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士欲使晚明归化于福音,向中国人陈述关于人的理解,同样是必然之举。基督教关于人的教义,虽然主要是通过对天主与人之间的创造与被创造关系的说明来展开的,但是面对异教徒的中国人时,实不宜直接由此切入。利玛窦据此现实人生的苦难感叹而作出的处理是:现世者,吾所侨寓,非长久居也。吾本家室,不在今世,在后世;不在人,在天。这个“私意邪道”,便是佛教的后世论所建基于其上的转世投胎的轮回学说。......
2024-01-09
周治平字启丰,一作起锋,具体生卒时间无考,生活年代与洪颐煊震煊兄弟相当,约在清乾隆中后期(1736—1795)到同治(1862—1874)年间,台州府临海县人。周治平年轻时为科举读书,积下了深厚的传统国学根基,然数奇命蹇,屡困于场屋,连年不售,遂无意功名,转而专攻天文历算,刻意阅读研究西洋人著作,进入学习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学术领域。由于台州僻处东南沿海,名士学问虽高,而难有用武之地,一显身手。嘉庆二年(1797),浙江学政阮元来台州视学,闻周氏之名,经过考试,结果令阮元大出望外,叹为奇迹,在《定香亭笔谈》卷二中说:“余于天文算法中求士,如临海洪颐煊、震煊,归安丁传经、授经,钱唐范景福,海盐陈春华等,皆有造诣。然以临海周治平为最深。治平拙于时艺,久屈于童子试,余至台州,治平握算就试,特拔入学。治平精于本人算术,通授时、宪诸法,明于仪器。”于是赠诗以勉之:“中法原居西法先,何人能测九重天?谁知处士巾山下,独闭空斋画大圜。”高度评价了周治平的西学造诣,并为周氏的“空斋”亲书“画圜室”匾额以旌表之,使这位独处台州府城巾山之下的书生顿时声誉鹊起。周治平与洪颐煊兄弟同入杭州敷文书院肄业,又同入诂经精舍深造,这是阮元立志培育人才,多方诱掖奖励,勉勖有成,在后来编纂有关文献典籍(如《经籍纂诂》《畴人传》等)时均成为重要角色。史载周治平“通经术,精考据”,他的超越同辈之处在于他是当时鲜见的以西洋近代科学方法尝试解释中国古代典籍新途径的学者。如先秦著作《曾子·天圆篇》关于“偏侧风”的叙述,周氏给予新解说:“万物各有本所,故得其所则安,不得其所则强。及其强力已尽,则复居于本所焉。”“本所”这一概念的含义,周氏认为是指事物的本来特性,如水之性“重”,则“必下而不上”;气之性“轻”,则“必上而不下”。平时“日光照地,与气上升,偏于燥则发为风”;其气上升与云接触,冷热相遇,“因而成雨”。他把太空之气分为三个层次[40],这些气都寒冷,只是程度各别。“三际”之气与春夏秋冬四季之地气相遇,就会出现雷电霜雪雨露等不同的天气。这些解说的原理与方法均是以西洋学说为理论基础,对国学经典著作进行新的解读,其意义不仅在于解说结果的正确或者正确的程度高低,而是在于开辟了学习西方,以近代科学的视野来观察世界,审视社会,洋为中用的新思路新途径。所以身居高位的阮元称赞周氏“能融会中西之说,其理甚明”。后来阮元著作《曾子注释》,就采纳了周治平对《曾子》的新解读成果,从而为阮著提高学术含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简明中国古籍辞典》评论道:“《曾子注释》,清阮元撰……(此书)能采用中西天文算学之说进行解释,成为研究曾子思想的一个善本。”阮元还是我国历史上集中为自然科学家“树碑立传”的开创者,他编纂的《畴人传》,主要也是周治平与李锐参与编纂的。阮元说此书编纂起于乾隆乙卯(六十年,1795),成书于嘉庆己未(四年,1799),阮元自己说帮助写作本书的主要是元和(今苏州城内)学生李锐和台州学生周治平两人。
有关天台山文化简明读本的文章
耶稣会士欲使晚明归化于福音,向中国人陈述关于人的理解,同样是必然之举。基督教关于人的教义,虽然主要是通过对天主与人之间的创造与被创造关系的说明来展开的,但是面对异教徒的中国人时,实不宜直接由此切入。利玛窦据此现实人生的苦难感叹而作出的处理是:现世者,吾所侨寓,非长久居也。吾本家室,不在今世,在后世;不在人,在天。这个“私意邪道”,便是佛教的后世论所建基于其上的转世投胎的轮回学说。......
2024-01-09
但是其中存有粗细的区别,微、隐、显、大、成五类过错,皆统而述之,没有针对各类中的具体缺点展开,只有丛过一类,刘宗周细列了其百种过错。而刘宗周没有绕这样一个大圈,而是直接针对着人性的存养来展开讨论的。这就有了第二层。此时作为心性之体的意虽呈以静,但“妙合于动矣”。至此,心体完全呈现为现实......
2024-01-09
由上所述,可知西学的输入,和旧教传教事业有密切关系。圣祖因此大怒,下令逮捕铎罗,送至澳门,并命凡不遵守利玛窦遗法的教徒,一律出境。在这内外多事之秋,中国的闭关主义已经无法维持,深感中国固有学术不足,而渐有倾向西学的表示。其后张之洞亦谈洋务,其目光亦只限于西洋物质科学,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竟成为这一时期的口号。以上所述,便是西学东渐的第二期。......
2023-08-17
利玛窦关于灵魂不朽的证明,与其西方思想史上的前辈们一样,涉及了许多的经验领域中的生命体会,而并非完全诉诸形而上学的分析,尽管这种分析构成了他的证明的重要基础。但是具有理性能力的灵魂却与永恒不变的“共相”相关联,因此灵魂是不朽的。其实这已成为天主教的一个经典性的论证。只是问题在于,按照儒家的看法,灵魂这一存在也是气化的产物。然而,利玛窦的这个论证也是明显存有问题的。......
2024-01-09
众所周知,晚明对西学作出抵制的重要文献,乃是《破邪集》与《辟邪集》。其中,在《破邪集》中,前期批评天主教的文献,如袜宏的四则《天说》,虞淳熙的《杀生辨》、《破利夷僭天罔世》和南京教案的材料,也收录在内。之所以将南京教案的问题延至此章来分析,则是因为后期之“破邪”,直接由艾儒略的民间传教成功所引起,这与南京教案的引发原因是一致的。......
2024-01-09
而尤为糟糕的是,晚明的佛教不仅不足以承担救世的责任,其本身尚存在着严重的危机。明季佛教,本处于衰微之中。但是几位大德的崛起,并不足以挽救日益衰颓着的佛教。当然,佛门中的高僧大德,毕竟不只是满足于痛斥禅道僭滥,而且也努力着去改造佛教。因而,佛典与儒经,所论固有偏重,但尽可互释。对佛儒的社会功能作这样的切入分析,或符合于释家救世之法,但相悖于儒家的立场则是无疑的。......
2024-01-09
前辈与时贤论王畿,“逃禅”与“三教合一”是众口一词的评定,这确实是不刊之论。因此,当王畿将心意二分时,所强调的是迷失心体真性的意。但是,王畿既以良知本性为天然明觉,则所谓于日用上料理,便谈不上道德实践者的主体意识作用的发挥,致良知没有实际内容,“料理”其实也只是一句空话。......
2024-01-09
郭家不少老长治人都知道, 在长治师范北面的小巷中,残存着几处不起眼的清代民居。此外,郭从矩书画造诣也在当时属上乘,为一代名家,所作的《泛楼图》名噪一时,可惜现在存于韩国。据郭家后人讲,古时郭家的房产、地产很多,藏书丰富,但这些书后来大都捐献给了长治图书馆。郭宝清去世后葬于现今长治市市殡仪馆一带,后墓遭毁。郭宝清后,郭家逐渐走向衰落。......
2024-09-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