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浪潮》影评:自由与奴役的较量

《浪潮》影评:自由与奴役的较量

【摘要】:但当他们身处其中时,却深深地被陶醉,甚而创造出了“浪潮”,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悲剧。很明显,那些不配拥有绝对自由的人以自由之名对自己进行了奴役,他们意志消沉,无所事事。他们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然而事实却是完全相反的。自由会引导人民挣脱奴役,但也会引导人民走向奴役。

王彦恺

我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唯一感兴趣的是:如果这个实验转移到任何一群普通中国学生的身上,会发生什么?

我的答案是什么也不会发生,因为我们并没有如此之多的自由。

在影片中,文格尔先生采用了一系列在德国的学生看来十分不寻常的方法——绝对的服从、统一的着装、相近的行为,诸如此类。对于欧洲的学生来说,这些事物似乎从来不会出现在任何一种课堂上。但当他们身处其中时,却深深地被陶醉,甚而创造出了“浪潮”,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悲剧。这无法不令人感到疑惑:这些类似的事情似乎真真切切地在我们身上发生着或者发生过,但为什么我们和他们的反应如此不同?

可以说,影片中的文格尔老师使用的每一种教学方法(姑且就称之为教学方法吧)都是东方式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们并非从未在西方的课堂上出现过,只是早已被西方的教育者们抛弃了。这种教学方法被认为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但是文格尔老师甫一推出这些老古董,学生们就为之着魔,因为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长久未见的高效率和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这可以解释为西方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向往和好奇感,就像东方的孩子第一次听闻西方的事情时一样。但是为什么这些看似专制的事物却能在西方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这些德国学生在课堂外的生活不容我们忽视。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些学生可以轻松地被归入“垮掉的第N代”中。他们出入夜店,纵情声色,吸大麻,这在我们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东方学生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没有这么多的自由去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老自由主义统治了欧洲。特别是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和德国的极左学生恐怖组织活动之后,青年学生,逐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西方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生中的精英走向了演讲台,而其中的平庸之徒走向了毒品和夜店。这些人会不会将他们创造出的“浪潮”变成又一个迈因霍夫集团[1]呢?

大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的事业是崇高的。他们似乎早已忘记了这只是一个课堂上的实验,反而把它当成了精神的寄托——“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种说法十分可笑,这样一个并不高明的课堂实验居然被上升到生命的意义,可见这些学生的心灵是有多么空虚。这些人中包括吞枪自尽的蒂姆,他是陷得最深的那个,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生命。

如果要说原因的话,那就是他们得到了太多的自由。他们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专制可能的国家,然而他们个个都成了“优秀”的法西斯。西塞罗说过:“无论是民族还是个人,过度的自由会变成一种极端的奴役。”很明显,那些不配拥有绝对自由的人以自由之名对自己进行了奴役,他们意志消沉,无所事事。“他们的自由隐含着奴役的种子”。他们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然而事实却是完全相反的。文格尔老师也应该对这些事件负责。他有完全的自由来决定课堂的走向,然而他既不批判专制,也不引导学生,甚至不分析利弊,直接抹杀了学校举办活动周的意义。而在中国,没有哪个老师、哪个学生能获得如此多的自由,课堂内外的众多因素联合起来制约了它,这也使得每个人都没有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

毫无疑问,西方的年轻人得到了太多的自由,他们愤世嫉俗,他们足够狂热,但也足够容易被洗脑。刚刚经历了大战失败,处于经济危机中的德国,到处都是游手好闲、无人管束的年轻人。他们成为了支持法西斯政权的中坚力量,在意大利、日本都是如此。新纳粹分子一定对他们青睐有加,他们就是“最理想”的纳粹。

自由会引导人民挣脱奴役,但也会引导人民走向奴役。人们在过度自由中迷失自我,也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被专制俘获是必然的。想要不被奴役,必须要有足够的自律,把自由限定在一个人足够承受的范围内,甚至放弃一部分已得到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享有剩下的。

有位同学看电影的时候感叹这是因为作业太少,我想是有些道理的。影片中卡罗的弟弟像个小流氓一样到处惹是生非,而家长却说要让他自己去找底线。西方的许多家长都是这样。如果家长们愿意出手干预,收回孩子的一部分自由,他们也许早就找到底线在哪里了。

【点评】当大多数同学都在讨论集体主义走向极端会发生什么的时候,本文作者看到问题的另一面相:过度自由意味着什么?文章从一个有价值的提问开始,以电影为依据,将视角推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文风老道,也颇有理据地论证着自己的观点。同时,文章最后也抛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面对自由,究竟是像卡罗的母亲所说的“你弟弟应该自己发现底线”,还是如作者所说“收回孩子一部分自由”? 

【注释】

[1]德国激进组织,借谋杀西德政界、经济界重要人物,意图使德国成为一个“警察国家”,从而激起劳工阶层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