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优化教育过程的关键措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优化教育过程的关键措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摘要】:(一)优化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教学由经验型、粗放型向精细化、精准化管理的转变。这种有针对性的、及时性的评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能力,也帮助学生养成了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采用小组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小组成员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过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

(一)优化教育过程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教学由经验型、粗放型向精细化、精准化管理的转变。受传统文化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社会上习惯于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注重结果,而结果功能单一,难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的真切关照,重视教育教学的过程本身,对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必须优化过程,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示例】操行评定,助推成长

我们制定了一套操作性强、适应范围广的“操行评分方案”。此方案结合课程改革中的小组建设,以小组管理为载体,以“一分制”“条例制”为主线,将家校评价、多学科评价融为一体,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1.一分制

为了使评价简单、易操作,在课堂内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结果均采用“一分制”进行评价。

注意积累能真实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如学生的作品、作业等,将日常观察和定期考察相结合。本套评分制度严格执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此方案实施以来,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都有了明显的改观:课前准备人人过关,资料收集人人有份,小组活动人人参与,课堂发言积极举手,就连平时爱讲话的同学也知道控制自己的小嘴了。

2.条例制

我们对制定的评分细则先进行了集体讨论,形成规矩,形成条例,并将条例上墙,既方便老师、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准确的评价,也方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养成自查自律的好习惯。

此方案实施以来,同学们的自控意识、监督意识明显增强。每周的小组总结,同学先互评,组长再总结,每位成员都能公正、中肯地指出本组成员本周存在的不足和进步,接受同学的批评与鼓励。这种有针对性的、及时性的评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能力,也帮助学生养成了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

3.家校联系制

我们设计的操行评分不仅仅在学校实行,还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参与评价,形成对孩子全面的综合性评价。

此方案实施以来,按时上学放学的孩子增多了,在路上逗留疯玩的孩子减少了;回家马上做作业的增多了,赖着看电视玩电脑的减少了;在家主动做家务的增多了,顶撞父母耍脾气的减少了。家长们在评价反馈栏里写道:孩子回家就主动跟我们打招呼,做完作业还抢着干家务,真是变了。

4.多学科制

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作全面性的评定,此评分细则应用于各学科之中。教室内张贴的操行评分细则,由科代表告知各学科教师,使其形成综合评分机制,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

5.激励制

为抓学生的亮点行为,学校将激励机制延伸到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比如,学生刘佳课堂上喜好搞小动作,课堂纪律散漫,但接受能力较强,却因为天生口齿不清,很不自信,课堂上也不敢积极展示自己,只因为一次小经历,让他逐渐发生变化。一天早上,老师和这个孩子偶遇在一块吃早点,看他给妈妈端凳子,且吃饭很乖,于是回到班上老师给他加了1分。从此,孩子有了连锁反应,课堂上坐得住了,还敢发言了。这就是激励的力量!(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 詹卫玲 何明萍)

(二)优化教学行为

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又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示例】让“评价”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动力

上课前,我会向学生提出课堂中的学习要求,如:预习准备、倾听守纪、合作互助、交流展示。学生们上课时就会按照这几方面的要求来做,课堂学习结束时,我就要求学生按照这几个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做到了的就奖励自己一颗“☆”。按照“按时完成、按时上交、书写干净、有错就改、接受意见、态度端正”六个方面进行评价,也是分别对应一颗星,共计五颗星。

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一般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在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及同学会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也会根据要求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再交给本组的同学评价,如果同学的评价跟自己的评价完全一样,同学就会奖励自己一颗诚信“☆”。对小组进行评价,认同的不是个人的表现,而是整个小组共同的成就。采用小组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小组成员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这样的评价,对于形成小组成员的集体观念,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是十分有效的。每一节课对小组的评价及时体现在黑板上的评价表中,放学后由班长对各小组的得分情况进行登记。(龙马潭区下大街小学许丽霞)

(三)提升教师能力

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教师职业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过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要给每名学生一滴水,只有教师拥有一瓢水”,教师的综合素质将决定学生的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很难想象一个素质不高的教师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以,应当提升教师研究与管理学生的能力。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引导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成长。适应这样的教育教学需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教师把每一名学生当成鲜活的个体和独一无二的存在,教育教学才能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