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品牌建构的当代视野及优化策略

城市品牌建构的当代视野及优化策略

【摘要】: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品牌建构面临着特殊的历史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无疑要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的文化选择,这种文化选择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城市品牌建构的成败。如何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与“品牌之都”的有机融合,全面推动城市品牌建设,成为泉州面临的新问题。在新一轮创业中,泉州充分意识到文化创意与城市文化形象对品牌发展的关键作用,立

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品牌建构面临着特殊的历史机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有着丰富文化积淀又各具特色的众多城镇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许多城市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面临新的转型——不论是大规模城市建设与扩张,还是产业转型与功能调整,抑或是传统城市品牌的重构,都将深刻影响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走向。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无疑要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的文化选择,这种文化选择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城市品牌建构的成败。

从城市品牌的当下发展角度看,城市在文化选择中需要把握好传统与当代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解决了对待传统文化的姿态问题之后,还要考虑当代发展问题——城市品牌建构要以传统文化为源头和根本,同时又要立足于当下的发展。

文化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具有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文化发展并存,是实现文化多样性的保证。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文化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化的多样性不只是指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种类与数量,而且指向文化的包容性,允许不同民族、多元文化和多层次文化的存在与相互包容,文化的发展往往就是在这种多种族、多元化、多层次的交互、碰撞、融合之中获得创新源泉和动力的。这是因为每一种文化代表着一种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彼此的智慧正是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绝好机遇和动力。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解释世界和处理与世界关系的独特方式,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宝库

城市品牌一经建立便有其相对稳定性,但在今天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会不断将新的元素融入既有品牌之中,但新元素只有与原有的城市性格、城市品牌有机融合、互补互动,才能不断丰富和强化既有的城市品牌,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杭州作为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在独特的地理、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杭州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城市文化特质。从地理环境而言,杭州地处山水之间,尤以水资源充沛、水系发达、水源众多为特质,与水有不解之缘。杭州是一个因水而建的城市,井泉溪涧、江湖河海一应俱全。杭州面海而栖、濒江而建、傍溪而聚、因河而兴、由湖而名,集江、湖、河、海、溪于一城,像这样五水共导、五水皆备的城市,世界上并不多见。从文化特性而言,杭州这个水做的城市,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婉约、柔美、浪漫、闲适的文化特质,不论是历史传说、文人抒怀,还是艺术家的水墨丹青、碑刻题词,抑或是民间浓厚的小资情调、崇尚闲适生活品质的氛围,都赋予了杭州鲜明的文化特征。杭州人对佛教的崇尚与对品质生活的刻意追求,还形成了较为浓厚的闲逸乐活之风,也由此造就了当代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品牌。但杭州的城市文化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恰当地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注重享受闲适生活的同时,又重视商业经济和文化创造,使城市的闲逸乐活之风有经济支撑、文脉能够延续、文化得到发展。杭州的这些城市文化特质,都为其当代动漫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和文化支撑——浓厚的美术氛围和大批美术人才不仅为动漫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美术设计与人才基础,也为动漫文化的消费提供了庞大的群体;发达的商业经济为动漫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所构成的吸引力成就了其“国际动漫之城”的辉煌。因此,“中国国际动漫节”之所以能在杭州落户,动漫文化之所以能在杭州如此迅速地发展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杭州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城市文化所具有的吸引力所致。世界动漫学会创始人波尔多·多文考文维奇在参加第一届杭州国际动漫节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富有创意的事业应在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也可以说,动漫文化是杭州文化脉络和文化特质的自然延续,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杭州地域文化的独特表现。如今,杭州作为“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品牌又因多了“动漫之城”的特质而增添了耀眼的光彩与巨大的影响力,实现了城市文化特质与现代产业的有机融合和对接。

作为我国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文化遗产丰富、历史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后,其既有的城市文脉也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和保存,但泉州快速发展的制造业,使其“品牌之都”的名声日益扩大,成为泉州新的城市符号。如何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与“品牌之都”的有机融合,全面推动城市品牌建设,成为泉州面临的新问题。在2013年8月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中,泉州成为中国首个入选的“东亚文化之都”。这显然得益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得益于当代泉州蓬勃发展的制造业。在以制造业为主要经济支撑的今天,泉州一方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发达的经济和雄厚的财力,高起点、高水平地全面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和载体,策划和举办了一系列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活动。泉州积极推进文化与产业携手,构筑城市品牌新内涵——以文化产业为平台,利用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浓厚地方风情和特色的系列文化产品;同时,借助文化创意将闽南文化符号融入制造业,提升文化附加值。民俗文化品牌无疑是地方文化行销重要的资源之一,泉州充分利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等丰富多样的闽南民间音乐歌舞资源,结合旅游观光,打造了《光明之城》《古厝娶亲》《乡愁》等一批大型演出项目,让传统地域文化成为城市文化行销的有力支撑。泉州的惠安号称“中国石雕之都”,其石雕艺术独具特色,享有盛誉。为了进一步提升石雕的品牌知名度,惠安的一些石雕企业有意识地打破传统题材局限,注重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的观音佛像建筑雕刻之外,开拓新的题材内容,实现了新的转型。除了传统文化和工艺产业之外,泉州的现代服装业和鞋业也相当发达,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安踏”“特步”“361°”“七匹狼”“利郎”“九牧王”等。在新一轮创业中,泉州充分意识到文化创意与城市文化形象对品牌发展的关键作用,立足本土文化,引入前卫的时尚设计理念,力图全面提升产品设计水平,提升文化附加值,提出“活力智造名城”战略与“时尚织就梦想”宣传语,演绎“足尖上的文化”,将城市文化形象与时尚品牌文化相联系,依靠科技和文化创意打造更具活力的智慧产业和智慧城市,由此不断丰富泉州的城市文化内涵,实现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品牌文化的有机融合。

通过上述两个城市的品牌建立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很显然,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并非完全对立,只要善于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有意识地延续和扩展传统文化,用创意智慧去嫁接传统文化与当代产业,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融合发展,则不仅可以为城市品牌注入新的内容,而且能借助文化多样性的凸显来增添既有城市品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