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文化产业创新子系统优化方案

文化产业创新子系统优化方案

【摘要】:构建文化产业创新的动力系统,就是通过对创新动力因素变量进行识别,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并依据各变量间的散点图,运用最优拟合法给出变量间的线性或非线性方程,最终构建起文化产业创新体系SD模型并进行有效性检验及变量发展态势的预测。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文化产业创新也是推动区域产业空间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动力。文化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只有将文化发展融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加强产业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让文化、技术、资金、人才和政策等生产要素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才能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活动,其创新体系形成极其复杂。区域文化产业的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与能力、机制和过程建设结合起来。

每个区域内具有一定创新竞争优势的城市优先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进而产生有效的创新循环子系统,并在不断循环反馈、影响的基础上增强其能力,其创新体系逐渐呈现外向型扩展的趋势。构建文化产业创新的动力系统,就是通过对创新动力因素变量进行识别,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并依据各变量间的散点图,运用最优拟合法给出变量间的线性非线性方程,最终构建起文化产业创新体系SD模型并进行有效性检验及变量发展态势的预测。

通过对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及动力作用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子系统之间、创新主体之间、产学研之间均存在多重反馈关系,并形成了有机整体。从动态的角度,本书以江苏省的相关数据,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相关数据分析,定量描述创新体系动力要素与特征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文化产业的五个创新子系统,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动力系统的因果关系(见图3-1)。

图3-1 文化产业创新系统关系因果图

由图3-5可知,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主要反馈环有如下五个:

(一)创新经济子体系

区域GDP→城市发展水平→城市吸引力→高素质人才数量、科研人员数量、科研成果数量→科技创新水平→区域GDP增长

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GDP的增长代表了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和产业的吸引力增强,对人才流动产生推动作用,高素质人才聚集,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数量增加,科研实力的增强带来科研成果的大量产出,城市群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带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促进GDP的增长。

(二)创新科技子系统

科技创新水平→企业研发投入资金→专利授权数量→科研人员数量→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的技术水平产生正向的影响,文化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有能力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创造更多的企业收入,最终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人才子系统

人才创新水平→教育财政支出→高等院校数量→高校和科研机构资金投入→科研论文数量→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高素质人才数量→高水平人才体系

这是个正反馈回路,高校和科研结构的资金投入也增加了科研论文数量,吸引了更多高层次的人才,这在社会层面推动了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四)创新社会子系统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文化消费支出额→每百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数→每百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创新要求提高

(五)创新环境子系统

政府财政收入→文化产业政府财政支出→文化产业社会固定资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创新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