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区位商方法及研究现状优化分析

区位商方法及研究现状优化分析

【摘要】:张守一和葛新权最早提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和区域乘数不同理论的计算改进方法。从国内外的现有研究来看,区位商方法的用途比较广泛,可以用来判别产业集群、就业趋势、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选择,等等。区位商方法是判断不同部门(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部门(产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尝试运用此方法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测量和分析。

(一)区位商理论和方法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是衡量一个区域专业化水平的指标,又称区域产业专业化率,反映的是某个部门(产业)在某区域所占的比重与同一部门(产业)在全国的比重之比值。以区位商作为量化指标,采用一个地区产业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某产业值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其表达式为:

其中,i表示第i个地区(i=1,2,3,…,n),j表示第j个行业。LQij表示地区i产业j的区位商,Xij表示地区i产业j的增加值(或就业人数、总值、销售额等)∑j Xij表示地区i全部产业的增加值(或就业人数、总值、销售额等),∑j Xij表示全部地区产业j的增加值(或就业人数、总值、销售额)。∑ij Xij表示整个区域全部产业的增加值(或就业人数、总值、销售额等)。区位商所表明的是区域的某一部门(产业)同全国的同一部门(产业)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并用这种优势代表专业化程度。

一般说来,当LQ>1时,表明某一部门(产业)在该区域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的同一部门,该部门(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为产品输出部门,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潜力方向。当LQ<1时,表明某一部门(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的同一部门,竞争力较弱,为产品输入部门,是区域产业发展的调整方向。

(二)研究现状

国内外诸多学者采用区位商理论及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区的不同部门(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卡罗尔等用区位商测定美国中西部的四个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的潜在交通运输设备工业集群区,以及各自的交通设备生产密集度。根据2002年美国经济统计数据以及美国工业分类体系,计算出每个州中各地区的区位商,发现密歇根州南部、俄亥俄州北部和西部、印第安纳州的东部和中部的城市的区位商大于1,出现了交通运输设备工业集群区,并以此明确基于集群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以确定潜在的集群区域。将区位商和比较优势理论结合,以台北为例,根据其就业、贸易和总产量数据计算相关区位商,再通过和未修正的区位商比较,证实了修正后的区位商能够更好地从理论上解释台北的基础就业率低这一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完善了区位商理论。切尔韦罗等学者对旧金山港湾区的就业集中和多中心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将28个就业中心城市于1990—2000年间的就业数据进行比对,利用区位商证实旧金山港湾区内部城市出现就业分散现象。张守一和葛新权最早提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和区域乘数不同理论的计算改进方法。刘晓红和李国平运用区位商方法分析了陕西优势产业的发展。梁华峰通过测算澳门服务产业的区位商,从区域经济角度研究了澳门服务产业的集聚水平和趋势。董辉和杨敏采用区位商和因子定量分析法剖析了广西的主导产业的发展。

从国内外的现有研究来看,区位商方法的用途比较广泛,可以用来判别产业集群、就业趋势、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选择,等等。区位商方法是判断不同部门(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部门(产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尝试运用此方法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测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