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反思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及优化方案

反思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及优化方案

【摘要】: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发挥教育功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最主要载体。这些活动尽管出发点和着力点不同,所获得的结论也不尽一致,但实际上它们都离不开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这两个教育本源性问题的追问。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层面、任何一种主体,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都应该以上述两个问题作为思考的原点和最终的旨归。

【本章摘要】 “培养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是教育两大本源性问题。当前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尽管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一轮又一轮课程改革的洗礼,但是在人才培养上依然存在着过多强调“知识人”为目标的倾向,对获取具体的知识及在学科考试中获取高分的片面追求,给中小学教育和学校本身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也使得学校教育迷失了应有的价值目的,失却了道德追求和审美意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教育,当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着眼点,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社会公众、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以及教师自身都应秉承以培养“素质人”为目标的价值追求,特别是中小学和教师,更应该充分认识教育转型和变革的紧迫性,通过自身的努力,更好地承担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使命,实现中小学教育为学生夯实基础并促进其综合素质成长发展的责任与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于个体的生命成长和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和再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教育的独特价值与意义。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发挥教育功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最主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同层面、不同主题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几乎时时刻刻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这些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让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在学校这一独特的场域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在笔者看来,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尽管出发点和着力点不同,所获得的结论也不尽一致,但实际上它们都离不开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这两个教育本源性问题的追问。在以人为本的当代教育境遇下,我们已经习惯于从学生的视角来探讨教育的本源性问题,在这样的视角里,教育的目的可以理解为“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教育的方式可以理解为“教育应该怎样培养人”。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层面、任何一种主体,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都应该以上述两个问题作为思考的原点和最终的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