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构建新型的自主课堂:教学与学习的平衡与综合

构建新型的自主课堂:教学与学习的平衡与综合

【摘要】:正是由于此,我们提出“自主课堂”(注:美国学者里德利(D.S.Ridley)和沃尔瑟(B.Walther)曾写过一本题为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The Role of a Posi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的书,国内有些学者将之译为“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不过,从英文表述看,"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强调学生自主,有“以学生为主”之义;而“自主课堂”这一范畴更适合表达教师教学自主和学生学习自主之间的综合与平衡,更适合构建一种区别于“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的新型课堂。

在猛烈抨击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中心”的弊端之后,教育界出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响亮口号,在一定意义上,它应和了素质教育生动活泼的气氛要求,与主体性教育对人的个性重视遥相呼应,得到不少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可。但“以学生为主”有忽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之嫌,它似乎更接近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所秉持的“儿童中心”。我们认为,否弃“教师中心”此一极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滑向“儿童中心”彼一极。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更符合客观实际的“中间态”(当然不是中庸主义),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间寻求一种“课堂平衡”(对此下文还将详细论述),提高师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意义关联程度。正是由于此,我们提出“自主课堂”(注:美国学者里德利(D.S.Ridley)和沃尔瑟(B.Walther)曾写过一本题为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The Role of a Posi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的书,国内有些学者将之译为“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参阅〔美〕里德利、沃尔瑟著,沈湘秦译《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不过,从英文表述看,"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强调学生自主,有“以学生为主”之义;而“自主课堂”这一范畴更适合表达教师教学自主和学生学习自主之间的综合与平衡,更适合构建一种区别于“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的新型课堂。)这一范畴,用以描述和研究这样一种新型课堂,或者说,目的在于重构一种新型课堂,并藉此获取思想观念的解放,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