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比较离岸金融中心对国内金市稳定性的影响:新加坡的成熟度

比较离岸金融中心对国内金市稳定性的影响:新加坡的成熟度

【摘要】:20世纪末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反而为新加坡的亚洲美元市场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针对不同的市场阶段,通过离岸金融中心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的影响系数大小进行大致划分。在之后,离岸金融市场从繁荣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同时进入成熟阶段的还有相关的监督管理措施和政策制度,那么只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并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动而进行必要的调整,离岸金融市场对本国的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系数就可以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的建设进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从1968年到1984年为初级阶段。早在1968年的10月,美国银行最先获得新加坡当局的批准可以设置一个亚洲货币单位,面向非居民吸收以外币为币种的存款、为非居民提供外汇交易等服务是其最主要的业务。随后在1970年,16家外资银行相继获得在新加坡经营境外货币业务的许可,开启了新加坡的亚洲美元市场的发展的大门。(2)1985年到1998年可以说是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发展的繁荣阶段。在20世纪末期,新加坡的亚洲美元市场依然维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1990年之后,新加坡的亚洲美元市场增速开始逐渐放缓,但整个规模却依然是正向扩大的态势。(3)接下来的阶段是从1999年到现在,属于成熟阶段。20世纪末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反而为新加坡的亚洲美元市场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经过此次危机的洗礼,其市场总规模更是达到了接近50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在资产的增长率方面也同样的创下了历史新高。

有学者总结认为,在推进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对本国的金融市场所产生的风险冲击也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市场阶段,通过离岸金融中心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的影响系数大小进行大致划分。当离岸金融市场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通常情况下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都不是很大,其对本国的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能力也就很小。当离岸金融市场进入繁荣发展的阶段时,离岸金融中心经过高速增长,市场规模逐渐壮大,其对本国的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系数也在不断地增大,而这一时期也应该是相关监管部门对其影响系数的可控范围的关键阶段,能否形成一套有效地监管和控制机制,来控制离岸金融市场对本国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系数的大小是关键的一步。在之后,离岸金融市场从繁荣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同时进入成熟阶段的还有相关的监督管理措施和政策制度,那么只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并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动而进行必要的调整,离岸金融市场对本国的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系数就可以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根据以上观点推论,我国可以大胆推进香港地区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构建。目前来看,市场本身已经具备构建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即将迈入初步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和政策引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