种王者的回报。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这大约是人生最低潮最无奈的吧。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他仍然会有追随者,仍然可以反败为王。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但是在歌馆妓楼、勾栏瓦肆的王国里他成了国王——词王,“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你看他这个王国有多大。林则徐因主张禁烟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但就是这样一个“钦犯”,沿途官民却拜迎宾馆,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在正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光,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歌迷就冲到台上要签名,要拥抱,那些不得一吻的女孩子就去吻他刚坐过的椅子,真是让我大跌眼镜。一次爬香山,在山脚下一位年轻人用草编成蚂蚱、小鹿之类的小动物,插满一担,惹得小孩子和家长围成几层厚厚的圆圈,很有拥兵自重的威风。等到登上半山时,又见许多人挤在一起围观,一个老者在玩三节棍,两手各持一节细棍,将那第三节不停地上下翻挑,做出各种花样,人们越是喝彩他越是得意,在这个山坡上临时组建的三节棒小王国里,他就是国王。

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已得到一样的满足。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做自己世界的国王——读《人人皆可为国王》有感

终于静下心来,翻开梁衡先生这本书,便立刻被那种热情攫住不能挪身。纵览千古,横亘八方,梁衡的激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在历史长河中那些久远存在的人物身上闪现,重新点亮了他们的精神,照耀了我们的生命。花了好几天的阅读后,透过这本书所看到的,便不再是伟人们黑沉沉的轮廓,而是真正的、活生生的精神群像。梁衡,算得上是一名见解十分犀利且完美的作家了。

《人人皆可为国王》可以说是梁衡集大成的一本书了,这几十篇文章,没有哪一篇不是呕心沥血之作,同时也是他的创作风格成熟后的佳作。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河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说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恣意张扬起来了……”所以我觉得梁衡先生的文章很适合作为学生的我们去认真品读。

书中有关写国王的有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并且能让我很有感触。“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已得到了一样的满足。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心灵的国王,相信自己,朝着目标,不轻易说放弃,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分内的事,不后悔,不违背自己的良心。

请坚守这样的一句话:人人皆可为国王。

1.课文中的“国王”是指什么?为什么说“人人皆可为国王”?

2.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课文所描述的“国王”一样的人?

3.课文说“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你认同吗?说说你的看法。

4.问问自己,你想做哪个领域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