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准备好让孩子适应幼儿园 - 养成积极心态,克服焦虑

准备好让孩子适应幼儿园 - 养成积极心态,克服焦虑

【摘要】:◎帮助孩子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情感。◎孩子即将上幼儿园了,会产生恐惧心理和分离焦虑。◎给孩子树立“长大了”的观念,不能任性,要遵守规则,按时上幼儿园/上学。◎和孩子玩“上小学倒计时”游戏,在挂历或台历上圈出上学日期,每天算算距离上小学的天数。◎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自豪感,如“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祝贺祝贺!”

◎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轻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使孩子能感受到成人给予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感受到亲情的美好,形成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赖。

◎帮助孩子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情感

◎孩子即将上幼儿园了,会产生恐惧心理和分离焦虑。家长要告诉孩子,幼儿园有很多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有很多好听的故事、好玩的游戏……以减少孩子的入园焦虑和不安。

◎给孩子树立“长大了”的观念,不能任性,要遵守规则,按时上幼儿园/上学。

◎对于3~4 岁的孩子(小班)而言,因为孩子具有爱模仿的特点,情绪变化快,有时很“犟”或者“叛逆”,建议要多与孩子沟通。

◎对于4~5 岁的孩子(中班),因为孩子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建议适当给孩子一些小任务,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和自闭症等倾向,若有,应及时干预。

◎对于5~6 岁的孩子(大班),因为孩子各方面能力明显萌芽,抽象概括性和有意性表现明显,能有意识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建议适当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情绪的控制与管理。

拓展资源

重庆市渝北幼儿园小朋友参观小学

拓展资源

重庆市奉节县教委机关幼儿园小朋友进小学活动

◎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对孩子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表示祝贺;向孩子介绍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告诉孩子要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学习和生活,能认识很多很多新朋友,听到许多有趣的故事,学到很多新知识,还能骄傲地戴上红领巾……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让他们感受成长的自豪,对上小学产生向往之情。

◎熟悉环境,缓解焦虑。家长带孩子到小学去看一看,或者参观一些小学,包括上学、放学、升旗仪式、上课等,熟悉一下小学校园环境,消除对小学的陌生感和对上学的焦虑感。

◎让孩子认一认即将就读的小学的校名和门牌号。

带孩子参观小学,提前了解小学的情况

◎让孩子提前熟悉自己上学、放学的路线,引导孩子记住一些比较明显的标志,并告诉孩子一些交通规则。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记住入园、上学、放学途经的一些重要标志,告知孩子一些交通规则

◎引导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和邻居家小学生哥哥姐姐一起玩耍,了解小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

◎请小学生讲讲小学的学校生活、学习乐趣、伙伴交流、少先队活动、课堂纪律、老师要求等。

让孩子与邻居小学生接触交流

给孩子讲一些小学里的故事

◎家长特别是妈妈要做到自己不焦虑,否则,会影响孩子产生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也会影响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行为。因此,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以免将过高期望产生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其次是表现出对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兴趣和赞赏,引导他尽快适应和喜欢新的生活。

◎家长放松心情,淡定面对孩子的入学,让孩子感到入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阶段,以积极心态迎接入学。

◎家长应每天抽时间与孩子多交流,经常和孩子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小学校园的事情,回忆自己上小学的趣事,告诉孩子上学的种种好处,对孩子描述美好的小学生活。

◎要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积极地向其他有经验的家长请教,参考查阅幼小衔接和科学育儿的书籍,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适宜的家教方法,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参加各类幼小衔接指导活动。

◎提前告诉孩子,从上小学起,放学回家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做完作业后再玩;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学会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作业时仔细读题目;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作业做错后及时订正等。要关注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家长要告诉孩子,上小学可能会遇到困难,并相信孩子一定能解决。

◎不要随意用“你看你现在这样坐不住,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现在你玩得开心,到小学考试看你怎么办。”等负面暗示性语言对孩子施加压力,甚至吓唬,让孩子对小学学习生活产生恐惧。

◎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孩子做好角色意识大转变。为了尽早唤起孩子小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有意识地称呼孩子“某某同学”,促进他形成作为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和孩子玩“上小学倒计时”游戏,在挂历或台历上圈出上学日期,每天算算距离上小学的天数。随着时间的日益接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越来越强烈。

和孩子玩“上小学倒计时”游戏

◎和孩子玩“上学”的模拟游戏,家长扮演老师,孩子扮演小学生,让孩子背着书包模拟小学生上学和拿起书本上课听讲的情景,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角色内涵。

◎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自豪感,如“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祝贺祝贺!”“你能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了,真能干,像个小学生了!”等。

特别提示

0~6 岁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的身高、体重、神经、动作技能、心理等方面发展迅速,活泼好动,好奇多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注意力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建议家长和老师给孩子加强营养;多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多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和孩子一起玩耍;把自己变成孩子,参与孩子的游戏与学习,参与孩子的交流、协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