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治平与算学的西学造诣与声誉鹊起

周治平与算学的西学造诣与声誉鹊起

【摘要】:高度评价了周治平的西学造诣,并为周氏的“空斋”亲书“画圜室”匾额以旌表之,使这位独处台州府城巾山之下的书生顿时声誉鹊起。阮元还是我国历史上集中为自然科学家“树碑立传”的开创者,他编纂的《畴人传》,主要也是周治平与李锐参与编纂的。

周治平字启丰,一作起锋,具体生卒时间无考,生活年代与洪颐煊震煊兄弟相当,约在清乾隆中后期(1736—1795)到同治(1862—1874)年间,台州府临海县人。周治平年轻时为科举读书,积下了深厚的传统国学根基,然数奇命蹇,屡困于场屋,连年不售,遂无意功名,转而专攻天文历算,刻意阅读研究西洋人著作,进入学习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学术领域。由于台州僻处东南沿海,名士学问虽高,而难有用武之地,一显身手。嘉庆二年(1797),浙江学政阮元来台州视学,闻周氏之名,经过考试,结果令阮元大出望外,叹为奇迹,在《定香亭笔谈》卷二中说:“余于天文算法中求士,如临海洪颐煊、震煊,归安丁传经、授经,钱唐范景福,海盐陈春华等,皆有造诣。然以临海周治平为最深。治平拙于时艺,久屈于童子试,余至台州,治平握算就试,特拔入学。治平精于本人算术,通授时、宪诸法,明于仪器。”于是赠诗以勉之:“中法原居西法先,何人能测九重天?谁知处士巾山下,独闭空斋画大圜。”高度评价了周治平的西学造诣,并为周氏的“空斋”亲书“画圜室”匾额以旌表之,使这位独处台州府城巾山之下的书生顿时声誉鹊起。周治平与洪颐煊兄弟同入杭州敷文书院肄业,又同入诂经精舍深造,这是阮元立志培育人才,多方诱掖奖励,勉勖有成,在后来编纂有关文献典籍(如《经籍纂诂》《畴人传》等)时均成为重要角色。史载周治平“通经术,精考据”,他的超越同辈之处在于他是当时鲜见的以西洋近代科学方法尝试解释中国古代典籍新途径的学者。如先秦著作《曾子·天圆篇》关于“偏侧风”的叙述,周氏给予新解说:“万物各有本所,故得其所则安,不得其所则强。及其强力已尽,则复居于本所焉。”“本所”这一概念的含义,周氏认为是指事物的本来特性,如水之性“重”,则“必下而不上”;气之性“轻”,则“必上而不下”。平时“日光照地,与气上升,偏于燥则发为风”;其气上升与云接触,冷热相遇,“因而成雨”。他把太空之气分为三个层次[40],这些气都寒冷,只是程度各别。“三际”之气与春夏秋冬四季之地气相遇,就会出现雷电霜雪雨露等不同的天气。这些解说的原理与方法均是以西洋学说为理论基础,对国学经典著作进行新的解读,其意义不仅在于解说结果的正确或者正确的程度高低,而是在于开辟了学习西方,以近代科学的视野来观察世界,审视社会,洋为中用的新思路新途径。所以身居高位的阮元称赞周氏“能融会中西之说,其理甚明”。后来阮元著作《曾子注释》,就采纳了周治平对《曾子》的新解读成果,从而为阮著提高学术含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简明中国古籍辞典》评论道:“《曾子注释》,清阮元撰……(此书)能采用中西天文算学之说进行解释,成为研究曾子思想的一个善本。”阮元还是我国历史上集中为自然科学家“树碑立传”的开创者,他编纂的《畴人传》,主要也是周治平与李锐参与编纂的。阮元说此书编纂起于乾隆乙卯(六十年,1795),成书于嘉庆己未(四年,1799),阮元自己说帮助写作本书的主要是元和(今苏州城内)学生李锐和台州学生周治平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