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以音乐的手段和管弦乐的笔法色调,回顾和歌颂了母亲艰辛的人生历程、美好的理想期盼和坚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见例4)例4这个主题再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联合变化重复,音乐以一种宽厚的包容力记述了母亲在艰难岁月中所展现出的雍容气度和对生活满怀信心的憧憬。最后,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快速震音上行的音流,似从内心深处爆发出的一种力量,这是母亲勇敢面对命运打击而进行的奋力抗争。......
2023-11-03
梁晓声
我父母都是文盲,父亲常年在大西北,我们从小接受的是母亲的教育。母亲的教育对我深有影响。
母亲从外祖父那里知道许多故事,她也善于讲故事,讲时带有很浓的个人感情色彩。我从五六岁起,就从母亲口中听到过《包公传》《济公传》《杨家将》《岳家将》《侠女十三妹》的故事。母亲尤其善于讲悲剧故事:《秦香莲》《风波亭》《赵氏孤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母亲边讲边落泪,我们边听边落泪。
我们长大了,母亲衰老了,也不再满足于听她讲故事了。我们都能读书了,我们渴望读书。只要是为了买书,母亲给我们钱时从未犹豫过。这个没有文化的女人,凭着做母亲的本能,认为读书总归是有益的事。
家中没有书架,也没有摆书架的地方。母亲为我们腾出了一只旧木箱。哥哥和我买的书,包上书皮儿,看过后存放箱子里。
我想买《红旗谱》,只有向母亲要钱。为了要钱,我去了母亲做活的那个街道小工厂。
那是个200 多平方米的四壁颓败的大屋子,低矮、阴暗、天棚倾斜,仿佛随时会塌下来。五六十个家庭妇女,一人坐在一台破旧的缝纫机旁,一双接一双不停歇地加工棉胶鞋鞋帮。到处堆着毡团,空间毡绒弥漫。所有女人都戴口罩。几扇窗子一半陷在地里,无法打开,空气不流通,闷得使人头晕。耳畔脚踏缝纫机的声音响成一片,女工们彼此说话,不得不摘下口罩,扯开嗓子。话一说完,就赶快将口罩戴上。她们一个个紧张得不直腰,不抬头,热得汗流浃背。我站在门口,用目光四处寻找母亲,却认不出哪一个是她。
负责递送毡团的老头问我找谁,我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在那儿!”老头用手一指。
我这才发现,最里边的角落,有一个瘦小的身躯,背对着我,像800 度的近视眼写字一样,头低垂向缝纫机,正做活儿。
我走过去,轻轻叫了一声:“妈……”
母亲没听见。
我又叫了一声。
母亲仍未听见。
“妈!”我喊起来。
母亲终于抬起了头。
母亲瘦削、憔悴的脸,被口罩遮住二分之一。口罩已湿了,一层毡绒附着上面,使它变成了毛茸茸的、褐色的。母亲的头发、衣服上也落满了毡绒,整个人都变成毛茸茸的、褐色的。这个角落更缺少光线,更暗。一只100 瓦的灯泡,悬吊在缝纫机上方,向窒闷的空间继续散发热。一股蒸腾的热气顿时包围了我。缝纫机板上水淋淋的,是母亲滴落的汗。母亲的眼病常年不愈,红红的眼睑夹着黑白混浊的眼睛,目光迟滞地望着我,问:“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找妈有事?”
“妈,给我两元钱……”我本不想再开口要钱。亲眼看到母亲是这样挣钱的,我心里难受极了。可不想说的话说了,我追悔莫及。
“买什么?”
“买书……”
母亲不再多问,手伸入衣兜,掏出一卷毛票,默默点数,点够了两元钱递给我。
我犹豫地伸手接过。
离母亲最近的一个女人,停止做活,看着我问:“买什么书啊?这么贵!”
我说:“买一本长篇。”
“什么长篇短篇的!你瞧你妈一个月挣三十几元钱容易吗?你开口两元,你妈这两天的活白做了!”那女人将脸转向母亲,又说,“大姐,你别给他钱,你是当妈的,供他穿,供他吃,供他上学,还供他花钱买闲书看呀?你也太顺他意了!他还能出息成个写书的人咋的?”
母亲淡然苦笑,说:“我哪敢指望他能出息成个写书的人呢!我可不就是为了几个孩子才做活的吗!这孩子不想穿好吃好,就爱看书。反正多看书对孩子总是有些教育的。”说着,俯下身,继续蹬缝纫机。
那女人独自叹道:“唉,这老婆子,哪一天非为了儿女们累死在缝纫机旁!……”
我心里内疚极了,一转身跑出去。
我没有用母亲给我的那两元钱买《红旗谱》。
几天后母亲生了一场病,什么都不愿吃,只想吃山楂罐头,却没舍得花钱给自己买。
我就用那两元钱,几乎跑遍了区里的大小食品商店,终于买到了一听山楂罐头,剩下的钱,一分也没花。
母亲下班后,发现了放在桌上的山楂罐头,沉下脸问:“谁买的?”
我说:“妈,我买的。用您给我那两元钱为您买的。”说着将剩下的钱从兜里掏出来也放在了桌上。
“谁叫你这么做的?”母亲生气了。
我讷讷地说:“谁也没叫我这么做,是我自己……妈,我今后再也不向您要钱买书了!……”
“你向妈要钱买书,妈不给过你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还说这种话?一听罐头,妈吃不吃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如你买本书,将来也能保存给你弟弟们看……”
“我……妈,您别去做活了吧!……”我扑在母亲怀里,哭了。
当我也成了写书人的今天,每每想起儿时的往事,以及这份浓浓的母爱,不免一阵阵心酸。我在心底一次次呼喊:我爱您,母亲!
(选入本书有改动)
1. 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讨论:
(1)文中两次描写了母亲工作的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母亲与工友的对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
(3)为什么“我”没有用母亲给“我”的那两元钱买《红旗谱》?
有关我爱表达 毕业赠言 六年级下册的文章
乐曲以音乐的手段和管弦乐的笔法色调,回顾和歌颂了母亲艰辛的人生历程、美好的理想期盼和坚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见例4)例4这个主题再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联合变化重复,音乐以一种宽厚的包容力记述了母亲在艰难岁月中所展现出的雍容气度和对生活满怀信心的憧憬。最后,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快速震音上行的音流,似从内心深处爆发出的一种力量,这是母亲勇敢面对命运打击而进行的奋力抗争。......
2023-11-03
眨眼间,在“课改”路上我已跌跌撞撞走过三年,校领导和教研组依然坚持贯彻“课改”,不断地引进和探索新的“课改”方式,“小组合作”“三学六步”“少教多学”的理念开始进入我们的课堂。有了上次公开课的经历之后,我已经逐步接纳和适应了“课改”。我发现,“课改”完善了我的教学行为,解决了我当初的疑惑,我内心激动不已,誓将“课改”进行到底!课前,让学生养成独立预学的习惯,三分钟展示预学成果,训练有素而紧凑进行。......
2023-11-16
我母亲选择的生活:上帝没有对谁不公生命精髓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都有其必然。母亲以她对其他一切事物的那种积极心情面对她的病。母亲的每一项成就都是我们两人生命中的大事。在我母亲穿高跟鞋的形象消失以后很久,我家有个晚会。我奔回自己的卧房,哭了起来,对上帝大发脾气,对我母亲身受的不平深感愤慨。监狱是有许多种的,韦蒙。我再度感觉到一个小女孩对她无所不能的母亲的崇敬。......
2023-12-02
与基督教的接触父亲去世后,我家在经济上再也没有能力供我上更高的学校了。佐藤博士辞去东北大学的教授职务后,在全国建立了学生团体“耶稣之仆会”,热衷于通过科学进行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基督教对我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还必须求助于基督教的教义。后来仆会的许多成员,因此成为了基督教徒。佐藤先生所作的关于科学与宗教的论述,起到了诱导人们信仰基督教的作用。我也是读了圣经才信仰基督教的。......
2023-12-03
语文组冉静学习目标1.深入领会叙事性文体的特征,学会于事件中、细微处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感受母亲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及其深远的影响。——彭红《好人胡适》引入材料:胡适的《先母行述》和《奔丧到家》中的语句。进一步感受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情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达株检测我的母亲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2023-07-31
又自称是一个“无才无德”的“痴顽老子”。纵观冯道的一生,他没有对任何一个君主真正忠诚过,又没有对国家的兴利除弊作过杰出的贡献。一个弱女子对待死亡尚且如此大义,而那些总是教导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士大夫们,此时此刻又完全是一副卑劣嘴脸。颜之推此举,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失“义”而苟惜生命。果然,世宗大怒,命令左右立即逮捕海瑞。这时更涌现了许多“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
2023-08-03
如图3-51所示为改楼层线命令的操作结果。01 按Ctrl+O组合键,打开配套光盘提供的“第3章/3.3.7改楼层线.dwg”素材文件,结果如图3-52所示。图3-51 改楼层线图3-52 打开改楼层线素材命令:GLCX请选择需要镜像的楼层线、标高:<退出>指定对角点:找到9个 //选择待镜像的图形,结果如图3-53所示;请选择镜像的参考线(立管):<上下移位> //选择立管,如图3-54所示;按下回车键即可完成镜像楼层线的操作,结果如图3-51所示。......
2023-08-22
偶尔回到故乡,不是在严寒的冬天,便是在酷热的夏天,或者杨梅还没成熟,或者杨梅已经落完了。于是它不但不像故乡的,而且简直不是杨梅了,我只尝了一两颗,便不再吃下去。最后一次我终于在离故乡不远的地方见到了可爱的故乡的杨梅。现在我的味觉也显然改变了,即使回到故乡,遇到细雨如丝的杨梅时节,即使并不害怕从前的那种吃法,我的舌头应该感觉不出从前的那种美味了,我的牙齿应当不会像从前似的能够容忍那酸性了。......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