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家长,既要配合幼儿园培养、巩固孩子的学习习惯 ,又要有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上学用的书包,可以让孩子自己挑选,这可以让他接下来的生活充满好奇并带有热情。◎购置必需的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直尺、铅笔、橡皮等,让孩子在文具上做好标记,以防拿错或丢失,并教会他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用橡皮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
2023-07-19
入学准备需要坚持科学导向,需要秉承先进理念。家长和老师(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需要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教育内容去培育孩子,合力为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而努力。
理念一:入学准备的过程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家庭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家庭教育不是无师自通,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养孩子。家长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最初阶段,家长也可能是缺少经验的。教育是一门科学,靠一知半解是不能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孩子是从父母身边开始迈出人生第一步的,也是从父母那里学到人生最初经验的;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期许,给孩子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用什么方式伸出“援助之手”……这一切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并不仅仅是一个对孩子管教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另外,家长也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和老师们共同关爱孩子健康,呵护孩子成长,培养孩子习惯,健全孩子人格。所以家长也需要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应该说,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样,幼儿园老师在不断观察孩子、走进孩子、倾听孩子、指导孩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学习,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学习如何让孩子发展得更好。培育孩子的过程是家长和老师一起与孩子成长的过程。
理念二:入学准备需要和孩子一起准备
入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会引起孩子在生活习惯、学习活动等一系列变化,孩子能否适应入学后发生的变化,对以后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因此,经历入学准备(或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幼儿园和家庭。评判一个孩子是不是做好了入学准备(幼小衔接)有三个关键点:一是看孩子是否对“学习感兴趣”,即孩子是否对学习、对新事物有好奇心、有兴趣,是否喜欢探究、问问题;二是看孩子能否与其他人和谐相处,能否很快融入群体中,并在“活动中合群”;三是看孩子是否“生活有条理”,做事有无目标和计划。家长和老师需要着重从这些方面关注孩子、培育孩子和发展孩子。家长要掌握孩子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展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孩子的成长进行科学指导。家长和老师需要与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转变陈旧的、不当的、成人化的引导方式,让幼儿有时间做幼儿,而不是过早地做小学生;要用“孩子的视角”和“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平缓地、从容地进入小学。
理念三:入学准备实质上是给孩子的一生做好准备
入学准备应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既要与0~3 岁幼儿的保育进行科学衔接,还要与小学教育进行有效衔接。入学准备不是将小学教育提前,也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的“专项准备”,更不是大班时段才进行的短暂准备,而是贯穿0~6 岁全过程的活动,是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奠基。这一过程,是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基础素养和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奠基的理念,具体任务是在6 岁以前要培养其成为身心健康的儿童,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儿童,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儿童,独立而自信、社会适应能力强、善于社交的儿童,以促使孩子将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发展得顺利与幸福。入学准备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开端,是孩子成长的一件大事,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准备,也不是仅仅靠幼儿园和小学协同解决,而是幼儿园、小学、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联动,幼儿家长、老师、管理者,以及社会成员协同展开的行动。因此,要竭尽全力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0~6 岁婴幼儿奠定好人生基础。
总之,入学准备就是要放置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来考虑,而不仅仅狭义地看成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间的过渡问题。在幼儿入学准备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积极配合,在遵循孩子身心发展之规律基础上,科学地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人生准备。
拓展资源
幼儿园给家长、幼儿的信
特别强调的是,幼儿园要深入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将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为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做准备,为幼儿以后的终身发展奠基。
有关入学准备指导手册的文章
而对于家长,既要配合幼儿园培养、巩固孩子的学习习惯 ,又要有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上学用的书包,可以让孩子自己挑选,这可以让他接下来的生活充满好奇并带有热情。◎购置必需的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直尺、铅笔、橡皮等,让孩子在文具上做好标记,以防拿错或丢失,并教会他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用橡皮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
2023-07-19
关于荣誉法则很多美国大学都会让大一的学生签署School Standard.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保证自己会诚信”。在美国,一些大学和学院将这种对诚实的预期规范化形成法则,并恰如其分地称之为“荣誉法则”。对事件的审理不公开进行,但为了向学生们表明荣誉法则确在运作,每学期的学生报纸上都会公示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对此类事件的惩罚有从挂科到除名等的种种。......
2023-11-30
[8]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以素养为内核的教师专业发展,关注的是教师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种素养的积累与历练,召唤教师为了素养的提升而努力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在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管理者、领导者以及教师本人,会对人文素养在内的教师必需素养形成足够的认识,并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2023-07-19
理念可以“分娩”出教学方法,犹如树干可以繁育出茂盛的枝叶一样。教师要学人家的理念,不能光学人家的方法。方法再多也只是量的堆积,难以产生质的变化。有了好的理念就不愁没有方法,就会有质的变化。理念就这样支配了教法,“分娩”出了教法。......
2023-08-01
科学促发展教育创和谐 ——深入学习《纲要》精神践行“人人成才”理念鄢万春任霞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教育愿景,铺开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的壮阔蓝图,体现着教育公平、人人享有的发展理念。在学生培养理念上,坚持全面发展,坚持“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发展理念,全面促进和落实“全面成才”得以实现。......
2024-07-20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是近年部队建设实践的深刻启示,也是当前推动军事斗争准备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是一项群众性的伟大实践活动,没有广大官兵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科学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放在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上。......
2023-11-28
高考属于教育评价范畴,70年来评价体系的内容、形式、结构等也在发生变化,表现为招考标准、考试次数、志愿填报形式与录取方式等的变化。但这一评价体系也有不合理的一面,最终形成了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