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浏览两宋时期台州的教育名人

浏览两宋时期台州的教育名人

【摘要】:经过广文先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努力,到宋朝,台州的教育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个教育规模、教育业绩已经相当可观,成为历史上台州人才培养的兴旺时期。这除了源于前朝广文先生的星星之火相传因素外,与宋朝重视发展文化教育的政策导向有密切的关系。从宋朝起台州本土文人开始逐渐成为台州文化的主角,这一转换的内在动力即台州教育事业的进步。《奏巡历至台州奉行事件状》向朝廷汇报在台州巡行救灾详细情况。

经过广文先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努力,到宋朝,台州的教育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个教育规模、教育业绩已经相当可观,成为历史上台州人才培养的兴旺时期。这除了源于前朝广文先生的星星之火相传因素外,与宋朝重视发展文化教育的政策导向有密切的关系。如宋章望之《(重修台州)州学记》说:“宋一中国而文教修,学者大盛,未免乎无师。顷岁诏许郡县建学馆,养英才。”意为宋朝统一中国就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由于学生激增,就难免出现了师资的短缺。近年皇帝下诏准许各郡县建设学馆培养人才(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里的“顷岁”指的是宋仁宗皇祐初年。洪迈《福州教授壁记》也说:“自庆历诏书,郡国大抵悉有学而立官。”台州的州学县学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复加几个大文人大学者的来临,给台州文化教育事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如朱熹陆九渊、叶适、洪适等都曾来台州担任行政或教职,兴办教育,招收生徒,指导学术研究或者带动台州学子深造,发展了台州的文教事业。县学之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仙居县知事陈襄,他对仙居县教育的发展有促进之功。宋《方舆胜览》卷八:“陈襄号古灵,知仙居县。《和郑闳中》诗十一首,皆以‘我爱仙居好’发端。”与此同时,随着台州本土人士的成长,台州文人对台州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发挥了骨干队伍的作用,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基础的教育机构中以自己的议论行动、道德文章教育了学生,为台州教育的全面兴起,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同样值得铭记,值得表彰。

(一)客籍名人对台州教育事业的促进

宋朝以前台州文化的主要人物多为客籍人士,他们大多数是来此地为官,有些便在此隐居终老,如前文所述之孙绰、郑虔。从宋朝起台州本土文人开始逐渐成为台州文化的主角,这一转换的内在动力即台州教育事业的进步。推动这种进步的人物还是要从客籍人士说起。

1.陈襄

北宋皇祐初陈襄在任仙居县令时兴办县学,对仙居教育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陈襄还写了《劝学文》,劝导县民读书就学:“咨汝邑父老:夫人之为善,莫善于读书为学。学然后知礼义孝悌之教。故一子为学,则父母有养;一弟为学,则兄姊有爱;一家为学,则宗族和睦;一乡为学,则闾里康宁;一邑为学,则风俗美厚。虽有恶人,将变而为善矣。”他的学生较为著名的有吕逢时。吕逢时字原道,从小受经传于县令陈襄,可以说仙居人知道进学读书是从吕逢时开始的。吕逢时成绩出众,考入太学,与著名文人郑獬为友。驸马都尉钱景臻很佩服他,拜他为师,想上奏皇帝赏给他官做,逢时推辞不要。后来归隐于白岩山。台州乡贤罗适举荐他为孝廉,他也不要这个名誉。

2.朱熹

石塾字子重,祖籍新昌,生长临海。绍兴十五年(1145)登进士第,授桂阳簿,调尤溪尉,历将作监,太常寺主簿,终朝散郎知南康军。丞相史浩荐于朝,召对,言甚剀切,皇帝嘉纳之。天性高迈,究心理学,与朱子讲明经传宗旨,所著《中庸集解》,朱子曾经采用为《集注》。一时学者多师事之。石塾与朱熹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与朱熹学术有共同点。诸弟子中又以赵师渊成就为高。赵师渊字几道,乾道八年以宗室为特科进士,历通判温州,将作监,太常寺主簿,司农太常丞,终朝奉郎。朱熹与他编纂《资治通鉴纲目》,成为最负盛名的传世之作。《资治通鉴纲目》一书的编纂时间据严振非先生考证在淳熙十年(1183)后,朱熹提举台州崇道观时期,《资治通鉴纲目》以凡例与提要为纲,以分注为目。书序由朱熹所作,凡例一卷系朱熹与赵师渊商定,其分注五十九卷均由赵氏承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子撰。因司马光《资治通鉴》、胡安国《通鉴举要补遗》而折衷之。大书为纲,分注为目,其义例详于自序。又有凡例一卷,以阐明褒贬进退之旨。然分注之目实属天台赵师渊成之。其间商榷论定,见于手书,不一而足。详慎精密,可谓至矣。”此书问世后即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深受后人的重视与研究,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提及研究之作就有宋遂昌尹起莘《资治通鉴纲目发明》、永新刘友益《资治通鉴纲目书法》、元祁门汪克宽《资治通鉴纲目考异》、望江王幼学《资治通鉴纲目集览》、上虞徐昭文《资治通鉴纲目考证》、建安冯智舒有《资治通鉴纲目质实》,明武进陈济为纠正王幼学之失又作有《资治通鉴纲目集览正误》,等等。足可想见此书为文士重视之程度。后来台州城里和黄岩城里均建有朱文公祠,以纪念这位思想家、大学者。

淳熙九年八月朱熹在处理了唐仲友事件之后由台州入处州缙云县,途经仙居,为方氏桐江书院题“鼎山堂”匾。《赤城新志》载:“仙居县西有桐江书院,宋方斫本唐方干之裔,朱熹因行部过此,为书鼎山堂匾。”从巡行浙东所了解的情况看来,朱熹对江东文士的求学风气不太满意,据朱熹《年谱》记载:朱熹从浙东回来后,见到文士不太注重格物致知,反躬自省,经常告诫学者重点阅读《孟子》中的《道性善》《求放心》两章,“务收敛凝定以致克已求仁之功,而深斥其所学之误,以为舍六经、《论》、《孟》而尊史迁,舍穷理尽性而谈世变,舍治心修身而喜事功,大为学者心术之害”。朱熹在浙东毕事以后,就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有了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道”难以推行,就退隐奉祠(就是做提举道观的职务),以“独善其身”,而此时他的学问名声已经广泛地为世人所知,海内“尊信益众”,奉为宗祖。史载朱子之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贤之旨不明,而道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朱熹才高学博,勤于著述,《诗集传》《楚辞集注》《四书集注》《周易本义》《太极图说》《西铭解义》《通鉴纲目》《韩文考异》为其主要学术著作,后人还辑录其论学言论成《朱子语类》,昔日吾师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中文系郭在贻先生尝称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博学的人之一,由今观之,其学问渊博自不待言,而秉性中正,行不逾矩,实在是继承儒家学统,加以弘扬光大之雄杰。宋以后视为学承孔孟,德耀天地,尊称为“朱子”,也是名实相副的。朱熹在台州不仅解民危困,清理官场,还端正学风,沾溉士林,既远且深。民国喻长霖等《台州府志》称誉道:“至考亭使节南来,台士闻风兴起,著籍者众,俊乂如林。宋景濂[37]所谓晦翁传道江南,而台特盛,世称小邹鲁者是也!”(见文前彩页“朱熹题字‘源头活水’”)

3.叶适

南宋浙东学派异军突起,人物丛蔚,峥嵘而立,思想活跃,星光灿烂,在中国学术史、中国思想史上辉映千秋。近人何炳松在其名著《浙东学派溯源》中明确指出:“初辟浙东史学之蚕丛者,实以程颐为先导……传其学者多为浙东人。故程氏虽非浙人,而浙学实渊源于程氏。”浙东学派声名卓著者有金华之吕祖谦、陈亮,明州(后改庆元路,今宁波)有王应麟、胡三省[38],而永嘉理学家薛季瑄、陈傅良、戴溪等于浙东学派中独树一帜,称永嘉学派,永嘉学派以叶适为旗帜。叶适(1150—1223)字正则,永嘉(今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及第,召为太学正,迁博士。后迁国子司业,知泉州,历权工部侍郎,改吏部,知建康府(今江苏南京),累进宝文阁学士。为文藻思英发。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谥忠定,学者称水心先生。叶适早年曾寓居台州黄岩(今黄岩、路桥温岭),传授弟子为生,成名后,四方学生络绎从之,而台州陈耆卿称最云。清万斯同《儒林宗派》卷十一载叶氏学派门人,陈耆卿赫然居于首位。同列于叶氏门墙者还有临海王象祖(字德父)。

4.陈耆卿

陈耆卿(1180—1236)字寿老,号筼窗,台州临海人。登嘉定七年(1214)进士,嘉定十年为青田县主簿,嘉定十三年任庆元府(今宁波)府学教授,耆卿尝为沂王府(宋孝宗孙吴兴郡王柄追封沂王)记室,宝庆二年(1226)任秘书省正字,转校书郎,绍定元年(1228)除秘书卿,三年(1230)为著作郎,端平元年(1234)兼国史馆编修,俄迁将作少监,官至国子监司业。为官耿介刚直,敢于犯颜直谏,受到权贵的排挤而致仕。陈耆卿少时即才华出众,有乡曲之誉,因敬佩水心先生之学,遂负笈永嘉,投叶适门下。叶适十分赏识陈氏之文章,遂悉心传授,陈耆卿亦虚心请益,尽得其秘,以至于人有永嘉之学移至台州之叹。《台州府志》本传载耆卿“博学能文,远参洙泗,近探伊洛,周旋贾、马、韩、柳、欧、苏、曾之间,疆场甚宽,步武甚的”云云。著有《筼窗初集》二十卷,《续集》三十八卷,《论语纪蒙》二十八卷,《孟子纪蒙》十四卷,尤以嘉定十六年(1223)编纂台州州志《赤城志》四十卷为著名,堪称台州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志,学有师承,文笔洗练,载事咸中体裁,被誉为“一代名志”。

5.王象祖

王象祖(1164—1239),字德父,又作德甫(父甫字通)临海人,居大田,故人称大田先生。据《台州府志》载,其人“负异质,学于叶水心而与陈筼窗为友。朴厚严重,学邃行高”。当时的台州太守与临海县令想见他都不太可能,有古代隐士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遗风,受到南宋知名文人真德秀(谥文忠)很高的评价。王象祖作文“简严沈邃,本于《春秋》,非有所见不下笔,耆卿亦畏之,吴子良而下蔑如也”,王象祖已卧病在床时,还写了数千言的信提醒规劝在朝做丞相的老朋友李宗勉,而无一语及于私情。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六,吴子良为作墓志铭

除此之外,台州从师叶适学有成就者还有陈耆卿的表弟吴子良和黄岩车若水。

6.吴子良

吴子良(1197—1256)字明辅,号荆溪,临海城关人,年十六从表兄陈耆卿学,二十四后师从水心先生叶适,被陈耆卿称为“文墨颖异,超越流辈”,叶适则见其笺翰与篇什,称赞为“意特新,语特工,韵趣特高远”,自感见到吴子良诗文“慰甚,幸甚”,可谓赞不绝口。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历任国子学录、司农寺丞、两浙转运判官,终湖南运使、太府少卿。著有《荆溪集》,已佚。又有《林下偶谈》,为诗文评论之作。荆溪之学主张不应有门户之见,须沿流讨源,博取求是。陈耆卿之后,吴子良为台州文坛旗手,热情奖掖后进,为三台文人王居安《方岩集》、王象祖《大田集》、戴复古《石屏集》、舒岳祥《阆风集》作序,一力扶持揄扬。

7.车若水

车若水(约1209—1275)字清臣,号玉峰,黄岩讴韶人,与同郡周敬孙、杨珏、陈天瑞、黄超然、朱致中、薛松年俱师事金华王柏,讲明性理。若水博学工古文,自号玉峰山民。所著有《脚气集》二卷、《宇宙略纪》和《玉峰冗稿》。为杨文仲所荐于朝的名士

8.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人。登乾道八年(1172)进士第。诏主管台州崇道观。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自号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或劝九渊著书,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曰:“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初,九渊尝与朱熹会鹅湖,论辩所学,多不合[39]。及熹守南康,九渊访之,熹与至白鹿洞。九渊为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至有泣下。熹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至于无极而太极之辨,则贻书往来,论难不置焉。

据清万斯同《儒林宗派》卷十一载,台州黄岩赵师雍[40]、赵师蒧[41]昆仲均名列陆氏门墙,为陆氏门人。

9.王柏

王柏是浙东学派中的重要流派金华学派的臺柱人物,《宋史》本传载: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其祖父从朱熹、张栻、吕祖谦游,其父亦及朱熹、吕祖谦之门。王柏三十岁后方知家学渊源,而后益进于朱、吕之学,赵景纬任台州太守,礼聘为丽泽、上蔡两书院师,乡之耆德皆执弟子礼。

10.洪适

11.周仁荣

周仁荣(生卒年不详)字本心,台州临海人。其父周敬孙,宋太学生。起初,金华王柏以朱熹之学主讲台州上蔡书院,敬孙与同郡杨珏、陈天瑞、车若水、黄超然、朱致中、薛松年师事之,接受性理之旨。仁荣承其家学,又师事杨珏、陈天瑞治《易》《礼》《春秋》,而工为文章。用荐者署处州(今丽水市)美化书院山长。美化在处州万山中,人鲜知学。仁荣举行乡饮酒礼,士俗为之一变。后辟为江浙行省掾史,省臣皆尊称为“先生”,不以属吏对待他。泰定初,召拜国子博士,迁翰林修撰,升集贤待制,奉旨代皇帝祭祀天下名山大川。

(二)本土名人对教育事业的浸润与带动

由唐入宋台州文化教育状况大有改变,两宋时期,除了客籍人士不断输送文化,开启民智,为台州文教事业指引方向外,台州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还有赖于本土人士的崛起与承担文教责任,出现了一批学问渊博、德行高超、文章风范,足为士则的文人。他们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带领民间子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抱着“石压笋斜出,谷阴花后开”的决心,辛勤培育人才,提携后进,润物无声,终于在阴谷之地,开放了美丽的鲜花。这些本土的足称师范者,以陈贻范、徐中行、罗适等人事迹为显著,邑人蒋至名虽未如陈徐罗诸人,而实开启台州本土文教和学术之先河。

1.蒋至

蒋至字造之,临海人。素有德行,施惠乡里,居家设帐授徒,从学者甚众,成为学子景慕之师范。其母张氏年已八十,仍为他抄录经典相助。这都是台州历史上于州学县学建立之前担负教书育人之责的先行人物。大中祥符六年(1013)诏举德行遗逸,郡守章得象及部使者把蒋至名字上报,诏索所著《经解》而上送京师,授其职为“将仕郎,本州助教”。又赐其母帛。咸平初主持州学。庆历大水,台州城墙崩溃,不避洪水而逝。

2.陈贻范

陈贻范字伯模,临海双楼(今隶白水洋镇)人。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历宗正丞,终朝奉郎、处州通判。陈贻范为学游胡瑗之门,又师事陈襄,学问有渊源,与徐中行、罗适为台学源流之首。据清万斯同《儒林宗派》所立学派,陈贻范与徐中行、罗适均为安定胡瑗的胡氏学派门人,宋思想家程颐、学者范体纯以及与徐中行齐名的山阳徐积也都是胡氏门人。陈贻范还热心发展教育事业,捐献学田数十亩。陈贻范家富藏书,为台州第一人,是台州第一位藏书家,著有《颍川庆善楼家藏书目》二卷。

3.徐中行

徐中行(?—1123)字德臣,临海人,事迹见《宋史·隐逸传》,然生年无考。徐中行从开始知晓学问时就听到安定[43]胡瑗讲明道学,胡的弟子转相传授,徐准备到胡瑗的弟子那里学习。至京师(今河南开封),就首先拜访范纯仁,范十分赏识徐中行,就把他推荐给司马光。司马光也很器重徐中行,称赞道:“此子神清气和,可与进道。”(这位年轻人神情清朗淡泊,可以在道学上深造)这些名家的鼓励赞许让徐中行更加坚定了追随胡瑗学习道学的信念,恰巧这时刘彝到京师,带来了胡瑗教给他的经书,徐中行借到书后精心苦读,饮食粗淡,夏天不打扇、冬天不生火炉取暖、夜不安枕者逾年,才回家乡。回家后搭了一间小室,竟日危坐。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晚年教授学生。崇宁(1102—1107)中,郡守李谔以八行[44]荐。李谔还亲率僚吏安车[45]造庐敦请,当时章惇、蔡京当权,翻云覆雨,上下其手,忠良善类难以在朝中立足,徐中行终未允诺就征,而是避居于黄岩,会集亲友,把自己以前写作的文章尽数烧毁。幅巾藜杖,往来委羽山中。陈瓘被贬谪到台州,闻名纳交,谓徐中行学行德业可与山阳徐积齐名,呼为“八行先生”。宣和五年(1123)卒。

4.徐庭筠

徐庭筠(1095—1179)字季节,是徐中行的小儿子,从小就有志向,性至孝,父丧后,不忍娶者十余年。秦桧当权时,科举考试题目盛行谀颂大宋“中兴”,徐庭筠慨叹道:“今日岂歌颂时耶?”就上疏其未足为中兴者五条。知情者都为他捏一把汗。徐庭筠说道:“我不想虚妄乱语,而敢欺骗国君吗?”黄岩县尉郑伯熊在调动工作时向徐庭筠请教。徐庭筠说:“富贵易得,名节难守。愿安时处顺,主张世道。”郑伯熊记牢他的赠言,终为名臣。皇帝下诏:举人曾经五次参加进士考试者授予主管道观的职务。徐庭筠正好符合条件,亲戚朋友都劝他前往应诏。徐庭筠辞谢道:“我曾经起草过给皇帝的密函,以为主管岳庙道观这类祠禄官职无益国家。既然心非之,岂可自己去担任这种职务吗?”徐庭筠治学以诚敬为主,生活上严格遵守规矩,夜必就榻而后脱巾,旦必巾而后起身。居无惰容,喜无戏言。不事缘饰,不苟臧否。喜欢扬人之善,对清贫的生活十分平静,即使租屋以居,也没有戚戚之容。其《咏竹》诗云:“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名为写竹,实为自我心志的写照。南宋著名诗人尤袤来台州任太守,闻其名,专门派人送书信表示尊礼之敬。郡县请他主讲郡学县学,后辈以师尊之。卒年八十有五。乡人崇敬之,以其父子都栖隐遁世,称为“二徐先生”。观徐庭筠一生虽未入仕,然学有宗旨,幼承家学,粹然儒宗,清人万斯同《儒林宗派》在卷十二《宋诸儒博考》中将他与范仲淹、欧阳修、刘敞、刘攽、陈襄、苏轼、苏辙、司马光、王十朋、胡三省等同列。卒后与其父葬于临海城东白岩山麓(今红光白岩村)。淳熙间浙东常平茶盐使者朱熹行部到台州,仰慕风采,特地前往瞻拜于墓下,并为“二徐”题诗,有“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之句,且大书以表之曰“有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二徐先生”家学渊源有自,恪守清贫,乐于教书育人,其子孙亦世守家风,诗书不绝。

5.罗适

罗适(1029—1101)字正之,宁海(今属三门县)人。治平进士,历知江都、开封县等五县,迁开封府推官,官至京西北路提点刑狱,终朝散大夫,勋至上护军,服五品致仕归。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有三。为政简肃,慷慨建白,务恤民隐,尝与苏轼论水利,凡兴复者五十有五。于治水兴利特别突出,所到之处,实心任事,都有好名声,当秩满去,民众为他建造生祠。著有《赤城先生文集》十卷。罗适为学从安定胡瑗(字翼之),与徐中行一起列于胡氏门人。台州之学人如举前辈大雅,以适为称首,有《易说》《赤城集》行于世。太守尤袤为立祠于州学中,又入祀于乡贤祠。

6.左纬

左纬字经臣,黄岩人。以善于作诗闻名,号委羽居士。与许少伊为忘年友,刘元礼、周恭叔以兄事之。及其卒,陈侍郎公辅以诗哭之,有“有德传乡里,无金遗子孙”之句。

7.林鼒

林鼒字叔和,黄岩人。与兄鼐及赵师渊、杜烨兄弟皆从朱文公游,以学行知名,早冠乡书当用累举恩不就。邑人尊之称为草庐先生。当时永嘉学派代表人物水心先生叶适为他作铭。

以上仅是选取数人,作为台州文教事业发展重要阶段所涌现出来的精英之一斑。

台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兴盛发达还与两宋台州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官府通过赋税收入的提高已经有余力来考虑教育问题,兴办学校,培养英才。地方官员是否能够选送优秀人才,关系到地方治理的政绩,关系到官员铨叙[46]。所以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不仅是办几所学校的小事,而且是关系到官员“执政能力”,能否顺利升迁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只要不是办不到,地方官员自然会重视这个“工程”的。台州的官学系统是在北宋真宗到宋英宗期间(大体在11世纪前半叶)建立的,至少可以说明台州官府此前建立官学实在没有经济实力来支持保障。而民间财富积累也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平民子弟对于教育的需要已经成为可能的现实,然后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市场的发育和人才选拔的途径才能成为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