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化学教学活动的含义活动,即从事有目的的行动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从事的行动。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以及个性特征等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大多数学生的特点和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并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023-07-31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与认识(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客观物质活动。它是有意识的物质感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是人自身和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除此,还有艺术、管理、教育等活动。教学作为师与生双边的“教”与“学”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也是一种“实践”。在这过程中实现着改造与认识现实世界,实现着人自身和人的认识的改造与发展。
实践活动都是由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客观的实在的“三要素”所构成的。实践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感性活动。实践的结果是实践主体对象化了,实践对象主体化了,实践主体与客体都被改变了,主体自身和认识得到了发展,客体也被改变和发展了。教学形式的实践活动也具有三要素,即由教学主体(教师)、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对象(学生)所构成,或者说是由认识主体(学生)、认识手段(媒体、教师)和认识对象(教学内容)所构成。上述教学三要素的变化仅是从教学是教师实践活动和教学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视角加以区分的。实际“教”与“学”是同一过程。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有必要对文中要使用的若干概念加以说明,以不产生误解。
1.所谓“实践主体”,只有当人去从事能动地改造客体或认识客体的活动时,这个人才能称得上为“主体”。教师只有去从事教学活动时,能动地去改变学生形态时,才可说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有去从事认识客观时,即能动地去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时,才可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所谓“实践对象”,就是实践的客体,客体是相对主体而言。只有当主体能动地作用于某一现实对象时,某一对象才可称得上是实践客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的实践客体是学生,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是使学生感知、理解、掌握知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所认识的客体是教学内容,认识的目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理解和掌握,以此达到自身认识的发展。
3.所谓“实践手段”,就是人们在实践中改变或影响实践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作为教师的教学手段包括最基本的教学设备以及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这些物质手段,教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将自己要教的教学内容作用于教学对象。作为学生学习的手段,即认知客体的认识手段,包括学习时一切基本的物质条件(如文具、书籍、仪器、媒体等)。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教师可以看作是学生认知活动最直接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学生可以凭借着教师的“教”、“导”、“启”、“化”、“诱”、“喻”等,以达到自己对客体(教学内容)的认知、理解和掌握。
4.“实践”在中国哲学史上称作“行”。“行”就是“做”、“干”、“行动”、“从事”等。“实践”、“行”也就是“活动”。“活动”涵义之一就是为了某一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也就是“实践”。教师所从事的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可称教学实践,或称教学活动。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可称学习实践,或称学习活动。当前所谓的“主体参与教学”,从“实践”的观点来解读,应该说“参与”就是“活动”,就是“学习”,只有“参与”了才有活动,才有学习,才呈现出“主体”。所以“参与”、“活动”是内涵同一性的概念。没有无主体参与的“活动”,也没有无活动的“主体”或“参与”。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是同一过程两个侧面,具有同步性、同时性,教师“讲”了,学生“听”了,都是“参与”,都是“实践”,都是“活动”。对“教”与“学”的活动作出割裂、孤立的理解,都将失之偏颇,而影响教学质量(学习质量、身心发展)的提高。这里说一下“活动课程”,应该说一切课程的教学,都是在“活动”中进行的,无“无活动”的教学,“讲授——听讲”、“导引——自学”、“提出问题,设立情景——实验、查询资料、调查、做”等都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只不过“活动形式”不同而已。不能将不同的教学形式称为“课程”,形式不是内容,因此,活动不是课程。
有关学校改革思考的文章
(一)中学化学教学活动的含义活动,即从事有目的的行动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从事的行动。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以及个性特征等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大多数学生的特点和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并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023-07-31
主要通过动手做一做、拼一拼、量一量、称一称、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来实施。根据方案,在小组中明确分工和操作的要求,合作探索,在各组的展示中汇总分析,最后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和反思,积累活动的经验。这是一次典型的操作型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测量土地的长度、计算面积,认识土地的形状、设计并实施测量方案是活动的重点。接着要组织学生在广泛讨论和交流中,把“制定一个测量和统计校园绿地面积的方案”作为活动重点。......
2023-08-11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地铁、了解地铁,感受新交通方式给人民带来的方便快捷,感受地铁周边区域的城市新气象,我校决定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开展“走进地铁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而在九年一贯背景之下,评价既要体现出中小学各自培养目标的差异,又要兼顾评价内容和方式上的衔接。......
2023-08-08
数学作为科学的工具,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仅充分显示了它的实用价值,更是主要的文化力量,它的内容、思想、方法、语言等具有典型的人文属性。立足于教学全过程,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可融入的人文内容和实施途径以及对学生智能的发掘与促进进行了一系列长时间的行动研究。在数学文化教学内容的开发中,我们开发了数学童话、数学诗词、数学之美、数学简史、数学之理、数学与科技等内容。......
2023-08-03
(一)教学案例背景2007年5月,笔者应邀在全国第四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中授课,授课的内容为“找规律”。这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节日生活场景,从这样的直观画面中,不难找出排列规律。(四)“找规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的规律。......
2023-08-03
通过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指导老师认识颇多。李老师在活动中这样认识到:这项活动改变了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讨获得新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使问题得到解决,完善自我。以此来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地成长。......
2023-08-09
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的师生同一过程的双边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活动,认识的能动性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根本标志。从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来看,教师并不是学生认知的对象,而是实现学生认识的基本手段。处在主导地位的教师扮演着教学实践主体的角色,学生是被改造的对象,也可以说是学生主体的丧失。若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于“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之中,始终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是应该的。......
2023-0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