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避免因果论证误区

如何避免因果论证误区

【摘要】:老师在充分肯定这位同学的分析后,又补充了这些状元“乏善可陈”的其他原因:王式丹,因耳聋,不为康熙所喜,罢官归。刘子壮,中状元后三年去世。老师也适时指出,在阅读文章、思考问题时应该考虑有无替代原因,避免单一归因。老师肯定了大家的看法,并指出这就是思想方法上的远因谬误。经过几次思维碰撞后,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中因果论证的谬误有了认识,对于阅读、写作中可能产生的误区,也有了警惕。

同学们,对于社交媒体中那些阅读量动辄十万+的爆款文章,你是浮皮潦草地阅读,不加思索地接受,再随手转发呢?还是用冷静的态度应对这番热闹,审慎地判断文章本身是否经得起推敲?当你抱持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时,你又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审辩者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你的同龄人的一次尝试吧!

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刘诚龙先生的《两份名单》:

我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7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我敢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人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多。但是,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清朝数百年间,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运动会”,其中只有一人能中状元,可以想见状元身价之高。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从其中随机抽出十人,大多数人对他们一无所知;即使从首开科举之时算起,把历朝历代的状元们都罗列在我们面前,对他们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又有几个?不是说所有的状元都一事无成,有些凭借天赋,也干出了成绩,比如文天祥,就不是只凭状元名号垂诸丹青。但是,还有那么多的状元呢?他们干什么去了?没人知道。相反,许多曾经落第的秀才,不甘沉沦,奋起抗争,数百年以后,依然名声卓著。这其中原因何在?

从状元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因为科举制度本身就选不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或者是因为地位越高、优越感越强,因而不思进取,官场扼杀了人才?

从落第者角度来看,是不是因为生活在“体制”外,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创造力”?

也许,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写出一部皇皇大作来,但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耗费心智。我们能够看到的事实是: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显赫并不能保证终生辉煌。起点低的人,同样有机会赢到最后。

这篇文章,据作者自述流传甚广:“《两份名单》发表后,传得好像比较广,我记得好像是2006年写的,最初发在《人生与伴侣》上,后来有《读者》等一百多家报刊转载了,还有很多文坛大腕,转述很多。”面对知名度如此之高的文章,任老师请学生首先用审慎的眼光来打量这篇文章,而后提问:你赞同文章的看法吗?为什么?

课堂上同学们开始苦思,不一会儿就纷纷表态。

有同学说,这篇文章的统计范围有问题,清代既然三年举行一次科举,那么状元人数肯定比落第秀才人数少得多。从小范围内挑出几个他认为不优秀的人,又从大范围内挑出几个他认为优秀的人来比较,这不科学

这时老师补充了一个数据并点评道:清代科举状元共114人,而落第秀才人数未见确切统计材料,初步推测有300万之巨。正如这位同学所说,这可看作是思想方法问题之一——幸存者偏差。

又有同学认为,状元并不是都湮没在历史洪流中了,清末状元张謇就很有成就,主张“实业救国”,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所以他提出疑问,这第一份名单是事实的全部吗?

其他同学对他的见解,表示认同。老师点评道:读文章时应该警惕那些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论,应该去探求有无关键信息被遮蔽!也即警惕另一种思想偏差——选择性对比。

这时,另一个同学提出了他的观点:文章最后的结论是有道理的。即“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显赫并不能保证终生辉煌。起点低的人,同样有机会赢到最后。”

这位同学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起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刘诚龙先生的结论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却是破绽多多,且听我仔细分解。”

同学老师都饶有兴致,洗耳恭听。

这位同学侃侃而谈道:刘诚龙先生分析状元乏善可陈时,认为是“地位越高、优越感越强,因而不思进取”,对此我并不认同。考上状元处在乐境,就必然会增加优越感,消磨人的斗志吗?难道乐境对个人成才没有积极影响吗?都说逆境出人才,但有时逆境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其实无论是乐境还是逆境和一个人的成才都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我认为刘诚龙先生把状元不能成才的原因归为乐境太过片面了。

这位同学有理有据的发言,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

老师在充分肯定这位同学的分析后,又补充了这些状元“乏善可陈”的其他原因:

王式丹,因耳聋,不为康熙所喜,罢官归。

刘子壮,中状元后三年去世。

林召堂,清正廉直不阿谀权贵,不愿与清廷穆彰阿之徒同流合污,引退归田。

刘福姚,其性刚烈,为人正直,不阿权贵,故仕途不畅。

这下子,同学们彻底认识到状元乏善可陈的原因是多重的:比如身体残疾,比如早逝,比如性格。总而言之原因很复杂,不能只归结为乐境消磨斗志。

老师也适时指出,在阅读文章、思考问题时应该考虑有无替代原因,避免单一归因。接着他又启发大家,刚才我们是从状元角度分析作者的结论,那从落第者的角度呢?是如作者所说,“因为生活在‘体制’外,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创造力’”吗?

有一位同学立刻回应道:据我对洪秀全的了解,他确实是三次落第,而且重病一场,一度昏迷,后来他被宣扬上帝的基督教义感动,改信基督教,自称上帝的二儿子、基督的弟弟。这说明,落第只是改变他人生航向的最初原因,后来的发展则是基于他创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新世界的伟大理想,而不是落第激发了他更大的创造力。

同学们纷纷点头,有一位同学补充道: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可能不再是原因了。

老师肯定了大家的看法,并指出这就是思想方法上的远因谬误。老师还指出,如果大家对其中的落第秀才最终成才的原因感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搜集材料。说至此处,老师卖了个关子说,比如蒲松龄成名就和逆境激发创造力无关。

经过几次思维碰撞后,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中因果论证的谬误有了认识,对于阅读、写作中可能产生的误区,也有了警惕。

这时,又有一个同学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刘诚龙先生所提供的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我们确实不熟悉,但会不会是我们孤陋寡闻呢?

老师顺势引导道,文章中所谓乏善可陈、湮没无闻者,真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吗?然后老师出示了他查询到的材料:

傅以渐:清开国状元、一代名相。

王式丹:参与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分校二十一史诸书等。

毕沅:治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成《续资治通鉴》。梁启超对他评价极高,认为有毕《鉴》,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

其余如林召堂、王云锦、刘春霖等,在仕途和学术造诣上也不乏建树。

老师追问学生,为什么我们不太熟悉这些人?

有同学认为,这些人的成就难以为一般人所知,比如毕沅所作《续资治通鉴》,不对史学有专门研究的人难以注意到。但是不为一般人所知并不能表明他们乏善可陈。

又有同学补充说,青史留名与成功不能等同,仅仅以知名度或者人们的熟悉程度来确定人的成就大小是不对的。

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指出这就是在表面相关之处,假定一种因果论证,可以称为强加因果。

临近下课,老师总结了师生互动的思维成果: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剖析文章的因果论证上,应该走出三种因果论证误区,即单因谬误、远因谬误和强加因果。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明确研讨对象。刘诚龙在文中提供的两份名单,一类是科举状元,一类是落第秀才,对两类人的相关情况都要分析,从而形成全面客观的观点。其次是搭建思考框架。既要考虑内因,又要考虑外因。比如状元一方面可能因为身处乐境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则可能在更好的成才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应该归因追问,证据校验。我们需要有一种追问的勇气和眼光,寻找更多的真实材料校验观点,才能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

◎成功之道

看了小伙伴们的学习过程后,是不是能启发你们的一些思考呢?生活中,人们常常不假思索地接受一些流行观点,再随手转发,社交媒体上往往充斥着火爆但也失实的表述,由此又影响更多的受众。这一行为的背后其实是盲从的思维惰性。我们主张有质疑精神,能独立思考,并非强调大家的观点一定是与众不同的。而是说,在一个人投出赞成票或者反对票之前,他必然是经过严谨思考和多方推敲的,就像上述任老师课堂上的同学们所做的一样。阅读如此,写作也是这样。经此一课,相信日后你在自己的表达上也会更加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