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构建和谐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构建和谐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摘要】:作为生活在当下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更新观念,改革教学,让学科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为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提升全民族的人文素养,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共识。焦点集中在歌手的人文素养方面。实现由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到人文形态的外化最终提升人的人文素养是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本章摘要】 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的现状看,提升国民人文素养越来越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命题。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不仅关系到人自身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关系到人的社会化水平与精神世界的丰满程度,而且也同样关系到国家和民众的文化自主、文化自信,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雄厚与否。学校教育是培养国民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教育因为过于注重竞技性,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承,因而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显得办法不多,成效不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为人文素养在学校教育中重现生机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作为生活在当下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更新观念,改革教学,让学科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为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人文素养的培育,不仅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整个社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提升全民族的人文素养,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共识。

笔者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1]

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举办至今已经13届了,观众的反映和媒体的关注都表明这是一个颇为成功的节目。它给广大观众献上了音乐的盛宴,也给民族、通俗、美声等多种风格的音乐通过电视媒介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而大赛中歌手接受人文素质考核时的表现、考题的设置、评委的点评,每每引来观众和媒体的关注、争论甚至激辩。焦点集中在歌手的人文素养方面。在刚刚过去的第13届央视青歌赛上,一些歌手精湛纯熟的演唱技巧和他们对人文素质考题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例如,一位歌手抽到的考题是“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是哪个国家的人?他来到我国游历时正值我国哪个朝代?”回答:“德国。战国时代。”另一歌手则将“百步穿杨”解释为“百步之外射中了杨六郎,形容敌人之凶残”。类似错误在历届青歌赛中也屡见不鲜。这使我们不得不为这些歌手人文素养的欠缺而担忧。

文章的作者从青歌赛参赛选手的人文素养问题出发,论证了人文素养对于个人、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意义,继而感叹当前国民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笔者的内心世界一直是汹涌澎湃的。这篇文章的观点,以及笔者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和所悟也在实际上不断加深着自身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人文素养是个人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之一。现代社会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广泛合作和沟通的基础之上。共同的语言、接近的文化背景、相似的思维逻辑和同样的价值观是人与人之间充分沟通与合作的基本要素,而这些正是人文素养的基本层面。可见,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是个人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同时,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也是个人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在人文素养的几个方面中,文学艺术可以使我们了解超出个人感知范围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真实状况,使我们明白各地各民族人们不同的喜怒哀乐,认知他们的幸福与苦难;哲学则可以成为个人的指路明灯,在困难和迷惘的时候,指引每个人前进的道路;历史的作用就是鉴往知来,如果我们不认识我们的过去,又如何理解现在,从而判断我们的未来呢?由此可见,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实际上是塑造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过程,它重在培养高尚的品格,其根本是学会做人,其核心是人文关怀,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仅如此,公民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上,更体现在思想、文化、艺术等软实力上。尤其是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介入,使得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渗透和控制越来越从经济方面转向思想文化领域,军事入侵越来越多地被文化渗透所替代。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现代科学就会落后,没有发达的经济就会贫弱,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会挨打,但如果没有人文素养,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一个人缺乏人文素养,就是一个残缺的人。一个民族失落人文精神,就是一个病态的民族。

从教育的功能看,教育担负着促进个体成长成才的个体功能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社会功能,不论是基于个体发展的角度,还是基于社会发展的角度,都应该充分发挥教育的功效,提升公民的人文素养。在学校的学习阶段是人的素养形成与提升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在生命个体人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发挥的积极意义是不可替代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中外人文教育都具有历史演进性和延续性,其要旨和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成人”。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人文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现代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出和践行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价值观,当下的人文教育包括但不局限于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从人的本体论意义去研习、践履人的哲学学科群的方法、态度和精神才是现代人文教育的核心。实现由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到人文形态的外化最终提升人的人文素养是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2]因此,对于学校而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所谓的人文学科甚至专门的人文素养课程,而应该努力发掘所有学科的人文教育资源,打造充满人文情怀的学校管理环境,打造和谐的学校教育,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置于现实的环境,进而取得理想的成效。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正如笑蜀在《单纯的“竞技教育”何以必须终结》一文中所谈到的,现行的应试教育本质上就是单纯的竞技教育,只不过所竞之技并非四肢之技而是智能之技。[3]跟竞技体育一样,单纯的竞技教育是淘汰赛,是一个人的成功必须以相当部分同龄人的失败为代价的淘汰赛,是一场典型的零和游戏。它不是提升而是减少了孩子们的快乐和幸福的总量。首先是败坏学习美感,使许多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单纯的竞技教育必然伴生的强烈的压迫感、焦虑感、恐惧感已经极大地破坏了孩子们精神生态的平衡;第三,零和游戏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使孩子们难于建立平等、互助、互信、双赢的人际关系,只看到其冷酷的一面。为什么越来越多本来应该是风华正茂的孩子,却偏偏选择了自杀甚至杀人?教育本来应该教会人们热爱生命;竞技教育却相反,它像败坏美食家的味觉一样地败坏着孩子们的生命美感,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因此丧失生命的动力和生命的兴趣。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儿童是应该快乐的,而现在中国的儿童非常痛苦。固然有许多人才是从痛苦中长大起来,但是成人的责任是应该把社会改造得好一点,使未成熟的儿童少吃点苦,多享点福。我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天堂。不够,我们应该引导儿童把地狱敲碎,让他们自己创造出天堂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陶先生的心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海市蜃楼,增加孩子们的快乐总量,提升孩子们的生命美感,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幸福成长,既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是我们作为公民对于自己民族的责任,而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责无旁贷。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包括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一线的教师,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丧失人文关怀的学校教育给学生、给教育以及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变革的呼声不绝于耳。始于世纪之交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改变传统教育、构建和谐教育、彰显教育的人文情怀吹响了号角,奠定了基础。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就英语学科而言,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一切都要围绕他们来做工作。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状况,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的基础上面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强调打破传统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趋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力求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工作、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培养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实践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人来培养,践行“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前途的都是有发展的”这一基本理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正是因为这样的新型课程理念,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递的教学才有了变革的可能与空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才有可能、才有依据。

因为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笔者能够深刻地感觉到,英语学科的教学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这从高考之中英语学科试题的命题就可见一斑:

200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阅读理解A篇,是一个优美、悲伤的爱的故事。英文原文如下:

Every year on my birthday,from the time I turned 12,a white gardenia was delivered to my house.No card came with it.Calls to the flower-shop were not helpful at all.After a while I stopped trying to discover the sender's name and just delighted in the beautiful white flower in soft pink paper.

But I never stopped imagining who the giver might be.Some of my happiest moments were spent daydreaming about the sender.My mother encouraged these imaginings.She'd ask me if there was someone for whom I had done a special kindness.Perhaps it was the old man across the street whose mail I'd delivered during the winter.As a girl,though,I had more fun imagining that it might be a boy I had run into.

One month before my graduation,my father died.I felt so sad that I became completely uninterested in my upcoming graduation dance,and I didn't care if I had a new dress or not.But my mother,in her own sadness,would not let me miss any of those things.She wanted her children to fell loved and lovable.In truth,my mother wanted her children to see themselves much like the gardenia—lovely,strong and perfect with perhaps a bit of mystery.My mother died ten days after I was married.I was 22.That was the year the gardenia stopped coming.

这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描述了作者从12岁开始,每年生日都能收到粉色的纸包裹着的栀子花。她打电话问花店是谁送的花,但毫无消息。于是作者沉浸在赏花的快乐之中,但她从未停止想象送花人的模样。对送花人的猜想使她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她的妈妈也在鼓励她想象。会不会是她为某个人做了特殊的好事,这个人以此感激?也许是住在街对面的那个老人,因为她给他送了一个冬天的邮件?作为一个女孩,她高兴地猜想送花人可能是她偶然遇到的一个男孩。在她毕业前的1个月,她的爸爸去世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她如此忧伤,以至于对即将来临的毕业舞会完全失去了兴趣,丝毫不关心参加舞会时穿什么新衣服。但是,她悲伤的妈妈不愿给她留下遗憾,她想让她的孩子感到生活在关爱之中。事实上,这位妈妈想让她的孩子像栀子花那样,可爱、坚强和完美并带有一丝神秘。妈妈在她新婚10天后离开了人世,那年她22岁。从那时起,她再也没有收到过栀子花。多么优美的故事!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多么高雅、美好的人间之情!学生们在做阅读理解题的同时,受到了人文教育。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试题出现在高考的试卷中,实际上隐含了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型,或者更为直接地说,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英语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目标不再单纯地停留在口头之上,而是真切地反映在英语学科的考试与评价过程之中,引导着英语学科教学的持续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笔者看来,每一个中学英语教师,都应该有一种改革的紧迫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推进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构建和谐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体现的价值,并以自己的微薄努力,为学校构建人文环境、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曾经指出,人的美德源于自爱。“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为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到它的根底的。我们所关心的对象同我们愈是没有直接的关系,则我们愈不害怕受个人利益的迷惑;我们愈是使这种利益普及于别人,它就愈公正;所以,爱人类,在我们看来就是爱正义。”所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找准品德培养的起点,要把这个起点降低再降低,从珍惜个人的财物开始做起,逐渐培养学生对别人财物、公共财物的珍惜;从珍惜个人心灵开始,到珍惜别人心灵;从珍惜个人的声誉开始,到珍惜别人的声誉;从尊重自己开始,到尊重别人;从履行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做起,到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做起,逐渐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人类的情操。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并把这种人文精神带入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本着尊重平等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文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全体学生。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不羞辱、嘲笑,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给学生平等的机会。再次,尽力挖掘教材中那些散发着人文魅力的素材,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培养其高尚、高雅的品位。最后,精心搞好教学设计,利用一切隐含人文价值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启思、质疑,来激发他们的人文精神,并持之以恒形成学生内在的人文积淀,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这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我们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来完成。

总之,我们的教育理想应以“育人”而不是以“育才”为教育的出发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性,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成分、遏制其消极成分,使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有智有能、乐观进取、求实创造、能在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关心他人幸福的人,我们要尽量降低教育中的功利成分,通过教育过程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成长,同时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人员的需求。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移风易俗功能,通过教育保持我国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使教育永远走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前列,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应该始终坚持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为了实现和谐社会,让我们用人文的心灵唤醒人类的良知,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教育环境,使我们的孩子们快乐幸福地生长,我们期待着他们自己创造出天堂。[4]而我也将同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一道,坚守三尺讲台,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不断推进学科教学的改革,不断打造充满人文意蕴的课堂和班级管理,不断助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价值所在,也将是我毕生的追求。

【注释】

[1]戴红红,张梦新.论提高国民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当代传播,2008,(5):103-104.

[2]惠曦,王瑶.人文教育历史演进及其新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8):138.

[3]笑蜀.单纯的“竞技教育”何以必须终结[N].南方周末,2005-06-16(B15).

[4]姬文利.人文素养与和谐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