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评价以中小学生全面、健康、个性的发展为核心,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学习生活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过程指导者,从学生发展评定者转变为学生自我评价促进者,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活动,作出利于学生成长的综合评价,以此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说到底,综合素质评价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
2023-07-18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学校改进德育管理、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文化建设,进而促进学校整体转型,提供了契机。
(一)改进德育管理
这里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工作。学校是对学生思想政治、行为习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传统的德育价值取向往往定位于建立“规范”和“秩序”。学校德育处往往是行使“训导”的职能,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流于形式,内容空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体现人文关怀,以高尚情感情操和积极的价值观为引领,把引导发展与关心服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的新时代德育,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社会需求及尊重学生个性结合起来,回归德育应有的“育人”功能,将德育工作和学校教育工作、学生成长结合在一起。
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学校把评价与管理常规及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将德育融入科技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之中,以及融入国内外的参观、访问、交流、比赛之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导向、意志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会做人做事,学会道德的生活。
(二)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是教学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把教师和学生从单一的分数和冰冷的结果中解放出来,有利于释放、激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应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到来的重大变化,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进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破除单一的以选拔、甄别为主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推动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强化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强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的实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评价所具有的导向功能、监测和激励功能是否能促进中小学教学改革进一步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学生认知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和加强劳动教育。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以学定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和方法上的规定与需要,均客观上能倒逼和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因为只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在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才可以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所以综合素质评价能优化教学方式改革,构建较为先进的新育人模式。
(三)促进文化建设
这里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办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综合反映,是影响教书育人的重要变量。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的实施,要求学校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学校的规划和建设要因地制宜用有形的物质为师生员工创造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注重校容校貌的和谐、舒适,从而教育、影响、改革人的思想、行为和观念。在“软环境”方面,即精神文化建设,更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凝聚、感召人心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态概念。综合素质评价新理念下的校园文化,是突出“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能营造宽松、活跃、健康、向上的氛围,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发展与个性的魅力,学校也因此而具有特色和办学的主动性、创造性。
有关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探索的文章
(一)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评价以中小学生全面、健康、个性的发展为核心,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学习生活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过程指导者,从学生发展评定者转变为学生自我评价促进者,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活动,作出利于学生成长的综合评价,以此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说到底,综合素质评价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
2023-07-18
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时,求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现实则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作为美术教师,审美能力的教学理应打破教室的壁垒,变自我封闭为开放性,使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健康生活去欣赏美、感知美。当我们把审美的天地向周围生活、向社区拓展时,学生的心灵就会向社会开放,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就会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健康的发展。......
2023-10-31
教育科学中的“情意领域”是指除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以外的和情感联系比较紧密的那些学习变量,如兴趣、动机、态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意领域与我国课程改革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刚好对应。可见,情意领域的评价研究刻不容缓。......
2023-11-29
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创新开展评价。积极探索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树立自信,扬长避短,健康成长。随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铺开,江阳区教育局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学术综合素质评价,取得初步成效。为了做好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抽测工作,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制定了《江阳区2014—2015学年度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抽测方案》,设计了抽测的具体做法。......
2023-07-18
(三)角色职责初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角色职责(续表)(四)组织保障1.建立机构,强化管理要求各区县切实做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培训和管理,督导各学校认真开展评价工作,并进行审核、上报。各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组,实施本项工作。测试和调查面向学生群体进行实施,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2023-07-18
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内涵就是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和核心素养的理念是一致的。同时,在社会发展方面,核心素养可以帮助每个人建立公民身份、行使公民权利、积极融入社会,支持个人在社会文化网络中,积极地回应情境的要求与挑战,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总之,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2023-11-23
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特别注意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一)符合学段特点综合素质评价意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搭建活动平台,构建反馈激励机制。人性化的综合素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拓宽视野、陶冶精神、提升境界。这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评判、裁定。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
2023-07-18
对学生来说,审美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美术的效果,同时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最终的审美能力,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通过美术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活得更加精彩。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说要把他们培养成艺术家、画家,而是侧重于对他们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3-07-23
相关推荐