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把握自主课堂的要义。从中观上说,自主课堂是一种教学方法论。恰好相反,二者相互促进,教学自主是学习自主之基础,学习自主是教学自主之检验。综上所述,自主课堂是建基于师生充分自主基础上的导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一般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论和教学形式与方法。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自主,并不否弃责任。......
2023-07-19
在猛烈抨击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中心”的弊端之后,教育界出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响亮口号,在一定意义上,它应和了素质教育生动活泼的气氛要求,与主体性教育对人的个性重视遥相呼应,得到不少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可。但“以学生为主”有忽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之嫌,它似乎更接近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所秉持的“儿童中心”。我们认为,否弃“教师中心”此一极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滑向“儿童中心”彼一极。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更符合客观实际的“中间态”(当然不是中庸主义),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间寻求一种“课堂平衡”(对此下文还将详细论述),提高师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意义关联程度。正是由于此,我们提出“自主课堂”(注:美国学者里德利(D.S.Ridley)和沃尔瑟(B.Walther)曾写过一本题为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The Role of a Posi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的书,国内有些学者将之译为“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参阅〔美〕里德利、沃尔瑟著,沈湘秦译《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不过,从英文表述看,"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强调学生自主,有“以学生为主”之义;而“自主课堂”这一范畴更适合表达教师教学自主和学生学习自主之间的综合与平衡,更适合构建一种区别于“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的新型课堂。)这一范畴,用以描述和研究这样一种新型课堂,或者说,目的在于重构一种新型课堂,并藉此获取思想观念的解放,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有关学校改革思考的文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把握自主课堂的要义。从中观上说,自主课堂是一种教学方法论。恰好相反,二者相互促进,教学自主是学习自主之基础,学习自主是教学自主之检验。综上所述,自主课堂是建基于师生充分自主基础上的导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一般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论和教学形式与方法。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自主,并不否弃责任。......
2023-07-19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信息技术课程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向性信息技术教师如果对各个维度的具体阐述把握不准,没有清晰地表述出学生在三个维度应该掌握的具体程度与水平设计探究任务,就会导致自主探究学习失败,这也是导致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首要原因。......
2023-08-04
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应该反映《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地说,“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的目标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数学知识。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
2023-08-03
自主学习所具有的特征,也是学习者身份及其建构过程中主要的特征反映。其二,自主学习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彰显,这与学习者身份所表达和呼吁的理念不谋而合。面对如此情境,学习者也会采取类似于自主学习的策略,通过一定的技巧实现已有自我和新经验之间的协调,从而建构新的自我。......
2023-10-21
接着,周军让学生试着拟订新的教室规则,学生们又是非常自如地完成了任务。周军面对的这批初中生,原有学习基础相当薄弱,按以往几年的统计,他们中将有一半以上中考后不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但周军老师侧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教学方式,让听课的老师和专家感受到全体学生另一种成绩的提高。......
2023-08-08
我们提出“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课堂教学观,预示着只有富有现代知识、现代文化和现代创新意识的教师,像农民建设立体土地一样构建立体式课堂,才能描绘出王者课堂的宏伟蓝图。改变当前课堂教学半封闭的状态,乃是当务之急。在“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课堂里,教师好比巍峨的高山,知识好比潺潺的流水,学生好比绚丽的花朵,三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自然优美的画卷。......
2023-11-22
这种教学的效果较好,因为学生间的操练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操练内容适合学生的需要,操练方式多样化和具有趣味性,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利用无意注意,并因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班级文化氛围以后,效果尤为显著。......
2023-08-08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丰富与否,是教师能否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先决条件。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当今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应当不断学习新鲜事物,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从而不断成长。(一)教师要提升理论素养教师授予学生知识,传递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美好心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更新有关教育观念。......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