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泸县得胜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模式

泸县得胜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模式

【摘要】:(五)结果应用使用《得胜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细则》及其实施办法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测评,采用积分制,所得分值套算为星级评价。班级各星级等次的名额指标,参照该班综合评价结果予以确定。

(一)建立工作机构

1.评价工作领导组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中层干部、家长委员会成员为组员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组。工作职责是:(1)研究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其实施办法;(2)督查和验收评价工作的开展;(3)依据评价得出的宏观数据,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调整优化意见。

2.评价工作实施组

组建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牵头,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加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组。工作职责包括:(1)建立学生综合评价电子档案库,开发测评工具(如心理健康测评表、日常表现记录表等),印制发放各类学生测评记录表;(2)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或家长代表),实施学生综合评价工作(班级日常评价、学月评价公示、期末集中评价相结合);(3)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或收取)、汇总和分析,形成学生个体、各班级及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结论);(4)组织学生及家长签字确认评价结果。

3.班级评价工作组

组建班级评价组,由班主任任组长,任课教师、家长代表(5人)任组员,使用《得胜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细则》及其配套工具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建立评价细则

参考《泸州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与学校以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进行整合,确定了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指标及其操作办法,制定出《得胜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投入实际应用。

(三)建立学生电子档案袋

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我们用“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小脚印”。

师生齐动手,把孩子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最满意的试卷、最开心的活动、各种获奖证书、每期的《综合评价表》等体现个人成长的内容,拍成照片或视频放进电子文件夹中,建成学生个人的电子版档案袋。学生毕业多年后回到学校,能随时调取档案,回顾自己儿时的成长足迹。

把学生的评价信息存放在电脑里面,优点是安全又可以长期保存,缺点是无法满足评价信息的即时提取需求。因此,在2016年6月初我们正式启动了学生电子档案的“搬家工作”。利用“云校平台”班级模块中的“成长档案”,向家长开通手机APP在线查询功能。当然,我校也密切关注“泸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开发进程,打算既保存好电脑资料,又实现两个在线平台的同步使用,面向所有家长提供双通道的信息查询服务。

评价既是为了激励,也是为了诊断。我校形成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指导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提高质量,更好地服务学生、培养学生。

(四)建立“绿钻升级”激励机制

在期末星级评价中,我们以“绿钻升级”机制来激励学生争先升级、主动发展。

在期末的星级评价中,学生每期都将累积一定的星数。到毕业时,最多可以累积到240颗星。我们按每满10颗星升一级,最高可以升至“绿钻24级”。每一学期,根据学生“绿钻级数”的高低,经提名和审核,授予“综合素质学期绿钻奖”。同时,对在某些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则分别授予单项奖励。而绿钻等级达到24级——即最高等级的学生,通过学校审议,将有机会荣获象征最高荣誉的“综合素质彩钻奖”,而在该生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上,也将得到校长的亲笔点评。

(五)开展评价活动

通过现场测试、问卷调查、当场展示、访谈、日常评价、测评工具(自主开发)等手段和方式采集评价信息,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同学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做法,兼顾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展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日常评价——过程评价

日常评价的具体实施,由学校各部门、教师、学习小组、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其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日常评价印证材料记录表》。其中,学校层面的评价结果按学月发给班主任,班主任则结合班级常规管理和班队活动,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评价,其余科任教师则主要立足课堂教学对学生实施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转交班主任。班级、学校小组经教师培训,按约定程序和规范对组员实施日常评价。此外,孩子在家中有突出表现,家长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及时告知班主任,作为学校日常评价的有益补充。

2.学期评价——结果评价

在开展日常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最后一周,我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一次集中评价活动。

低段学生在对自己进行星级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了解,并结合《学生日常评价记录表》所记载的内容,为学生写出激励性的评语,并给出星级评价。

中高段学生在期末评价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展示活动。把本学期能证明自己取得进步的奖状、作品、班主任提供的《日常评价记录表》等材料,展示给组员,并做简要介绍。可以现场展示的特长技能,让组员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进步。然后,组员以投票方式,用1—4颗星对组内同学作出评价。教师则根据学生“自我报告”中阐述的事实,结合平时的观察和记录,给出星级评价。

(五)结果应用

使用《得胜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细则》及其实施办法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测评,采用积分制,所得分值套算为星级评价。学生个人所获星级数的确定,在横向比较的同时,酌情纵向比较,关注学生个人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班级各星级等次的名额指标,参照该班综合评价结果予以确定。学生星级评价结果计入学生个人档案袋,并作为评选优秀的重要依据。

教科处汇总各班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诊断,形成宏观分析数据或评价结论,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家庭教育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考核结果与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