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施创造性教学,培养高素质学生

实施创造性教学,培养高素质学生

【摘要】: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 王国英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 贺艳芳 邯郸市第一财经学校,河北邯郸 056000高素质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教学活动已适应不了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进行创造性教学劳动,拓宽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研究时代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王云江 王国英 贺艳芳

【作者简介】王云江(1963-),男,河北邯郸人,副教授,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 王国英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 贺艳芳 邯郸市第一财经学校,河北邯郸 056000

【内容提要】高素质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教学活动已适应不了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进行创造性教学劳动,拓宽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研究时代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事实性信息、概念及原理的记忆、复述和简单应用。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和推理,之后让学生学做一定的习题,尝试解答有关的问题。其基本的假定是:学和做是两个分开独立的过程,学生必须先学了,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的最后效果是:学生获取的知识只是教师课堂传授内容的简单堆砌,象填空一样给出一些简单的回答,学生往往没有多大的思考和分析,不具备新旧知识在体系上的融会、渗透和交叉,没有形成他们整合的、结构化的、灵活的知识经验体系。因而学生也就很难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内容,很难基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对问题作出推论和预测,更达不到解释相关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应该说,传统的教学活动达不到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追根求源,应从教师本身做起,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方法,构建新的教学系统,用创造性教学劳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培育一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