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自主创新能力,“后发优势”的作用将逐渐减弱。路甬祥特别指出,中国科学院在调整科技布局,提高创新能力和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工作,中科院创办并发展出了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充满发展活力的高技术企业,在创新工程推动下,该院创办和参股的高技术企业产值、利税等大幅度增长,截至2000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营业年收入达368亿人民币,年利税总额达35亿元。......
2023-10-20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城市生活与社会形态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构成。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数量、规模、分布范围、人口数量在不断地扩张与推进。从人口数量来看,20世纪初全世界仅有1.5亿人居住在城市,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不足10%,到20世纪末,世界城市人口已接近30亿人,在一个世纪里增加了20倍。在21世纪,全球将进一步城市化,而且城市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将大大加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集聚,城市的社会结构、生活形态与文化精神将不断拓展与深化,城市生活将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并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关系的变迁。
其中,最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在全球化时代,城市已经超越“国家”成为全球竞争的主体,尤其是在经济与文化领域,城市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国家的竞争力。英国创意城市研究机构“Comedia”的创始者查尔斯·兰德利尖锐而富于预见地指出:全球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都面临着主要因全球化卷土重来的活力浪潮的冲击和世界性城市位次的大调整而导致的脱胎换骨期”,而“在这场全球性新动能中,无论大小城市,都需要用地区、国家与全球的观点,来重新评估和省思自身的目标、角色与定位”。当下,城市发展正逐步形成层次明晰的体系。一方面,占据全球或区域性的经济枢纽、交通信息枢纽、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等重要资源的大型城市,将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日益朝“中心化”和“垄断型”发展,其国际性功能也将更加完善高效。诸如纽约、东京、巴黎等城市被冠以“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国际城市”的头衔,它们都具有经济实力雄厚、区位优势突出、城市规模庞大、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发达等鲜明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中小型新兴城市也在不断崛起,形成全球城市新的竞争与合作格局。作为后起之秀,这些中小型新兴城市显然欠缺大型城市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如何在全球多样性的城市发展空间中准确定位,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下寻求发展之道,是中小型新兴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重点。
随着中国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以“北上广” 为代表的中心城市也越来越富于国际性特征。这些城市的带动和中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部署,推动了正在到来的新一轮的城市化运动。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实践,第一轮城镇化建设启动于1992年,到200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就已达到37.66%,2013年城镇化率快速攀升至53.7%,这些数据与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美国的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则达到80%),但却充分说明了我国城市化运动的速度与成效。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十分短暂,从以农业经济、乡村社会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本身就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进入21世纪,“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意味着“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将成为我国在“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对于地域广阔、人口规模庞大的中国来说,“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性需求——仅仅有“北上广”是不够的。对于如何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如何满足随着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而日益扩展的社会消费需求(包括对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新型城镇化”或许提供了一种战略性的发展思路。改革开放以来,庞大的制造业带动了广大的农村人口流动、留驻城市,城市的扩张继而又迅速削弱了传统村镇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中的比重,与此同时,城乡二元化的结构性分裂所积存的问题也更加全面地显露或爆发出来。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社会民众的消费总体还停留在物质实体层面,譬如购买电器、添置物资。进入21世纪后,城市开始成为最大的消费对象——城市不仅提供了房产、物业、生活消费品等物质性的消费,还提供了城市生活所独有的或更加显著的“福利”,如包括居住、交通在内的各种生活便利、良好的医疗与教育条件、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多的就业选择与发展机会,等等,这些需求又循环刺激着城市朝更大规模、更加集群式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化运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符合社会发展伦理的。
“新型城镇化”当然不局限于城市化,但毫无疑问的是,“新型城镇化”将推动中国进入新一轮的城市化运动高潮,城市必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主体。这一战略也将必然导致中国的城乡结构再次发生历史性、结构性的巨变,对城市在城市竞争力、空间生态的可持续性、全球化等方面也会提出关乎发展创新的世纪性课题。“北上广”对其他中国城市的标杆性意义毋庸置疑,但并非所有的城市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成为“北上广”的基础和条件。“北上广”的典型性同样表现在它所日益暴露的“城市病”征候上,从交通拥堵、房价畸高、工作负荷过大等琐碎的日常生活压力,到性别、职业、阶层、身份等社会领域的不平等、不公正,城市化正在不断地制造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而且,对城镇化速度的追求也必然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同质化现象和城市竞争的恶性关系,盲目随意的城市空间、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对GDP、城市规模等指标的过分强调,文化传统的破坏,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有关城市发展中社会正义的探讨被搁置,等等,这些问题从各个层面不断导致城市发展空间的窄化和城市个性的丧失,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竞争力,也危及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已然可以看到,诸如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在国内居于经济与文化发展前沿的大型城市越来越被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和流动性(mobilities)所定义,庞大而繁忙的国际出入境港口、跨国资本普遍的渗透和更加热络的流通、创意与技术阶层的全球互动等诸如此类的城市活动更加显著地发生在这些城市中,从而使其更加凸显出“全球城市”的特征并生产出富于全球化色彩的城市社会形态。对于中国其他的二、三线城市而言,这些城市毫无疑问是具有中心性的,它们不仅为二、三线城市树立了“全球城市”在经济、文化等宏观领域的发展样板,更激发了社会大众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体验和想象,生产了诸如立体交通枢纽、中央商务区(CBD)、高档百货商场、酒吧、咖啡馆等各种物质性空间,不断地催生着“摩登”(modern)的现代性城市想象。有些城市幸运地凭借其传统与历史的悠久积淀,而具有了更富于民族色彩或地域色彩的内涵,像北京、南京这种历史上的帝都,或者像上海这种被反复抒写的充满怀旧情调的城市,它们的“传统”也变成了现代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传统的景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它表现出了与现代的极大疏离,或者说,传统并未表现出它对现代的现实影响和作用——无论是在全球城市的竞争关系中,还是在城市实力的对比上,上述城市更多地还是凭借极度活跃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建立起了其国际性的地位。可以说,传统如何融入现代生活的历史实践、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深层次的作用,并未被深刻地认识、理解和得到运用。
有关当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的文章
如无自主创新能力,“后发优势”的作用将逐渐减弱。路甬祥特别指出,中国科学院在调整科技布局,提高创新能力和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工作,中科院创办并发展出了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充满发展活力的高技术企业,在创新工程推动下,该院创办和参股的高技术企业产值、利税等大幅度增长,截至2000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营业年收入达368亿人民币,年利税总额达35亿元。......
2023-10-20
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30期2004年9月19日至20日,世界工商协会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本次峰会组委会名誉主席黄菊发表了题为“深化世界工商协会之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致辞。世界工商协会建立的对话交流机制,有益于形成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率先倡议召开世界工商协会峰会,建立各国工商协会之间对话、斡旋、协商的平台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023-10-20
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体制和制度有很大影响,教育的构成与结合都会有变化,教育制度也会有变化。未来的学校教育仍是终身教育的骨干部分,但学校教育功能与组织形态会有变化。为保证企业教育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行业应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资格教育制度。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社会教育是大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
2023-10-20
在本次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以“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为题,从宏观角度为我国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勾画了一个大的轮廓,指出了一个大的走向。王梦奎强调,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王梦奎指出,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工业化和城市化,靠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2023-10-20
第二章外包的动因及其影响: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参与外包的企业不断增多,这一新兴的商业模式受到了国内外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外包的动因、决策条件及其影响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企业开展外包以及各国政府制定外包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着重回顾外包发展动因及其影响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有关外包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其中,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外包的关键动因。......
2023-12-05
文化的产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所以在不同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样就会产生文化的冲突。下面以消费者行为为例介绍价值观念冲突。日本人注重将群体、团结放在首位,即所谓的“团队精神”。尽管如此,表中内容还是说明了文化冲突以及成功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会受不同文化、价值观和合作风格的影响。......
2023-08-02
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张汉亚所长就21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及投资取向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是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这对产品提高质量和参与国际竞争都不利。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提高对服务业和咨询业有更大需求,而目前这两个行业是我国非常薄弱的领域,需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娱乐业也将成为重要行业。......
2023-10-20
1993—1994年,亚洲经济奇迹般地增长,发展十分快,亚洲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人们一般认为世界经济重心将要向亚太地区转移。现在反思亚洲模式,可看出创造发明、创新精神与能力,对社会、国家和民族是生死攸关的。德国教师打电话叫他们回来,每个人都要改正好。人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而有新的内涵。今天我们面临巨大深刻的人类社会的变化,要参与全球化竞争,教育就要适应这种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变化。......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