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摘要】:(五)金融资源分散目前不少省市,尤其是具有政治地域优势的北京和具有制度创新优势的深圳,都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具体设想和思路,均把金融发展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非常重视对金融资源的集聚与利用,这将引发我国有限金融资源的分流,使各地的金融资源难以取得最大的规模效应。基于对区域金融中心重要性的认识,国内各主要城市掀起了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热潮,所形成的竞争引发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健康发展。

(一)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国内已有天津宁波杭州等30多个地方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各省市都要建区域金融中心,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其中缺乏统一国家规划的问题尤为值得引起重视,它会导致全国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时,没有协调一致的步伐和方向。在某些局部地区,相邻城市之间的竞争和资源争夺已相当激烈,如广州与深圳、大连与沈阳、成都与重庆等。这会让区域性金融中心过于烦冗,不能实现统一目标,会出现排他的可能。

(二)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不协调

由于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趋势愈演愈烈。这就可能出现过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使得区域中心之间形成不良竞争,阻碍正常的金融发展,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阻碍宏观经济顺畅运行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各地方政府为吸引资本盲目竞争

以政府推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是国家或地区有意而为的结果。从上海开始,全国凡是有志于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国内外大型的金融机构。很多城市间并没有发挥互补的作用,反而相互掣肘,造成了资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四)盲目的金融中心热

很多城市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并不符合自身发展的真实需求,而仅是盲目追求金融中心的收益。事实上,一个城市能够成为区域金融中心不仅取决于其金融业发展水平,还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和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等指标。一些城市在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目标时,仅看到自身的经济总量,忽视了给周边地区带来的效益,甚至并未考虑到自身是否有能力承担金融中心的重责,这种过分强调金融中心的建设会忽略实体经济的发展。

(五)金融资源分散

目前不少省市,尤其是具有政治地域优势的北京和具有制度创新优势的深圳,都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具体设想和思路,均把金融发展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非常重视对金融资源的集聚与利用,这将引发我国有限金融资源的分流,使各地的金融资源难以取得最大的规模效应。

(六)缺乏国际人才

人力是第一资源,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培养国际化人才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低,特别是缺乏懂得国际惯例、熟悉WT0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金融、保险等国际通用型人才。

(七)区域分割局限

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点。区域金融中心首先必须是经济中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与相邻的腹地有紧密的经济联系,进而直接影响腹地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没有广阔的金融腹地,没有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支持,金融中心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及由其驱动的各要素向经济中心城市聚集,能够促其功能升级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反过来,区域金融中心能够对区域金融活动产生积极的组织作用,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形成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共生互长的良性循环。由于我国现存经济条件的约束和市场体系发育的不成熟,个人和机构的金融活动多局限在本地区,资金未能按照收益最大化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基于对区域金融中心重要性的认识,国内各主要城市掀起了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热潮,所形成的竞争引发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