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正确处理孩子们交往矛盾,培养尊重和接纳他人的能力

正确处理孩子们交往矛盾,培养尊重和接纳他人的能力

【摘要】: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让孩子独自去解决交往中的小问题,不要把孩子间的争执、冲突等同为成人的争执和冲突。◎当孩子跟同龄人交往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家长要让孩子主动面对和处理问题,而不是逃避和推卸责任。◎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情心。◎在与其他孩子相处时,有幽默感,经常保持愉快心情和乐观心态,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学会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乐于原谅别人。

◎观察孩子是否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孩子之间一起玩耍难免会产生分歧、矛盾和摩擦。家长切记不要觉得自己孩子吃亏了,而忙于介入、阻止孩子们的矛盾冲突。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评论孩子们谁对谁错。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让孩子独自去解决交往中的小问题,不要把孩子间的争执、冲突等同为成人的争执和冲突。

◎当孩子跟同龄人交往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家长要让孩子主动面对和处理问题,而不是逃避和推卸责任。

◎告诉孩子与同伴玩耍时,不欺负别人,但也要尽量避免被别人欺负,会自我保护。

◎家长帮助孩子和平解决,或让孩子能自己协商解决一些同伴间的矛盾。告诉孩子与同伴玩耍时不争抢、不独霸玩具;鼓励孩子与别人轮流分享玩具、图书等。孩子如果存在不分享东西、攻击性强、抢别人东西等不良交往行为,家长不要迁就孩子,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

◎家长要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是遇到孩子争抢玩具或其他东西都要让自己的孩子退让或者责怪自己的孩子,要分清原因,公正处理。

◎家长与孩子协商共同制订家庭规则,制订游戏规则,经常和孩子玩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遵守社会公共规则,体验到遵守规则带来的快乐。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懂礼貌、谦虚、诚信、乐观、谦让,合作、爱护公物、乐于助人,遇到困难不退缩,有助于他们积极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情心。孩子在看到父母助人行为后,特别是父母为其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助人理由,同时又给予行动示范的情况下,孩子会更具有共情能力,并乐于助人。

◎在与其他孩子相处时,有幽默感,经常保持愉快心情和乐观心态,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学会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乐于原谅别人。

◎尊敬老人和长辈,家长要引导幼儿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建议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不纠结于微小的不满或不满足。

尊敬老人、帮助老人

◎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所在地的省、市、区(县)名称,和孩子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区(县)。

◎上下楼梯要按顺序上下,不推挤,靠右行走。

◎家长要引导孩子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身优点与不足,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切记不要拿孩子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