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现象与屠呦呦:探索素材,展现创新

社会现象与屠呦呦:探索素材,展现创新

【摘要】:幼童能够挑选形状各异的积木,有次序地搭起大厦;我们能不能从五花八门的社会现象中挑出素材,将之编织为有意义的逻辑链条呢?先请你仔细阅读以下四则互有关联的素材。她也成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人。诺奖委员会在颁奖词里写道:“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三人的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幼童能够挑选形状各异的积木,有次序地搭起大厦;我们能不能从五花八门的社会现象中挑出素材,将之编织为有意义的逻辑链条呢?

先请你仔细阅读以下四则互有关联的素材。

1.钱学森之问

2005年,科学泰斗钱学森老先生曾经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在此之后,大家都把钱老的世纪之问,理解为对中式教育的质疑。

2.屠呦呦获奖

2015年,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医学奖。她也成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人。诺奖委员会在颁奖词里写道:“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三人的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3.传统不对吗?

“或许有人说,你把传统主义(文中表述为:强调教师的权威与课堂纪律,全班教学,统一教学进度,课堂严肃有序;强调高强度重复训练,以大量的作业与考试巩固知识;班级与年级内有强烈的学习与竞争氛围,学生课业不过关有留级风险)说得像花一样,但如何解释中国从来没有出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

“首先,传统主义应该在基础课程保留全班教学方式的同时,在高阶课程上可按个人能力选择班级;在保留高强度重复训练的同时,充分考虑‘启发式’,只是传统主义不应忘了自己的力量与优势所在。作为传统主义一种表现型的中式教育,是应该作这些调整与改善的。”

“其次,日本基础教育长期奉行传统主义……迄今为止,日本已有22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有19人。这启发我们对‘中国的诺奖遗憾’的求解应该转向别的角度。”

节选自《南方周末》2015年9月20日陈斌《“填鸭式”教育扼杀创新?错》

4.华裔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